第七卷【遼東行】 【第8?54章】大戰在即

整個丹東軍營的近十萬將士渡鴨綠江,足足用了四天時間,這四天鴨綠江上的船隻就沒有歇息過,楊雲楓與李穎、郭婞茹過江後,每日都來鴨綠江畔看着將士們渡江,鼓舞將士們的士氣,待所有將士過江後,楊雲楓看着趁陳梓傑、史思明分別調遣各隊兵力入住各個城池,四天後,已經將沿岸的所有城池佔領,而預期同時,剩下的城池也騰了出來,陳梓傑則是與史思明繼續派兵前去駐守。全文字txt小說網

一切進行的比楊雲楓預料的要順利的多,進入新羅一個月後,大唐的軍隊已經如約的佔領了曼珠沙華所承諾的三十座城池,李穎都顯得有些不敢相信,不過她想到楊雲楓與曼珠沙華之間那些說不清的事,就覺得一切都有可能了。

楊雲楓自然也能猜到此事能夠如此順利,定然是曼珠沙華從中幫了不少忙,偶爾想起曼珠沙華那日與自己說的話,心中總是一種隱隱作痛的感覺,這個女人也許從開始就不應該認識自己,也許她的生命中如果自己從來沒有出現過,那麼她的命運也就從此改寫了,其實又豈知曼珠沙華一個

在所有城市都駐軍後,南新羅方面立刻就秘密派人前來聯繫楊雲楓了,來人依然還是樸沂河,樸沂河見面第一句話就是恭喜楊雲楓順利佔領北新羅三十座城池,隨即立刻對楊雲楓道:“楊大人,我南新羅的大軍早已經整合完畢,一直都在等候楊大人這邊的消息,只等楊大人一聲令下,我們便可南北雙路發兵,破北新羅指日可待”

楊雲楓看着以後一副期待的模樣,這時淡淡地道:“樸大人將一切看的太美好了吧,難道這次我大唐順利進駐北新羅三十城如此順利,樸大人一點都沒看出什麼不妥麼”

樸沂河本來也覺得唐軍進駐新羅未免有些太順利的,不過心中想的更對的仍是小美公主的使命,所以想到了這點,卻也沒有上心,如今聽楊雲楓如此一說,頓時又想起來了,詫異地看着楊雲楓道:“楊大人莫非看出了其中端倪”

楊雲楓這時冷冷地看着樸沂河道:“樸大人,楊某大膽猜測一下吧,我唐軍在遼東駐軍十餘萬,始終對新羅是個威脅,而新羅這時故意製造矛盾,引我唐軍前來新羅,想借機消耗我唐軍主力,從而消除我唐軍對遼東對新羅的威脅,卻不知道楊某猜的對也不對”

樸沂河聞言臉色一變,連滿道:“楊大人此話從何說起小美公主與曼珠沙華是何等仇恨,楊大人不可能不知道,我們又豈會聯手對付楊大人你”

楊雲楓這時哈哈一笑,上前拍着樸沂河的肩膀笑道:“樸大人,如此順利的進駐新羅,不免讓楊某生疑,方纔楊某也說了,這不過是楊某的猜測罷了,況且即便你新羅南北沒有連成一氣,這消耗我唐軍的主力卻也不假吧畢竟我大唐的軍隊駐紮遼東越多,對你新羅就越是有威脅,不管你新羅日後是曼珠沙華當家,還是小美公主當家,大唐十萬大軍這個隱患,你們不可能不顧及吧”

樸沂河這時沉吟不語,楊雲楓一語說破了他們的心思,本來在聊城時,他見楊雲楓麼有說破,以爲楊雲楓並沒有看出這點,不想楊雲楓此刻進駐新羅的反而看透了這點,不錯,唐軍的大軍只要在遼東一天,新羅的隱患就存在一天,其實如果光是要統一新羅,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兩軍勢均力敵,勢力也相當,只要任何一方戰術得當,都有機會,但是這樣即便統一了新羅,也依然消除不了大唐的威脅,南北新羅都看透了這點,所以這才分別來請楊雲楓出兵,其實幫助自己消滅另一方還是其次,實則是消耗唐軍的主力罷了。

樸沂河怔怔地看着楊雲楓半晌,見楊雲楓面無表情地正看着自己,這時心下一動,暗道莫非楊雲楓早就看透了這一點,只是在遼城的時候沒有說罷了,然而他既然看透了這一點,爲何還要來新羅趟這趟渾水難道是他的將計就計之策這麼說,楊雲楓已經有了對付新羅的計策了 如此一來的話,新羅的目的,與大唐的目的,雙方都已經明朗化了,兩房都知道對方的目的,卻又不能直接拒絕,因爲都抱着冒險一搏的心態。

樸沂河這時微微一笑道:“楊大人看來多慮了,我新羅小美公主只想統一新羅,也並未想的那麼深遠,況且我新羅半島小國,又如何敢與大唐泱泱大國爲敵”

楊雲楓淡淡一笑道:“樸大人此言差矣,正因爲新羅國小兵弱,這纔不敢明目張膽的與我大唐爲敵,只能用如此妙計,即便我大唐將士在新羅土地上全軍覆沒了,只怕大唐也找不出任何理由向新羅興師問罪吧”

樸沂河聞言不再言語,因爲楊雲楓說的完全與他們當初部署的一般無二,楊雲楓見樸沂河沒有說話,也知道自己猜中的對方的心思,心中冷冷一笑,隨即對樸沂河道:“樸大人還是請回吧,楊某還是會按照原來的計劃進行,等我唐軍準備好後,我會通知樸大人與小美公主的”

樸沂河沒有想到楊雲楓在知道己方的計劃後,依然還準備繼續原來的計劃,心中也就更加肯定了楊雲楓也許心中已經有了全盤計劃了,這一點必須要告知小美公主,所以也沒有久留,立刻對楊雲楓拱手道:“那麼小使就先告退了,小使與我公主一起靜候大人佳音”

楊雲楓也沒在與樸沂河多廢話,立刻讓人送樸沂河回去,樸沂河剛走就又迎來了曼珠沙華方面的人,與在遼城之時一般,來的也依然是田中稻穗,田中稻穗見到楊雲楓只是滿臉的羞愧,畢竟當初自己應允的是六十座城池,而如今卻只給了三十座。

楊雲楓自然不會不記得,一見田中稻穗就立刻冷笑道:“田中大人,沙華公主還派你來麼卻不知道這次田中大人能否全盤做主莫再要與上次一樣,在這裡說的好好的,回去之後就立刻打了折扣了”

田中稻穗聞言賠笑道:“大人取笑,上次的確是小使食言,不過我沙華公主擔心也不無道理,畢竟六十座城池的確不是我新羅半島小國所能承受的”說着又連連向楊雲楓賠罪道不是,見楊雲楓也沒有什麼表示,心想既然楊雲楓已經來新羅了,定然也就沒有興師問罪的一力,最好還是不在這個問題上糾結了,想着立刻對楊雲楓拱手道:“楊大人,如今唐軍已經在新羅城池駐紮下了,卻不知何時起兵”

楊雲楓聞言立刻道:“這是沙華公主讓田中大人來問的還是田中大人自己要問的”

田中稻穗連忙笑道:“自然是公主殿下讓小使來問的不過公主絕對沒有半點要逼楊大人抉擇的意思,我們也知道唐軍剛剛駐紮金城,還需要一點時間適應”

楊雲楓微微一笑道:“原來沙華公主與田中大人還如此體貼我唐軍”說着立刻話鋒一轉道:“你回去告訴沙華公主,早則半月,遲則一個月,定然給會公主一個交代”

田中稻穗似乎還有話說,但是見楊雲楓已經擺出了一副送客的模樣,治好對楊雲楓拱手道:“那麼小使與公主恭候大人的消息”說着緩緩退出了房門。

田中稻穗剛走,李穎端着一壺茶走了進來,將茶壺放到桌上,給楊雲楓斟了一杯茶,遞給楊雲楓後,這纔看着楊雲楓道:“夫君,這次來新羅,我覺得你心事重重,莫非是有什麼事”

楊雲楓端着茶杯看着李穎,想了良久,他也知道近來很少與李穎說心裡話了,若是以往自己遇到不解之事,定然會與李穎商量一番,但是這次,李穎也並非能幫上忙,但是這個心結若是放在心裡不說,只怕也能憋出病來,這時看着李穎,伸手將李穎拉到自己身邊,坐下後,這才道:“穎兒,我大唐是國,其他周邊的國家也是國,如果其他諸國來進犯我大唐國土是對是錯”

李穎詫異地看着楊雲楓,連忙道:“那自然是進犯的那個國家不對了,這有什麼疑問麼”

楊雲楓點了點頭,微微一笑,道:“難麼我們此刻進犯新羅,是我大唐的不對麼”

李穎聽楊雲楓這麼一說,頓時一愕,這個問題她從來沒有想過,甚至在腦子中連想這個問題的概念都沒有,一時不知道如何回答楊雲楓,不過楊雲楓的這一問,倒是讓李穎開始思考這個問難題了,楊雲楓說的不錯,別人侵犯大唐的國土,在大唐臣民眼中就是十惡不赦,但是大唐侵犯別的國家,別國臣民的眼中的大唐又是什麼呢這個問難題若不是楊雲楓今日問出來,只怕自己此生都不會去想,畢竟李穎自己是大唐的公主,自然考慮所有的問題,都是站在大唐的角度上。

楊雲楓自然也猜到李穎定然回答不上自己的問題,這個問題不僅是李穎,就是自己以前也沒有想過,在戰爭面前,弱勢羣體永遠是雙方的百姓,挑起戰爭的永遠都是罪惡的源泉,這一點以前一點認識都沒有,直到最近,楊雲楓也才意識到這一點。

李穎這時看着楊雲楓,試探着問道:“夫君,你是不是不打算攻取新羅瞭如果是這樣,只怕父皇那邊,你不好交差”

楊雲楓聞言立刻微微一笑,伸手握住李穎的手,柔聲道:“皇上那邊能不能交差如今已經不是最大的問題,在爲夫眼中最大的問題,是穎兒你,到時候如果皇上怪罪下來,你是站在爲夫這邊,還是站在你父皇那邊”

楊雲楓說完便看着李穎的眼睛,見李穎眼神閃爍,知道她一時那一抉擇,這時微微一笑,拍着李穎的手道:“穎兒你放心吧,新羅是一定要打的,畢竟新羅如今正在內亂,不管我大唐是否要佔領整個新羅,還是依然當新羅是藩屬國,新羅的內亂對我大唐都沒有好處”

李穎聽楊雲楓這麼一說,心中也就稍微放下了一點心,但是楊雲楓剛纔問自己的那句話,卻始終在自己的心頭不能散去,自己不斷的問自己,自己的夫君思想獨特,與朝廷大多數官員,甚至自己的父皇想法都格格不入,也許朝廷這個大染缸根本就不適合他,如果再讓楊雲楓在朝廷裡爲官,到時候只怕遲早要與自己的父皇李隆基正面衝突,那時候自己將如何抉擇

對新羅楊雲楓已經有了自己的一套計劃,所以在唐軍入住新羅的第二十天時,還是讓人給曼珠沙華方面與小美方面同時送去了消息,說自己準備出軍,然那個他們雙方做好作戰準備,而另方面卻嚴令唐軍不許出城半步,而漢江南北雙方軍隊已經相持不下了,都以爲楊雲楓會很快出軍,不想一點唐軍的消息也沒有,兩房都在互相揣測,同時也都派來前來催促,楊雲楓皆以唐軍水土不服爲由,讓他們先拖着對方,開始兩方對君也都對楊雲楓的話深信不疑,不過時間一久,兩房都開始懷疑了,畢竟唐軍來新羅已經近三個月了,莫說出兵了,就連一個士兵都沒見着。

李穎也不明白楊雲楓的用意,但是又不好問楊雲楓如此做的目的究竟何在,這日終於收到探報道:“大人,新羅南北雙方在漢江對持一月,終於在漢江上發生了事端,如今兩軍已經開戰”

楊雲楓立刻拍着桌子站起身來,道:“比我預想的還要早”說着立刻令人將史思明與陳梓傑叫來,道:“陳將軍,你二人各帥五萬大軍,向難進發,如果遇到城池刁難,就說是馳援漢江戰事的到了漢江後,找到最佳駐紮位置,東西對持,將北新羅的大軍夾在中間,但是不可出一兵一卒”說着又對史思明道:“史將軍你留守待命,沒有楊某的命令,不可出一兵”

陳梓傑與史思明本來隨着楊雲楓來新羅,是以爲有大仗要打的,但是楊雲楓遲遲不肯發兵,兩人都塊悶出蛋來了,安祿山那邊的捷報隔三差五就送來一封,他二人如何能不着急,如今聽楊雲楓說要出兵,自然是欣喜不已,但是聽楊雲楓說到了漢江只能駐站,依然不可出兵,心中不禁又是詫異,又是鬱悶,不過見楊雲楓一副胸有成竹之狀,又不好相問,只好領命而去。

李穎終究還是忍不住問楊雲楓道:“夫君,你遲遲不肯出兵,如今去了漢江依然按兵不動,莫非是在等最佳時機”

楊雲楓微微一笑道:“不管是大唐將士,還是新羅將士,那都是人命,不過我身爲大唐子民,自然要爲我大唐將士的性命打算,儘可能將傷亡降到最低纔是我自有計謀,穎兒不必擔心”

李穎聽楊雲楓如此一說,也就不好再追問什麼了,楊雲楓立刻將郭婞茹叫來,讓她收拾一下,隨後帶着李穎與郭婞茹,跟在大軍後方一路南進,一路之上也並沒受到什麼阻礙,畢竟新羅人都知道唐軍是去馳援漢江戰事的,不僅如此,還有城池的官員特地出城相迎。

楊雲楓與李穎、郭婞茹三人遲大軍三日到了漢江,到達之時,大軍已經安營紮寨了,楊雲楓剛進大營,就聽陳梓傑道:“大人,田中稻穗已經在營中等候多時了,問我軍何時出兵”

楊雲楓知道這不僅是田中稻穗要問的,也是陳梓傑自己要問的,上前立刻拍着陳梓傑的肩膀道:“陳將軍少安毋躁,不出三日將有一場大仗要打,你好好訓練軍士就是了”說着立刻進了中軍大營。

田中稻穗在大帳中早已經急的與熱鍋上的螞蟻一般,一見楊雲楓進來後,立刻上前拱手行禮道:“楊大人,你總算來了,爲何唐軍還是不肯纔出兵”

楊雲楓並沒有回到田中稻穗的問題,徑自拿出一副新羅的地圖,坐在案臺後,這才問田中稻穗道:“如今你們雙方的戰事如何戰場在哪裡”

田中稻穗立刻指着漢江一處道:“就是這裡,如今是焦灼狀態,兩方都不善水戰,都不敢冒然渡江,怕斷了後方的補給,此刻敵軍已經筋疲力盡了,只要唐軍參戰,即便是不上戰場,光是氣勢上就可以讓敵軍士氣盡喪,楊大人快快下令吧”

楊雲楓依然看着地圖不做回答,田中稻穗長嘆一聲,看着楊雲楓,也不知道如何再相勸,卻見楊雲楓這時站起身來,對田中稻穗道:“田中大人,有勞你去請沙華公主前來一敘,就說楊某有重要的事要與她商議”

田中稻穗聞言眉頭一皺,如今戰事緊張,刻不容緩,楊雲楓一再延誤戰機,卻不知道在想什麼,但是此時是己方有事相求,只好拱手道:“楊大人有什麼話,請儘管告知小使,小使給大人帶到就是了”

楊雲楓擡頭看先那個田中稻穗,冷冷地道:“這北新羅如今已經是田中大人當家了麼”

田中稻穗聞言臉色一變,這才拱手道:“那麼小使告退,這就去請公主前來,大人稍後”說着立刻憤憤地出了軍營。

第五卷【南詔撫】 【第5?31章】夫人之心第七卷【遼東行】 【第8?30章】酒精作用第四卷【蜀道難】 【第4?36章】節度使府第二卷【洛陽賦】 【第2?32章】各懷鬼胎第七卷【遼東行】 【第7?24章】薊州被困第六卷【廢立興】 【第6?22章】一封休書第三卷【長安曲】 【第3?24章】含元殿試第六卷【廢立興】 【第6?27章】公孫出手第二卷【洛陽賦】 【第2?39章】水道遇伏第三卷【長安曲】 【第3?06章】楊家大姐第五卷【南詔撫】 【第5?08章】誰留誰走第二卷【洛陽賦】 【第2?16章】聚散有時第七卷【遼東行】 【第7?27章】坐鎮待援第七卷【遼東行】 【第8?15章】宮殿踐行第七卷【遼東行】 【第8?26章】準備作戰第七卷【遼東行】 【第7?40章】新羅求援第七卷【遼東行】 【第7?48章】新羅大亂第二卷【洛陽賦】 【第2?37章】狐臭之謎第七卷【遼東行】 【第7?35章】過渡時期第四卷【蜀道難】 【第4?31章】拜訪楊宅第七卷【遼東行】 【第7?32章】借酒亂心第七卷【遼東行】 【第7?12章】吳府顯威第三卷【長安曲】 【第3?27章】一箭雙鵰第七卷【遼東行】 【第8?31章】丹東兵變第七卷【遼東行】 【第9?21章】險中逃困第六卷【廢立興】 【第6?10章】接風洗塵第五卷【南詔撫】 【第5?33章】節度使府第六卷【廢立興】 【第6?38章】忠王不忠第三卷【長安曲】 【第3?06章】楊家大姐第四卷【蜀道難】 【第4?30章】替人做媒第七卷【遼東行】 【第7?37章】預料之外第六卷【廢立興】 【第6?40章】大明宮變第七卷【遼東行】 【第9?23章】歸隱山林第三卷【長安曲】 【第3?12章】燙手山芋第四卷【蜀道難】 【第4?19章】奔赴梓州第七卷【遼東行】 【第8?54章】大戰在即第七卷【遼東行】 【第9?16章】意味深長第七卷【遼東行】 【第9?09章】皇室恥辱第六卷【廢立興】 【第6?32章】死而復生第七卷【遼東行】 【第8?12章】遼東政變第七卷【遼東行】 【第8?20章】遼城一日第七卷【遼東行】 【第8?18章】城門宣旨第二卷【洛陽賦】 【第2?44章】商州來援第七卷【遼東行】 【第7?43章】雙方叫價第七卷【遼東行】 【第8?54章】大戰在即第一卷【蒲州起】 【第1?14章】謀以利害第七卷【遼東行】 【第8?16章】自動請辭第三卷【長安曲】 【第3?03章】皇帝召見第三卷【長安曲】 【第3?07章】崔府療傷第五卷【南詔撫】 【第5?16章】難以捉摸第七卷【遼東行】 【第7?33章】再回遼城第二卷【洛陽賦】 【第2?11章】有人相求第七卷【遼東行】 【第8?57章】欲回長安第二卷【洛陽賦】 【第2?41章】林中遇險第七卷【遼東行】 【第8?32章】一箭雙鵰第七卷【遼東行】 【第7?37章】發泄之舉第七卷【遼東行】 【第7?23章】薊州遇襲第三卷【長安曲】 【第3?14章】以爲表率第五卷【南詔撫】 【第5?07章】益州喜訊第六卷【廢立興】 【第6?40章】大明宮變第五卷【南詔撫】 【第5?19章】險種已深第六卷【廢立興】 【第6?15章】大婚之前第四卷【蜀道難】 【第4?25章】公主駕到第四卷【蜀道難】 【第4?30章】替人做媒第七卷【遼東行】 【第8?06章】政治交易第七卷【遼東行】 【第8?20章】遼城一日第七卷【遼東行】 【第7?33章】再回遼城第七卷【遼東行】 【第7?04章】前線來人第二卷【洛陽賦】 【第2?19章】倒戈相向第五卷【南詔撫】 【第5?23章】神秘女子第七卷【遼東行】 【第7?07章】收買人心第七卷【遼東行】 【第9?03章】宗氏青雲第六卷【廢立興】 【第6?31章】大喪期間第七卷【遼東行】 【第8?22章】青梅煮酒第七卷【遼東行】 【第8?33章】厲兵秣馬第四卷【蜀道難】 【第4?08章】酒宴敲詐第七卷【遼東行】 【第8?29章】夜色琴音第七卷【遼東行】 【第7?45章】近在咫尺第一卷【蒲州起】 【第1?14章】謀以利害第五卷【南詔撫】 【第5?19章】險種已深第四卷【蜀道難】 【第4?22章】平息禍亂第七卷【遼東行】 【第8?02章】吳氏之謀第七卷【遼東行】 【第8?02章】吳氏之謀第四卷【蜀道難】 【第4?18章】雅州調兵第五卷【南詔撫】 【第5?17章】強勢作風第五卷【南詔撫】 【第5?29章】張九齡甕第七卷【遼東行】 【第9?04章】惠妃之約第五卷【南詔撫】 【第5?03章】計得猛將第五卷【南詔撫】 【第5?29章】張九齡甕第四卷【蜀道難】 【第4?29章】訓練新軍第六卷【廢立興】 【第6?45章】塵埃落定第七卷【遼東行】 【第7?45章】近在咫尺第三卷【長安曲】 【第3?16章】劍拔弩張第七卷【遼東行】 【第8?53章】過鴨綠江第七卷【遼東行】 【第7?20章】燥熱難耐第七卷【遼東行】 【第7?13章】兩女談判第二卷【洛陽賦】 【第2?02章】千金買壁第六卷【廢立興】 【第6?24章】兩女之爭第五卷【南詔撫】 【第5?26章】奴隸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