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遼東行】 【第7?29章】安排棋子

薊州城外一戰,不過十餘日安祿山已名滿天下,李隆基還特地讓人送來一道恩旨,提升安祿山爲虎賁將軍,對楊雲楓也是大加褒獎,說楊雲楓有識人之能,在南詔慧眼識珠,重用郭子儀,以至後來收復南詔,力挫吐蕃,如今剛來遼東沒多久,就立刻又啓用安祿山爾爾,楊雲楓看着這道恩旨,心中更是頭疼,李隆基如此之快就知道安祿山之事,這的確是有點出乎意料,不過細細一想也在清理之中了,安祿山連斬契丹軍五員大將,促使六萬契丹軍遭殲滅,三四萬遭俘,這實在乃是大唐對契丹用兵以來最大的、也是最顯著的一次勝利,安祿山得李隆基親自封賞也是理所當然的,再則李隆基心繫遼東戰事,在遼東又豈會沒有耳目不過李隆基如此舉動,倒是識得楊雲楓想要明目張膽的殺安祿山成爲不可能了。'

在收到李隆基的恩旨,楊雲楓還沒緩過神來,又收到了營州黃光中的求救書信,信中說契丹人率軍十五萬來範營州,而營州來援薊州的兵馬在回程途中遭到契丹軍伏擊,六萬餘人馬盡數被殲滅,現在只有黃光中一人帥一萬守城將士孤城待援,黃光中還說營州城防不比薊州,最多也就能堅持十來日,輕楊雲楓立刻發兵相救。

楊雲楓看完密信中,立刻召來了高適與李將軍,此時的平洲將士也都已經班師回了平洲,只給薊州留下了兩萬人馬,加上遼城李將軍的人馬,整個薊州城不過四萬餘的兵士,高適看完密信後,眉頭微皺道:“如此看來,契丹人是被薊州城外的大敗給激怒了,勢必要拿下營州泄憤,營州一旦淪陷,只怕這營州滿城百姓的性命都難保啊”

楊雲楓所擔心的也是這一點,契丹人想來血腥蠻橫,就怕這營州一城百姓如果落入契丹人手中死多活少,不過自己只有區區四萬將士,即便是傾巢而出,只怕也未必是契丹人對手,契丹人經薊州一戰大敗後,這次行軍定然要比上次謹慎的多,像薊州城外發生的事,只怕再難重演了。

楊雲楓正在惆悵之際,卻聽一人上前道:“大人,末將原往”說話之人是剛剛御封了虎賁將軍的安祿山。

楊雲楓聞言看向安祿山,此時的楊雲楓對安祿山是又愛又恨,覃毅方面至今沒有找到史思明的下落,這安祿山經皇上冊封之後,更是英雄不凡,只觀其氣勢就足以唬人了。

楊雲楓考慮再三,如果想要救營州的話,看來只能再用安祿山,如果此時從遼城調兵,要事契丹人這次真玩的是聲東擊西的話,那麼遼城自然也爲先,即便不是如此,這一來一往浪費不少於十幾日,只怕是到了營州,營州要麼就已經被契丹人佔領了,要麼就依然成爲一座廢城了。

高適見楊雲楓猶豫不決,立刻拱手道:“大人,路安驍勇,前些日子連斬契丹人五員猛將,契丹人只怕聽到路安的名字也會發怵,不如讓他率軍前去支援,達夫倒是有一計謀可助路將軍”

楊雲楓聞言連忙問道:“達夫兄有何良計,但說無妨”

高適立刻道:“平洲班師後,薊州還留有不少平洲的將旗,可讓陸將軍帥三萬大軍前去救援營州,一路之上虛張聲勢,可謊稱十萬,加上契丹人看到平洲的將旗,也許能以假亂真,加上契丹人忌諱陸將軍,由此一來,戰事未開,我軍已經勝了一半,加上陸將軍驍勇無匹,到時候只要在開戰之時就抱着必死決心與契丹人周旋,定然可以威懾契丹人,勝算又多了兩成,那時候如果契丹人還未退軍,可讓黃大人親率營州守軍出城迎敵,契丹人若是見黃大人也出城,定然以爲黃大人以爲我唐軍強援來救,會更加堅信我唐軍衆多,定然撤退到時候可讓兩萬守軍進城,堅守城池,路將軍親率一萬人馬追擊期待那人敗軍,但是不可追擊過遠”

安祿山聞言立刻拍手道:“高大人妙計,如此一來,契丹人起碼也要幾個月喘不過氣來啊”

楊雲楓思量再三,立刻看向安祿山道:“就依達夫兄所言,讓路安去營州”說着轉頭看向安祿山,道:“路安,薊州城外的一戰不過是個開端,這次營州的一仗纔是對契丹戰事的最關鍵所在,契丹人此刻尚存在僥倖心理,認爲上次是失算,我唐軍贏的僥倖,所以這一次你務必要讓契丹人知道我唐軍的厲害,徹底粉碎契丹人的信心”

安祿山聞言立刻抱拳對楊雲楓拱手道:“大人放心,末將定然叫契丹狗賊有來無回”

楊雲楓這時對着安祿山招了招手,示意其走近自己,這纔在安祿山耳邊道:“所有契丹俘虜,一律坑殺”

安祿山聞言眉頭微皺,立刻抱拳應允,楊雲楓這才點了點頭,道:“那路將軍就去準備準備吧即可準備出兵”

安祿山聞言立刻下去準備,高適這時問楊雲楓道:“雲楓兄對路將軍似乎還有防範之心啊,高某不知道爲何雲楓兄會對路安如此防範,不過也知道你不是沒來由就如此的人,待雲楓兄能說明之時,達夫洗耳恭聽”

楊雲楓這時起身拍了拍高適的肩膀,道:“還是達夫兄解我心意,知道我有難言之隱,現在我一時無法解釋清楚,只盼日後你們都能明白”

安祿山點了三萬軍馬,立刻拔營向營州方向而去,楊雲楓與高適親自相送,楊雲楓見安祿山坐在坐起之上,威風八面之狀,心中更是感慨萬分,高適則是走到安祿山的馬邊,低聲對安祿山道:“路將軍,此戰楊大人對你保佑無限希望,你莫要讓楊大人失望,更莫要辜負皇上厚望”

安祿山點了點頭,隨即對高適拱手道:“多謝高大人提點,俺路安是知恩圖報之人,何人對俺有恩,俺即便是戰死疆場,做鬼也會銘記在心大人放心”說着轉頭看向楊雲楓,對着楊雲楓拱了拱手,隨即率軍離開薊州城。

楊雲楓看着安祿山率着三萬人馬浩浩蕩蕩地向營州方向而去,一直到三萬人馬消失在眼前,這才與高適轉身準備進程,這時卻聽東南方向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傳來,不是兩匹快馬已經到了楊雲楓與高適身前,楊雲楓定睛一看,見來人正是覃毅、而另外一匹馬上是覃毅的下屬,只見起手中提着一個血淋淋的布袋,楊雲楓見狀心中一動,暗道,莫非史思明已經被殺

覃毅此時從馬背上躍下,立刻對楊雲楓拱手道:“公子,你要的人頭,屬下已經帶來了”說着示意身後的下屬將布袋打開,布袋中一顆人頭早已經凍的發紫,看不清原來樣貌了。

楊雲楓瞥了一眼,連忙轉過頭去,看向覃毅,問道:“可確定此人就是史思明”

覃毅立刻抱拳道:“公子放心,這時屬下派人多方查證後,才找到此人的,此人其實就在遼城開了一家酒館,據說他是前些年做車伕時,遇到一戶富家小姐,所以起了歹心,搶了人家的財務不說,還將這小姐姦污而死,翻了人命案子,這才改頭換面,隱姓埋名,用劫來的財物在遼城開了一家酒館,至今已經兩年有餘”

楊雲楓聽覃毅說的如此肯定,這才點了點頭,心中也算是放下了一塊石頭,雖然安祿山至今未死,但畢竟殺了史思明瞭,歷史上的安史之亂,是安祿山與史思明合謀而爲,現在缺少了一個史思明瞭,那麼安史之亂肯定不會發生了,即便安祿山日後叛變,只怕也不會叫安史之亂了,最多也叫做安祿山之亂,不過這安祿山始終都是一塊心病。

楊雲楓沉吟了半晌,看着覃毅,這時心中一動,拉着覃毅走到一邊,低聲問覃毅道:“覃兄,你可會統兵打仗”

覃毅聞言眉頭微皺,看着楊雲楓詫異道:“公子的意思是想讓屬下去從軍”

楊雲楓立刻對覃毅道:“覃兄果然聰明,一點就透,如今安祿山啊不,是路安日益做大,我觀此人有反骨,只怕日後會成爲我大唐禍害,所以我想讓你從軍,跟在路安身邊,一來可以監視路安,二來你覃兄也是練武之人,總不能跟在楊某身邊做個隨從從軍後自己也可以建功立業,一展你胸中抱負”

覃毅聽楊雲楓這般一說,心中一動,其實他也明白,自己呆在天地會,不但要聽命與楊雲楓,還有趙雲龍始終壓在自己頭上,即便是自己在能耐,也難再有作爲,還不是要爲楊雲楓做這些跑腿殺人的事情到了最後也不過是楊雲楓稱讚幾句,高興時賞幾個銀子罷了,何年纔能有所作爲但是從軍就不同了,同樣是殺人,但是軍隊的軍銜制度完善,雖說有時候還要聽命與楊雲楓,楊雲楓也能左右升遷,但是升遷卻無並非楊雲楓一人說了算了,自己也許還能有出頭之日,想到這裡,覃毅立刻拱手彎腰道:“屬下願爲大人效力”

楊雲楓聞言立刻拍了拍覃毅的肩膀,道:“覃兄武藝高超,相信在軍隊定然會有一番作爲,楊某拭目以待”

覃毅立刻又拱手道:“屬下永世不枉大人提攜之恩”

楊雲楓拍着覃毅的肩膀,隨即對一旁的高適道:“達夫兄,你就將覃毅編制進軍隊吧”隨即從身上取出一個信物交給覃毅道:“覃兄,路安已經趕赴營州剛走不遠,你現在追上,就說是我嚴明,讓他升任你爲他的副將”說到這裡,意味深長地看了覃毅一眼後,這才道:“覃兄,楊某能爲你做的也只有這些了,日後可是要看你自己的了”

覃毅連忙跪倒在地挺胸抱拳對楊雲楓道:“屬下定然竭盡所能爲大人效力,不負大人栽培之情”

楊雲楓連忙扶起覃毅,隨即走到覃毅的坐騎旁,將馬牽來,對覃毅道:“今日就讓楊某扶覃將軍上馬”

覃毅聞言連忙汗顏道:“屬下不敢”說着連忙退後三步。

豈知楊雲楓卻上前一把拉住覃毅的手,道:“將軍有無需如此客氣了,快快上馬”

覃毅無法,只好任由楊雲楓扶着自己上馬後,這纔對楊雲楓拱了拱手,隨即一聲大喝,與下屬策馬而去。

高適待覃毅走後,這纔看着楊雲楓道:“原來雲楓兄至今還是覺得路安會反啊不過如此也好,安排一個信得過的人在信不過的人身邊,此時雲楓兄應該可以安枕無憂了吧”

楊雲楓哈哈一笑,心中卻依然還是有所顧慮,安祿山實在是太驍勇了,如果論武功覃毅也許與其難分上下,但是到了戰場上,只怕覃毅這個新丁,未必會是安祿山的對手啊。

就在這時,又聽西南方向傳來一陣馬蹄之聲,這次的聲響要比之前的大,楊雲楓與高適聞聲轉頭看去,只見不遠處一衆騎兵正迅速地向薊州城方向而來,高適這時在楊雲楓耳邊低語道:“不會是契丹人來偷襲吧”

楊雲楓搖了搖頭,這裡那裡還會有什麼契丹人況且那個方向,應該是關內而來的兵馬,再看那些人穿的甲冑也都是唐軍所有,不過究竟是誰,自己一時也難以預料,不時那一衆百十人的騎兵已經到了城前,楊雲楓定睛一看,立刻笑着迎了上去,叫道:“原來是陳將軍”

爲首一人銀甲長槍在手,英武非凡,一臉正氣,這時連忙躍身下馬,走到楊雲楓身前跪下拱手抱拳道:“末將陳梓傑奉郭元帥之名前來爲大人效力”

楊雲楓哈哈大笑,連忙扶起陳梓傑,笑道:“郭大哥還惦記我楊雲楓,真是榮幸啊”說着看了一眼陳梓傑身後的百十個騎兵,笑着對陳梓傑道:“陳將軍,只帶着百十坐騎就遠奔遼東”

陳梓傑這時笑道:“大人莫要小看我這百十個兄弟,這些可都是郭元帥爲大人親自挑選了,他們可都是偷襲吐蕃之時的勇士,每個人都可以一當百,驍勇無匹啊,最擅長的就是親歷奔襲,契丹人善起,正好可以用其等訓練騎兵相抗啊”

楊雲楓聽陳梓傑如此一說,心中頓時一噓,又打量了衆騎兵一眼,連忙拉着陳梓傑的手,笑道:“這些暫且不說,陳將軍一路風塵,快快隨我進城再說我正好也想聽聽西南的消息,郭大哥最近可好”

陳梓傑隨着楊雲楓與高適一起進了薊州城,路上對楊雲楓道:“楊大人放心,郭元帥好着呢,還時常在末將耳邊提及大人呢”

楊雲楓聞言哈哈笑道:“楊某也久未與郭大人縱情飲酒了”說着心中一動,隨即問陳梓傑道:“蜀王近來可好”

陳梓傑這時面色微微一動,道:“好,也好”

楊雲楓聽陳梓傑似乎有什麼隱瞞之言,連忙追問道:“是不是蜀中出了什麼事”

陳梓傑這時輕嘆一聲,對楊雲楓道:“前些日子郭元帥與蜀王有點小摩擦,蜀王殿下現在只信任唐顯,對唐顯是言聽計從,但是對郭元帥似乎有些冷落,而且蜀王的新軍也未交由郭元帥統一調度,據說這也是蜀王聽了唐顯的讒言,說擔心郭元帥擁兵自重”

楊雲楓聞言點了點頭,沒有再說什麼,自己最擔心的就是蜀王重用唐顯,不想還是發生了,只是現在自己人在遼東,鞭長莫及,擔心也是沒用,還是儘快解決遼東的戰事再說吧,想着立刻拉着陳梓傑進了自己的住所,隨即讓嚇人去準備酒菜,說要爲陳梓傑接風洗塵。

酒席之上,楊雲楓一邊與陳梓傑、高適飲酒,一邊打聽蜀中事宜的一些細節,最後陳梓傑對楊雲楓道:“郭元帥有些擔心郭姑娘,生怕她在遼東給大人惹出什麼事端,讓末將前來無論如何要替他爲郭姑娘敬大人一杯酒”

楊雲楓聽陳梓傑提及郭婞茹,心中一動,也沒有拒絕,立刻舉杯與陳梓傑同飲,陳梓傑未來之前,自己還真是沒好好想過與郭婞茹、郭子儀父女的關係,郭子儀是自己結拜大哥,而如今他的女兒郭婞茹已經是自己的女人了,這個備份豈不是亂套了自己到底算是郭子儀的義弟還是郭子儀的女婿想着心中一嘆,又與陳梓傑、高適痛飲了幾杯。

高適見楊雲楓如此,心中還以爲楊雲楓定然又是爲路安一事犯愁,連忙勸酒道:“雲楓兄,國事固然重要,但長期如此犯愁也不是事,來,今朝有酒今朝醉”

楊雲楓微微一笑,端起酒杯,看着酒杯中的渾濁的酒水,這時一飲而盡,笑道:“好,今朝有酒今朝醉”

陳梓傑這時也是哈哈一笑,端起酒杯與楊雲楓、高適二人同飲,一直到傍晚十分,陳梓傑與高適早已經醉的不醒人事,酒席這纔算去,楊雲楓讓下人分別扶着陳梓傑與高適去休息,看着夜空無月,微微一嘆。

第二卷【洛陽賦】 【第2?32章】各懷鬼胎第七卷【遼東行】 【第7?29章】安排棋子第七卷【遼東行】 【第7?45章】近在咫尺第七卷【遼東行】 【第9?22章】安史之亂第四卷【蜀道難】 【第4?32章】細說原委第六卷【廢立興】 【第6?11章】宣旨入宮第七卷【遼東行】 【第9?19章】巴州老友第一卷【蒲州起】 【第1?10章】牢中作客第七卷【遼東行】 【第7?03章】遼東後院第一卷【蒲州起】 【第1?08章】刺史上門第二卷【洛陽賦】 【第2?13章】皇室宗親第二卷【洛陽賦】 【第2?32章】各懷鬼胎第六卷【廢立興】 【第6?30章】詐死之計第二卷【洛陽賦】 【第2?08章】價高者得第七卷【遼東行】 【第7?32章】借酒亂心第六卷【廢立興】 【第6?02章】蜀道意外第五卷【南詔撫】 【第5?27章】蒙舍覆滅第六卷【廢立興】 【第6?03章】江氏之毒第二卷【洛陽賦】 【第2?18章】步步緊逼第六卷【廢立興】 【第6?38章】忠王不忠第四卷【蜀道難】 【第4?01章】欽差出巡第二卷【洛陽賦】 【第2?32章】各懷鬼胎第六卷【廢立興】 【第6?40章】大明宮變第五卷【南詔撫】 【第5?01章】巡撫南下第七卷【遼東行】 【第8?17章】早已看破第七卷【遼東行】 【第7?43章】刺客行動第二卷【洛陽賦】 【第2?33章】最後計劃第六卷【廢立興】 【第6?33章】天地總舵第七卷【遼東行】 【第8?57章】欲回長安第五卷【南詔撫】 【第5?09章】六昭求親第五卷【南詔撫】 【第5?18章】谷洛珂昭第七卷【遼東行】 【第8?35章】叛軍會談第七卷【遼東行】 【第7?16章】新羅欲反第七卷【遼東行】 【第7?23章】薊州遇襲第四卷【蜀道難】 【第4?25章】公主駕到第一卷【蒲州起】 【第1?10章】牢中作客第六卷【廢立興】 【第6?38章】忠王不忠第四卷【蜀道難】 【第4?29章】訓練新軍第七卷【遼東行】 【第7?01章】遼東雪景第七卷【遼東行】 【第8?02章】四大家族第七卷【遼東行】 【第7?34章】完全可以第四卷【蜀道難】 【第4?05章】巴州救災第六卷【廢立興】 【第6?19章】二度洞房第二卷【洛陽賦】 【第2?12章】楊家有女第四卷【蜀道難】 【第4?03章】結拜兄弟第七卷【遼東行】 【第7?03章】遼東後院第二卷【洛陽賦】 【第2?07章】劍中翹楚第七卷【遼東行】 【第8?50章】美人之計第七卷【遼東行】 【第8?24章】楚氏風流第七卷【遼東行】 【第8?23章】大年三十第三卷【長安曲】 【第3?13章】奉命徵糧第六卷【廢立興】 【第6?38章】忠王不忠第二卷【洛陽賦】 【第2?23章】販賣考題第七卷【遼東行】 【第8?21章】就地正法第二卷【洛陽賦】 【第2?07章】劍中翹楚第七卷【遼東行】 【第8?24章】楚氏風流第五卷【南詔撫】 【第5?26章】奴隸起義第二卷【洛陽賦】 【第2?10章】公孫大娘第四卷【蜀道難】 【第4?19章】奔赴梓州第七卷【遼東行】 【第8?25章】煙花烽火第七卷【遼東行】 【第7?46章】借酒澆愁第七卷【遼東行】 【第7?42章】曼珠沙華第七卷【遼東行】 【第7?15章】羣英薈萃第七卷【遼東行】 【第7?25章】康阿犖山第七卷【遼東行】 【第7?37章】預料之外第六卷【廢立興】 【第6?31章】大喪期間第四卷【蜀道難】 【第4?35章】出謀和親第二卷【洛陽賦】 【第2?41章】林中遇險第七卷【遼東行】 【第8?24章】楚氏風流第六卷【廢立興】 【第6?29章】一樁交易第七卷【遼東行】 【第8?14章】火拼王宮第七卷【遼東行】 【第7?25章】康阿犖山第一卷【蒲州起】 【第1?01章】千古一醉第七卷【遼東行】 【第7?47章】剛聚便離第七卷【遼東行】 【第7?48章】新羅大亂第七卷【遼東行】 【第7?29章】安排棋子第七卷【遼東行】 【第8?08章】佳人相約第七卷【遼東行】 【第8?01章】鴨綠江畔第七卷【遼東行】 【第7?31章】開設酒廠第六卷【廢立興】 【第6?42章】風吹雲散第五卷【南詔撫】 【第5?23章】神秘女子第二卷【洛陽賦】 【第2?38章】仕從豐王第七卷【遼東行】 【第7?46章】福大命大第七卷【遼東行】 【第9?12章】孤殿殘影第五卷【南詔撫】 【第5?16章】難以捉摸第五卷【南詔撫】 【第5?04章】統軍之威第七卷【遼東行】 【第7?17章】爲子鋪路第二卷【洛陽賦】 【第2?05章】欲擒故縱第三卷【長安曲】 【第3?02章】長安形勢第七卷【遼東行】 【第7?48章】便宜老爹第七卷【遼東行】 【第8?30章】酒精作用第七卷【遼東行】 【第8?27章】戰火遼城第七卷【遼東行】 【第8?25章】煙花烽火第二卷【洛陽賦】 【第2?21章】連環陷害第七卷【遼東行】 【第9?03章】宗氏青雲第六卷【廢立興】 【第6?34章】下葬之日第七卷【遼東行】 【第8?51章】一斑櫻紅第二卷【洛陽賦】 【第2?30章】千人上書第六卷【廢立興】 【第6?36章】精心佈局第二卷【洛陽賦】 【第2?29章】洞房花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