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廢立興】 【第6?14章】豐王拜訪

楊雲楓見郭婞茹看着自己的眼神,知道郭婞茹心中在想什麼,不過如今自己已經夠煩的了,昨夜宗露雖然表面沒有說什麼,但是楊雲楓也知道宗露心裡其實也並好受,而且今日起牀後還沒有看到她,想到這裡,楊雲楓故意避開了郭婞茹的眼神,問管家道:“夫人哪裡去了”

管家立刻對楊雲楓道:“夫人打清早就與阿蠻姑娘去購買駙馬爺你大婚要用的東西了”

楊雲楓聞言心中一凜,奇道:“阿蠻阿蠻姑娘已經回來了麼”見管家點頭後,立刻又問道:“那麼貝兒也回來了”

管家搖了搖頭道:“那倒是沒有見過,今日清晨只見到阿蠻姑娘回來,卻沒有再見到其他姑娘阿蠻姑娘剛回來,就與夫人交談了很久,隨即就與夫人一起出門了”

楊雲楓聞言暗道,這阿蠻不是陪着貝兒去追那個什麼身上有與貝兒一模一樣玉佩的人了麼怎麼會來長安了”等阿蠻回來還是要好生問問,畢竟貝兒也服侍了自己這麼久,豈能就此不聞不問更何況想到這裡,楊雲楓心中一嘆道,此時再見衛墨又能如何

一個下午,楊府的客人是絡繹不絕,上至王爺、朝廷官員,下至長安地方上的顯貴、富豪、紳士都快將楊府的門檻給踏平了,每個人來都不是空手,都帶着厚重的禮物而來,這滿長安誰不知道李隆基所有女兒當中最寵幸的就是李穎這個公主了,楊雲楓能在已有妻室的情況下,李隆基還下旨賜婚,招爲駙馬,可見楊雲楓在李隆基心目中的地位,這些人長安城裡常年混的人,都是牆頭草,見楊雲楓處可巴結,自然是絡繹不絕了。免費全集txt下載網<]

楊雲楓對於一些不熟悉之人,只是三言兩語就打發了,本來想是臉禮品都給他們退回去,但是來的人實在是太多了,推完了這個,那個又送來了,實在是推無可推,楊雲楓心下一狠,索性全部笑納了,反正這些人估計也想過,這些錢財珠寶之類的東西送出來,也就沒指望自己能還上,而且這些官場上的門道本也就是如此,今日這些人藉着楊雲楓成爲駙馬的機會來送禮,也不是指望楊雲楓日後能給他們幫上多大的忙,而只是混個臉熟,能與楊雲楓先說上話,就心滿意足了,這種事他們也沒少做,門下的生意交給管事照做,自己每日就是在家拿着算盤捉着今日要給哪個官員送禮,明日要給哪個送錢也有過一去不回的,但是這些人也並不在乎,所謂拿人的手短,你只要手下了,日後即便是要公事公辦,畢竟也拿過自己錢,怎麼也得客氣點。

楊雲楓雖然在官場上的時間不長,但是畢竟他不是這個時代的人,對於古代官場上的這一套,雖說不上是門清,起碼也是知道十七的。

楊雲楓一個下午,光是笑着說客套話,都說的口乾舌燥了,臉上的肌肉都有點僵了,坐在後堂中,自己按摩了幾下,心中暗罵這個萬惡的舊社會,也是中國人的舊習,什麼事都興送禮,平日裡不覺得,今兒還是第一次收禮收的兩腿發麻了,暗道還真是可笑。

這時管家派來後堂,對楊雲楓道:“老爺,豐王殿下與李大人來了”

楊雲楓一邊按摩着面部,一邊起身,喃喃道:“還真他媽沒完了”說着大踏步走向前堂,見豐王與李適之都是一身便服站在大堂中,看着前院中的各項禮物,楊雲楓面無表情的連,立刻換上了一張笑臉,上前拱手道:“豐王殿下,李大人”

李澄與李適之這時轉身看來,李澄陰陽怪氣的一笑,沒有說話,李適之卻是笑着拱手道:“恭喜雲楓了”

楊雲楓微微一笑,連忙讓官家看茶,隨即示意李適之與豐王李澄上座,這才苦笑道:“從來沒覺得收禮也是個苦差事啊”

李澄這時哈哈一笑,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放下,這才笑道:“如今楊大人不但是從二品的大員了,還是外調的欽差大臣,而且還是駙馬爺了,這些長安的貴胄們,還不趕緊把臉都貼上來啊,哪怕就是個冷屁股,他們也是覺得忒香啊”說着又是嘿嘿一笑,端起了茶杯不再說話。

李適之看了李澄一眼,這時尷尬的笑了笑,道:“雲楓,不就你就是駙馬爺了,本官也沒有什麼可贈的”說着從懷中掏出了一個卷軸來,隨即叫着楊府的管家幫忙打開。

楊雲楓起身一看,這畫卷之上乃是一紙草字,雖然楊雲楓看出寫的是什麼,但也知道不像是張旭的墨寶,奇道:“這個是”

李適之這時微微一笑,收起了畫卷,伸手遞給楊雲楓道:“這乃是西晉王羲之的蘭亭序”

楊雲楓本着一顆好奇之心,本來還想伸手去接,一聽李適之這麼一說,頓時收回了手,他雖然不懂字畫,但是也知道,王羲之的字那可是千金難得啊,更何況是王羲之最著名的蘭亭序想着連忙退讓道:“如此稀世奇寶,我如何敢受之李大人還是收回吧,我與李大人也算是老朋友了,心意到了即可況且我也不懂草字,你若是待張伯高成親之時送給他,還算是物有所值啊”

李適之微微一笑,將字畫交給了楊府的管家,這才緩緩坐下,笑道:“這字畫不是我送雲楓你的,而是豐王殿下”

楊雲楓聞言心中一動,頓時明白了李適之的意思,這李澄曾幾何時開始喜歡收集字畫了還不是李適之自己拿出來的,掛名在李澄的頭上,不過是拉攏自己的一個手段而已,官場上有個不成文的規定,知道歸知道,門清歸門清,那層窗戶紙,你還別捅破了,楊雲楓只好繼續裝傻,故作驚訝之狀,起身給李澄拱手作揖道:“原來豐王殿下還是愛字之人啊如此貴重之物,雲楓又豈敢奪殿下之所好”

李澄這時尷尬地笑了笑,一時不知道如何說好,見李適之衝着自己使了一個眼色,立刻笑道:“哦,這也是平日裡,下面的人送給本王的,本王哪裡懂這些,不過雲楓你可是大唐著名的才子,與李杜其名,這個蘭亭序送給你再合適不過了雲楓你若是再推辭,可就是枉我們昔日相交一場了”

楊雲楓心中冷冷一笑,臉上卻依然是那副官場上招牌式的假笑,哈哈一陣笑後,這才衝着管家使了一個眼色,示意他收好後,道:“那雲楓就卻之不恭了”

李適之見楊雲楓肯手下禮物,心下也就踏實了許多,這才衝着楊雲楓微微一笑,端起茶杯,看了一眼管家,楊雲楓立刻會意,連忙讓官家與下人先下去,待大唐之內只有李澄、李適之與楊雲楓三人之時,李適之這才道:“昨日在長安城外,雲楓你曾經說過相位的問題,本官也是心有餘悸啊,李林甫最近好像動作頻繁,不但給朝中的百官送請柬,要請他們吃飯,就連那些個已經不問朝政的老王爺,都送去了厚禮,看來是志在必得啊”

楊雲楓聞言心中微微一動,沒有說話,端起茶杯沏了幾下,這時看向李適之,問道:“那麼李大人您呢有沒有什麼動作”

李適之這時苦苦一笑,放下茶杯,道:“本官爲官一想兩袖清風,何來的閒錢請客吃飯更別說是送禮了”

李澄這時在一旁道:“雲楓啊,你也算是李大人的半個學生了,如今張宰輔已經西歸,相位空缺,能與李林甫一爭的,也只有李大人一人而已,父皇一向有多寵愛皇姐,這天下只怕無人不知,如今他肯將皇姐下嫁給你,可見你在父王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重要如果你啃與皇姐在父皇面前爲李大人說幾句好話的話,可能要比那些老掉牙的什麼王爺們要管用的多吧”

相位之爭,其實也是楊雲楓着急回京的一個重要原因,這相位自然不能讓李林甫奪去,而且也卻是如李澄所言,能與李林甫相爭的現下也只有李適之一人爾,相位花落誰家,同時只怕還影響到太子之位,這個關鍵時刻,李澄自然是着急了,難怪今日對自己的態度與昨日的態度完全不同了。

楊雲楓心中一陣冷笑,暗道,本來是想給你小子一個閉門羹的,不過這畢竟也不是胡鬧的時候,相位之爭與太子之爭表面上暫時與自己沒有關係,但是李林甫若是爲相,自己又如何處之

想到這裡,楊雲楓看向李適之,微微一笑道:“只怕我與公主說話,也未必管用吧”

李適之聞言面色微微一變,看着楊雲楓,這時端起茶杯,沏了幾下,卻沒有說話,好像在尋思楊雲楓的心思。

李澄這時卻是眉頭緊皺,立刻拍着桌子站起身來,冷聲道:“我早說過了,楊雲楓已經投靠了李琦那小子,如何還會真心待我等”

李適之連連對李澄使着眼色,李澄卻是視而不見,這時走到楊雲楓面前,一把抓住楊雲楓的衣領,冷笑道:“楊雲楓,你也莫忘記了你自己的出身,若不是本王與李大人,你豈會有今日”

楊雲楓這時緩緩地推開李澄,冷聲道:“王爺終於說出心裡話了麼王爺一直就是如此想我楊雲楓的吧”

李澄這時冷笑一聲,道:“這還要想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你小子一邊幫着李琦在蜀地書裡威望,一邊幫着他在蜀地訓練新兵,我李澄是眼瞎,推薦你這種人入仕,但是本王心不瞎,知道你在想什麼”

楊雲楓這時悶哼一聲,冷笑道:“王爺對微臣的成見真是不淺啊看來微臣說什麼,豐王也是聽不進去了那麼微臣就不送了”說完轉身便欲離開。

李適之連忙起身拉住楊雲楓,道:“雲楓,雲楓,有事好好說,豐王也是一時着急,纔會如此說,昨夜宮宴結束之後,豐王還一路大笑,說雲楓你與公主在洛陽如何相識,那是就覺得你二人般配,在皇上面前也說了你不少好話,只怕這次皇上賜婚,豐王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豐王是真心爲雲楓你高興”

楊雲楓知道李適之最拿手的就是打圓場,自己對豐王李澄有意見,對李適之卻沒有,李適之也是承襲了張九齡的遺願,這才追隨着李澄罷了,不給李澄面子,也要給李適之面子,而且李適之說的這些,楊雲楓如何能不清楚,他李澄會真心祝福自己嘿嘿,真是天大的笑話

不過楊雲楓依然還是微微一笑,衝着李適之拱手道:“李大人,你我在蒲州之時就已經認識了,我楊雲楓是何人,你也應該清楚,我若是想要做官,飛黃騰達,當時就一口答應李大人你出仕爲官了,又何必顛沛流離去什麼洛陽”

李適之一邊拉着楊雲楓坐下,一邊笑道:“極是,極是,我與豐王都沒曾將雲楓你看成這種人”一邊說着一邊衝着李澄連連使着眼色,李澄悶哼一聲,坐回了原位。

李適之這時道:“不過雲楓你呢,最近與蜀王殿下卻是是走的太近了,不僅是豐王殿下,這滿朝文武百官都知道,豐王殿下也是希望得到雲楓你的幫助,纔會如此着急,豐王殿下是什麼人,你還不知道麼就是一個急脾氣”

楊雲楓這時端起了茶杯,看了豐王李澄一眼,見李澄正怒氣衝衝地瞪着自己,暗罵道:“看個鳥,老子就是決心捧蜀王了,你怎麼地”口上這時卻淡淡地道:“我大唐看似一片祥和,其實已經是四面受敵,處處暗涌了,我楊雲楓不出仕則已,但是既然已經出仕,就定然要處處爲大唐日後的社稷謀劃”

李適之不斷地點頭稱是,連忙道:“雲楓一心爲國,一心爲皇上,我們都看得出來,不然皇上又豈會如此重用雲楓你又豈會將穎公主啊不,是燕國公主下嫁給你呢”

楊雲楓放下茶杯,這時看着李澄道:“給蜀王殿下書裡威信,是方便他在蜀中辦事,讓蜀王殿下訓練新兵是爲何鞏固西南的邊境,而且蜀中蝗災、旱災剛過,一切需要的都是穩定,如果一旦西南爆發大亂,與漢中如此相鄰,大唐豈不是岌岌可危大唐若是都沒了豐王殿下,您說,你幫着李大人爭來相位又有何用您自己正離開了太子之位,又在何處做呢”

李澄聽楊雲楓如此一說,立時愕然地看着楊雲楓,李適之這時連忙又幫李澄打起了圓場,笑道:“不錯,不錯,雲楓眼光卓遠,看的深徹,本官也望塵莫及啊”說着一邊對李澄使眼色,一邊對楊雲楓道:“我早就說過,雲楓又豈是忘恩負義之人豐王殿下只怕也是受了李林甫那邊的矇蔽了,李林甫可是一心想着我們窩裡斗的”

李澄這時立刻會意,連忙佯裝憤怒道:“不錯,本王也是聽信讒言,一時惱羞成怒了”說着看向楊雲楓,賠笑道:“雲楓,你莫要怪本王魯莽了”

楊雲楓心中將李澄祖宗十八代都罵了一遍後,這才苦笑道:“李林甫爲了爭奪相位,真是無所不用其極啊我本來在蜀中還有許多要事要辦,此次着急回京,也正是爲了李大人而來啊”

李適之這時沉吟了片刻,看向楊雲楓,奇道:“那麼雲楓你剛纔的意思是“

楊雲楓這時笑道:“皇上雖然年老了,但是心裡卻像明鏡一般你想李林甫在長安城這麼大的動作,皇上會一點風聲沒有收到”

李適之聞言面色一動,連忙道:“雲楓你的意思是,皇上早有察覺了”

楊雲楓搖了搖頭,道:“這不過也是我的猜測,不過皇上此生,最信奉的是誰還不是太宗皇帝,皇上一生都在效仿太宗皇帝,而太宗皇帝面對太子之爭的時候,用的是什麼伎倆”

李適之與李澄這時都沉默了,滿臉詫異的看着楊雲楓,李適之這時喃喃地道:“最後是默默無聲的高宗皇帝得了太子之位”

楊雲楓這時立刻笑道:“賓果太宗皇帝自那次太子之爭之後,就命令天下,如果太子不德,以下皇子有爭位者,雙雙不得爲太子而相位也是如此”

楊雲楓一席話,頓時讓李適之與李澄茅塞頓開,李適之這時立刻站起身來,道:“雲楓,你是說,讓本官在家裡什麼也不用做,只管靜等”

楊雲楓笑道:“爭也爭不到,不如不爭,而不爭纔是爭啊”

李澄這時看向楊雲楓,見楊雲楓一副高深莫測之狀,說話語語中的,暗道,難怪張九齡與李適之如此看重楊雲楓,而皇上又如此器重他。

第一卷【蒲州起】 【第1?01章】千古一醉第三卷【長安曲】 【第3?09章】豐王府謀第一卷【蒲州起】 【第1?06章】劍客李白第五卷【南詔撫】 【第5?01章】巡撫南下第七卷【遼東行】 【第7?44章】疑雲重重第一卷【蒲州起】 【第1?03章】東門受辱第七卷【遼東行】 【第8?02章】吳氏之謀第二卷【洛陽賦】 【第2?30章】千人上書第七卷【遼東行】 【第8?22章】青梅煮酒第四卷【蜀道難】 【第4?28章】大將出兵第七卷【遼東行】 【第8?16章】自動請辭第三卷【長安曲】 【第3?08章】口紅腹黑第七卷【遼東行】 【第8?33章】厲兵秣馬第二卷【洛陽賦】 【第2?21章】連環陷害第七卷【遼東行】 【第7?37章】發泄之舉第七卷【遼東行】 【第9?19章】巴州老友第七卷【遼東行】 【第9?03章】宗氏青雲第二卷【洛陽賦】 【第2?35章】入仕之路第七卷【遼東行】 【第8?55章】鴻門之宴第六卷【廢立興】 【第6?32章】死而復生第二卷【洛陽賦】 【第2?01章】東都洛陽第三卷【長安曲】 【第3?17章】陽奉陰違第二卷【洛陽賦】 【第2?26章】宗氏聯盟第三卷【長安曲】 【第3?14章】以爲表率第七卷【遼東行】 【第8?54章】大戰在即第七卷【遼東行】 【第8?30章】酒精作用第一卷【蒲州起】 【第1?05章】囤積不售第四卷【蜀道難】 【第4?15章】蜀王駕到第七卷【遼東行】 【第7?46章】福大命大第七卷【遼東行】 【第7?13章】兩女談判第三卷【長安曲】 【第3?21章】玄宗私訪第二卷【洛陽賦】 【第2?42章】又遇馬賊第七卷【遼東行】 【第9?16章】意味深長第七卷【遼東行】 【第7?41章】酒樓小別第七卷【遼東行】 【第7?43章】雙方叫價第七卷【遼東行】 【第8?04章】另有圖謀第六卷【廢立興】 【第6?02章】蜀道意外第七卷【遼東行】 【第7?40章】女人的心第七卷【遼東行】 【第8?34章】情愛難捨第五卷【南詔撫】 【第5?06章】戎州之變第七卷【遼東行】 【第7?38章】武惠皇妃第二卷【洛陽賦】 【第2?41章】林中遇險第五卷【南詔撫】 【第5?29章】張九齡甕第七卷【遼東行】 【第7?23章】薊州遇襲第四卷【蜀道難】 【第4?38章】急中生智第二卷【洛陽賦】 【第2?30章】千人上書第三卷【長安曲】 【第3?03章】皇帝召見第六卷【廢立興】 【第6?04章】以身試毒第七卷【遼東行】 【第7?42章】皇上回京第三卷【長安曲】 【第3?18章】三百狀紙第四卷【蜀道難】 【第4?31章】拜訪楊宅第二卷【洛陽賦】 【第2?22章】雲楓週刊第七卷【遼東行】 【第9?22章】安史之亂第四卷【蜀道難】 【第4?03章】結拜兄弟第六卷【廢立興】 【第6?32章】死而復生第六卷【廢立興】 【第6?38章】忠王不忠第四卷【蜀道難】 【第4?15章】蜀王駕到第一卷【蒲州起】 【第1?02章】鮮于仲通第七卷【遼東行】 【第8?06章】政治交易第四卷【蜀道難】 【第4?15章】蜀王駕到第六卷【廢立興】 【第6?23章】金屋藏嬌第五卷【南詔撫】 【第5?22章】半道遇劫第七卷【遼東行】 【第8?56章】晉升爲父第二卷【洛陽賦】 【第2?26章】宗氏聯盟第二卷【洛陽賦】 【第2?25章】再入宗府第五卷【南詔撫】 【第5?16章】難以捉摸第二卷【洛陽賦】 【第2?20章】栽贓嫁禍第三卷【長安曲】 【第3?02章】長安形勢第七卷【遼東行】 【第9?15章】再遇衛墨第四卷【蜀道難】 【第4?25章】公主駕到第七卷【遼東行】 【第7?38章】真愛之辯第四卷【蜀道難】 【第4?09章】發財之道第六卷【廢立興】 【第6?26章】蒙面女子第六卷【廢立興】 【第6?20章】安排副使第七卷【遼東行】 【第7?40章】女人的心第二卷【洛陽賦】 【第2?11章】有人相求第七卷【遼東行】 【第8?30章】酒精作用第三卷【長安曲】 【第3?08章】口紅腹黑第四卷【蜀道難】 【第4?08章】酒宴敲詐第七卷【遼東行】 【第8?21章】就地正法第七卷【遼東行】 【第9?16章】皇上失憶第七卷【遼東行】 【第8?57章】欲回長安第七卷【遼東行】 【第8?29章】夜色琴音第二卷【洛陽賦】 【第2?27章】大婚當日第七卷【遼東行】 【第7?10章】遼城一霸第二卷【洛陽賦】 【第2?19章】倒戈相向第三卷【長安曲】 【第3?22章】又見杜張第七卷【遼東行】 【第7?21章】魚水之歡第七卷【遼東行】 【第7?13章】兩女談判第五卷【南詔撫】 【第5?21章】情愛糾結第六卷【廢立興】 【第6?22章】一封休書第七卷【遼東行】 【第8?28章】愛火重燃第六卷【廢立興】 【第6?40章】大明宮變第七卷【遼東行】 【第8?11章】浪漫雪夜第七卷【遼東行】 【第9?21章】險中逃困第三卷【長安曲】 【第3?28章】紫宸宮宴第三卷【長安曲】 【第3?29章】長安一曲第七卷【遼東行】 【第9?03章】宗氏青雲第六卷【廢立興】 【第6?15章】大婚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