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南詔撫】 【第5?02章】初到戎州

楊雲楓聽那戎州刺史如此一說,也印證可李穎之前提醒自己說的話,這時看了戎州刺史一眼,問道:“那麼各州府調集過來的兵,此刻都在什麼地方”

戎州刺史聞言立刻道:“這些州府的官兵來後分布在三個地方,一部分分佈在大渡水附近,一部分分佈在戎州與嵩州的交界處,還有一部分在安戎城以東百里處”

楊雲楓一邊聽着戎州刺史這般說着,一邊翻開地圖,看了一下大概的地理位置,這三個地方分別座落在戎州的西北方、西方、與西南方,相隔幾百裡,既然他們不聽調令,自己要主動去見他們的話,只怕又要耽擱一兩日的行程。

李穎這時站在一旁看了一眼地圖後,轉頭問戎州刺史道:“那麼皮邏閣的部將分佈在什麼地方”

戎州刺史聞言立刻指着安戎城的南方,道:“就在這個叫做伏虎崗的地方”

站在一旁的張建成與珞耶爀聞言面色微微一動,卻沒有說話。

楊雲楓這時擡頭看向張建成與珞耶爀,道:“兩位,如果本官想請皮邏閣殿下來一趟戎州,他應該不會拒絕吧”

張建成微微皺起眉頭,還沒有說話,就聽珞耶爀這時道:“皮邏閣殿下的兵力部集在安戎城的南部,主要是切斷了吐蕃與其他五昭的聯繫,如果皮邏閣殿下扇子離開軍營,只怕引起騷動,若是給了五昭與吐蕃有乘之機的話,恐怕這個局面楊大人也不願意見到吧”

楊雲楓聞言心中一動,不可否認珞耶爀說的一點沒有錯,如今光是對付一個吐蕃已經頭疼了,如果這個時候再讓五昭的人馬與吐蕃去的聯繫,連成一線,那就是西南兩面受敵了,這隻會讓這次的戰事更加複雜。

楊雲楓畢竟不太懂兵法,這時轉頭看向李穎,問道:“不知道公主殿下有何看法”

李穎這時緩緩坐下身子,看了一眼衆人,立刻道:“敕令所有州府的將領立刻來戎州,所有不來者,一律以抗旨論罪”

楊雲楓早也想過這個一點,不過他心中擔心,萬一在這個當口再鬧出什麼士兵譁變的事,只怕更不可收拾,況且楊雲楓也清楚,這自古武將就不服文官的調令,李穎見楊雲楓沒有說話,這時對楊雲楓道:“楊大人,你莫非忘記了,父皇給你的聖旨是督戰安戎城的,有此聖旨,誰敢不聽你調令,殺無赦”

李穎如此一說,在場衆人都是心中一凜,不想如此一個小丫頭竟然有如此氣魄,心中皆暗暗道:“不愧是帝王之女”

楊雲楓聽李穎這番一提點,心中頓時也豁然開朗了,不錯,老子是有李隆基那皇帝老兒的聖旨的,老子有聖旨在手,還怕誰想至此,楊雲楓立刻對戎州刺史道:“刺史大人都聽到了”

戎州刺史聞言立刻連連點頭道:“下官明白,下官知道”說着遲疑了一會,立刻下去吩咐人向三處軍營送去調令。

楊雲楓與李穎在戎州刺史府簡單的休息了一夜,畢竟趕了三日的路了,楊雲楓也感到渾身乏力,剛躺到牀上,立刻就睡着了,夜裡還夢到了自己回到了長安京師,李隆基大擺筵席,慶祝自己在益州以及六昭的表現,同時當衆宣佈將李穎下嫁給自己,同時還將衛墨、楊玉環等女子一起賜給了自己,自己是喜不開顏,正當百官上來慶賀之時,突然有一個滿身浴血的將士跑進了慶功宴上,稟告說東北的安祿山與史思明發動叛亂,此刻已經殺到了長安城下,李隆基龍顏大變,在場百官更是恐怕不已,正慌亂中,一個魁梧的大漢提着滴着鮮血的大刀走進了慶功宴,一把刀直指向自己,狂笑道:“你就是楊雲楓就是你想改變歷史的進城,阻止老子叛亂”還沒等自己回話,那一刀就已經劈了下來

楊雲楓大叫一聲,立刻清醒過來,發現自己坐在牀上,渾身都是汗,內衣都已經溼透了,氣喘吁吁地看着地面發呆,這才知道這一切不過是一場夢,但是夢境中的事情卻是那般的真實,現在再想一下,還是驚悚不已。

楊雲楓這時唏噓一聲,暗道雖說是夢,但這莫非是上蒼給自己的暗示自己無論如何努力,都不可能阻止安史之亂爆發楊雲楓一邊想着一邊走下牀,到了一杯涼茶,一口氣喝完後,。心情才平復了一點,卻在這時聽到屋外隱隱約約傳來一個女子的聲音。

楊雲楓心中一動,緩緩走到門邊,將耳朵貼在門邊上傾聽者,卻聽這時門外傳來一個男子的聲音道:“在下不明白主人爲何突然改變主意,上次刺殺雖然失敗,但是這次楊雲楓身邊只有沒有武力的大唐公主一人,正是刺殺的絕佳時機”

楊雲楓停在耳內,心中砰然一動,覺得說話之人的聲音甚是熟悉,卻在這時又聽一女子的聲音道:“你們懂什麼,這事關皮邏閣殿下的統一大業,你們以爲我不想殺他麼只是在他助皮邏閣殿下統一六昭之前,還不能死”

楊雲楓聽出了此人的聲音正是珞耶爀,暗道,這刺殺行動果然是與珞耶爀有關,正想着又聽先前的那男人道:“主人,此刻大唐皇帝已經將七龍幫趕出了長安,屬下已經與這幫人的首領取得了聯繫,這幫人的幕後首腦,似乎有反唐之意,想與我等結盟,有了這幫武林高手相助,即便殺了一個楊雲楓又有何懼大唐皇帝依然還是會繼續派人前來”

珞耶爀這時道:“皮邏閣殿下明確指示,楊雲楓暫時不能死,楊雲楓的性命固然不值一文,但是他的能力卻不容小覷,更何況他還得到了大唐公主與蜀王的支持,若是他無辜在爲六昭巡撫使時身死此處,即便大唐皇帝顧全大局,表面不會採取什麼行動,只怕公主與蜀王不會善罷甘休此事必須緩緩”

楊雲楓心中又是一動,七龍幫的人已經與六昭的皮邏閣站成了一片那麼要是日後皮邏閣要反唐的話,大唐之內豈不是都在七龍幫的暗殺範圍之內想取何人首級,豈不是猶如探囊取物最可怕的是至今這七龍幫的幕後主腦還不知道是誰。

楊雲楓再想仔細的聽聽,是否珞耶爀知道這個幕後主腦是誰時,卻聽珞耶爀這時冷聲道:“羊志,你越來越放肆了,若是下次再有此般不聽指令擅自行動的時候,莫要怪我了”

楊雲楓暗道,不錯,這個男子的聲音就是羊志,原來羊志已經投效了皮邏閣正想着卻聽羊志沉吟了半晌後,百般不服卻有顯得格外無奈地道:“屬下知道”之後一陣腳步聲後,院子中頓時安靜了下來。

楊雲楓心中卻在奇怪,這羊志武藝也不差,爲何會怕眼前的這個丫頭莫非他是忍辱負重,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還是這個丫頭有什麼過人之處,讓他還怕正想着,卻聽見一陣腳步聲越來越近,好像是在向自己的房門走來,楊雲楓心中一動,立刻躡手躡腳走回牀邊,躺在牀上,剛剛躺好,就聽見房門發出吱呀一聲。

楊雲楓心中萬分的緊張,暗道莫非珞耶爀突然改變了主意,想要此刻就取了自己性命還是另外還有一幫人卻在這時卻聽門口傳來珞耶爀的冷笑聲道:“暫且留你一條性命”不時又傳來關門之聲,腳步聲越來越遠,楊雲楓這才轉過身來,看向門口。

楊雲楓暗自慶幸,好在自己被一個噩夢驚醒,不然至死也不會知道羊志已經投效了皮邏閣,而七龍幫此時也與皮邏閣暗中勾結到一起的事,正是冥冥中自有天意啊。如此一來,自己也必須有所防範纔是,按照珞耶爀的意思,只要皮邏閣統一了六昭之日,自己的死期也就不遠了

楊雲楓一夜都在思索着這個問題,直到天色蒙亮,才又有了一絲睡意,待他再醒來時,卻聽門外有人大聲呵斥道:“堂堂刺史府竟能讓刺客來去自如,你們竟然渾然不知”

楊雲楓聽出了說話之人正是公主李穎,連忙起身穿好衣服走出房門,卻見門口幾個士兵正用擔架擡着幾具士兵的屍體離去,楊雲楓心中一動,暗道,原來羊志昨晚就已經準備向自己動手了,好在珞耶爀後來突然趕到制止了,不然此刻只怕自己也和這些人一樣,讓人用擔架擡着去下葬了。

楊雲楓一陣唏噓間,卻見李穎這時看了自己一眼,這才敕令那些士兵下去,楊雲楓連忙上前道:“昨夜有刺客麼公主有無受傷”

李穎緩緩搖了搖頭,這時嘆道:“看來此次六昭之行,兇險之極,光憑李琦的那些屬下還不足以應付啊”

楊雲楓自昨夜聽到秘密之時,也深刻的感到了這點,這些刺客都是死士,區區那些士兵,他們根本沒有放在眼裡,看來自己也要有所準備才成,可惜此刻趙雲龍遠在長安,覃毅留在益州保護宗露、陳梓傑在梓州軍營,而郭婞茹想到這裡,還真是再無可用之人了,去哪裡找幾個高手保鏢

李穎這時看着楊雲楓,隨即道:“你放心吧,我已經八百里加急給父皇送去信函了,讓他給你調派十餘個大內高手來,相信十幾日內便有消息”

楊雲楓聞言喃喃道:“大內高手”心中卻在想,這些大內高手的武藝與趙雲龍等人比起來不知道如何但是細細一向,七龍幫那些都是高手,最終還是被李隆基趕出了京城,莫非就是因爲這些大內高手

李穎看了楊雲楓一眼,隨即轉過頭去,看了一眼天色,這才道:“牛大人那邊應該也有消息了”

楊雲楓奇道:“牛大人”

李穎這時瞪了楊雲楓一眼道:“便是戎州刺史了,怎麼你來了戎州,連戎州刺史的名諱都不知道麼”

楊雲楓暗道:“還真不知道”卻聽李穎這時道:“你莫要小看了他,戎州刺史牛東門,還是李適之的老師呢”

楊雲楓聞言喃喃道:“牛東門這名字怎麼這麼熟悉”想着又問道:“李大人的老師不是張九齡麼”剛問出口,立刻就覺得自己這句話問的太過白癡了,自己在後世每個年級的老師還不一樣呢,就不許李適之有幾個老師

卻聽李穎這時道:“牛東門是李大人的啓蒙老師”說着又微嘆一聲道:“相信楊大人你也應該清楚李適之李大人與皇家的關係吧”

楊雲楓聞言點了點頭道:“李大人應該是貞觀年間廢太子李承乾的孫子”

李穎點頭道:“不錯,李大人父親一代,父母身子不好,早早離世,還是這個牛東門收養了李大人呢”

楊雲楓聞言點頭道:“原來如此,那牛東門也算是李大人的養父了”但心中卻不是很關係牛東門與李適之的這層關係,而是總覺得牛東門這個名字好像在什麼地方聽說過,卻是又一時想不起來。

卻在這時有衙役來報道:“公主、楊大人,有幾位將領已經到了刺史府,此刻正在大唐,求見公主與楊大人”

李穎點了點頭,立刻與楊雲楓去了大堂,大堂之上四個魁梧的將領,見楊雲楓與李穎出來後,立刻紛紛跪倒在地,拱手道:“末將見過公主殿下,巡撫大人”

李穎輕聲道:“諸位將軍起來說話吧”

楊雲楓心中卻在奇怪,這三個地點都過了百里,不可能現在就有人收到了牛東門昨天送去的調令啊,卻在這時其中一個將軍拱手道:“末將伍德彪,本來是豐王府的幕將”

伍德彪如此一說,楊雲楓頓時明白了,相信另外三人只怕不是李澄的部下,也都是張九齡、李適之等人的部下,經那三人一番自我介紹後,果然如楊雲楓所料,除了張九齡與李適之的舊部,還有一個是李琦的舊部,據他們說,他們得知楊雲楓與李穎來戎州的消息,前日就已經開始往戎州趕了。

李穎這時微微一笑道:“四位將軍是在前線,對於安戎城的形勢,相信比那些文官要清楚的多,你們給楊大人介紹一下吧”

那叫伍德彪的將軍似乎軍銜最高,這時站起身來,讓人拿出地圖,給楊雲楓與李穎好一番解說後,楊雲楓與李穎也初步瞭解了安戎城周邊近期的情況,自從收到了郭子儀偷襲邏些城的消息之後,本來過來馳援安戎城的吐蕃兵力已經消減的一半了,而本來不準備應戰的安戎城的吐蕃士兵,此刻也在積極備戰。

據伍德彪所言,看來吐蕃是擔心其他邊境地區在此有大唐的軍隊突圍進去,所以將本來重點防禦的安戎城附近的兵力分散到了各地,還有一支隊伍回調去了邏些城,畢竟作爲吐蕃的首都,被大唐的軍隊偷襲,無論成功與否,對吐蕃來說,都是不容小覷的恥辱,而這種恥辱發生過一次,就足以致命,所以就吐蕃而言,絕對不會允許發生第二次。

楊雲楓看了一眼地圖,又詳細的問問了一番,分佈在三個軍營點的將領分別的名諱,已經勢力情況,經伍德彪一番介紹後,其實形勢很是簡單,在大渡河附近的都是李林甫的舊部,在嵩州與戎州只見的都是李澄、張九齡、李適之的舊部,而在安戎城以東不足百里的,是散戶兵,基本都是蜀中本地的,唯一兩個有背景的將領都是李琦的人,但是就兵力而言,李林甫的人兵力最強,其次是李澄的人馬,最後纔是李琦與蜀中本地的散戶。

如此一看,這形勢也就相當明顯了,如果要打贏這場仗,關鍵還是要看李林甫部將的意向,對此楊雲楓不報希望,莫非希望他們在關鍵時候出力了,就是在關鍵時候能不搗亂,楊雲楓也就該謝天謝地了。

李穎聽完伍德彪的介紹後,這才問道:“吐蕃的軍力此刻還有多少人”

伍德彪立刻道:“兵力不多,只有五萬人馬”

楊雲楓聞言大驚道:“什麼只有五萬區區五萬人馬,要我大唐調動十餘萬的人馬來”

伍德彪這時立刻道:“楊大人,你莫要小看了吐蕃的這五萬人馬,這可謂是吐蕃的精銳之師,吐蕃長期以來一直對我大唐虎視眈眈,但是卻一直沒有什麼動作,此次竟然敢偷襲我大唐安戎城,而且只是一夜之間就偷襲成功了,而我安戎城的六萬餘將士幾乎全軍覆沒了”

楊雲楓聞言心中冷笑道:“還不是你們無能”但是心中卻又想到了另外一個深層的問題,唐軍此刻真的就不行了麼是否這所謂的大唐盛世已經麻痹了這些將士的心瞭如果大唐全國的軍隊都是這般不堪一擊的話,莫說是安史之亂了,只怕稍微哪裡出個亂子,都能成爲燎原之火吧

第七卷【遼東行】 【第8?54章】大戰在即第七卷【遼東行】 【第8?28章】愛火重燃第二卷【洛陽賦】 【第2?13章】皇室宗親第七卷【遼東行】 【第7?25章】康阿犖山第五卷【南詔撫】 【第5?21章】情愛糾結第四卷【蜀道難】 【第4?36章】節度使府第六卷【廢立興】 【第6?44章】再進鴻鳳第七卷【遼東行】 【第8?01章】鴨綠江畔第七卷【遼東行】 【第7?42章】曼珠沙華第五卷【南詔撫】 【第5?03章】計得猛將第六卷【廢立興】 【第6?33章】天地總舵第四卷【蜀道難】 【第4?17章】反賊突起第五卷【南詔撫】 【第5?05章】戰事預謀第五卷【南詔撫】 【第5?07章】益州喜訊第六卷【廢立興】 【第6?34章】下葬之日第五卷【南詔撫】 【第5?14章】鴻鳳一閣第一卷【蒲州起】 【第1?04章】第一桶金第七卷【遼東行】 【第8?27章】戰火遼城第七卷【遼東行】 【第9?16章】意味深長第七卷【遼東行】 【第7?41章】出兵新羅第四卷【蜀道難】 【第4?14章】酒樓相交第六卷【廢立興】 【第6?06章】再遇張旭第一卷【蒲州起】 【第1?11章】監牢若市第四卷【蜀道難】 【第4?09章】發財之道第一卷【蒲州起】 【第1?10章】牢中作客第四卷【蜀道難】 【第4?15章】蜀王駕到第六卷【廢立興】 【第6?21章】再臨崔府第二卷【洛陽賦】 【第2?35章】入仕之路第七卷【遼東行】 【第8?15章】宮殿踐行第六卷【廢立興】 【第6?03章】江氏之毒第七卷【遼東行】 【第8?50章】美人之計第七卷【遼東行】 【第7?10章】遼城一霸第二卷【洛陽賦】 【第2?28章】酒席之亂第三卷【長安曲】 【第3?09章】豐王府謀第二卷【洛陽賦】 【第2?35章】入仕之路第五卷【南詔撫】 【第5?32章】三個條件第七卷【遼東行】 【第7?03章】遼東後院第二卷【洛陽賦】 【第2?40章】生死關頭第七卷【遼東行】 【第8?01章】鴨綠江畔第七卷【遼東行】 【第8?56章】晉升爲父第六卷【廢立興】 【第6?44章】再進鴻鳳第四卷【蜀道難】 【第4?20章】樹林受阻第三卷【長安曲】 【第3?22章】又見杜張第四卷【蜀道難】 【第4?04章】將門虎女第七卷【遼東行】 【第8?18章】城門宣旨第七卷【遼東行】 【第9?03章】宗氏青雲第七卷【遼東行】 【第8?18章】城門宣旨第七卷【遼東行】 【第7?23章】薊州遇襲第六卷【廢立興】 【第6?19章】二度洞房第六卷【廢立興】 【第6?44章】再進鴻鳳第七卷【遼東行】 【第9?14章】長安突變第六卷【廢立興】 【第6?07章】強行拜師第六卷【廢立興】 【第6?16章】中秋佳節第三卷【長安曲】 【第3?04章】紫宸宮內第四卷【蜀道難】 【第4?05章】巴州救災第五卷【南詔撫】 【第5?21章】情愛糾結第六卷【廢立興】 【第6?42章】風吹雲散第五卷【南詔撫】 【第5?33章】節度使府第七卷【遼東行】 【第7?38章】真愛之辯第二卷【洛陽賦】 【第2?24章】天父地母第七卷【遼東行】 【第8?12章】遼東政變第二卷【洛陽賦】 【第2?28章】酒席之亂第七卷【遼東行】 【第8?16章】自動請辭第二卷【洛陽賦】 【第2?07章】劍中翹楚第五卷【南詔撫】 【第5?17章】強勢作風第七卷【遼東行】 【第7?21章】魚水之歡第三卷【長安曲】 【第3?29章】長安一曲第七卷【遼東行】 【第7?41章】出兵新羅第七卷【遼東行】 【第7?13章】兩女談判第二卷【洛陽賦】 【第2?32章】各懷鬼胎第四卷【蜀道難】 【第4?37章】八閩才女第五卷【南詔撫】 【第5?14章】鴻鳳一閣第七卷【遼東行】 【第7?43章】雙方叫價第四卷【蜀道難】 【第4?04章】將門虎女第七卷【遼東行】 【第8?14章】火拼王宮第七卷【遼東行】 【第7?33章】再回遼城第六卷【廢立興】 【第6?08章】替友牽線第二卷【洛陽賦】 【第2?20章】栽贓嫁禍第七卷【遼東行】 【第9?01章】當朝請辭第二卷【洛陽賦】 【第2?22章】雲楓週刊第七卷【遼東行】 【第7?04章】前線來人第七卷【遼東行】 【第8?14章】火拼王宮第三卷【長安曲】 【第3?18章】三百狀紙第四卷【蜀道難】 【第4?35章】出謀和親第二卷【洛陽賦】 【第2?42章】又遇馬賊第六卷【廢立興】 【第6?18章】賓客滿至第七卷【遼東行】 【第7?40章】女人的心第二卷【洛陽賦】 【第2?40章】生死關頭第六卷【廢立興】 【第6?01章】再赴長安第七卷【遼東行】 【第7?45章】爾虞我詐第七卷【遼東行】 【第9?01章】當朝請辭第七卷【遼東行】 【第8?22章】青梅煮酒第七卷【遼東行】 【第7?34章】完全可以第七卷【遼東行】 【第9?05章】苦茶苦心第七卷【遼東行】 【第7?42章】皇上回京第七卷【遼東行】 【第8?10章】深謀遠慮第四卷【蜀道難】 【第4?03章】結拜兄弟第七卷【遼東行】 【第8?54章】大戰在即第七卷【遼東行】 【第8?19章】登門拜訪第七卷【遼東行】 【第8?53章】過鴨綠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