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蜀道難】 【第4?23章】張旭上任

梓州城外的不遠處,一羣馬隊正在某處窺視着梓州城附近的情況,爲首之人帶着一個獨眼黑罩,另外一隻眼睛放着寒光,不是羊志是誰身後的幾人都不敢說話,這時卻聽羊志冷冷地道:“楊雲楓”完全可以聽出他此刻對楊雲楓恨意。免費全集txt下載網

身後一人這時上前一步,對羊志道:“老大,此刻我們如何是好,我們還有兄弟依然混在災民當中,是否繼續向在巴州一樣”

羊志揮了揮手,這時道:“這一次若是再想那樣,只怕不會這麼容易了,只怕這一次即便你們可以在粥下毒,那些災民也不會輕易相信了,即便是相信,只怕楊雲楓與蜀王也早有準備了”

身後這人這時紛紛地道:“那如何辦不如我們直接對楊雲楓下手,殺了這鳥人解解恨再說”

羊志揮手道:“不必,楊雲楓只要在蜀中,這個亂子就不會結束,他此刻是安撫好了百姓了,但是那些官員呢那些地方上的鄉紳呢老子可是聽說他這次來蜀中,可不光是爲了救濟百姓的,還要瓜分那些官員與鄉紳們的土地,就看他如何鬧騰下去,老子就不信找不到第二個機會”說着手中馬鞭一揚,策馬而去,身後十幾個漢子紛紛策馬追去。

梓州城外此時一片安詳,幾天來一日三頓,災民的溫飽都很及時,災民們也已經漸漸忘記了之前的事情,周邊看押着自己的士兵也不再向之前那般的冷冰冰了,不時還有梓州城的官員出來,體恤民情,噓寒問暖,多少讓這些災民心中有了一絲暖意。

楊雲楓這時已經做好了回益州的準備,特地吩咐陳梓傑繼續留守在梓州城,他也並不是不放心梓州城外的災民,而是另有打算,這蜀州一旦出事,出兵的速度竟然如此拖沓,實在在楊雲楓的意料之外,如果自己手中沒有一支強悍的隊伍是絕對不行的,這也不僅是爲了蜀中,還有不久可能就要爆發的安史之亂。楊雲楓心中此時又向深想了一點,如果安史之亂還是如期爆發的話,自己是不是應該多準備一點自己可以隨時調集的軍隊呢不過如果是這樣,自己擁兵自重,豈不是讓李隆基起疑

楊雲楓頓時又想到了另外一點,這個時代的地方藩王是可以自己執掌軍隊的,自己爲何不乘着在蜀中這個機會,以李琦的名義練出一支新軍來,到時候不但可以防患於未然,自己還可以在軍中到處安插自己的親信,那麼這支新軍表面上是李琦的,實際上還是屬於自己的。

說實話,楊雲楓從來沒有想過要推翻唐朝取而代之,一來是他自認爲自己不是做皇帝的料,做皇帝也並不是像電視劇上說的那般逍遙,如果做皇帝真能那般逍遙快快活的話,那麼這個皇帝必然就是一個昏君,而昏君的下場要麼就是不得好死,要麼就是遺臭萬年,這兩個結果楊雲楓自然都不想,二來楊雲楓本來就沒有什麼大志,說來走到如今的這個地步,也不完全出自他的本意,好多事情也是勢比人強,不得已而爲之罷了。所以楊雲楓此時要訓練新軍,也完全是爲了大唐這個示爲千古標杆的盛世着想,爲中華留下一個更加完美的傳承罷了,當中自然也有楊雲楓自己的一點私慾不想被人欺負。

這些念頭不過是在楊雲楓心中一閃而過,但也不全是空穴來風,從自己來到這個時代開始,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安史之亂,這個終結了千古盛世的禍亂,加上自己附身的這個名副其實的臭皮囊,着實讓楊雲楓心中多了幾分負擔,同時也多了幾分責任,此刻加上自己手下的確也有不少能人,郭子儀這個千古一將,陳梓傑這種驍勇之輩,覃毅、趙雲龍這些人敢死之士,武藝都是給楊雲楓還是雛形的想法,打了一針強心劑。

梓州城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了,楊雲楓則開始着手不熟下一步的計劃了,這次來蜀中的人物還沒完成,雖然餘皖埝已經下了大獄,但是這件事情尚未水落石出,當中還牽扯多少官員,餘皖埝爲何要瞞報災情,還有待查詢。

楊雲楓這日一早便來與李琦此行,說要回益州,李琦看着楊雲楓,笑道:“楊大人果然是廢寢忘食啊,不過如此也好,本王此時正在給父王上奏摺,當中也提到了楊大人在處理梓州事件的處理,相信父皇對楊大人定然會格外的讚賞”

楊雲楓聞言心中一動,暗道,老子倒是忘了還有上摺子這事,自己來了蜀中也不短日子了,既然一道奏摺也沒給李隆基上過,楊雲楓裂開對李琦拱手道:“下官何德何能,梓州事件完全是王爺果斷處理,上顯皇上、朝廷仁德,下體百姓悲苦,若不是有王爺您坐鎮蜀中,下官也沒有這個魄力辦好這件差事,下官也準備上一道奏摺,爲王爺請功”

李琦聞言哈哈一笑,走到楊雲楓身邊,拍了拍楊雲楓的肩膀後,這才道:“楊大人太謙虛了,本官有何功勞可表”

楊雲楓立刻拱手道:“這是王爺自謙,也許王爺爲人就是如此,所以自己沒有發現,下官與王爺相處數日,下官深感慚愧,要與王爺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真是鞭長莫及啊”

李琦聞言又是哈哈一笑,隨即與楊雲楓一陣寒暄,也不再提及楊雲楓上奏摺一事,似乎已經默許了楊雲楓上摺子,但是提到郭婞茹的時候,李琦臉色頓時變得暗淡了許多,這時正色對楊雲楓道:“楊大人,公事上你無懈可擊,可是這私事,本王還是不得不提醒你,似乎你對郭姑娘有點過於冷淡了吧再如何說,人家也是一個女孩子,而且知道你是有家室之人,尚且還如此真心對你,你這般做法,似乎有些不近人情了”

楊雲楓知道李琦對郭婞茹的心思,這幾日來本來是想真心幫郭婞茹一下,故意和她親近一下,拒絕李琦,但是每每與郭婞茹相處,楊雲楓都感到渾身不再在,身不由己的對郭婞茹有些排斥,沒想到這些李琦都已經看在眼裡了。

楊雲楓也不知道如何對李琦解釋,如果說明了,只怕會得罪郭婞茹,如果不說明的話,自己豈不是要永遠揹着這個“假情郎”的榮譽楊雲楓正左右爲難之時,突聽門外有人道:“王爺,唐大人求見”

李琦聞言立刻坐回了原位道:“請唐大人進來”

不時便見唐顯走進房內,立刻對李琦拱手道:“下官見過王爺”

李琦點了點頭,問道:“唐大人前來所爲何事”

唐顯立刻道:“梓州事件已經平息,下官請示王爺,是否可以進行災後重建事宜此事已經是一拖再拖了遲則生變啊”

李琦微微一笑道:“本王雖然是父王親封的蜀王,但是唐大人與楊大人二位也是父王親封的欽差大臣,這些事情唐大人自己做主就是了,無需前來請示本王”

唐顯臉上依然沒有表情,淡淡地道:“王爺既然如此說,那麼下官就着手去辦了”說着轉頭看向楊雲楓,隨即道:“楊大人,本官知道這次前來蜀中,皇上可是將張旭張伯高也派來了,是要讓他任一縣的縣令,此刻梓州城與巴州城再亂最爲嚴重,本官想想楊大人要來張大人,前來梓州管轄一縣,也好推行皇上的田地新策”

楊雲楓聞言心中一凜,此事若不是唐顯此刻說起,自己還真有點不記得了,是啊,張旭也來蜀中這麼長時間了,也是該出仕做事了,不過此時唐顯提出來,這事情是否當中還有什麼詭異

楊雲楓看了一眼唐顯,隨即道:“唐大人所言極是,本官去益州,本也就準備通知張旭了,不過究竟調任他去何處,也不是你我所能決定的吧”

唐顯這時微微一笑,道:“楊大人,你來蜀中後,一共就去過巴州、梓州、益州與雅州,哪裡更需要張大人,楊大人心中不會不清楚麼此刻還有比巴州與梓州更需要張大人的麼這兩個州府此刻最需要的給災民的信心,而能給災民信心的,只有皇上的田地新策,楊大人以爲呢”

楊雲楓沒有說話,不可否認唐顯說的是事實,畢竟此刻的蜀中災民都聚集在這兩個州府,如果能從這裡開始新政,無疑是給災民一陣強心劑,一絲希望。

楊雲楓還沒有說話,就聽一旁的李琦這時道:“楊大人,本王以爲唐大人所言極是,既然田地新策遲早要頒佈,不如就乘着這個機會吧”說到這裡,聲音略微變的嚴肅了起來,道:“更何況張旭張伯高雖然是名流,是楊大人你的好友,不過他也是皇上親封的縣令,是大唐的臣民,唐大人請示你,不過是出於禮節與你商議,你也無需考慮了”

楊雲楓聞言心中一動,立刻拱手道:“王爺所言極是”心中卻在暗道:“李琦何時開始幫着唐顯說話了”想着看了一眼兩人的眼神,心中更是詫異,連忙道:“既然王爺也如此說,下官回益州之後,立刻將張旭調來梓州,任憑唐大人調遣既是”

李琦點了點頭,道:“嗯,那麼楊大人你就立刻前往益州吧,皇上吩咐你的案子,還是要着手去查,不能因爲餘皖埝的入獄就掉以輕心”

楊雲楓沒有再多說話,立刻拱手退下,出了房門,心中一陣猶豫,自從那日在梓州城樓平息災民動亂之後,這李琦似乎與這唐顯走的更近了一些楊雲楓暗道:“這李琦畢竟是武惠妃之子,自然是與李林甫一系有着聯繫的,看來是自己之前看走眼了”

房內的唐顯見楊雲楓出了房門,這時立刻上前兩步,走到李琦的身邊,拱手低聲道:“王爺,您讓下官查的事情,下官已經查的差不多了”

李琦這時看了唐顯一笑,本來毫無表情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笑意,隨即又看了一眼門口,確定楊雲楓不在了之後,這才低聲問道:“都查到了些什麼”

唐顯這時立刻道:“王爺,郭子儀家中除了郭婞茹外,還有一個年約十五六歲的男孩,而郭子儀本來是以擅自開倉放量被髮送長安刑部審訊的,但中土卻被楊雲楓給放了,同時還與他結成了異姓兄弟,至於郭婞茹與楊雲楓麼,下官所知,郭子儀並未向楊雲楓提過什麼親,而且郭子儀此人向來注重到的倫常,絕對不會讓自己的女兒嫁給自己的結拜兄弟的”

李琦聞言沉吟了片刻之後,這才點了點頭,輕聲道:“辛苦唐大人了,你下去歇息吧”

唐顯聞言臉色微微一變,卻沒有退下的意思,立刻又低聲道:“王爺若是真心想得到郭婞茹,下官倒是有一妙計”

李琦聞言臉色一動,斜視着唐顯,良久之後,這才道:“唐大人,此事本王自有分寸,就不勞你再操心了”說到這裡,又壓低了聲音,這纔對唐顯道:“此事萬萬不可在對他人言”

唐顯沒料到李琦如此陰晴不定,本來還想乘此機會與李琦好好套套交情,不想李琦突然如此說話,心中一動,立刻拱手道:“下官明白,下官告辭”

待唐顯走出房門之後,李琦的臉色更加的難看了,唐顯的話說的何其明白,郭子儀並沒有向楊雲楓提親,這說明什麼李琦並不笨,這麼簡單的道理如何能看不出來,這完全就是郭婞茹編出來的瞎話在矇騙自己,她爲何要騙自己,這也格外的明瞭了,說明郭婞茹並不中意與他。李琦這時臉色一變,立刻一把將書桌上的東西全部推到地上。

唐顯出了房門,這時見不遠處的楊雲楓正盯着自己看,心中一動,立刻走了過去,拱手道:“楊大人,您不是要回益州麼,如何還不動身”

楊雲楓嘿嘿一笑,拍了拍唐顯的肩膀,道:“唐大人,本官去了益州之後,這梓州可就是要交給您了,你可要多擔待着點纔是”

唐顯面色不變,立刻道:“這個自然,楊大人留在這裡等候本官,莫不是隻是爲了吩咐這些吧”

楊雲楓這時臉色變得陰沉起來,低聲道:“唐大人,你背後做的那些事,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爲”說完頭也不回的離開了。唐顯看着楊雲楓的背影,心中一怵。

楊雲楓其實並不知道唐顯究竟對李琦說了什麼,也不知道李琦與唐顯爲何開始親近了,但是楊雲楓可以肯定的是,唐顯親近李琦,絕對是爲了對付自己,如此自己說出剛來那句話,也沒完全錯,只要唐顯心中有鬼,定然就被自己唬住了,本來楊雲楓也不確定,但是當他說出這句話後,見到唐顯的表情,就確定了自己的想法。

楊雲楓簡單的收拾了一下,立刻與郭婞茹,郭子儀一起出城離開了梓州,本來郭子儀也是臨時調來的,此刻梓州城的任務也已經完成了,自然也就該離開了。而陳梓傑則是繼續留在梓州,楊雲楓給李琦的緣由就是,此刻蜀中就巴州與梓州災民最多,留下將士鎮守是應該的,李琦自然也怕再度發生災民鬧事,也就沒有反對。

楊雲楓等三人出城後,梓州城的城樓上仙狐涎了一道身影,雙手揹負,正是李琦,看着遠處的三人策馬而去,身影越來越小,李琦虛嘆一聲,他雖然貴爲皇子,蜀王殿下,但是對於感情也是無能爲力,當然了,以李琦的能力,要想得到郭婞茹的人可以說易如反掌,但是要得到郭婞茹的心,卻不是這般容易了,更何況以李琦這般自負之人的心態,也不屑於去做那種事。

回益州就沒有去梓州那麼着急了,楊雲楓與郭子儀、郭婞茹三人騎着馬,權當是一路散心的,慢慢向益州而去,郭子儀一路之上卻是憂心忡忡,楊雲楓看在眼裡,問道:“郭兄,梓州之事已經瞭解,你何以愁眉苦臉”

郭子儀沉吟了良久之後,看了一眼一旁的郭婞茹,這纔對楊雲楓道:“雲楓,我在梓州之時聽到了一些謠言,也不知是真是假”

郭子儀沒有說話,楊雲楓立刻就猜到了郭子儀想要說什麼,能有什麼謠言肯定就是郭婞茹口中說的,郭子儀向自己提親一事了,不然郭子儀如此大咧之人,又豈會如此煩心呢楊雲楓想到這裡,立刻道:“既然郭兄也說是謠言,又何必當真呢,聽完笑過就算了”

郭子儀聞言苦苦一笑,道:“雲楓說的如此簡單,郭某也的確像如此,但是此事事關到的倫常,郭某不能視若無睹,聽而不聞哪”

郭子儀如此說,楊雲楓更加肯定郭子儀想要說的就是他心中想的,這時去聽一旁的郭婞茹道:“爹爹究竟聽說什麼了,女兒也想聽聽”

楊雲楓見郭婞茹在拒絕李琦的時候,能想到找人檔災,也應該不笨纔是,此刻怎麼卻如此糊塗,一點沒聽說她老爹口上的意思

郭子儀這時嘆道:“郭某聽梓州謠傳,說郭某曾經爲了婞茹向雲楓你提親”

郭婞茹聽到這裡,連忙吐了吐舌頭,臉上通紅,不敢看向楊雲楓,轉頭頭去,不斷地鞭策胯下坐騎。

楊雲楓知道郭婞茹是想將這個爛攤子交給自己,連忙笑道:“何人如此胡說八道,郭兄你一向注重道德倫常,雲楓與郭兄是結拜兄弟,郭兄又豈會如此做呢”說到這裡,楊雲楓故意放大了聲音道:“姑且不說楊某已經是有家室的人了,即便是討個妾室,也是要求淑女的,我還真沒想過要娶個金剛貝比回去呢”

郭子儀聞言詫異道:“金剛貝比”

郭婞茹聽楊雲楓如此說,立刻勒住了繮繩,雖然她也不明白什麼是金剛貝比,但是她再傻也聽出這話絕對不是一句好話,想着立刻揚了揚手中的馬鞭,空中頓時發出一聲脆響,斜視着楊雲楓,那意思很明顯在說,你小子是不是皮癢了,是不是想嚐嚐姑奶奶的皮鞭了。

楊雲楓心下一凜,連忙笑道:“玩笑話,玩笑話”說着連忙岔開話題道:“此地離益州不遠,我們還是加快行程,儘快趕赴益州再說吧”

郭子儀雖然心中還是鬱鬱不樂,但是也不好再說什麼,看了一眼自己粗枝大葉,不懂禮節的郭婞茹,隨即又看了一眼楊雲楓,心中竟突然涌起了一個讓自己都震驚的想法,如果婞茹能嫁給楊雲楓,那也真是婞茹的造化啊。

郭婞茹一路上卻對楊雲楓虎視眈眈,顯然還在那句“金剛貝比”生氣,楊雲楓則是不敢正視郭婞茹的眼神,一行人行了半日後抵達益州。

鮮于仲通知道楊雲楓回來後,立刻令人擺下了宴席,爲楊雲楓接風洗塵,楊雲楓見鮮于仲通頓時想到了一個問題,立刻對鮮于仲通道:“鮮于兄此時就是你揚名立萬的好機會了,你可以用希望基金的錢,去巴州與梓州城災民做一些實事了”

鮮于仲通聞言笑道:“不滿楊大人,您不說,小人也早就有這種打算,整日心裡盤算着這些不屬於自己的錢,小人也怕把持不住,不如早些花了省事”

楊雲楓聞言哈哈一笑,道:“放心吧,蜀中的困難只是短暫的,等災情過去之後,你只要按照我說的那條計策,包你成爲蜀中第一富豪”

鮮于仲通聞言微微一笑,道:“第一不第一倒是無所謂,此刻小人對這錢財之物已經看淡了,若是大人不嫌棄,小人倒是想在大人面前做一個跟班”

楊雲楓聽到這裡,心中頓時一動,暗道,鮮于仲通這老小子是想當官了,不過這歷史上的鮮于仲通也的確是做官了,最後在征討南詔的時候兵敗了,還是楊國忠幫他滿混過去的。

楊雲楓沉吟了片刻後,這才道:“鮮于兄不必着急,此刻我更需要你的是你的商業才能,只要你好好發展蜀中的商業,日後本官與朝廷,自然有需要鮮于兄你的地方”說着拍了拍鮮于仲通的肩膀。

鮮于仲通也沒指望楊雲楓立刻答應,只是在試探一下楊雲楓的口風,聽楊雲楓如此一說,立刻笑道:“小人也是隨便一說,大人無需放在心上”

不時卻聽一人道:“雲楓兄,你總算回來了”說話之人正是張旭張伯高,而張旭身後還跟着三人,一人正是王維,一人是吳道子,另外一人正是楊雲楓根福留在這裡保護三人的覃毅了。

楊雲楓起身走到張旭與王維等人身前,握住張旭的手,笑道:“伯高兄來的正好,雲楓有話要與你說”

張旭一陣詫異間,被楊雲楓拉到一邊,卻聽楊雲楓道:“我見伯高兄在蜀中與摩詰兄、道玄兄相交甚歡,其實也不想破了伯高兄的雅興,但是伯高兄似乎忘記了,你這次來蜀中可是奉了聖旨前來做縣令的”

張旭這些日子的確是忘記此事了,每日只顧着與王維、吳道子談論詩詞歌賦了,這時聽楊雲楓這麼一說,臉色也是一變,立刻道:“是否雲楓兄已經想到要調張某去何處了”

楊雲楓立刻拍着張旭的肩膀道:“伯高兄,巴州與梓州是什麼情況,相信你已經清楚了,此刻那裡極度需要像伯高兄這樣的縣令,給這些災民一些希望”說着又壓低聲音道:“而且皇上說的田地新策,也該是時候試行了”

張旭聞言點了點頭,長嘆一聲道:“不錯,張某是有點忘乎所以了,如此張某就收拾一下,前去赴任吧”

楊雲楓微微一笑,立刻摟着張旭的肩膀,道:“伯高兄,你也知道這次來蜀中,我與唐顯的分工不同,關於重建蜀中一事,完全是由他負責的,到時候你過去了,也就是要聽命於他了,我是不放心你,萬一與他起了什麼爭執,或者是他爲了對付我,而故意刁難與你,以你的性格只怕”

張旭這時哈哈一笑,對楊雲楓道:“雲楓兄,你未免也太小看我張旭了,我張旭要麼就是不想做,但是一旦做了,就絕對不會讓任何人失望,況且我雖只是一個七品縣令,但也是皇上親任的官,如果有事,唐顯也不能將我如何”

楊雲楓聞言立刻笑道:“伯高兄能如此想,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楊雲楓與張旭又是好一陣交代之後,立刻與張旭一起去幫着收拾了行囊後,這纔出來與王維、吳道子道別,王維與張旭性情相投,眼神中透露出幾分不捨,張旭哈哈一笑道:“摩詰兄,我張旭有了官職,要受朝廷管制,不得擅離職守,可是你無官一身輕,若是想張某了,可以去看張某嘛”

吳道子聞言指着王維的鼻子哈哈一笑,王維此時也笑道:“伯高兄所言極是,王某真是糊塗了”

第七卷【遼東行】 【第8?34章】情愛難捨第一卷【蒲州起】 【第1?03章】東門受辱第六卷【廢立興】 【第6?19章】二度洞房第二卷【洛陽賦】 【第2?43章】衛墨的劍第六卷【廢立興】 【第6?40章】大明宮變第六卷【廢立興】 【第6?44章】再進鴻鳳第六卷【廢立興】 【第6?09章】重返長安第七卷【遼東行】 【第8?26章】準備作戰第三卷【長安曲】 【第3?24章】含元殿試第二卷【洛陽賦】 【第2?39章】水道遇伏第六卷【廢立興】 【第6?45章】塵埃落定第四卷【蜀道難】 【第4?39章】皇上有旨第七卷【遼東行】 【第8?08章】佳人相約第七卷【遼東行】 【第7?30章】騎兵構想第五卷【南詔撫】 【第5?10章】兵發安戎第四卷【蜀道難】 【第4?10章】尋找缺口第七卷【遼東行】 【第7?45章】近在咫尺第七卷【遼東行】 【第8?49章】爲伊憔悴第七卷【遼東行】 【第8?56章】晉升爲父第二卷【洛陽賦】 【第2?08章】價高者得第七卷【遼東行】 【第9?07章】拜見岳父第三卷【長安曲】 【第3?26章】爲伊憔悴第七卷【遼東行】 【第7?26章】欲殺路安第七卷【遼東行】 【第8?12章】遼東政變第四卷【蜀道難】 【第4?17章】反賊突起第七卷【遼東行】 【第7?47章】剛聚便離第七卷【遼東行】 【第7?16章】新羅欲反第五卷【南詔撫】 【第5?33章】節度使府第三卷【長安曲】 【第3?30章】臨行前夕第三卷【長安曲】 【第3?02章】長安形勢第七卷【遼東行】 【第7?41章】出兵新羅第五卷【南詔撫】 【第5?10章】兵發安戎第二卷【洛陽賦】 【第2?14章】元宵佳節第五卷【南詔撫】 【第5?01章】巡撫南下第七卷【遼東行】 【第8?54章】大戰在即第六卷【廢立興】 【第6?45章】塵埃落定第五卷【南詔撫】 【第5?09章】六昭求親第二卷【洛陽賦】 【第2?02章】千金買壁第三卷【長安曲】 【第3?24章】含元殿試第七卷【遼東行】 【第7?05章】軍事基地第六卷【廢立興】 【第6?41章】喪心病狂第六卷【廢立興】 【第6?28章】病之希望第七卷【遼東行】 【第7?04章】前線來人第七卷【遼東行】 【第9?08章】險些撞破第七卷【遼東行】 【第8?16章】自動請辭第七卷【遼東行】 【第8?11章】浪漫雪夜第三卷【長安曲】 【第3?15章】雷霆手腕第七卷【遼東行】 【第9?21章】險中逃困第四卷【蜀道難】 【第4?37章】八閩才女第一卷【蒲州起】 【第1?03章】東門受辱第五卷【南詔撫】 【第5?04章】統軍之威第二卷【洛陽賦】 【第2?44章】商州來援第七卷【遼東行】 【第8?27章】戰火遼城第七卷【遼東行】 【第7?03章】遼東後院第六卷【廢立興】 【第6?17章】大婚之日第七卷【遼東行】 【第7?47章】剛聚便離第七卷【遼東行】 【第7?12章】吳府顯威第六卷【廢立興】 【第6?35章】皇城暗涌第七卷【遼東行】 【第7?42章】皇上回京第二卷【洛陽賦】 【第2?05章】欲擒故縱第七卷【遼東行】 【第7?41章】酒樓小別第七卷【遼東行】 【第9?18章】皇家刺客第七卷【遼東行】 【第7?39章】極力備戰第六卷【廢立興】 【第6?08章】替友牽線第七卷【遼東行】 【第8?24章】楚氏風流第七卷【遼東行】 【第7?20章】燥熱難耐第三卷【長安曲】 【第3?03章】皇帝召見第一卷【蒲州起】 【第1?10章】牢中作客第四卷【蜀道難】 【第4?37章】八閩才女第四卷【蜀道難】 【第4?20章】樹林受阻第二卷【洛陽賦】 【第2?43章】衛墨的劍第七卷【遼東行】 【第7?44章】疑雲重重第一卷【蒲州起】 【第1?15章】前往東都第二卷【洛陽賦】 【第2?39章】水道遇伏第四卷【蜀道難】 【第4?01章】欽差出巡第七卷【遼東行】 【第8?27章】戰火遼城第七卷【遼東行】 【第8?20章】遼城一日第七卷【遼東行】 【第7?12章】吳府顯威第三卷【長安曲】 【第3?03章】皇帝召見第七卷【遼東行】 【第7?41章】酒樓小別第七卷【遼東行】 【第9?19章】巴州老友第五卷【南詔撫】 【第5?28章】一統六昭第七卷【遼東行】 【第7?15章】羣英薈萃第七卷【遼東行】 【第8?13章】二進王宮第二卷【洛陽賦】 【第2?07章】劍中翹楚第三卷【長安曲】 【第3?15章】雷霆手腕第四卷【蜀道難】 【第4?02章】囚中名將第七卷【遼東行】 【第8?33章】厲兵秣馬第五卷【南詔撫】 【第5?10章】兵發安戎第七卷【遼東行】 【第8?35章】叛軍會談第二卷【洛陽賦】 【第2?37章】狐臭之謎第七卷【遼東行】 【第7?39章】極力備戰第四卷【蜀道難】 【第4?36章】節度使府第三卷【長安曲】 【第3?08章】口紅腹黑第一卷【蒲州起】 【第1?11章】監牢若市第七卷【遼東行】 【第7?46章】福大命大第七卷【遼東行】 【第7?41章】酒樓小別第二卷【洛陽賦】 【第2?31章】士子氣節第二卷【洛陽賦】 【第2?22章】雲楓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