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香山之亂(三)

劉朝佐欠的債,有點超過劉勘之的想象。\頂\點\..co\香山這廣東第一縣的繁榮後面,似乎隱藏着無比的危機。除了債條外,還有些與鄉村合辦的項目,他一被拿,那些項目似乎就得下馬。可問題是那些項目裡,縣衙門沒有進行投資,這些鄉紳卻是實打實的都投了資金進去的。

如果現在把那些項目下馬,這些鄉紳的錢,不是一樣打了水漂。這些人心裡能同意,那便是有鬼了。幾個上門的鄉紳,沒一個是來告劉朝佐的,當然也沒一個是來保釋劉朝佐的,他們只是來找劉勘之要一個說法。

你抓劉朝佐,跟我們沒什麼關係。但是我們的利益由誰來保證,這必須先說清楚。這就是香山本地士紳的態度,或者說商會,也是這個態度。

本來其中還有部分商人心內動搖,想着這次劉勘之帶着王命旗牌前來,似乎鋒頭銳不可當。自己若是及時投奔過去,也許能換來更大的利益。

只是樑瑞民這邊動手太快,把商會的商人集中到春風樓開會,任何人未經允許不得離開會場,否則人身安全不予保障。

在閃亮的鋼刀和沙包大的拳頭面前,商人們集體表示支持劉朝佐知縣。可是等到劉勘之實行關閉商會的舉措之後,那些單刀和家丁就全不用了,所有的商人全都自發表態,堅決支持劉朝佐劉大老爺。

眼下的香山大致分爲兩派,一派是喜歡李炎卿不喜歡劉勘之,一派是既不喜歡李炎卿但更討厭劉勘之。街頭巷尾。總是有些人在傳遞着某些小道消息,更讓人心裡擔驚。

“聽說了麼。這位新來的巡按,是要來壞咱香山開海大事的。他收了福建人的錢。想要在月港開埠,所以打掉劉老爺是假,壞咱開海大事是真。”

“聽說了麼,這次這巡按給劉老爺定的貪髒款額是八萬兩。他來任上不到一年,哪來那麼多錢。到時候沒有這麼多銀子怎麼辦?就得全縣的人交錢,去湊這筆髒銀。當初追嚴閣老的髒時,是罰了整個江西一省。現在可是着落在咱們香山一縣頭上,我看咱們這日子沒法過了。”

“你手裡居然還有縣衙門開的借據?那你可完蛋了。連知縣都倒臺了,你這借據還有什麼用?那便是廢紙一張。這個借據還是你從谷字都的人手裡買來的?這下你倒黴了。用真金白銀買了白條,最後白條成了廢紙。你晚上回家,可要小心尊夫人的棍棒。”

而在谷字都,消息又變成了劉勘之與陳家有交情,這次來香山,就是替陳家出頭的。那些分了陳家田地的,就要把田地都吐回去。

那些被免了債務的,恐怕還要翻倍還錢。那些開陳家大院時表現最搶眼的,這回就等着被捉到衙門裡去打板子吧。搞不好還要殺頭呢。

這些謠言在錦衣衛的有意袒護下,散播速度異常迅速。整個香山全都被謠言攪動起來,大家的臉色有緊張有憤怒,還有的則是可怕的麻木。

在谷字都。那些鄉民們初時聚在一起抱頭痛哭,哀嘆老天無目,自己的苦日子沒到頭。可到後來幾個丁壯怒道:“號喪有什麼用?能把那狗賊劉勘之號死麼?不怕死的跟我來!咱們進城去講道理。”

說話之間。已經有人拿起了鋤頭,還有的帶好了鐮刀。這支沉默的隊伍面無表情。就那麼靜靜的匯在一處,似是搬家的螞蟻大軍一樣。涌向香山縣城,去用他們自己的方式,找一個公道。

劉勘之對於外界發生的情況瞭解的十分有限,他在香山耳目實在是太不靈通。各處沒有他的消息來源,不過也正因爲此,他的日子才能好過一點。就他眼下得到的情況,已經足夠讓他焦頭爛額了。

各處的接收都不順利,整個香山就如同一個迷你版的廣東。廣東被吳桂芳經營成了銅牆鐵壁,香山也似乎是劉朝佐的小世界。他的人在每一個地方,都只能收穫冷眼和口水。現在巡按的隨員連採辦主食副食都已經變的十分困難,似乎香山的小販,以拒絕和巡按的隨員做交易爲時尚。

他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自己到底作錯了什麼。他不貪髒,不受賄,不講人情,不徇私舞弊。他來這的目的,是勸農,是理清積弊,還百姓一個青天的。

按說應該是人人稱頌青天大老爺,百姓視自己爲重生父母的局面,怎麼現在反倒變成了乾坤倒轉,賢愚互易的格局?

那位谷字都陳家的管家,原本是想通過劉勘之拿回家業,自己先代理一段時間。等到陳家的族人把問題交代的差不多,自己再酌情交還。爲此他還許了不少利益給劉勘之,答應爲他在鄉下搖旗吶喊。

結果這位號稱能掌握幾百部曲,在鄉間德高望重的總管,還沒來得及出縣城,就吃了悶棍。連同護送他下鄉的幾個名捕,也都遭到不明身份人士的圍攻,多虧耿直帶了自己的部隊前去救人,纔算把人搶回來。

恭常都那邊的捕快,直到現在也沒有解回來。那些佛夷十分恭順,不敢有半點違拗。他們的意見很簡單“大明人在我們看來,長的都一個模樣,實在分不出誰是誰。要不然,請偉大的巡按閣下再派幾個人來幫着我們認人如何?”

那些衙門的書辦吏員,繼續採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態度。他們全都請假回家,把自己手裡的工作扔下不管。而吳桂芳那邊,卻把公文流水價的發下來,整個香山的行政,已經徹底癱瘓。劉勘之的部下無法進入司房,根本就沒辦法辦公。

即使他們能接觸到那些文牘,也不代表能讓縣政順利運轉。要知他們的命令,就連縣衙門都出不去,要想把一個縣的秩序恢復正常,顯然不太現實。可是吳桂芳那邊,口氣卻越來越嚴厲,要求劉勘之不要耽誤正常的公務運行,否則出了問題,到底誰承擔。

燈光下,劉勘之看着眼前那像山頭一樣的公文,心中一股無名火在熊熊燃燒。都是這個不知道叫什麼名字的假劉朝佐,你的女人在南京落我面子,你又在香山讓我出醜,我如果不能收拾了你,還算的什麼玉面包公。

他又想起文必正的話,或許這文公子的建議是對的?他原本的想法,是將劉朝佐在大堂公審,由百姓圍觀,看着自己如何把這贓官釘死。最後收穫百姓陣陣喝彩之聲。可眼下,他要真在大堂公審,怕是還要擔心一下是否有百姓會劫了囚犯而去,或是爲劉朝佐喊冤。

既然如此,不如就趁現在把他收拾了,這一切問題,也就都不是問題。想到此他大聲吆喝道“來人啊,準備刑具,夜審劉朝佐!”

第132章 報仇(一)第239章 鴻門宴(一)第115章 烏龍第120章 杖刑劍神第1章 你想發財麼第380章 龍鳳呈祥(五)第111章 趁他病第81章 甩包袱上第384章 龍鳳呈祥(九)第237章 圈套(上)第97章 拔出蘿蔔第196章 生產第209章 陳家的王牌第339章 餘波(二)第362章 漕幫(一)第386章 遠大前程(二)第215章 寶珠(四)第297章 香山之亂(五)第34章 穿針引線第158章 燙手的生意(二)第216章 舊恨(一)第185章 頭名案首樑滿倉第180章 監臨官第199章 中計第429章 決戰(七)第233章 貴客臨門第55章 炮廠第116章 禮物第37章 鳴冤第107章 圍城六第42章 宗族之會二第202章 土豪末日第215章 寶珠(四)第100章 徵糧第248章 夷州歸附(六)第371章 翁婿(一)第135章 報仇(四)第86章 水磨功夫上第423章 決戰(一)第313章 太阿倒持(一)第328章 落鳳(二)第408章 邀請(三)第147章 螃蟹島第314章 太阿倒持(二)第302章 香山之亂(十)第319章 接收(三)第380章 龍鳳呈祥(五)第252章 預除西土第269章 再立大功(二)第253章 送上門的禮物第117章 失印第280章 禮物(一)第208章 智滅土豪第148章 食蟹(一)第373章 翁婿(三)第291章 張敬修第78章 爲官之道第120章 杖刑劍神第222章 雪恨(二)第214章 寶珠(三)第79章 告白第233章 貴客臨門第22章 鴻門宴一第85章 消息第341章 好風頻借力(一)第85章 消息第377章 龍鳳呈祥(二)第30章 歪打正着下第174章 追索(一)第324章 接收(八)第180章 監臨官第394章 籌備(四)第173章 柺子第64章 大事第235章 加盟第331章 張敬修(二)第223章 雪恨(三)第407章 邀請(二)第344章 好風頻借力(四)第249章 白吃黑第304章 香山之亂(十二)第363章 漕幫(二)第390章 遠大前程(六)第414章 白蓮變(六)第142章 秘辛第180章 監臨官第7章 人命的價值第84章 投名狀下第365章 京師(二)第36章 拉攏第75章 莫欺少年窮第285章 迎接第6章 十八反第47章 搬槳搖櫓拿醉魚第321章 接收(五)第379章 龍鳳呈祥(四)第272章 再立大功(五)第32章 大功勞下第373章 翁婿(三)第77章 科舉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