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得力干將

更新第一,認準我們的網址 |w|W♂

“能有什麼勾當?不過是殺良冒功,誣良爲盜的舊把戲而已。他們還把無辜的鄉紳關在監獄裡,說是什麼勾結盜賊,暗通白蓮的賊子。這廣東官場已經不成樣子了,若是不盪滌一番,還不知道要成什麼樣。只可恨吳桂芳辜負聖恩,帶頭敗壞綱紀,這大好的江山,早晚就壞在他們這樣人的手裡。”

他這回到廣東,要說工作也頗有進展,前後被他查出的問題有十五項,涉及官吏也達六十餘人,戰果可謂輝煌。但是這種戰果在劉勘之看來,並無半點可誇耀處,這不是什麼成果,相反,是對他的侮辱。

那些所謂的問題,全都是不痛不癢的皮毛,即使報上去,也掀不起什麼風浪。那些犯在他手裡的官吏,犯的都是些芝麻綠豆的小過失,左右不過是罰俸降職,以他的雷霆手段,也只革職不用而已。

要知他從南京出發時,可是帶着王命旗牌的。論起對文武的處置之權,他與吳桂芳不分伯仲,都可以對低級官吏先斬後奏。

拿了這麼重要的權柄出京,到最後卻只搞了點小魚小蝦,連一個高品大員都沒放倒,自己還有什麼臉回去見人,又稱的上什麼白麪包公?

再說他心裡有數,高閣選自己做巡按視察廣東,爲的就是要挑毛病,要做掉吳桂芳,破壞香山開海。如果做不到這一步,又怎麼向高閣老交代?吳桂芳讓自己抓的那些人,不過是賣個破綻,真正的問題。都藏的嚴實,不會讓自己抓了把柄去。

他初出茅廬。正是無所畏懼之時,吳桂芳這種先賣個破綻。又護住要害的做法,在他看來就是不拿他當回事。若是這回自己不把吳桂芳斬落馬下,將廣東官場清掃一空,又怎麼顯得出自己的手段?要做到這一步,最後的關鍵點,還是要落在劉朝佐身上,自己盯上他了。

崔佑之提出的殺人滅口,還是自己提出的殺良冒功,這些都不是問題。劉勘之用右手食指、中指的指節輕輕敲着桌面

“殺良冒功。誣良爲盜,我們要做的是有證據。可是眼下,咱們去哪找證據。廣東被吳桂芳經營的鐵桶一樣,我們連根針都插不進去,想找證據,太難了。黎民百姓想要討一個公道,也同樣太難了。”

巡按御史自身的隊伍規模並不大,其主要工作力量,只能依靠地方上現有的衙役公人。軍衛營兵。劉勘之這次身上帶着王命旗牌,按說有權調動地方軍隊實力,整個廣東的軍事體系,都該聽從其調遣。

但是實際上。他兩手空空來到廣東,無錢無糧。既無人權又無財權,能指揮的動多少部隊?廣東一省的部隊以往全都依賴廣西協辦軍餉。最近靠着香山開市,又有鹽糖之利。才漸漸能夠保證軍餉自給,還能擴軍備武。

這劉勘之來廣東是來找毛病的。這一點大家都心理有數,誰對他能有好看法?地方上的軍隊知道,這傢伙是來砸鍋的,又有誰肯派出部隊給他調遣。

劉勘之前後調來幾支部隊,卻發現自己根本指揮不動,部隊陽奉陰違,完全指望不上。至於地方衙門的捕快衙役,他們一個個都油滑似鬼,嘴上說的比唱的好聽,實際上卻根本吆喝不動。指望他們去打探點消息,不如指望天上掉餡餅來的便當。

他到廣東後雷厲風行,大刀闊斧的辦了幾個案子。那些案子雖然明知道是吳桂芳故意給他賣的破綻,但是賣的破綻也是破綻,有問題自己就要管。

他要的是一個玉面包公的名頭,做事一板一眼,半點人情也不講。幾個小吏都受到了頂格判罰,連他們的主管官都受了牽連。

他這一來,地方上就空出了不少位置,有不少人的眼睛在那盯着。如果劉勘之肯提拔當地的吏員補上這個肥缺,提拔一些不得意的官員提升到那個空出來的位置,縱然不能徹底動搖吳桂芳的根基,也有可能將整個廣東官場的水攪混。

可惜劉勘之是劉一儒的兒子,是名臣之後,是大明的才子,是清流年輕一代的傑出表率。官吏的提拔任用,他都有自己的行事規範,不會屈服於官場的規則。自己從南京出發時,可是有幾十名同學、同鄉前來投奔,幫自己組成了龐大的幕僚團。

這些人辛苦的跟自己來,爲自己出謀劃策,對抗廣東地方的官吏,圖的是什麼?如果不能讓這些人滿意,自己這個巡按做的還有什麼意思。結果幾個官位上安排的,都是他的幕僚提供的名單。幾個吏員位置上,任用的乾脆是自己的同鄉,或是一些故舊老人之後。

吳桂芳也驚人的配合,劉勘之提出的人員名單,他不加任何阻撓,完全通過。讓幾個外人佔據了這些位置,算是劉勘之走的又一個敗招。這些官吏把他視爲寇仇,廣東從上到下,已經找不到他一個盟友。

當然,嚴格說起來,他還是能找到盟友的。比如監獄裡的陳家一門,都是他劉勘之的天然盟友。這些人願意提供劉朝佐的各種罪行,不管是貪髒枉法凌虐士紳,還是勾結江洋大盜,暗通白蓮教匪,甚至說他劉朝佐是白蓮教主這些人也願意當證人。

同樣,香山的那些交稅的商人,南海、番禺幾縣的寄籍學子,他們都可以爲劉勘之搖旗吶喊,充當人證。只是這種人證,又有多少意義?

劉勘之靠着他父親的關係,倒是從南京刑部衙門借了一隊精明幹練的六扇門捕快出來。可是這些捕快本領固然了得,到了廣東面臨人生地不熟的困境,如同龍游淺水虎離深山,空有滿身本領施展不出來。

那些普通的百姓說的一口廣東土話,這些捕快只能聽懂個大概,連基本溝通都大成問題,還如何明查暗訪,體察民情?

吳桂芳是官場老手,自己這面安排的滴水不漏,怎麼查也查不出半點破綻。不管是斬首還是開市,其帳面都乾淨的像一張白紙,劉勘之找不到地方下手。巡按隊伍又成了聾子瞎子,哪裡能取得什麼進展。

這支巡按隊伍在惠州駐紮多時,也讓人認爲其技止於此。廣東不少文武已經大生輕慢之心,只等着看笑話,瞧瞧他們如何狼狽逃回南京,又怎麼在士林中收場。

劉勘之見崔佑之額頭汗出,一副誠惶誠恐的模樣,得意的一擺手“不必如此緊張。崔兄,其實這一遭我在廣東,最得用的一員戰將還是你啊。”

第376章 龍鳳呈祥(一)第134章 報仇(三)第321章 接收(五)第330章 張敬修(一)第370章 金風玉露(二)第118章 救火第59章 海外來客二第373章 翁婿(三)第101章 進城第315章 太阿倒持(三)第330章 張敬修(一)第169章 巫山派(一)第171章 樑瑞民的算計第235章 加盟第343章 好風頻借力(三)第64章 大事第287章 拿人第106章 圍城五第68章 接敵第327章 落鳳(一)第137章 主教卡內羅第355章 橫掃天女(十)第340章 餘波(三)第146章 李天樑第411章 白蓮變(三)第13章 蹊蹺的府衙第431章 決戰(九)第156章 收稅(一)第94章 江湖傳言第79章 告白第215章 寶珠(四)第12章 花重錦官城第310章 公審劉朝佐(五)第432章 決戰(十)第382章 龍鳳呈祥(七)第220章 鹽道之爭第432章 決戰(十)第89章 當家大婦上第75章 莫欺少年窮第2章 話是攔路虎第320章 接收(四)第4章 借印子第112章 要他命第418章 白蓮變(十)第313章 太阿倒持(一)第92章 告密第350章 橫掃天女(五)第54章 交鋒三第264章 交易與收割(三)第263章 交易與收割(二)第86章 水磨功夫上第58章 海外來客一第180章 監臨官第388章 遠大前程(四)第89章 當家大婦上第138章 友誼的證明第67章 斬首第308章 公審劉朝佐(三)第153章 寶藏(二)第135章 報仇(四)第425章 決戰(三)第307章 公審劉朝佐(二)第143章 大手筆第202章 土豪末日第11章 患難見真情第49章 劍指澳門第59章 海外來客二第278章 戰略同盟第195章 巡按第170章 巫山派(二)第301章 香山之亂(九)第347章 橫掃天女(二)第390章 遠大前程(六)第27章 牛刀小試第107章 圍城六第161章 施仙子(一)第41章 宗族之會一第137章 主教卡內羅第308章 公審劉朝佐(三)第370章 金風玉露(二)第180章 監臨官第29章 歪打正着上第47章 搬槳搖櫓拿醉魚第123章 香山開市第221章 雪恨(一)第137章 主教卡內羅第245章 夷州歸附(三)第200章 檢地第140章 衙門大換血第391章 籌備(一)第23章 鴻門宴二第269章 再立大功(二)第343章 好風頻借力(三)第106章 圍城五第357章 橫掃天女(十二)第415章 白蓮變(七)第324章 接收(八)第353章 橫掃天女(八)第417章 白蓮變(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