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店面

元秋點頭:“今兒剛搬過來的,往後怕是要多多叨擾您呢。”

大娘哦了一聲:“是東頭老李家的舊房子?”她聽說那舊房子這幾天了出去,沒想到這麼快就搬了人來。

元昊奇道:“那房的人挺年輕啊,怎的叫人老李呢?”

大娘笑道:“房的是老李的孫子,老李三年前就死了,房子留給了兒子,兒子去年也死了,就又成了孫子的,孫子守不住啊,聽說在外頭欠了不少賭債,這纔要了老宅。”

“他了房子要住哪兒?”元昊不解,連房子都了,還有家可歸嗎?

大娘將油紙包遞給元秋,嘆道:“原本老李家是做布匹生意的,初時艱難,後也就越做越紅火,在外頭的鬧市買了個鋪面,後來又另置了房子,這間老宅就閒置下來,有人租便租,但從沒起過掉的心,早年老李頭回寧和巷時還說過,要在這裡養老的,可時不由人,老李頭不知怎的,突然就死了。”

“老李頭的兒子木訥,孫子又不聽話,這產業被敗光,也是遲早的事。”

元秋突然想到一事,便順勢問道:“大娘,在這寧和巷,可有醫館?”

大娘搖頭:“這寧和巷什麼都有,就是沒有醫館,大家夥兒有個頭疼腦熱的,都得上外頭的醫館治病,那叫一個貴喲!”大娘一邊嘆氣一邊搖頭,想到醫館看病抓藥的價碼,她真是不敢生病,這病一回,一年攢下的錢就得去一半,有時甚至更多。

聽了大娘這話,元秋立時展顏笑道:“不瞞大娘,我幼時隨師傅習醫,小有所成,如今下山入世,想在這京城開醫館立足,不知這寧和巷近日能否賃到鋪子?”

大娘聽了她這話,藉着昏暗的夕陽上下打量着元秋,嘆道:“你這麼個小點兒似的人兒,就能開醫館行醫了?”

見元秋點頭,大娘又道:“這開醫館可是件大事,醫病救人雖是好事,可一個行差踏錯,那也是能害人害己的惡事,可不是好玩的。”

“大娘儘管放心,俗話說,沒有這金鋼鑽,也不敢攬這瓷器活,我若沒有半點本事,又怎敢開堂行醫?”

見元秋說得堅決,大娘也不好再說什麼,心道人家興許還真就是個懂醫的孩子呢。

“你這一問,我倒想起來一個事,前頭不遠的地方有一間油米鋪,地界兒還挺大的,前陣聽說不想做了,要賃鋪子呢,也不知賃出去沒。”

擁有現代人思想的夏元秋,對租鋪面這種事其實是不太放心的,若是價錢可以,她寧願買下店鋪,而非選擇租賃的方式。

租賃,尤其是在這古代,是一種很不保險的模式,古代對契約定案也並不嚴格,她更傾向於店鋪。

她將面錢遞給大娘,又問道:“油米鋪的東家是誰?”

大娘接話道:“經營油米鋪的是陳福來,一大家子都住在鋪子後頭的庫房裡,省吃儉用的,聽說攢了一錢,準備回老家蓋房種地,鋪子是向他親大哥陳福貴租的,你若要租,直接找陳福貴,若將租錢給了陳福來,怕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陳福來可不是什麼善人,向來尖酸刻薄,摳門耍滑,也正是這樣,大家夥兒都不願意上他那兒買油米,他總愛短斤少兩,這纔在這寧和巷待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