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半代六世(求票票)

民!

商君之所謂民!

並非是庶民,更非那些奴隸之人!

而是能夠直接掌握那些庶民與奴隸的貴族與世族,那纔是商君所要針對的民,也只有解決他們,才能夠推行新法。

至於那些庶民,不爲太大的攔阻。

庶民入商賈,則不日可有剩餘錢物財貨,而普通人一旦有了錢物財貨以外,往往會發生不小的變化。

文信侯呂不韋便是其中最爲明顯的一個例子,以商賈之身,押注在先王身上,獲利諸夏之罕見,秦王政爲之不喜。

故而,對於商賈百業,也是處於抑制壓制狀態,除非是那些必要的商賈,以及那些可控的商賈之人。

若然是自由流動、無可捉摸的商賈,決然不可能。

那些人出現的多了,便會對國府執掌舉國上下,造成阻礙,而造成阻礙之後,便會使得國力出現衰弱,國力的衰弱之結果。

從山東諸國可以清晰看到。

所以,必須弱民,唯有弱了他們,國府才能夠強大,大秦纔有今日。

因爲……是他們拿走了本該屬於大秦所能夠調動的財貨、力量,而山東諸國的世卿世祿,數不清的貴族、世族存在。

正是將屬於君主的強大權勢一一分割,故而,山東諸國孱弱,以至於今日完全不是大秦的對手,王弟之策要改變弱民之法?

目下還有最爲明顯的一國便是楚國,楚王頒佈推恩之令,所爲也是弱民,強化手中之力,使得政令暢達,秩序如一。

果然如此,國強!

秦王政覺得這一點萬萬不能動。

“大王之所言自無不妥。”

“韓非有語:夫明王治國之政,使其商工遊食之民少而名卑,以寡趣本務而趨末作。今世近習之請行,則官爵可買。”

“官爵可買,則商工不卑也矣。奸財貨賈得用於市,則商人不少矣。聚斂倍農而致尊過耕戰之士,則耿介之士寡而高價之民多矣。”

“此語同商君之言,玄清覺亦是謀國之言,然……管子有云,士農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民也,民衆安息田畝,以爲耕種。”

“軍士、仕宦之人運籌內外,以爲治國,商工之人,遊走諸夏,以爲謀利,四者於一國來說,皆必不可少之人。”

“沒有庶民之耕種,一切當爲無本之源。”

“沒有商工之運轉,諸般財貨當爲死寂一般。”

“沒有士人之運籌,一切種種當混亂不已!”

若論是否有一種改變可以令秦國綿延萬代。

有!

的確有!

祖師就曾言,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

使人復結繩而用之,至治之極。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何爲小國寡民。

小國者,乃是運籌國祚之內的官府之人少,諸般規則與秩序少,一切種種只需要按照天道本源的運轉行進。

寡民者,便是民衆鮮少有欲.望,鮮少欲.望,清靜守心,則衝突不顯。

果然如此,則萬千之人甘甜的享受美食、華章,安穩的居住房屋之中,整理自己的風俗,鄰國相望,清靜不擾,自當綿延萬世不墜。

儒家也有: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知男有分,女有歸。

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爲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道同。

惜哉,上德不德,是以有德,那般的塵世境界,怕是隻存在於典籍與虛幻之中。

而歲月長河中,任何一種改變,都是形而下的變化,並未觸及真正的形而上,並未觸及道理的本源。

何況,以諸夏目下的庶民水準,也不可能臻至那般境界。

可,世所共進,一切的發展變化,都是向着祖師與儒家所言的那般境界而去。

因爲,如今相較之上古,已然超越甚多。

而未來相較之現在,無疑要更爲上進。

靜水流深,所需平緩,果然推波助流,則呼嘯而至。

周清覺得,還是一個很不錯的結果。

“四民之論,寡人有聞,然齊國終究不爲長久。”

“管仲強齊,不過半代,而商君強秦,卻已然六世。”

齊國管子之論,秦王政自然在守藏室內閱覽過,也精研過,作爲當年能夠輔助齊國桓公九合諸侯,一匡諸夏的大才,其人自有過人之所在。

可……管仲之變革齊國,只能夠收的一時之效,是故,在管仲死後,整個齊國便是大亂,齊國的霸業也就蕩然無存。

反觀商君之於秦國,法理定下,舉國遵守,則六世百餘年來,大秦之國力蒸蒸日上,纔有目下大秦獨強獨霸。

不過,四民之力,的確存在,沒有商工的存在,整個咸陽城也不會如今之熱鬧,然商工之人,修治苦窳之器,聚沸靡之財,蓄積待時,而侔農夫之利。

實在是國之蠹蟲!

秦王政覺得王弟之所言,有些背離秦國法之本體,那是秦國的根基,是秦國得以強大的根基,歷經六世檢驗的根基。

不能動搖。

王弟之語,略有不妥。

蒙毅旁側聽之,未敢插言。

“刑過不避大夫,賞善不遺匹夫。”

“這是昔者玄清與韓非論道之時,其人常論之言,安邦定國,唯有以法匡之,而法字的寫法,在孝公歲月,是商君寫就的。”

“那是商君爲當日之秦國寫就的。”

“而今,秦國諸夏之內,獨強獨霸,甚至將要一天下大勢,那麼,大王以爲,商君若然在此處,所寫之法會如何?”

具體的細枝末節,具體變動內涵諸般,周清沒有多言,那些都是可以細細商榷的,甚至於都不是難事。

關鍵……在於一顆心,一個信念。

迎着王兄看過來的目光,周清神容未改,仍舊帶着一絲淺淺的笑意,剛纔之語,或許有些大了,但早晚都是要面對的。

商君之法,行秦國百餘年,已經快走完屬於自己的進程了。

下一步,會有別樣之法出現,取而代之,更加符合秦國之現狀。

“武真侯之語……,也是寡人所求也。”

秦王政不復多言,無論王弟的意思如何,可有一點自己是認同的,那就是要變了,要對秦國的新局面,進行一變。

那一點,在文信候呂不韋歲月便是在變化。

登位以來,冠禮親政以來,也是明悟商君之法不可能永久的實行下去,如眼下軍中的軍功爵,果然掃除山東諸國之後,大秦鐵血銳士當如何?

那是大秦銳士得以無雙的根本之一。

蕩平諸國,再無敵手,奈何?

……

這亦是秦王政近來多閱覽百家、諸國典籍的緣故,希望可以受益一二。

******

從興樂宮偏殿離去的時候,已然暮色降臨,天邊遠處的那最後一縷餘暉,也只剩下留存在朵朵白雲之中的赤紅印記。

不得不說,尚食坊做的東西,還是可以的,一邊隨意吃着喝着,一邊隨意閒談着,期間更有些許歌舞助興。

兩個時辰下來,都覺得腹中已飽,加上酒水的浸潤,更爲怡然,身後的蒙毅雖也是兩個時辰,卻沒有飲下太多酒水,神志清明。

踏步而動,周身紫色玄光隱現,玄功運轉,雖無意,可渾身上下的酒意已蕩然無存,只剩下身上那淺淺的酒氣。

“蒙毅,今日於殿中,可有所得?”

行走在前,旁側有李仲派遣的一支黑龍重甲之兵護持,按照剛纔大王臨去後宮的口令,車府令也有車馬相送的。

路過鴻臺,仍舊如十多年前自己第一次見到的那般。

可惜,鴻臺依舊,世事流轉。

“蒙毅愚鈍,於大王、武真侯之語,不爲明悟。”

“鮮少所得。”

蒙毅聞此,連忙拱手一禮,身下腳步未停,徐徐跟上。

今日自己宴飲相隨,實在是……難以出言,以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也插不上嘴,更別說提出什麼意見。

最開始大王與武真侯之間談論的法制可變問題,已然非自己現在能夠觸及。

其次,便是論及長生!

論及諸國風華!

論及楚國之事、江南之事、百越之事、北胡之事……,諸多話題,涵蓋甚多,不拘泥於表裡,蒙毅身爲感慨。

大王冠禮親政以來,舉國重任加身,於那些事竟知曉的那般詳細,還有武真侯,亦是博學深廣,一語而落,都非泛泛之談。

乃至於後面還提到後宮諸公子,這個話題在秦廷中樞之內,可是一個不小的忌諱。

按照慣例,秦國現在應該立下儲君太子之位的。

奈何大王數年前就表明態度,暫時不會立下太子的,而武真侯竟可以在這個話題上言談,感大王之意,也沒有什麼異樣。

武真侯!

不愧是大王最爲欣賞之人。

“哈哈哈,你目下爲郎中令,多聽,多看,多做,待數年後,自有收穫。”

蒙毅是否真的有所悟,並不在周清的考慮範圍之內。

將來的咸陽,將來的諸夏,是屬於蒙毅他們的。

“是。”

蒙毅頷首。

隨即,同武真侯一起踏出興樂宮,宮門十丈之外,已經有駟馬王車準備好了,車府的人速度很快。

“武真侯!”

一人着玄黑色錦袍,法冠束髮,眉目俊朗,從車馬所在近前,爲之一禮。

“嗯,趙高?”

周清並未拒絕王兄這般盛情,自己雖未天宗之人,可在咸陽之中,爲關內侯,自當有屬於關內侯的榮耀與尊榮。

看着面前的行禮之人,似是有些熟悉,看將過去,不由一笑,不是趙高又是何人?

只是……眼前趙高的氣息有些奇特,靈覺本能散發,掠過趙高的身軀,呼吸之後,神容顯化一絲驚訝。

“你修煉了韓國夜幕血衣候的功法?”

當初自己也在韓國遊歷過,對於夜幕四凶將自然瞭解,以那時自己的修爲,四凶將不足爲懼,故而,對四凶將也算了解一些。

蓑衣客沒有見到過!

潮女妖應該已經在咸陽宮死了。

姬無夜被自己鎮殺。

白亦非是自己留下的一顆棋子,算是爲流沙留下的棋子,後面來看,這顆棋子還是頗有能力的,流沙竟然不能夠與之有效的爭鋒。

“武真侯道法明眸,去歲趙高愚鈍,惹怒大王,被關入永巷,不小心寒氣入體,性命垂危,好在羅網之內有存這卷清除寒氣的功法,便是修習了。”

車府令趙高不卑不亢的迴應着。

“你的資質倒還不錯。”

“燕國刺秦,你有不小的功勞,接下來,當更用心。”

趙高的修爲已經是化神了,數月前,宗全於自己傳遞文書的時候,也提過當日韓申咸陽宮作亂,趙高出現助力,得了不小功勞。

正常情況下,肯定要有大賞賜的,奈何先前早有文書落下,趙高此生止步於車府令,縱有天大之功,也不可能更進一步。

近距離之下,倒是感知到趙高體內存在的另外一股至陰極寒之氣,層次還不低,不知道從何處得來。

果然受益,怕是十年之內,有望化神絕巔,一窺悟虛玄關。

看來……,趙高有些機緣。

夜幕!

羅網!

越王八劍!

……

看向此刻面前畢恭畢敬的趙高,微微一笑,踏步間,從其身側走過。

“喏。”

趙高又是深深一禮。

觀武真侯行走方向,連忙跟隨,武真侯的實力實在是可怕,雖渾身上下沒有任何氣息流轉,但自己站在武真侯面前,不自覺心神生出驚悸。

不僅如此,在剛纔的一瞬間,彷彿有感武真侯一眼洞穿自己身上所有的秘密。

可武真侯沒有多說什麼。

是不在意?

還是……不在意?

應該是不在意吧。

以武真侯的修爲層次,縱然是玄關層次,也不能夠令其動容,除非是傳聞中的歸元合道,……那也是自己所渴求的。

服侍着武真侯登入駟馬王車,指揮左右,車駕直接平緩而動,向着咸陽宮的出口行去。

蒙毅爲之跟隨。

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根基很差(求票票)第一百一十三章 《五蠹》第七百九十章 凝香美人(求票票)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一劍萬法(求票票)第一百九十三章 歿(第一更)第三百八十五章 鸞鳳顛第八百三十二章 王書在此(第二更)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解開咒印?(求票票)第八百八十章 誰爲鬼谷(求票票)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軍器鋒芒(第二更)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女子爲將(求票票)第八百六十五章 徹底肆虐(第二更)第一百三十七章 破局契機第六百七十二章 搶奪(求票票)第一千兩百五十四章 浮屠入侵(第二更)第七章 莊子學說第一百三十六章 弄玉第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召水問道(第二更)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很划算(第一更)第六百六十章 王不立後(求票票)第九百二十章 身外化身(第一更)第兩百零八章 齊國劍聖(第三更)第五百八十章 鬼谷天神(求票票)第五百七十二章 他心通(萬更求票票)第兩百九十章 水車(第二更)第五百三十七章 一命二運第二十八章 《龍漢劫》第九百五十四章 《心印真經》(求票票)第六百三十三章 黃金火騎兵(求票票)第七百六十九章 長城兩分(月初求票票)第三百六十章 五尺星魂第八百五十章 復見昊天(求票票)第九百五十八章 鄢陵故地(第二更)第六百零九章 本源之力(票票來點)第九百六十五章 颶風過崗(第一更)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召水醫者第八百二十八章 鎮秦劍(第一更)第四百五十五章 龍蛇之勢(第三更)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學宮英傑(第一更)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論政(第二更)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雨瑪瑙(第一更)第四十九章 百步飛劍第一百九十八章 屠龍(第六更)第三百二十四章 劍(第二更)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見蓮問道(求票票)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太上真經》(第一更)第四百五十三章 先天元陰(第一更)第八百七十六章 吃裡扒外(第二更)第七百七十四章 今夜殺你(求票票)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爭與不爭(求票票)第五十七章 黑冰臺第九百二十九章 東君靈秀(第一更)第三百四十一章 甘霖(第二更)第五百四十九章 魁隗氏(求票票)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午月午日(求票票)第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強者一切(求票票)第一千兩百六十章 獒犬神兵(求票票)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時間到了(求票票)第四百四十八章 帝子降兮(第二更)第四百二十四章 送你一程(第三更)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圖騰(求票票)第六百六十一章 因果並蒂(求票票)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古獸真形(求票票)第四百九十六章 紫蘭隱秘(求票票)第八百三十七章 護我社稷(求票票)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足與謀(第三更)第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印子金(求票票)第三百七十八章 媧皇至高第四百九十四章 長平再現(第二更)第四百二十五章 伏念登位(第一更)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大夢初曉(求票票)第六百零四章 金剛不壞體(月初求票票)第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唯有二者(求票票)第九百一十一章 生死符印(第二更)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午月午日(求票票)第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代代惡癖(求票票)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阮翁仲(求票票)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燕有扶蘇(求票票)第九十五章 萬川歸海第四百一十八章 擎天浩然(第一更)第一百一十七章 新鄭之劫第九百四十四章 再相見(第一更)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召公遺澤(月底啦)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一劍萬法(求票票)第四百三十三章 《求賢令》(第二更)第七百六十二章 十層圓滿(求票票)第七十二章 轉魄劍主第五百五十二章 武陽(求票票)第兩百八十七章 幕府(第一更)第六百三十三章 黃金火騎兵(求票票)第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魏國初滅(求票票)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醫館化神第五百七十五章 交頸知心(求票票)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太極萬化(求票票)第三百三十五章 掩日驚鯢(第二更)第一百五十一章 紅鴞第四百一十一章 夢蝶三日第八百零四章 講武之功(第二更)第六百四十七章 武祠(求票票)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天道有爲(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