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天命所歸(第一更)

“哈哈哈。”

“謀定而後動,知止而有得,不可亂也。”

王翦亦是一笑,於自己這個統帥東出大軍的上將軍來說,的確是一樁難事,然……接下來自己也沒有什麼上佳謀略。

一切提前的謀劃,都只能是準備,更爲具體的要看燕國那邊如何做,其後,才能夠給出完美的解決方案,不能靈活而變,不可爲將。

“終究,還是要一戰。”

辛勝笑語沉聲而落。

目下的局勢,結合先前種種,一場大戰是不可避免的,而且那一戰還要摧毀燕國的抵抗之力,不能夠令燕國再次升起反抗之心。

不能夠將燕國肆意損傷固然不錯,然……倘若燕國極力抵抗至最後一刻,那麼,大秦鐵騎也只能縱橫其內,大爭之世,不戰而屈人之兵可以出現。

一天下大戰,絕對不可能的。

任何一個諸侯國都有着僥倖心理,他們企圖秦國會犯下錯誤,然後他們可以找到,然後就可以逆轉局勢了,此等心理,非得一戰將其擊潰。

秦國之一天下,需鐵血殺伐也。

“滅國必戰,然,戰必有度!”

“算着時間,燕國使者早就到咸陽了,這幾日該有消息傳來,李信,密令那些精幹斥候,隱匿薊城深處,將消息更爲消息的傳遞回來。”

王翦頷首,根據自己這些年領軍打仗的直覺,接下來的一仗不遠了,身軀微側,深邃之謀落在銀甲軍將身上,語令吩咐。

“喏。”

李信拱手一禮而應。

“辛勝,今夜,你當率領五萬鐵騎,直入燕國與殘趙之間的咽喉要地河谷所在,隔斷趙國殘餘之力與燕國的聯繫。”

“同時,攜帶本將密令文書,知會蒙恬,令其派出精銳鐵騎,壓迫北胡匈奴!”

隨先前之言,話鋒一轉,又看向旁側的紅甲軍將,也是時候做出更爲完善的準備了,接下來燕國縱然有所動作,也會受到極大限制。

而自己則可以有更爲妥當的戰法。

“喏!”

辛勝近前一小步,頷首一禮。

兩日之後,一則消息通過特殊渠道,快速傳遞至王翦手中,觀之,王翦神色驟變,當即下令再次搬出沙盤,細細推演。

五日之後!

咸陽特使李斯一行人親至中軍幕府。

幕府之內,諸般禮畢之後,李斯將王書取出,語告而落。

王翦聞之,默然良久,長吁的呼吸一口氣。

“上將軍寧無對乎?”

李斯神色平靜,觀王翦神態,一語。

“沒有議出之一統天下,只有打出之一統天下!”

“王書之內,大王明銳此言,王翦又有何語,唯戰而已!”

王翦神情凝重,迎着李斯看過來的目光,嘆然深沉。

提前數日得到咸陽那邊的消息,王翦本以爲中樞還會等上幾日纔會做出決定,亦或者還會有別的疑慮,可這卷王書落下,王翦心中暢快。

大王能夠說出此言,心中斷然已經有了最大決斷。

自己也可即刻統帥大軍,以謀攻伐燕國,心無旁騖的攻打燕國。

次日,駐紮在易水幕府的聚將鼓終於轟隆隆的響起,上將軍王翦升帳,留守諸位軍將匯聚。

空曠的中軍幕府之內,一時間,熱鬧非凡。

當其時,李斯出列,將燕國謀秦與中樞新策落下,做了咸陽傳來的宣示,豁然間,整個中軍幕府爲之震動,一位位幕府軍將怒火中燒,神情憤怒萬分,異口同聲的憤然鐵血攻伐。

領兵統戰之意瀰漫整個幕府之內。

半個時辰之後,謀略多日的王翦拉過沙盤,手持軍令,對着中軍幕府內的一位位軍將下達戰事部署,無論是南側的楊端和大軍,還是北上的辛勝大軍,盡皆給予更爲嚴密部署。

李信、馬興等軍將率領十萬大軍直接威脅易水武陽之城,乃至於燕國督亢燕南地。

王翦乃親率二十萬主力,同身邊諸將攜帶大型攻城器械與繁多輜重,徐徐推進,選定合適時間,渡過易水,兵壓燕國之地。

七日之後,一切就緒。

“這……,燕國真的要與大秦鐵血一戰?”

看着手上由軍中斥候帶回來的燕國秘密消息,李斯面上啞然。

手中的消息上,燕國太子丹沒有任何退卻,整個派出專人準備秘密連接殘趙勢力,乃至於北胡匈奴與東胡諸人,甚至於從燕國遼東之地調回五萬軍,腹地調出十五萬軍,合起來足有二十萬大軍的調遣。

意蘊,不自多說。

“哈哈,丞相以爲燕國沒有這般膽量?”

王翦大小。

“燕國諸多兵力交織一起,不亞於二十五萬,還有數十萬民力在側,李信等先鋒十萬軍如何?”

對於兵事,李斯不太精通,可對於國事、政事還是明瞭的,於接下來燕國的反應,在李斯看來,識時務者爲俊傑,燕國的下場要麼逃竄,要麼舉國降秦。

除此之外,李斯覺得燕國真要以大軍應對秦國,只能是以卵擊石了。

只能是飛蛾撲火了!

“哈哈。”

“燕國既然要戰,那便戰。”

王翦淺淺一笑,身披黑色重甲,腰腹長劍,相較之丞相李斯,於燕國調遣大軍迎戰之事,並不覺得稀奇,因爲數月來薊城內發生的一切,表明燕丹……不會甘心的。

除非到最後一刻!

而大軍交戰,秦國又何曾怕過誰?

******

燕國使者韓申、宋如意一併隨行之人的屍身全部被一人送回薊城,那是使者一行人中唯一沒有被殺的,諸般車馬齊聚,心中恐懼萬分,不敢有任何遲疑,直接返回薊城。

半個時辰不到,上卿韓申刺秦慘遭斃命的消息震盪整個燕國朝野,於此刻同樣礙於易水旁側秦國數十萬大軍壓境的朝野來說,更是當頭驚雷。

“韓卿!”

燕丹神色恍然,驚愕攻心,看着從馬車上擡下來的屍身,歷經多日,早已經殘破不堪,非以寒冰鎮之,早就惡臭盈天了。

欲哭無淚,謀秦不成,接下來欲要如何?

“韓兄!”

“宋兄!”

白衣傲雪,周身寒氣綻放,手持長劍,看着面前的一具具屍身,高漸離眉目滿是含霜,久久無言,乾乾一語,事情……終究未成。

“哎。”

田光在旁側,見狀,長嘆一聲。

鞠武無言。

其餘農家、墨家、百家之人相視一眼,謀劃甚多,如今卻是這般結局,既然謀秦事敗,那麼,接下來就要迎接秦王嬴政的怒火了。

“大夫,燕國也該準備準備了。”

田光踏步行至鞠武身側,低聲一語。

“是也。”

對於謀秦,鞠武最開始本是不贊成的,奈何後來秦國東出的速度太快,本以爲先後攻滅三晉之地也得五年乃至十年以上。

不曾想,短短三四年就功成,燕國縱然想要積蓄國力,也沒有那個時間。

不得不謀秦,現今又事敗,等待燕國的只有秦國大軍了,而根據自己對殿下的瞭解,降秦是決然不可能的,哪怕戰至燕國最後一兵一卒,都不會降秦的。

“鉅子,……韓申俠士終究還是失敗了。”

青色素袍,髮絲躍動,神容之上略帶一絲痞性的男子低語,看向身側的黑衣斗篷男子,爲了謀秦,墨家也是付出不少。

“召集薊城內的墨家弟子,也該爲接下所謀了。”

黑衣斗篷男子看向極遠處的韓申一行屍身所在,沉吟許久,謀秦不成,那就意味着接下來燕國要面對秦國怒火了,而燕國的力量……。

搖搖頭,腳下赤紅色的玄光掠過,消失不見。

韓申刺秦,本爲燕國數年密謀,包裹的嚴嚴實實,一朝事發,市井廟堂盡皆沸騰,彼此相互議論,回想當年種種殿下的跡象,還真是有那般可能。

爲韓申一行人慘死,燕丹整整悲痛了一天一夜,事已至此,既然刺秦,且沒有功成,無怨他人,只怪燕國運數不濟。

接下來當入大夫所言,速速謀劃爲上。

“父王,韓卿刺秦,已然激怒秦國上下,嬴政必然決意攻伐燕國。”

“八百年社稷存亡在此一舉,唯請父王決斷!”

跨乘快馬,直接奔出薊城,前往都城數十里之外的燕山行宮之內,數年來,父王多在那裡休憩、遊玩,一應諸般政事,都落在自己手中。

沒有王叔雁春君等人的掣肘,燕丹所行諸般政策貫徹很快,只是……現在已然沒有時間了,迎戰,非有兵戈之器!

“呵呵,小事而已,沒有殺成便沒有殺成,何至於這般驚慌。”

“想來嬴政應該被嚇了一跳吧。”

明亮奢華的行宮偏殿之內,柔軟的燕國遼東熊皮鑄就的絨毯規矩的鋪設在地面上,王案之上,一身寬鬆黑色錦袍的老者躺靠在榻上。

醉眼朦朧的看了燕丹一眼,而後又將視線落在下首六位身姿婀娜的舞姬身上,淺淺的管絃之樂相隨,美酒入喉,實在是快哉。

嬴政沒有殺掉又能夠算什麼事情?

燕王喜單手在揮動着酒樽,附和着管絃之樂,面上一絲別樣的笑意擴散,似是根本沒有將燕丹所言放在心上,沒有任何擔憂。

“父王,秦國上將軍王翦早已陳兵三十萬在易水,果然嬴政震怒,大軍攻燕,如何攔阻?”

燕丹屈身一禮,滿是不甘。

“小兒終究無鎮定之意。”

“寡人之燕國從召公立國至今,危機幾近淪亡者也有數次,可沒有任何一次外敵可以攻滅燕國?東胡不成,晉國不成,齊國也不成。”

“沒有一個敵人可以攻滅燕國,凡欲滅燕者,終歸自滅!何也?天命使然也!德行使然也!召公仁德遺澤庇佑子孫多矣。”

燕王喜掃了燕丹一眼,身軀緩緩的從榻上挺立,只是……並未喝退殿中的雅韻之姿,秦國縱然攻來,也只是小事,何至於如此?

“可……,父王,秦國終究不同也。”

“目下大勢,秦國獨強獨霸,非往昔東胡、齊國可比。”

燕丹神色微變,看着父王那仍舊沒太大波動的神情,再次一禮,聲音不住有些高昂起來,都到這個時候了,父王還有這般思忖,實在是……。

“燕國攻打趙國許多次,沒有勝過趙國一次,可趙國縱然取勝燕國,又能如何?而今還不是在燕國之前淪亡,社稷不存,國祚不顯?”

“先祖昭王破齊七十餘城,尚且沒有滅齊,秦國焉能攻滅召公遺澤庇護之國?焉能攻破大周嫡系之國?秦軍果然攻佔燕南督亢之地,燕國還有上谷、遼東,仍舊餘力自保。”

“堅持到秋日寒冬,秦國必定不能夠長久待在燕國,那便是燕國反擊時刻,期時,燕國仍爲燕國,燕國立國八百餘年,爲大周天子王族唯一血脈,天命所定,秦國能夠奈何哉?”

看着兒子那神色明顯綻放的驚懼之意,燕王喜爲之不喜,實在是沒有一點鎮定之意,哪怕秦國現在就打過來如何?

燕國不會有事的,總歸不過一場災劫,以燕國的力量可以扛過去的。

數百年來,燕國一直無事,以前如此,以後也是如此。

沒有任何意外。

“丹,你且去備戰吧,果真秦軍勇猛,那就退向遼東之地。”

搖頭輕嘆,再次一語落下。

“……父王。”

“丹……這就去。”

看着殿中的歌舞,聽着耳邊的音律,又察父王不以爲意的樣子,一時間,燕丹心間深處也是爲之動搖震盪起來,原本還有些條理的思緒迷茫起來。

“這纔是吾兒。”

燕王喜大悅。

“父王之策,令……丹心安也。”

“丹欲要連同趙國殘留之力,連同齊國、楚國之力,一同抗秦,父王以爲如何?”

燕丹面上擠出一絲微笑。

“有何不可?”

“合縱抗秦,追朔往昔,還是先祖文公之時所立。”

令旁側侍女斟滿酒樽,一飲而盡。

“只是……易水武陽之城,只有五萬軍,兵力薄弱,怕是難以對易水對岸的秦國有太大攔阻。”

第兩百零九章 戰國者(第一更)第八百九十七章 鵠落(第二更)第九百四十八章 大夢初曉(第二更)第五百零五章 諸夏一統(第四更求票票)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狐媚東君(求票票)第四百七十六章 換寶(第一更)第五百六十五章 攻守良策(求票票)第四百四十四章 九宮玄牝(第三更)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再臨蜀山(第二更)第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魏滅(終一)第九百七十章 論道太一(第一更)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地捭闔(第四更)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稻粱難肥(求票票)第五百八十一章 當代鬼谷子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護法巨人(求票票)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大秦公子(第一更)第六百零三章 無上正覺(月初求票票)第六百五十三章 蒼龍(求票票)第九百三十三章 交修東君?(第一更)第四百六十二章 時(第三更)第一百六十章 悟虛拳法(第十更求訂閱)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難覓封侯(求票票)第四十八章 成嶠事變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不滅靈光(求票票)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新的朝宮(求票票)第四百零二章 東君卓然第一百六十三章 張良論道(第三更)第八百六十六章 河西兩郡(第三更)第十八章 虎魄之劍第三百零九章 懵(第二更)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劍曰無名(第二更)第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破碎虛空(第二更)第五百一十四章 太極玄法第六百七十四章 面試(求票票)第三百八十九章 魏才人用第五百一十六章 絕代東君第一百八十九章 以柔勝強(第二更)第八十五章 百家三問第九百六十三章 第一該死之人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太上真經》(第一更)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大秦陽滋(求票票)第四百二十九章 儒家張蒼(第一更)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劍聖之風(求票票)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春秋》大之(求票票)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墨家十二器(第三更)第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攻守兵陣(求票票)第九百二十五章 焰靈力場(第一更)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子曰(求票票)第四百九十五章 契機(求票票)第九百八十五章 雖強有缺(第二更)第五百六十四章 玄光輿圖(求票票)第一千零一章 道之大化(大章)第九十一章 百家之愚第七百八十二章 乾坤奇珍(求票票)第一百零二章 華陽宮第一百八十章 蒼龍七宿(第五更)第九百八十章 長生不老(第一更)第八百五十八章 混沌陰陽(第三更)第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八門金鎖陣(求票票)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龍且(求票票)第六百五十六章 神秘之人(票票來點)第八百八十五章 兒欲滅魏(求票票)第六百五十章 中央學宮(票票來點)第一百五十四章 看戲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大秦公爵?(第一更)第一百七十九章 融貫大成(第四更)第一百九十八章 屠龍(第六更)第八百八十三章 聽話就好(求票票)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後繼之君(第一更)第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挺記仇(求票票)第九百二十章 身外化身(第一更)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唯我黑白(第三更)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時間到了(求票票)第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修行第一病(求票票)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雪姬破關(求票票)第四百四十一章 火魅圓滿(大章)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當勿復言(求票票)第一千兩百四十七章 帶壞了(求票票)第一千兩百三十二章 大光明(求票票)第七百九十八章 國力水準(求票票)第兩百九十六章 赳赳老秦(第一更)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成(第二更)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蝙蝠異獸第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東君大人(第一更)第四十三章 百家輕秦第一千兩百二十九章 千秋史冊(月初求票票)第三百八十五章 鸞鳳顛第六百六十九章 公主陽滋(求票票)第四百九十章 三上強韓(第三更)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孫子十三(求票票)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十面埋伏(求票票)第六百九十章 浮屠教(求票票)第一千兩百五十四章 浮屠入侵(第二更)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劍來(求票票)第七百一十五章 道陰陽(求票票)第四百章 三足金烏第五百二十二章 紅蓮入宮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神鷹護法(求票票)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風雲動(第一更)第七百一十八章 滅韓(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