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鐵鷹銳士!

在沉寂了大半年的時間後,秦國再次有了大動作。集結了二十萬的大軍,由王賁統帥,揮師東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打響了秦魏之戰。

與此同時,爲了保證王賁所率的軍隊不會受到楚國的夾擊。嬴政特意下令了,讓蒙武率領十萬軍隊來到楚國邊境,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好像隨時都會進攻。

雖然明眼人都能夠看出來,秦國這次的目標是魏國,之所以擺出這幅真是不過是想要對楚國進行威懾,避免其摻和道秦魏之戰當中罷了。

但戰場之上局勢瞬息萬變,如果楚國沒把這些擺在家門口的秦軍當回事,分散兵力對魏國進行支援。那麼秦國很有可能會真的以此機會進攻楚國。

虛虛實實,正是用兵之道。

沒有誰會願意爲了其它國家而讓自己的國家陷入險境,若是秦國真的改變策略,將矛頭轉向楚地,那麼事情就麻煩了。

所以楚國的決定,就是按兵不動,一邊關注着秦魏之間的戰事,一邊警惕着家門口的十萬大軍……

此時,秦國與魏國之間的交戰已經進入到了白熱化階段。

雙方的兵馬皆已經集結完畢,此刻就匯聚在一片平原之上。數十萬大軍對峙,看樣子是要進行大規模的正面戰鬥。

按理說,秦國的軍力是要強過魏國的,後者應該縮在城裡,憑藉着堅固的城牆進行防守。

但魏國大將軍卻選擇了正面硬拼。

至於爲什麼要這樣,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魏武卒乃是步兵,擅長正面戰鬥。

第二,秦國軍隊長途奔襲,連下好幾座城池,雖然看上去很厲害,但消耗也不小。一定會感到疲憊,而且物資補給也不一定跟得上。

而自己這邊的軍隊都是剛剛集結,以逸待勞,是有優勢的。

如果連打都不打就選擇了防守,不僅會打擊士氣,也是給了秦軍修整時間。

而要是趁着現在這個時候進攻,或許會有驚喜。

出了這兩點外,還有最重要的第三個原因。

此次的秦軍雖然來勢洶洶,但卻只有二十萬人,而且統帥之人並非名震七國的王翦,而是其子王賁。

在他看來,這是秦國太過自信了,輕視對手。

而這一點對於魏國來說自然是一件好事。

綜合以上所屬,魏國大將軍認爲這一戰自己這邊還是有勝算的。

如果真的能夠一舉擊潰秦軍,那麼自己必將揚名天下,成爲不亞於李牧的名將。

就算是失敗了,最終棋差一招讓秦軍獲得了勝利,那對方也會是慘勝。

損兵折將之下無法再繼續發動如此強勢的進攻,魏國接下來只要緊守城池,想必也不至於被滅掉。

抱着這樣的心態,他聚集了所有的士兵,與秦軍進行決戰。

不過當兩國軍隊碰面之後,他的臉色卻是一變。

因爲他看到了秦國的這些士兵,雖然經過了連番戰鬥,但自身狀態卻並沒有明顯的下降。

每個人都緊握着手中的兵器,隊伍整齊劃一,眼神之中迸發出強烈的戰意。

秦軍的情況,似乎比他想象中的要好得多。如此一來,這一場戰鬥的難度,也會隨之提升。

不過這一點還在他的接受範圍之內。

最他感到不安的,是秦軍之中位於最前面的那一個方陣。

那個方陣由一千人組成,規模算不上很大。但卻散發這一股極其鋒銳的氣勢,彷彿可以撕裂一切。

這些人皆是騎兵,身上穿着精良的鎧甲,手持長戈,並且腰間還挎着一柄劍。就連身下的坐騎,也是帶着面甲與防具。

作爲魏國軍方的掌舵人,他也是認出了這些人的身份。

“鐵鷹銳士!”

七國之中,最具威名的有四大強軍。

分別是魏武卒、趙邊騎、齊技擊、秦銳士。其中,秦銳士出現的最晚,但實力卻是最強的。

荀夫子曾有評價:“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

秦國在商鞅變法之後國力大大增強,並以魏武卒爲模板組建了秦銳士。

不過秦銳士的選拔門檻要比前者更加苛刻,所以人數也要更少。

在當時所招募的二十萬新軍之中,僅僅挑選出了一萬人,經過層層磨練之後成爲了名震齊國的大秦銳士。

當年的殺神白起,正是率領着秦銳士擊敗了魏韓聯軍,並將數萬魏武卒一舉殲滅。

也是從那個時候之後,魏國開始快速的衰落,魏武卒也失去了曾經的風光。

不過,正常的秦銳士雖然厲害,但還不足以讓他心驚。

在白起死後,其副將司馬錯成爲了秦銳士新的的統領着。

在其上位之後,這支軍隊非但沒有沒落,反而綻放出了更加強大的潛力。

老秦軍時期,鐵鷹劍士名聞天下,全軍也只有堪堪百餘人。司馬錯做上將軍後,在保留鐵鷹劍士簡拔制的同時,創立了鐵鷹銳士制。

這些鐵鷹銳士不單劍術超凡,且要馬戰步戰一樣精通,任何兵器到手也都是一樣嫺熟。

當時的步兵以魏國武卒最爲精銳,天下呼之爲魏武卒。騎戰則以趙國的胡刀騎士與齊國的技擊騎士並稱精銳。

秦國變法後的新軍在收復河西的大戰中橫空出世,爲天下所震驚。司馬錯便借這個名號創立了鐵鷹銳士。

鐵鷹銳士要求是,下馬步戰以超越魏武卒爲準,上馬騎戰則以超越趙齊騎士與匈奴胡騎爲準。

第二百一十五章 王翦的選擇第四百六十章 無堅不摧 破土三郎!第一百七十二章 三個月第七百二十七章 北辰動手第五百七十三章 田言的計劃第四百六十七章 受苦的洋學生第五十九章 餞別第四百零七章 贏在起跑線上第四百二十章 獨自帶娃的北辰第六百六十二章 張良的智謀第三百九十三章 李牧死 趙國滅!第三百九十八章 天道學宮分院第三百七十六章 劍靈韓非第四百三十九章 燕王的謀劃第四百九十二章 天下一統 大秦帝國!第四十八章 田恆、景寧第六百八十二章 北辰的道果第六百二十六章 神遁·神隱!第一百二十九章 兩年第一百三十四章 紫蘭軒第九十二章 生死一線第三百零七章 奇怪的焱妃第五百二十四章 道家的動靜第二百零四章 秦王政與韓王安的會面第五百六十七章 嬴政的欣慰第七百四十五章 最後的考驗第四百六十一章 楚國戰神項燕!第四百九十五章 開科舉 興仕途!第四百四十四章 嬴政的實力第六百九十三章 東皇太一與屈原第一百八十一章 破局之策第五百六十六章 扶蘇的危機第七章 道家北辰子第一百七十七章 詭異的血衣侯第二百八十八章 弄玉的危機第十一章 控冰御雷第五百五十七章 扶蘇的邀請第六百九十三章 東皇太一與屈原第四百零六章 陰陽家星魂第五百五十章 月兒與神秘樂曲第三百六十五章 焱妃的失落第一百六十五章 衛莊戰百越第五百零一章 科舉的開始第七百一十二章 農家參戰第五十三章 象棋第八十一章 天地失色第六百四十四章 兩份詔書第五百四十六章 曉夢與小師叔第一百九十九章 陣法的弱點第四百二十一章 月兒初至太乙山第七百三十三章 蚩尤的目標第二百四十六章 合縱連橫第四百一十一章 陰陽家的新成員第一百零九章 路遇韓非第三百九十二章 秦趙之戰第五百一十五章 天明的逃亡生涯第三百四十七章 對嬴政的敬畏第三十九章 平安客棧第五百一十六章 嬴政的魚餌第二百一十三章 刺殺嬴政!無題第二百九十七章 東皇太一第三章 先天靈脈第二百四十三章 與焱妃打賭第七百三十四章 北辰北冥戰蚩尤!第三十七章 秦正?嬴政!第七百四十二章 蒼龍七宿的真面目第四百九十七章 科舉的困難第五百六十四章 北辰VS荀況 (第二更)第五十七章 不負初心第一百零四章 決定第二百二十六章 陪焰靈姬逛街 (求推薦~)第六百三十九章 異族聯合第二百六十九章 風雲匯聚第六百二十二章 刺殺嬴政計劃第二百四十六章 合縱連橫第三十五章 初遇第七百一十八章 項羽敗亡!第六十六章 無名第四百九十八章 造紙術的誕生第二百八十七章 空山鳥語第六百一十三章 農家祖靈!第七百零八章 最壞的準備第四百九十章 秦始皇帝嬴政!第四百五十七章 馬鞍馬鐙馬蹄鐵第三章 先天靈脈第五百四十七章 北辰的選擇第一百九十五章 天罡地煞大陣!第三百二十二章 出使燕國第三十四章 臨別心裡的一些想法(請大家看一下)第六百九十三章 東皇太一與屈原第六百二十二章 刺殺嬴政計劃第三十六章 山匪第五百五十四章 北辰出手第四百四十章 荊軻與高漸離第四百四十六章 荊軻麗姬赴黃泉第二百八十八章 弄玉的危機第二百九十三章 天人之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