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窘迫

秦含真並不覺得自己一定要去給遼王繼妃請安見禮。

不僅僅是因爲遼王繼妃本來就與趙陌不和,而且名聲也不是很好的關係,她目前只是趙陌的未婚妻,還未過門呢,在宮宴的場合上,有必要當着這麼多人的面去向未來的太婆婆請安行禮嗎?那到底是禮數週全,還是顯得太過上趕着了?

更別說遼王繼妃來得晚,一來就去拜見太子妃,然後就出言不遜,貶低秦家家教了。換了別的宗室長輩,還能說一句倚老賣老,她說這種話,臉上不覺得疼嗎?秦含真又不是軟杮子,怎麼可能被人踩到頭頂上,還要做小伏低去討好人?她的婚事是皇帝定的,遼王繼妃從來都做不了主,以後也不會在一起生活,說不定連婚禮後敬茶這一關都用不着過,因爲她與趙陌的婚禮很顯然會在京城辦,婚後不是在京城生活就是回趙陌的封地肅寧去,而遼王繼妃卻是常年待在遼東,幾年也不到京城來一趟的。秦含真怕她個球呀!

只要秦含真不是在公衆場合裡真的打了她一個耳光,誰會爲了遼王繼妃,指責秦含真禮數不周全呢?

秦含真冷眼看着遼王繼妃的方向,腳下一點兒都沒有挪動的意思。

牛氏有些惱火地低聲說:“那婆娘發什麼瘋?他們上京這麼久了,也沒跟我們家打個招呼,我還沒怪她禮數不周到呢,她倒好意思說我們家的孩子家教不好?再怎麼不好,也比她家強!好歹我們家閨女不會陷害哥哥,也沒坐過宗人府大牢!”

承恩侯夫人許氏在旁也皮笑肉不笑地說:“可不是麼?我們家太夫人在世的時候,可是出了名的賢良人。一樣是繼室填房,一樣要教養原配嫡子,我們家太夫人才是真正叫人欽佩呢。”其實許氏也是繼室,只不過前頭原配下堂得不大光彩,又沒有留下嫡子女,所以沒什麼可說的罷了。

姚氏也難得地沒跟婆婆做對:“沒錯。咱們秦家可是皇后娘娘的孃家。遼王妃說這種話,分明就是看不起皇后娘娘的教養了?她真夠大膽的,也不瞧瞧自己的身份!”這話就有些上綱上線的嫌疑了。

對於親人們爲她打抱不平的話,秦含真只是微微一笑:“不必理會。遼王妃要是看不上我這個孫媳婦,大可以跟皇上抗議去,否則也就只能在嘴上過過乾癮罷了。”

秦家這邊整體反應淡定,只是明顯露出了不悅的表情。但今日是太子妃的芳辰,宮宴場合中,秦家人自然不會沒眼色地生什麼事的,那麼做就算佔了理,也顯得太掃興。秦家身爲太子殿下的親舅家,自然不能給親外甥添堵。

太子妃顯然也明白這一點,看向秦家人的目光便帶上了幾分愧疚。她低頭吩咐了身邊的宮人,讓她代自己去安撫秦家,自己轉頭看向遼王繼妃,臉上的笑容已經淡了下來。

遼王繼妃其實在話出口沒多久,就反應過來了。她當時其實是衝着陳良娣身邊的陳家女發泄,畢竟那一位不但是喪婦長女,還無父無母,無依無靠。若不是遼王繼妃一心要爲長子娶回陳家女爲妻,陳家女中又數這位孤女最美貌,教養也好,出身也不低,她又怎會看得上區區一個孤女?她這麼看得起對方,對方就該感激涕零纔是,居然還敢變卦?!若是爲陳良娣所迫,如今見了她,也該露出點羞愧的表情,尋機會來給她賠不是纔對。這麼大喇喇地站着不動,好象沒瞧見她似的,是看不起遼王府麼?!就算東宮比遼王府顯赫又如何?這丫頭進了東宮,頂天了不過是個良媛、承徽,哪裡能跟遼王世子妃相比?!更別說這世子妃日後還會成爲遼王妃!

遼王繼妃一心惱怒陳家女,同時也沒怎麼把秦含真放在心上,別人問起,她隨口就說了,說完才發覺,秦含真可不是無依無靠的陳家孤女,她親祖父乃是太子的親舅舅永嘉侯,說她的家教不好,便有影射秦家家教不好的意思,那豈不是把秦皇后也拖下水了?!不看僧面看佛面,秦皇后就算死了幾十年,皇帝與太子也不會任由旁人踩她的臉!

遼王繼妃心下頓時懊悔不已,但她又放不下面子去更正自己的話,更不好意思說自己要罵的其實是陳家女,因爲那就真的是當面與陳良娣翻臉了,萬一這陳家孤女已成太子新歡,豈不是連太子也得罪了?除了陳家這條人脈,遼王府能在京城借得上的力,其實沒幾家。好些曾經與遼王有交情的人家,早在五年前他們夫妻帶着兩個兒子上京謀世子之位的時候,就因趙砡入獄與趙研賣兄兩件事,與他們疏遠得差不多了。遼王繼妃大事未成,實在不敢得罪了太子。

她硬撐着架子,不肯說自己說錯了話,心裡卻也知道,得罪了秦家,同樣會很麻煩。她往秦家女眷的方向掃了幾眼,心裡猜測哪一個少女是趙陌的未婚妻,只要一會兒對方上前來給她這個未來太婆婆請安,她到時候說兩句好話,把事情混過去就好了。

然而秦含真沒有上前請安,秦家女眷也沒人出面搭理她。遼王繼妃便僵在了那裡,心下連秦含真也惱恨起來了:難不成還要她這個長輩去向未過門的孫媳婦賠不是?若不是看在秦家是國舅家的份上,她纔不會給這個面子,真真是給臉不要臉!

遼王繼妃的臉色更難看了。

先前不知出於什麼心理,笑着勸她把未來孫媳婦叫過來見禮的宗室婦人,不知什麼時候已經溜走了,如今坐在遼王繼妃身邊的人,都安靜如雞,誰也沒打算給遼王繼妃架個梯子,叫她順坡下驢。

就算都是宗室婦,大家也都不是仗着身份便不把人放在眼裡的。在今天這種場合裡,誰會當着那麼多人的面去踩別人呢?萬一讓太子妃見了不喜,豈不是給自家惹禍?至於遼王繼妃,幾年都見不到人,名聲又不好,兒子更是沒有前程的傢伙,更與聖眷正隆的肅寧郡王趙陌關係疏遠。趙陌幾次依禮上門請安,都被草草掃地出門,可見是個心存歹毒心思,便連表面功夫都不肯做的蠢貨。若是大家相安無事,她們與遼王繼妃虛與委蛇一下無妨,如今後者明擺着就是闖了禍,大家誰還有閒心去幫她解圍呢?

大家圍觀着看看熱鬧就好了,說不定未來一年茶餘飯後的笑話,又有了新談資呢。

遼王繼妃在大熱天裡不停地冒汗,把幾層華服都給浸溼了,卻只能僵硬地坐在那裡,心下暗暗着急,不停地想着事後要如何把這件事混過去。後來,還是秦王妃淡淡地接了她的話茬:“嫂子這麼挑剔,怎麼不去跟皇上提?如今婚事都定下來了,你還說這樣的話,難不成是對聖旨不滿麼?”

雖然秦王妃的話不好聽,但也算是給了遼王繼妃一個臺階下,她連忙道:“什麼聖旨不聖旨的?難不成弟妹以爲我說的是孫子的婚事?陌哥兒的婚事自有他老子做主,與我什麼相干?我是替我兒子叫屈。好好的親事,都要下定了,纔出了變故,真真叫人急死了!”邊說邊在心裡暗想,只要秦王妃順着她的口風問起趙砡的婚事,她就能趁機敲打陳良娣幾句了。

陳家這門親事顯然是不能成了,陳良娣能爲了固寵,把堂堂親王府嫡子的面子丟到地上踩,可見根本沒把遼王府放在眼裡。就算日後兩家聯了姻,她也不會幫趙砡說什麼情的。倒是在今天這樣的場合裡,多踩陳良娣幾下,說不定還能討得太子妃歡心,日後有望給兒子說一位唐家的女孩兒爲妻,而且是娶元配,而不是續絃——陳良娣那個妹妹的牌位,索性也不必進門了。唐家雖然也沒有皇孫,但太子妃身爲太子正室,地位穩固,怎麼也比陳良娣一個側室強。況且唐家的實力,也不是小門小戶的陳家可比。

遼王繼妃算盤打得啪啪響,認定自己幫正室踩側室,定能討得太子妃歡喜,誰知道,秦王妃就是不接她的茬,只是淡淡一笑:“是麼?砡兒也是該娶妻了。”便沒了下文。

遼王繼妃有些傻眼了,難不成要她主動說出陳家毀婚的真相?萬一把太子給攪和進來,就絕非她所願了!

這時候,太子妃卻吩咐了身邊的宮人一聲,然後宮人宣佈開宴了。緊接着,便有太子妃致辭,衆人向太子妃敬酒賀壽,還有歌舞樂伎表演,哪裡還有遼王繼妃露臉的機會?這一場小小的風波,便算是過去了。

遼王繼妃暗暗鬆了口氣,根本沒發現,陳良娣與她的族妹看向她的目光,都有些不善。陳良娣也是在宮裡沉浮多年的老人,怎會看不出遼王繼妃的想法?對後者的癡心妄想和不滿,她嗤之以鼻,隨即沉下臉來。

身後這個美貌的族妹是她在東宮翻身的有力工具,在前者還未爲她生下一個健康的皇孫之前,她絕不容許任何人破壞她的謀劃。遼王府又如何?不過是秋後的螞蚱,更生了個礙眼的孫子。只要有機會,她定會將遼王府全家上下都清除乾淨,省得他們再來礙她的事!

第四十章 膽怯第二百三十二章 奮勇第二章 悲憤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火第二十九章 懲罰第二百二十八章 反應第五百三十二章 可疑第五百五十九章 代價第一百五十一章 當年第四百一十三章 燈會第二百五十二章 置產第一百五十六章 迴歸第二百一十三章 解釋第一百八十九章 生隙第四百一十三章 燈會第五百六十三章 差事第二百零一章 常州第一百五十二章 兄妹第二百三十九章 遇見第六百一十四章 請罪第二百四十七章 道賀第一百零四章 鐲子第五百三十六章 弱點第三十二章 報喜第一百零七章 調包第二百零七章 出遊第二十三章 上門第一百六十五章 懟上第二百二十章 安撫第二十九章 青睞第二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十三章 停留第十一章 去向第一章 天津第八十五章 膈應第五十章 心虛第五十六章 憐惜第一百四十章 坦言第一百八十九章 討論第二十五章 調虎第九十九章 繪春第三百五十五章 秘聞第三百零五章 軟語第二百零九章 葉家第九十六章 圓謊第三十一章 遇見第五十三章 香氣第五十九章 起念第二百五十一章 手足第八十八章 眉眼第一百八十二章 議定第三十九章 畫像第五十二章 故人第四百五十五章 認親第四百八十八章 說服第四百零四章 不快第四百五十九章 機宜第六百二十八章 李氏第五百九十八章 大婚(中)第一百三十章 後續第九十三章 課堂第十一章 出門第二百五十一章 手足第二百五十五章 茶聚第二百五十六章 建議第一百七十七章 賠禮第二百四十一章 新寵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定第二百五十五章 茶聚第四十九章 遷怒第二十一章 相告第一百九十章 打探第六百三十一章 發瘋第三百七十七章 岳父第二百零六章 小產第二十九章 猜測第七百零六章 去而復返第五百五十九章 代價第一百四十五章 回稟第六百章 新婚第二章 鐲子第三百二十八章 目的第四章 口供第四十五章 小人第五百一十八章 密會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事第三十二章 馬賊第二百三十七章 傳話第六百零七章 聽聞第三百四十八章 催婚第五百八十章 破壞第一百一十八章 輿論第四百八十五章 打斷第六百七十二章 榜單第五百二十八章 融入第一百三十八章 應對第一百七十章 氣憤第一百零六章 教女第三十五章 套路第二十九章 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