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妻妾

太子妃唐氏回到了自己的寢殿,看起來心情不是很好。

她從孃家帶來的心腹侍從岑嬤嬤見狀便上前詢問:“娘娘這是怎麼了?可是西邊又說了什麼不中聽的話,讓娘娘生氣了?”

岑嬤嬤指的是住在西配殿裡的良娣陳氏。陳良娣原與太子妃唐氏是閨中的好友,入宮後也有幾年守望相助、妻妾和睦的日子,只是天長日久,有些情誼總是難免會發生變化。如今太子妃唐氏與陳良娣在人前還是一副好姐妹的模樣,彼此親近關懷,但私底下,卻早已離了心。其實自打皇孫夭折後,陳良娣大病一場,就沉寂了許多,近幾年卻似乎又重新活躍起來,最近還時不時說些讓太子妃唐氏生氣的話。因此岑嬤嬤一看太子妃心情不佳,就猜想是她在搞鬼。

不過太子妃唐氏還是很公道地還了陳良娣一個清白:“跟她沒關係,我是在爲別的事煩心。”她把肅寧郡王趙陌入宮請太子向皇帝說項,爲他與永嘉侯嫡長孫女秦含真賜婚一事說了,隨即嘆道,“秦三姑娘明年才及笄,父親又遠在廣州任官,照理說,肅寧郡王不該這麼着急的,他才十七歲而已。想必是前些時候,我謀劃着想要撮合他與雲陽侯的嫡長女,他不樂意了,纔會想要儘快將親事定下來。真是孩子氣!我想要再勸他,又怕逼得他緊了,他反而不高興了。”

岑嬤嬤一聽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事實上,肅寧郡王與雲陽侯府大小姐這門親事,當初太子妃還跟她商量過呢。

她忙道:“肅寧郡王與秦三姑娘想必是青梅竹馬,情誼深厚,纔會認定了她。他年紀尚輕,哪裡懂得其中的輕重?一時糊塗,不明白娘娘的苦心,也是有的。娘娘不必着急,請太子殿下與肅寧郡王分說明白就是了。”

太子妃搖頭:“殿下是贊成肅寧郡王與秦三姑娘的親事的。你讓我如何進言?難不成要跟殿下說,他親舅舅的孫女兒,不如雲陽侯府的千金麼?”

岑嬤嬤不由得啞然。這話當然不能說出口。太子殿下一向是非常敬重永嘉侯的。後者不象承恩侯,乃是已故的秦皇后一直關心念叨的小弟弟,還因爲種種誤會,在邊疆滯留三十年,吃盡了苦頭,荒廢了青春。無論是皇帝還是太子,都急切地想要補償他。但永嘉侯又是個極明理懂事,知道分寸的好人,他謹守外戚本分,從不越界,明明在西北時是頗有名氣的名儒,上京後也沒再正式收過學生,甚至連本來的學生都減少了往來,多年來只沉迷於詩詞書畫,遊山玩水,也從不給兒孫們求官。倘若本朝外戚都象他這樣省事,皇帝定會輕鬆許多。因此,皇帝與太子對他更加敬重了。

秦三姑娘據說一直跟隨永嘉侯學習書畫,極得永嘉侯寵愛。說她不好,配不上肅寧郡王,這分明就是在太子殿下面前找打呢!

太子妃又嘆道:“其實秦三姑娘並沒有什麼不好的。她進宮不多,但每回都安安靜靜地,禮數週全,斯文討喜,還畫得一手好畫!她畫的畫,比許多閨閣中人的書畫都要強,更兼見多識廣,是個很好的姑娘。外頭的人都說永嘉侯夫人如何粗俗,其實她們壓根兒就沒怎麼見過她,她不過是性情直率些,不習慣與人彎彎繞繞地說話罷了,就與那些武將人家的夫人太太們差不多,甚至比好幾位將軍夫人都要斯文些呢。她教養出來的姑娘,又有永嘉侯親自教導詩書,哪裡就差了呢?倘若秦三姑娘只是做個肅寧郡王妃,一點兒問題都沒有。我還挺喜歡有個這樣直率好性子的侄媳婦,省得芝麻綠豆大的小事兒,都要跟人鬥心眼兒。”

岑嬤嬤立刻就明白了太子妃的言下之意:“可是……肅寧郡王將來並不僅僅是個郡王呀!秦三姑娘的性子,如何能當得起一國之母呢?”

太子妃眉間微蹙:“可不是麼?要做這六宮之主,只知道詩書禮儀,是萬萬不夠的。蔡氏倒是個天生的皇后料子,年紀與廣路也相當,偏偏廣路鐵了心要娶秦三姑娘,對蔡氏是看都不看一眼……”

岑嬤嬤笑道:“興許是因爲肅寧郡王沒怎麼見過蔡大小姐,倘若他見到了那樣的美人……”

太子妃搖搖頭,打斷了她的話:“他並不是沒見過的,可見過之後,也依舊無動於衷,我又有什麼法子?先前我讓蔡家去試探過他,他根本就不接話,蔡家心裡也明白了,並不打算強求,已經在給蔡氏另行看人家了。我難道還能逼着蔡家嫁女不成?這件事,廣路不樂意,蔡氏也不樂意,惟有作罷了。只是我一想到廣路將來過繼東宮,因爲皇太孫後,在朝中少有助力,舉步難艱,我心裡就不好受……也罷,若是到得那日,父親仍在,我少不得要求他老人家,替廣路撐撐腰的。”

岑嬤嬤憐愛地看着太子妃:“娘娘一片苦心,可惜肅寧郡王竟不能體會……”

太子妃苦笑:“他怎能體會?他不止一次跟殿下與我說過,不想入繼宮中。太子殿下不置可否,我心裡卻明白,倘若真要過繼,殿下只會過繼他。因此,這不過是早晚的事兒。”她嘆了口氣,“倘若過繼之事早日定下來就好了,我也能名正言順地替他操持婚事,也不至於象如今這般,束手無策。偏偏皇上不肯答應,他還盼着我們殿下能有自己的子嗣呢!”

岑嬤嬤小聲道:“奴婢犯忌諱地說一句,殿下養好了身體,未必沒機會再添子嗣,可是娘娘卻不易再生育了。從別人肚子裡出來的兒子,養得再好,也有生母擋在前頭,不可能跟娘娘是一條心,將來娘娘難免要受人掣肘。娘娘即使不爲自己着想,也要想想郡主!肅寧郡王雖然不是娘娘親生,但他生母早逝,與生父疏遠,人品也是信得過的。與其將來叫其他妃嬪的兒子壓在娘娘與郡主頭上,還不如扶持肅寧郡王呢!”

太子妃垂下眼簾:“在宮裡不要再說這樣的話了。只要是殿下的兒子,誰生出來的,都要喚我一聲母親,原也沒什麼不同。只是殿下想要過繼肅寧郡王,我才順着他的意思罷了。他年紀大些,早早過繼了來,也能早日爲殿下分憂。我並沒有旁的私心,嬤嬤別在人前亂說,倒叫人誤會了我的真意。”

岑嬤嬤忙低下頭去:“奴婢說錯話了,請娘娘恕罪。”

太子妃擺擺手,嘆息道:“罷了,如今說什麼都來不及了,就依着廣路的意思,讓他娶了永嘉侯的孫女兒吧。好歹那是國舅府出來的,聖眷昌隆,皇上看在皇后娘娘的份上,也會多關照幾分。再往後,等他入繼宮中,若是朝中不服他的出身,大不了給他尋兩個好出身的側妃就是了。他身體比殿下好得多,後院姬妾的人數不需要限得太緊了。”

岑太太小聲問:“是不是讓家裡也選個人出來?哪怕只有一個呢,若是能得到肅寧郡王的幾分寵愛,娘娘與郡主日後便更有底氣了……”

太子妃沉默不語。這事兒有些犯忌,也顯得她有私心。這跟她撮合趙陌與蔡元貞可不一樣。她有些拿不準主意,該不該去試。

這時,宮人忽然來報:“陳良娣求見太子妃娘娘。”

太子妃回過神,得知是陳良娣來了,不由得嘆了口氣:“讓她進來吧。”又囑咐岑嬤嬤,“一會兒來報說頤兒(敏順郡主趙頤)找我,省得陳良娣說個沒完。”岑嬤嬤會意地點頭,退了下去。

陳良娣的氣色還不錯,她積極進補兩年有餘了,看起來比從前胖了不少,幸好沒有一發不可收拾地變成個大胖子,只是顯得豐腴些而已。她來是向太子妃暗示,道太子今年只到她殿裡去過兩回,次數實在是太少了。太子公務繁忙時,她當然不會不懂事地糾纏他。但聽聞太子近日比較清閒,那是不是可以在東宮裡多待些時候?再爲子孫後代之事,多努力幾把?

太子妃抿了抿脣。她與陳良娣未嫁時是閨蜜,但後者比她年紀小兩歲,今年也就是三十二三的光景。雖然這年紀也不小了,但還能生育,京中就常能聽聞相似年紀的官家女眷生兒育女的消息。陳良娣的身體看起來也很好,她本人對於再生出一個皇孫,是抱有極大期望的。

只是當着年紀已經三十五歲,又曾經因爲生產受過傷,很有可能已經無法再生育的太子妃面前,討論這種生孩子的話題,太子妃的心情怎麼可能好得起來?

她只是輕飄飄地讓陳良娣耐心一點兒,多休養身體,等到太子有空又有性致的時候,自然會去探望陳良娣的。東宮中除了她們這一妻一妾,再沒第三個太子的女人了,她已是一把年紀,沒什麼可爭的,到時候能侍候太子的,還不是隻有陳良娣一個?用不着太子少去幾回,她就一驚一乍地,跑到正室面前來討人嫌了。

當然,太子妃的用辭要委婉許多,但意思就是如此。陳良娣跟她相識二十年,有什麼是聽不出來的呢?只覺得臉上火辣辣地,難堪非常。陳良娣勉強撐着禮數,告退出來,便快步走回西配殿,撲到牀上大哭起來了。

她的侍女翠芝見狀,連忙讓人把門窗給關上了,生怕她的哭聲傳到外頭去,叫太子妃知道,又連聲安撫陳良娣,讓她不要傷心。

陳良娣哭聲驟停,從牀上爬起來,咬牙問:“前兒你奉我命令送東西回家時,母親是怎麼說的來着?她想要讓侄女兒進東宮來與我作伴?”

第一百八十八章 生疑第二百六十七章 小宴第五百八十八章 好親第四章 發狠第六十八章 慶幸第三百三十六章 美夢第二十二章 嫉恨第二百七十四章 幫忙第五百二十七章 禮成第二百五十六章 遇見第二百二十一章 談判第七十九章 利誘第四百六十五章 三方第一百九十二章 家書第三百八十六章 兩問第二章 鐲子第一百九十章 中風第一百六十一章 求婚第二百五十五章 茶聚第一百八十五章 拿捏第二百零五章 承諾第三百一十一章 回京第二十章 人多第一百七十四章 事發第五百零六章 穿幫第一百九十九章 到家第二百零七章 出遊第四百六十二章 探病第四百二十三章 恩怨第六百七十五章 請求第二百六十章 密會第五百七十六章 意向第三十三章 清單第二百九十六章 辯解第二百一十九章 返城第五百一十九章 質問第六章 擔憂第七百一十章 求助第一百一十一章 傳聞第四十七章 惶然第一百二十章 手指第一百一十章 指法第一百四十五章 回稟第四百三十四章 不信第五百九十四章 共事第七百一十四章 叔侄第二百二十五章 迴歸第二百一十六章 捉姦第五百六十三章 差事第一百三十三章 撲空第三百七十八章 鬆口第三百二十二章 審案第五百六十九章 三波第二百四十七章 分家第一百零九章 和善第四百二十二章 心黑第五百三十六章 弱點第三百八十一章 敘舊第六十章 算計第二百四十七章 分家第五百零一章 流言第二百八十六章 印石第三章 晉成第二百二十三章 點醒第九章 午餐第四百五十七章 猶豫第四百七十一章 “意外”第九十一章 升貶第三十八章 借刀第六百零三章 歡喜第二百零七章 出遊第三十七章 起風第二百三十三章 冤案第六十章 家事第四百四十八章 疑心第五十五章 內宅第四十章 褻瀆第四百五十四章 花燭第五百一十四章 訓斥第一百二十章 請罪第一百三十九章 許崢第二百零三章 顧慮第一百九十七章 透風第四百三十三章 警醒第一百零九章 和善第三百九十章 定下第三十八章 借刀第二百章 病倒第四十一章 出門第三百一十一章 回京第一百九十二章 家書第一百零九章 小氣第七十二章 鬱悶第五十六章 憐惜第二百二十一章 囑咐第三十五章 來客第三百六十六章 桔子第三十六章 苦主第六百二十二章 見面第二百四十八章 出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