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離別

時間來到二月下旬,天氣轉暖,周祥年在船行處打聽得北邊來的消息,道是運河已重新通行,便上稟秦柏。秦柏立時下令,搬運行李裝船,預備北上歸京了。

吳少英與黃晉成齊齊來送,秦氏族人幾乎各個房頭的人都來了,連巡撫大人與金陵知府都十分賞光,特地到碼頭來相送。甚至是遠在湖州與蘇州的茅、潘以及秦柏新認識的幾位朋友,也都趕來相送。秦柏辭別江寧這一日,江邊的送行儀式竟頗爲盛大風光。

不過再盛大風光,也有曲終人散的時候。秦含真跟在祖母身邊,除辭別了宗房的馮氏與四房的秦克文之妻,便是與表舅吳少英說話了。

秦含真前所未有地囉嗦,一直拉着吳少英,囑咐他要照顧好自己。他未娶妻,也沒納妾,身邊只有管家、小廝與粗使婆子,連個正經照看衣食起居、知冷着熱的人都沒有,一切都要靠自己自覺。偏他又是個有大主意的人,犯起固執來,再不肯聽管家半句勸的。秦含真經過他年前那一病,都成驚弓之鳥了,就怕他什麼時候又犯了糊塗,忙起來沒個分寸,又坐下病來,損了自己的身體。

吳少英只含笑聽着外甥女的唸叨,並不覺得她囉嗦。這是秦含真對他的關心,他心裡自然明白。其實,自打年前那一病之後,他如今已經醒悟過來了。在這個世上,他並不是真的無牽無掛了,至少心愛之人遺留在世上的唯一一滴骨血,還需要他來撐腰呢。老師秦柏與師母牛氏還會有別的兒孫後代,表姐夫秦平也會再娶妻生子,關家人遠在西北,又沒法依靠,秦含真真正能指望的,就只有他這個表舅而已。若他不珍惜自己,努力向上,就怕外甥女兒將來受了委屈,他也有心無力。因此,哪怕是爲了護住這個孩子,他都要保重自己,努力在仕途上掙出個前程來。否則日後到了九泉之下,他如何有臉去見爲他而死的表姐關蓉娘呢?

等秦含真囉嗦完了,吳少英還反過來安撫她:“你就別爲表舅擔憂了,小小年紀,倒象個老太太似的操心個沒完。表舅這麼大的人了,還照顧不好自己麼?至於我在衙門裡的事,你也不必發愁。年後開衙一月有餘,我一直盡心任事,還幫着知府大人查出了幾個紕漏,替他抹了不少錯處。他如今已經將我視作半個心腹了,再不見先前那點嫌隙。往後我在知府衙門裡,處境只會越來越好,你只管安心就是了。”

秦含真訝然,吳少英上次來看她的時候,可沒提過這一遭,還挺突然的。不過想想,她也不覺得意外。憑吳少英的本事,只要他樂意,有什麼人是搞不定的?

再想到前些日子聽到的傳聞,說那位麻煩纏身的現任金陵府推斷,似乎已經開始裝病告假,爲日後脫身做準備了。估計再有兩三個月的功夫,吳少英就能坐到代理推官的位子上。原本還擔心金陵知府看他不順眼,會從中使絆子。如今吳少英把金陵知府也搞定了,還有什麼可愁的?表舅的升遷之路,想必會一路順暢下去。

秦含真安心了,也不在多囉嗦什麼。反是吳少英開始囑咐她:“表舅知道你與遼王世孫要好,就象是親兄妹一般親近,但他畢竟並不是你親兄長。如今你年紀也大了,男女有別,該有的禮數還是要守一守的。你們二人心中坦蕩,覺得無妨,卻也需得防着小人說閒話。京中不比江南,你們在江南,不必勉強自己與人交際應酬,族人親友也都是向着你們的,不會背後亂嚼舌頭。可京中權貴者衆,更有許多心思陰暗,瞧不得別人好的,無事還要興起三尺浪來,更別說是背後說人閒話,壞人名聲了。遼王世孫出身貴胄,再不得他父親看重,也無人能小看了他的身份,又有皇上與太子爲他撐腰。些許閒話,礙不着他什麼。可你是女孩兒,一旦叫人損及閨譽,怕是日子就難過了。就算老師師母清者自清,不放在心上,難道你就真的一輩子不出現在人前,不與人相交了?何苦叫人拿住你的話柄?想要日子過得自在,還是儘量和光同塵的好。”

秦含真知道表舅這是真心爲自己着想,就低頭答應了,又笑道:“我也不是常跟趙表哥在一處,就忘了分寸。從前是因爲一起在祖父面前讀書學畫,才見得多些。但他年紀漸長,早晚要做起正事來,我在內宅裡學我自己的,又如何還能跟他日日相見呢?別說我不會了,祖父祖母也不會這麼做的。如今畢竟不比小時候。”

事實上,等趙陌進京後得了爵位,怕是就要到封地上去了,不可能繼續待在永嘉侯府的內宅過清靜小日子的。但這事兒還未有定論,秦含真也不跟吳少英明言,只安了他的心便是。

吳少英見秦含真懂得自己的意思,神色緩和了下來:“好孩子,你是個懂事的,表舅雖不能在你身邊,也能放心。其實遼王世孫……雖然有許多不足之處,待你倒還有幾分真心,將來……”他頓了頓,“且看吧,如今說這些還早呢。”

秦含真歪頭看着他:“表舅這話是什麼意思?趙表哥對我當然是好的,他跟我們家的人相處,一向很真心,難不成還能有假意嗎?沒那必要吧?”

吳少英笑笑,也不明言:“是我想得太多,你就當我沒說過好了。”

這時,牛氏與馮氏等人說完了話,又過來叫吳少英了,他便不再與外甥女多說,轉去聽師母的囑咐去了。

直到日上三竿時,秦家與馮家的船方纔離了江寧碼頭,駛到長江水道上來。秦含真扶着祖母牛氏,站在甲板上,遠遠瞧着岸上的謙哥兒抽泣着向他們揮手,一邊給祖母拭着淚,一邊也不由得涌上幾分離愁別緒來。

終於,到了離開的這一刻了。

船隊離了江寧碼頭,便斜渡長江,到了對岸,然後轉入運河口,直駛揚州。他們船隊船多人多,載的貨物也不少,這一路都打着永嘉侯府的旗號,沿路關口不敢爲難,倒是有許多小官小吏趕上來討好,因此船走得並不快。到了揚州時,已經是傍晚。秦柏想着他們前年南下時,在揚州也只留了一日,便索性下令衆人在揚州停靠,趁機多玩幾天,也算是履行了對老妻牛氏的誓言。

秦含真一行人便在揚州遊了瘦西湖,去了幾處名勝古蹟,又因如今跟黃晉成混熟了,後者提前給老家的人寫過信,還有黃家士紳聞訊前來拜訪秦柏,在城中有名的酒樓設宴給他們接風。

秦含真跟在祖母身邊,留心打聽了一下小黃氏的孃家人,發現揚州黃氏一族幾乎無人知道他們家如今的消息。只有那位曾經與秦家人一道南下的黃二老爺,從黃晉成處聽說過小黃氏的兄嫂侄兒侄女上京城去了,傍上了權貴人家,只是不知爲何,一直不曾與京中黃家人接觸,好象還刻意躲着自家族人。黃二老爺自然覺得有不妥,但族裡人都不大在意這一支偏房旁系,還笑話過他們癡心妄想,並不關心他們如今的處境。他自個兒有心要打聽,也沒處找人去,只能在家唉聲嘆氣。

因着曾經有過同行的情份,黃二老爺還私下託了周祥年,請他幫着留意侄兒一家的消息。至於他那個還住在江寧的兄弟黃六老爺,一直病着,身邊也沒人照顧,女兒在秦家宗房還自顧不暇呢,黃二老爺已是從家裡派了一房家人過去照料,又貼補了些銀子,想必黃六老爺還能支持一時,也不知能不能撐到不孝兒子一家迴歸呢。

說起小黃氏孃家人的處境,秦含真也只是跟着長輩們唏噓幾句,就拋到腦後了。秦克用這回沒有跟着他們北上,說好了再過幾個月纔會隨趙陌那邊的茶葉商隊出發。他這個正經黃家女婿都沒出面,旁人何必多管閒事?秦含真跟着家人在揚州吃飽喝足,又買了些本地特產,便又坐船離開,繼續沿運河北上,往淮安去了。

到了淮安,已是過了淮河。冬日裡淮河以北的運河封凍,如今雖然重開了,但水位也不是很高,因此船走得並不算快。秦含真一行在淮安遊了洪澤湖,正打算往別處逛逛,駐紮此地的河道總督府就聞訊來下了帖子,請秦柏一家與趙陌去吃宴,說是要給他們接風洗塵。

河道總督是位風雅人,設宴的地方也風雅得緊,乃是本地一處名園,名喚清晏園,頗有些景緻可賞。秦含真跟着開了眼界,品了淮安的美味佳餚,還嘗過了本地有名的茶饊,小日子過得還挺美。恰逢秦柏壽辰,他們還順道在淮安給秦柏再過了一次生日,只在船上設了小宴,自家人樂和。牛氏、秦含真與趙陌都關了賀禮,連小馮氏都孝敬了兩色針線,一家人和樂融融。

他們在淮安停留了幾日,又繼續北上,沒多久就到了徐州,在徐州也多停了兩日,把前年沒玩過的地方都玩了。因想着再往前不遠,就是山東境內,先前留意過的鹽鹼地,也可以趁機打聽打聽有沒有懂得治理的人才。徐州又是大城,城中書坊不少,秦含真便勸趙陌去轉一轉,看能不能找到有用的農書,買些合適的種子。

就在這時,京城長房的書信傳到了。信是秦仲海親筆所寫的,除了提及家中的瑣事,就說到了一件京中的要聞。

那位深受皇帝寵信的王二老爺,終究還是沒能撐過這場病,於正月底逝世了。

臨終前,他見到了親自來探病的皇帝,沒有爲兄長一家求什麼恩典,只求了皇帝一件事,那就是希望皇帝應允,讓他兄長與兄長的兩個年長兒子辭官回鄉榮養,有生之年,都不要再還朝參政了。

第二百七十八章 變卦第二百七十八章 三指第二十四章 追問第五百四十七章 偷閒第六百七十一章 恩科第二百九十四章 歸來第六百三十章 當年第一百六十三章 賜死第二百五十三章 坐困第三章 恩情第三百四十章 成全第一百四十五章 回稟第四百三十三章 警醒第五百一十四章 訓斥第一百章 怨恨第七十四章 糾結第七百二十二章 晉見第二百一十三章 解釋第一百七十四章 分歧第六百一十八章 威脅第三百七十一章 孽子第一百七十二章 再來第一百六十六章 委屈第一百七十二章 竹海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次第二百二十八章 雙標第五百五十七章 後續第二十三章 入住第一百五十章 送禮第三十章 態度第一百七十四章 靜夜第九十八章 口角第三百一十九章 誤會第三百零一章 哭求第一百六十五章 懟上第三百四十六章 苦心第二十九章 揭破第二十二章 旅途第二十五章 擇居第二十七章 衝突第六百五十七章 冷清第四百一十八章 藏身第十九章 發泄第四十四章 請教第二百五十二章 變臉第四十七章 求助第六百七十五章 請求第三百三十一章 黃雀第十四章 沒有第七百一十三章 灰心第二百二十八章 雙標第四百二十六章 背後第五十八章 野心第二百三十六章 意動第一百零四章 琴課第一百四十八章 吐血第二十四章 僵持第二百二十三章 搪塞第四十八章 夫妻第五百五十章 打擊第三百一十七章 告誡第一章 信息第五百八十五章 心灰第四百四十五章 熟稔第七十三章 臘八第三十一章 機關第三十八章 驚聞第七十四章 糾結第三十六章 建議第四百二十四章 蠢貨第二百三十六章 心軟第十二章 跌跤第二百零三章 恍然第一百八十九章 生隙第九十九章 閨秀第二百五十章 見證第三百二十章 門生第六百六十章 鑽營第二百五十八章 辭別第一百六十二章 邀請第三十九章 昌兒第八十四章 質問第一百四十七章 暴怒第二百二十七章 考量第二百六十七章 小宴第四百零五章 後事第二十一章 主事第六百五十三章 跪靈第二百六十九章 席間第五章 課程第三百一十三章 立功第一百三十章 賠禮第四百三十七章 戳心第一百二十四章 八卦第五百零六章 穿幫第四百一十章 線索第一百四十四章 圍毆第三章 恩情第五百九十三章 互通第一百五十三章 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