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小年

吳少英再次來到秦家,已經是臘月二十三了。天 籟小 說這一日是小年,秦家雖然有喪事,全家上下沒什麼喜氣,但一些習俗還是要遵守的,比如小年這一天要祭竈神,做糖瓜。吳少英進秦家大門的時候,就正趕上秦家人在忙活這些。

秦含真有好些天沒見表舅了,她有一肚子的問題想問他,可惜見不到人。祖父祖母又不肯事事告訴她,她只好一個人鬱悶。如今見到表舅來了,她頓時高興起來。

誰知吳少英來了之後,只到正屋裡給師母牛氏請了個安,問候秦含真一聲,就隨着秦老先生去了小書房,完全不給秦含真與他獨處的機會,她只好耐下心來,等待別的時機了。

牛氏見孫女兒悶悶不樂的模樣,不由得笑了:“這嘴上都可以掛油瓶了吧?又是誰欺負你了呀?”

秦含真不好意思地笑笑:“沒有,我是……我是好奇,祖父跟表舅在說什麼呀?爲什麼不能在這屋裡說呢?”

牛氏不以爲然地挑挑眉:“還能爲什麼?這是想避着咱們孃兒倆呢。我看哪,他們八成是要說關家那丫頭的事,就是你那個小姨,到底在咱們家說了些什麼亂七八糟的話,把你娘給連累了。其實這有什麼好避的?我又不是不知道。”

秦含真忙問:“祖母,您知道這事兒呀?”

牛氏撇嘴:“你祖父就是個老好人,怕我跟親家計較,在我面前東瞞一句,西瞞一句的,說得不清不楚,真當我猜不出來麼?他不說,我可以問你虎嬤嬤呀!你祖父有啥事會瞞着虎伯?你虎伯知道了,虎嬤嬤自然也就知道了,哪裡還瞞得住我?我只是不愛跟你祖父計較,才裝糊塗罷了。你那個小姨從來就不是什麼賢良淑德的好姑娘,我早就心裡有數。如今知道是她嘴巴壞惹出來的事,我半點都沒覺得奇怪,只是可惜了你娘。”

秦含真忙湊過去問:“我小姨到底說了些啥?”

牛氏正要說,忽然頓住,瞥了孫女兒一眼:“這些事兒不是你小女孩兒該聽的,反正,你只要知道你小姨嘴碎,聽了不該聽的話,又在咱們家說了就得了,詳細的別問,免得污了你的耳朵。依我說,姓何的賤人氣性也太大了些,估計是自個兒心虛吧。她乾的那些事,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出來的。若她果然臉皮夠厚,做了也就做了。她不要臉,別人也奈何不了她。偏她不要臉就罷了,還不許別人說,非要別人誇她賢良淑德,清白自守,這可不是那什麼……做了……咳,又立牌坊麼?!”

秦含真心裡清楚她“咳”掉的是什麼內容,但鑑於桑姐兒是不該知道的,她只能露出一臉茫然的表情看着祖母。

牛氏不由得又咳了一聲:“反正,你只要記住,以後不要再跟你小姨說話來往就是了。若不是她,你娘也不會死得這樣冤。虧她還不知悔改,把你姥爺也一併氣死了,至今還不知羞恥地想要嫁給表舅呢,卻不知道你表舅最是煩她。你姥姥和大舅舅母如今都在爲她犯愁,就怕她見了外人,不知會說出什麼荒唐話來。今年過年,橫豎兩家都有白事,是不用拜年見客的。你索性也別去你姥姥家裡了,免得見了你小姨,還要受氣。”

秦含真猶豫了一下。如果過年都不去關家探望關老太太、關大舅與關舅母,那等來年開春之後,他們祖孫去了大同,接着又去京城,那她什麼時候才能再與外祖家的人見面?

秦含真便問牛氏:“祖母,明年咱們去過大同後,要不要去京城呢?”

牛氏遲疑:“這個麼……”她想了想,撇嘴道,“我最討厭你伯祖父了,也不喜歡你伯祖母,若叫我去京城受他們的氣,那是萬萬不能夠的!”

“可是……”秦含真眨了眨眼,“爹不是在京城嗎?祖母不想見爹?”

牛氏當然想了,這失而復得的兒子,簡直就是她的命根。若不是京城離得遠,如今又是天寒地凍的,不好趕路,她只怕一得消息,就要往京城去了呢。可是想到丈夫的哥哥一家……她又覺得十分膈應。

秦含真道:“若是能去京城,又不用受伯祖父的氣就好了。”這句話是個試探。

但牛氏沒聽出來,她想了想,笑道:“這話很是。咱們家又不是沒銀子,大不了自個兒尋個地方住下來就是了,事事都能自家做主,也比住別人家裡便宜,何必非得進那什麼侯府去受氣?再說,你祖父家裡是永嘉侯府,可不是承恩侯府。咱們是永嘉侯家的人,跟承恩侯府可沒啥關係。”

秦含真聽到這裡,就猜到祖父祖母有八成以上的可能,會前往京城了。不過到了京城之後,是否要在那裡長住,還是未知之數。她想了想,暫時保持了沉默。

牛氏又咳了幾聲,秦含真揣度着大約是屋裡燒炕燒得熱了,她嗓子幹癢,便到炕屋的小桌上給她倒了杯茶送過來。牛氏喝了茶,微笑着摸摸孫女兒的頭:“這些日子,咱們桑姐兒是越懂事孝順了。”

秦含真甜甜笑着對她說:“這是應該的,祖母疼孫女兒,孫女兒也該孝敬您呀。”

牛氏心裡就象喝了蜜一樣甜,笑道:“說起來,咱們家使喚的人似乎少了些。你身邊只有一個張媽,有事的時候,她在底下幫忙,你想叫人做點事,都沒人照應,也太不方便了。等過了正月十五,就給你添一兩個丫頭好了。你喜歡什麼樣的人?村子裡有沒有玩得好的小姐妹?叫她們來給你做伴好不好?”

秦含真詫異,這……既然是玩得來的朋友,怎麼能把人叫來做丫頭呢?況且,自家若真要上京,豈不是叫那新來的丫頭與家人分離?

不過她拿不準這是不是秦家的傳統做法,沒敢提出異議,只說:“祖母做主就好了,我聽祖母的。”

牛氏滿意地點了點頭,並沒放在心上:“好啦,你把杯子放回去吧。今兒的字是不是還沒寫完?趁着你祖父有事,趕緊去抄,一會兒你祖父過來了,好給他看。”

秦含真答應着,挪回炕桌後抄書去了。

此時此刻,小書房裡,秦老先生已經聽吳少英說完了原委。不過,吳少英遵照姨母關老太太的指示,略作了些許隱瞞,沒提太多何氏在臨縣時的桃色傳聞細節,只說關芸娘是從齊主簿家的粗使婆子處,聽到了一些陳家傳出來的閒言碎語,其中提到何氏的兄長何子煜曾經在臨縣一處大田莊裡做事,還有何氏懷孕不久後,丈夫身死,曾被族人指出她懷孕月數不對,又曾有身份不明的男子深夜來訪,以及何氏放棄七成家財,火改嫁秦安等事。

秦老先生聽完後,臉色有些不太好看,自嘲地笑了笑,才道:“原來如此。當年我還覺得安哥做法太不給陳家留面子,想要給陳家遞個話,給他們賠個禮。何氏所懷的孩子,既是陳校尉遺孤,還當在出生後送還陳家撫養纔是。誰知陳家完全不搭理,我以爲他們仍在氣頭上方纔如此。如今想來,只怕他們早就疑心那孩子並非陳校尉骨肉,纔會巴不得何氏帶着孩子改嫁吧?”

吳少英道:“陳家到底是真疑心孩子並非陳校尉骨肉,還是貪圖陳校尉遺產,巴不得何氏母子不與他們爭,只有他們自個兒知道。老師也不必把這件事放在心上,無論如何,這都是陳家一面之辭。他家若不是自個兒心虛,當初也不會選擇忍讓。學生覺得,何氏本就是二嫁進的秦家門,只要她進門後循規蹈矩,先前生的女兒到底是誰的骨肉,又有什麼差別?橫豎不是秦家骨肉。但是,她若是嫁給秦二哥後,還不守規矩,那就不一樣了。此事還得再查,卻得先知會秦二哥纔好。”

秦老先生抿了抿脣。他在乎的不是二兒媳進門前是否有過生養,而是她本人是否規矩婦人,有沒有讓二兒子蒙羞?不過何氏如今做了那麼多事,已經不配再做秦家的媳婦,犯的錯是多是少,也沒什麼區別了。知會秦安一聲,只是讓他真正下定決心休妻而已。

秦老先生更關注別的問題:“何子煜曾經在晉王妃的莊子上做過事?這就是他能從晉王妃的莊子上調來那羣官軍的原因?除此之外,他還知道什麼?秦王遇襲一事,不會牽連到他頭上吧?”

最關鍵的是,不會牽連到秦家兩個兒子頭上吧?

吳少英坦白道:“表姐夫曾經託秦二哥給家裡捎過信,這是事實。不過此事得到了秦王肯,倒也沒什麼。學生已經去尋周侍衛打聽過,表姐夫只是一路跟着他們走,並沒有打聽過上京路線,也沒問過什麼不該問的。他與秦二哥說話,寫家書,都是在秦王府的人眼皮子底下,家書也讓周侍衛的同僚看過一遍,方纔交付到秦二哥手上。因此,學生覺得這事兒牽連不到表姐夫頭上。就是怕秦二哥回了家後,說了些不該說的話,讓何氏知道了,興許會泄露了風聲,讓晉王妃的人聽到些什麼。這些事,還要等問了秦二哥,才清楚呢。”

秦老先生嘆了口氣,對吳少英道:“這事兒你更清楚,明年我與你師母去大同,你若沒有別的事,不如一道來吧。”

吳少英早有此心,忙道:“能侍奉老師與師母出門,學生求之不得呢。”

秦老先生又嘆了一口氣:“只盼着安哥不會犯糊塗纔好。當年我與你師母就反對他娶何氏,他一意孤行,多年來在外,甚少有回來的時候,又有梓哥兒在……我真不知道他得知這一切後,會說出什麼話來。”

吳少英安慰他道:“秦二哥是老師親自教導出來的,自然明白道理,不會讓老師與師母失望的。老師還請放寬心。”

秦老先生苦笑:“我如何能放寬心呢?好好的,長媳沒了,親家也沒了,雖有兩個兒子,一個差點兒也沒了,一個還不知道是不是孝順呢。罷罷罷,不提這些了,今兒是小年,你既來了,也別回去,索性在家裡吃飯吧,晚上就住下,省得大冷天的還要吹夜風趕夜路。”

吳少英笑着答應下來。

第四百四十七章 動搖第一百四十三章 質問第六百一十章 中秋第一百七十一章 不捨第二章 知音第三百二十五章 失靈第三十二章 純真第六百二十三章 了悟第二百二十九章 病情第四百二十五章 黑鍋第二百八十九章 安慰第四百零八章 遊玩第三百七十六章 歸來第七十四章 糾結第五十四章 鬧事第二百六十六章 豐兒第二百五十七章 晉見第六百三十章 當年第六百七十章 改變第十章 問題第十八章 定名第一百六十五章 隱秘第三十一章 機關第二百九十七章 蘸料第一百零一章 爲母第三十六章 苦主第二百七十四章 幫忙第四章 家長第七十八章 堵心第一百二十四章 怪病第四百零九章 察覺第二百一十七章 應變第二十五章 臺階第三百五十二章 道謝第一百八十二章 疑慮第一百一十一章 密會第六百九十一章 生死第三十三章 相爭第五百一十七章 探望第二百三十一章 提醒第一百零九章 畫燈第五百二十六章 何苦第一百三十二章 祖孫第一百九十章 出遊第十章 追蹤第一百八十七章 送嫁第三百四十一章 封口第四百七十八章 庚帖第四百七十九章 着急第三百一十二章 老孃第五十六章 消遣第八十三章 犯倔第十章 問題第六章 聊天第七十七章 怨恨第二百四十六章 討喜第六百九十四章 胡鬧第八十六章 始終第七十三章 匯聚第五十六章 消遣第一百三十九章 幫忙第四章 家長第三十七章 入夜第五十六章 盯上第十七章 安頓第五百一十九章 質問第一百三十三章 肖像第十九章 發泄第七百零七章 郎舅第三百五十三章 怨恨第一百零三章 巧宗兒第二百一十九章 扣鍋第二十五章 臺階第二百四十七章 冤枉第四十四章 丫環第七十九章 訓斥第六百八十九章 理由第二百三十三章 冤案第九十一章 疑問第六十六章 分說第二百五十八章 辭別第二百二十一章 囑咐第一百一十五章 追蹤第十九章 流言第二百一十七章 消息第三百零六章 糾結第六十六章 消息第四十二章 夜襲第四百二十一章 膽大第五百一十九章 質問第四百八十一章 荒親第六百六十六章 聽聞第二百二十七章 考量第二百一十章 艱難第一百一十五章 迴避第四十章 膽怯第二百一十三章 解釋第四十章 察覺第六百五十五章 暗潮第六百七十七章 班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