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補救

秦柏聽了牛氏的話,還真的回憶起他見過的後生才俊來。

沈家大姑娘是族長太太的侄女兒,哪怕是爲了給宗房面子,也不能把沈家人給得罪了。當初是他們起意要把沈家大姑娘說給吳少英爲妻的,如今既然吳少英沒那個意思,自然要給沈家一個交代,不能讓沈家大姑娘白等了幾個月,卻沒個着落。

只是這替代的人選也不大好辦。秦柏與牛氏到江南來也就是一年多,最熟悉的人家,除了秦氏族人,就是黃晉成一家了。秦氏族中雖然也有幾個不錯的後生,但沈家是松江望族,只怕不大看得上白身。黃晉成家就不必提了,他家子侄自然是好的,可黃家是京城裡的世宦門第,沈家又未必高攀得上。這麼說來,秦柏少不得要打起幾位故交新友的主意。

他在蘇州倒是頗認得幾個書畫名家,詩詞大手,當中也有人與他性情相投,傾蓋如故。這些人家中亦有子侄,家境也不錯,若他寫封信去,說自個兒有意幫着牽線說媒,人家未必會拒絕。只是,秦柏自個兒是個實誠人,若真要給人說親,就一定會看好了,不會介紹個不合適的姑娘過去,得罪了朋友。那幾位書畫名家,論家境與沈家也算門當戶對,但給家中子侄挑媳婦,還是有一定標準的。別的不提,知書達禮是基礎,若能有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方面的才能就最好不過。

秦柏也見過沈家大姑娘,知道那是一位標準的大家閨秀,溫柔端莊,知書達禮,只是恐怕更擅長於管家,詩畫方面只能算是平平。這樣的姑娘在江南任何一家大戶眼中,都是挺不錯的媳婦人選,卻未必能合蘇州那幾家人的心意。秦柏考慮再三,覺得還是別寫這封信的好。

松江還有一個葉家,說來也是秦家姻親。只是葉老舅公家境不太好,即使同在松江,也肯定是高攀不上沈家的,自不必提起。

秦柏在杭州沒認得幾家好友,倒是在湖州有兩位故交,都是當地望族,家中子侄也多,與沈家門當戶對。他想了又想,問牛氏:“你可記得,茅兄家中有個侄兒,好象二十了還未能娶妻,茅兄夫妻都爲他着急不已?你覺得這孩子跟沈家大姑娘可還相配?”

牛氏想了想,記起來了:“我知道你說的是誰了,那孩子倒是個可憐見的,人長得挺清俊,說話也有禮,斯斯文文的,就是臉上總帶着幾分愁苦。他爹死得早,親孃又長年生病,他沒別的兄弟,一直跟着叔叔過活,說是侄兒,其實跟茅老爺的親兒子也不差什麼了。我聽說他前頭訂過一門親事,跟未婚妻是青梅竹馬的,十分要好。可惜後來這未婚妻一病病死了,他傷心之下,就把牌位給娶進了門。湖州的人誰不說他情深意重呢?可這麼一來,他要正經娶妻時,就只能算是娶填房了。湖州那邊差不多人家的姑娘,都不樂意低人一等。但若叫他娶個家世差一等的姑娘,茅老爺他們又不樂意,覺得委屈了侄兒。那孩子的婚事就這麼拖下來了,他老孃卻病得一年比一年重,若是哪天不好了,那孩子還得守孝,到時候就真的成光棍了。所以茅太太他們也在着急呢。”

秦柏與茅、潘二位舊友相處的時候,牛氏也跟兩家女眷有所來往,婦人家閒談些家長裡短,自然免不了要提起家中兒孫的。牛氏曾經向人訴過苦,說兩個兒子續娶如何令人煩心,解決了小兒子的媳婦問題,大兒子卻犯起了執拗;潘家太太則說起女兒女婿三天兩頭吵架,還有兩個兒媳婦之間面上和氣,私底下卻總是事事都要爭個先,小手段不絕,非要把對方壓倒不可,叫她頭痛不已;茅家太太操心的卻是侄兒的婚事,明明孩子樣樣都好,可就是命苦了些,自小沒了爹,娘又不知幾時就撒手去了,他本身還有秀才功名,但爲了侍母疾,耽誤了讀書,舉人功名還不知幾時能考得,娶妻又成了問題。

可見家家都有本難念得經。秦柏不知道這些內情,只覺得兩位舊友生活幸福,妻賢子孝,兒孫滿堂,一點兒煩惱都沒有呢。今日聽了老妻的話,才發現原來舊友們也有這許多不圓滿之事。

秦柏問牛氏:“你可曾聽茅家人提過,他們打算給茅兄的這個侄兒說什麼樣的姑娘?”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免得他提了沈家大姑娘,茅家卻沒看上,那就兩邊都得罪了。照理說,茅家在湖州,與沈家在松江,其實是差不多的地位。兩家門戶相當,地位平等,沒有誰嫌棄誰的道理。只是沈家大姑娘乃是旁支,年紀也大了些,父親還是個糊塗人,這些都是減分項。而茅家一直沒能給侄兒說來合適的親事,難道就真的只是因爲湖州本地的姑娘都不想做填房?

一個二十歲的青年秀才,家境又好,人才也出衆,若不是太挑剔了,怎會沒姑娘肯嫁他?雖說名份上是續娶,但前頭那位是牌位進門,如今娶填房,實際上乃是初婚,除了差點兒名份,實惠是一點不少的。茅家侄兒遲遲不能定下婚事,定有別的緣故。

牛氏也就是跟茅潘兩家的女眷聊過幾迴天,對於內情並不十分清楚,只能說些她聽來的八卦傳聞:“好象是茅家侄兒還惦記着前頭那一位,不大樂意娶妻,湖州差不多的人家都知道這事兒,所以不想委屈了自家女兒。不過他再不樂意,也不能拖下去了。他老孃病得厲害,不知幾時就撐不住,無論如何也要看着兒子娶了妻,才能閉眼呢。爲了孝道,他是一定要儘快把媳婦娶進門的。只不過他家雖着急,這媳婦的人選也不能馬虎了,否則他老孃也受不了。別的不提,家世總要相當,才貌上也要匹配,姑娘得要是嫡出的,要知書達禮,還得會管家。他們家的家業不小,新媳婦一過門就要執掌中饋,沒點本事可不成。”

這要求就高了,怪不得茅家遲遲未能給侄兒定下親事呢。能符合要求的人選,基本都是作爲未來的宗婦被培養起來的,完全可以做原配,憑什麼委屈自己嫁來做填房呢?若茅家侄兒果真人才十分出衆,也就罷了,偏偏他只是個秀才,爲了侍母疾,還耽誤了科舉,否則也不是沒有那不那麼疼女兒的人家,爲了實惠而成就親事。

秦柏想了想,覺得沈家大姑娘的條件還算合茅家的要求,接下來就要看他們兩家談得怎麼樣了。他頂多是從中牽個線,卻不能打包票事情必成的。

他便告訴老妻牛氏:“你去把這事兒跟宗房嫂子說一說,看她的意思如何?若他家不介意女兒去給人做填房,我就給湖州那邊寫信過去。趁着年前要送年禮,跟茅兄提一提。這事兒也不能拖太久了,茅家也正急着呢,萬一他們已經定好了人選,我再寫信去就無用了。”

牛氏點頭應下,笑笑道:“說起來我臉上還怪臊的。早知道會這樣,先前我對沈家就不那麼熱心了。我看沈家大姑娘挺好,只當少英會喜歡,沒想到他還是那副舊脾氣,又有正道理,我不好說他的。如今給沈家介紹茅家的孩子,雖然也挺好,但畢竟松江與湖州離得有點遠。而且少英是進士,又做了官,茅家孩子卻只是個秀才,家中又有病重的老孃,還不知道沈家會怎麼想呢。這拿來補救的人選不如少英好,我方纔又幫着少英騙宗房嫂子,如今都不好意思見她了。”

秦柏柔聲道:“這都是爲了晚輩們着想,做長輩的多受點累,又有什麼呢?少英娶妻,總要他自個兒樂意了,日後才能夫妻和睦。我知道你這些日子辛苦了,要不我過去跟宗房嫂子說?”

牛氏忙擺手:“不用不用,這些是我們婦人家的事,你大老爺們兒插什麼嘴?快看你的書去吧。”說完又是一哂,“都是桑姐兒那丫頭惹出來的,也不知道她都跟少英說了些什麼,惹得少英對這門婚事如此不樂意!”

她氣沖沖地去尋孫女兒。秦含真正在擺弄一塊炭條,研究着要怎麼把它弄成一支實用又不會弄髒手的畫筆,猛一瞧祖母來了,臉上還猶帶幾分怒氣,心道不好,趕緊把炭條丟開,端坐在書案後作乖巧狀:“祖母您來了?”語氣又甜又嗲,正是撒嬌時的標配。

牛氏被她這麼一嗲,怒氣就先去了幾分,沒好氣地說:“你都跟你表舅說了什麼?今兒我與你宗房伯祖母去尋你表舅說親事,幾句話就叫他堵回來了,連人選都沒能提一提。你表舅爲了推拒婚事,連謊都撒上了,定是你說了沈家的壞話!”

秦含真連聲叫冤枉:“我也沒說什麼,只是把知道的與沈家有關的事都告訴了他,讓他自己做判斷而已。我看錶舅是真的沒心思考慮這些,現在他正忙着呢。況且他也不是拒絕了您做的媒,只是說要等一陣子,等他閒下來了再提婚事罷了。您要是真的看好沈家,那就等一等嘛。”

牛氏瞪她一眼:“好啊,原來你早就知道了!”

秦含真笑嘻嘻地。事關表舅的終身大事,她當然很關心了。方纔宗房族長太太前腳剛走,她後腳就去了吳少英那兒,早已把事情經過都打聽清楚了。她覺得自家祖母也太着急了,無論古今中外,做長輩的逼婚,都是件令人煩心的事。只要吳少英不是打定主意一輩子單身,又何必逼得他太緊呢?他還不到三十呢,若是在現代,這歲數也還年輕,不必着急的。

牛氏卻只恨孫女兒不明白自己的苦心:“他一個人頂門立戶,家裡家外一把抓,連個能替他分憂的人都沒有。從前他是閒人,也還罷了。如今他都做了官,難不成忙完了衙門的事,回到家裡還要自個兒操心吃穿?沒有這個道理!眼下我們家還能幫他操持一二,等年後我們一走,誰還能照看他?!你總說自己敬重你表舅,卻不懂得爲他着想,他真是白疼你了!”

秦含真只能乾笑了,心裡也有些訕訕的。她這不是尊重吳少英的個人意願嘛……

第四百六十八章 煩惱第三百三十二章 討論第三百七十九章 不甘第二百二十六章 吐血第六百一十二章 考驗第七百二十四章 湖石第四十八章 灰頭第六百九十一章 生死第一百六十三章 賜死第三章 恩情第二百三十七章 正道第五百七十一章 見證第二百四十五章 輩份第三百二十四章 現行第一百零八章 狼狽第一百四十章 坦言第六百八十四章 悔恨第二百五十五章 惱怒第三十七章 癲狂第二百八十八章 窘迫第四百九十七章 名師第一百三十六章 衝動第一百零二章 新人第五百零六章 穿幫第二百二十六章 吐血第十二章 小姨第四百八十五章 打斷第四十八章 用功第一百零九章 畫燈第二百一十九章 返城第二百六十二章 烏龍第一百五十六章 迴歸第四百四十五章 熟稔第二百一十六章 原委第一百零二章 地痞第四百五十章 偏執第二百五十六章 遇見第三百八十四章 默契第四百二十七章 天意第三百四十四章 嬉鬧第四十一章 路遇第四百五十八章 制約第五百二十三章 回報第四百二十九章 召集第三百零八章 鄉試第一百三十三章 撲空第六百四十二章 喜帖第六十八章 棄暗第七十二章 默契第一百零六章 身份第九十三章 晚膳第九十章 殷勤第四百零二章 家宴第二百六十六章 壞蛋第四十章 膽怯第二百五十八章 路遇第二十五章 臺階第四百零九章 察覺第二百一十七章 消息第三百七十三章 老父第六十一章 賠銀第七百零九章 通信第七百二十五章 歸來第六百六十九章 教誨第四十五章 小宴第八十五章 膈應第四百四十九章 把柄第七百二十三章 展望第五百三十五章 打聽第十章 分析第九章 巧合第二百一十章 艱難第一百八十四章 崩潰第二百九十三章 矇混第一百一十三章 肝疼第十七章 安頓第四百八十八章 說服第一百二十四章 怪病第二百三十九章 歡喜第二百二十五章 隱憂第六十九章 質問第五百三十七章 探問第五百五十九章 代價第九十二章 上學第一百五十六章 相認第六百九十四章 胡鬧第二百九十二章 吐血第六十二章 彌補第七百一十九章 藏書第十五章 心虛第三百四十六章 苦心第五十七章 遺言第六百九十八章 告狀第二百一十四章 嫌棄第六百八十八章 狀況第二十三章 入住第五百二十六章 何苦第一百七十章 氣憤第六百六十五章 邂逅第二百五十五章 茶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