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請罪

塗大夫人立刻就被看管了起來。不但她本人被看管了,連她身邊的丫頭婆子們也不例外。塗家家主這是鐵了心,定要斷絕她與外頭的聯繫了。

塗大夫人雙眼通紅,撕心裂肺:“老爺!你難道就不顧我們幾十年的夫妻之情,不顧骨肉之情了麼?!你問我是不是隻有王妃是親生的,難道王妃就不是你親生的女兒?!”

塗家家主這時候才勉強穿好了一身大衣裳,冷淡地回頭望了妻子一眼:“正因爲她是我親生的女兒,我纔不能眼睜睜看着她往絕路上走,還連累了孩兒,更不能讓她把我們塗家拖下萬丈深淵!夫人,你要怪我無情,我也無話可說。我既做了這家主,心裡自然不可能只裝着自己的妻兒,我還要爲這滿門近千人口的身家性命着想!”

他在心腹的攙扶下往外走,一邊走一邊吩咐:“甄有利的家人親友全數不許走脫,命人先看管起來,若官府來人鎖拿,只管交出去。叫人把李延盛送回家去,讓他往後不必再來了,也不許家中任何人與李家再有往來!李家若來人,不管是誰,直接打出去,不許進門!”

他還沒忘記叫人把李延朝的外祖喚來,命其到祠堂先跪上幾個時辰再說。他如今沒空去理會這一支旁支,但對於爲塗家、爲女兒招來禍患的人,他是絕對沒有好感的。李家是外姓人,他管不得,但總能管李家太太的父親,他的旁支堂弟。若是李家夠聰明,就該知道這時候應該怎麼做。他也好藉機狠狠出一口氣!

這時候,家中的管事忽然來報:“回稟老爺,方纔清點正院的丫頭婆子,發現紅鴛不見了!有婆子說,瞧見她剛剛從花園後頭的夾道小門逃了出去。那邊的看門人不知內院的事,竟叫她走脫了。”

塗家家主腳下一頓,臉色陰沉了下來。

紅鴛是塗大夫人身邊的大丫頭,素得她看重,但並非塗大夫人陪房之後,而是塗家的家生子。如今所爲,與賣主無異了。

他冷然回頭望向屋中的妻子,塗大夫人也剛剛從身邊的丫頭處得到了紅鴛成功逃脫的消息,心下頓時一鬆。紅鴛素來機靈,她方纔是守在門外的,定然聽到些什麼,或許能成功將消息傳到女兒蜀王妃耳中,讓蜀王妃早做準備。塗大夫人只惋惜王府醫官走得太早了,也沒有私下說話的機會,否則也不必紅鴛冒此大險。

她看向臉色難看的丈夫,嘴角浮現出了勝利的微笑。

塗家家主卻只是冷笑了一聲:“真真蠢貨!她以爲她逃出去能做什麼?身爲塗家奴婢,卻行背主之事,這個丫頭留不得了!”他吩咐管事,立刻去官府告官,說紅鴛偷盜主人巨資財物出逃,請官府鎖拿,同時將紅鴛的家人全數捆了,送去人牙子處發賣,而且還要跟人牙子說清楚了,要一個一個地賣,務必令她這一家子全都四散各地,不得團聚。至於賣到什麼地方去,他全無意見,不會理會。

塗大夫人目眥欲裂,丈夫此舉是要斷她臂膀!紅鴛一家都是她的人,這麼一處置,豈不是全都廢了?!她身邊的丫頭婆子們更是膽寒不已。連紅鴛這般體面的大丫頭,父母還是小管事呢,都只能落得這般下場,還連累了全家大小,那她們若是違逆了家主……

所有人都在暗暗修正了自己的立場,只是面上不露而已。她們還要在塗大夫人身邊侍候的,自不可能公然得罪主母,但實際上該怎麼做,她們心裡已經做出了選擇。

然而塗家家主卻沒有多加理會妻子的反應,甚至也沒有另外再派人去追捕紅鴛。只要以偷盜的名義告了官,這個丫頭就算是廢了。何況,她會逃往何處,對塗家家主而言根本就不是秘密。他不認爲女兒得了消息,還能做什麼。眼下最要緊的,是要進宮向太后說明真相,向太后、皇帝請罪。

到了這時候再請罪,興許已經有些晚了,但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他是一家之主,總要護住閤家老小的性命。所幸太子殿下應該無恙,對他下手的人,無論是李延朝還是甄有利,嚴格來說都不算是塗家的人,必要的時候,沒什麼不可以割捨的。塗家的平安,纔是最要緊的事。

且不說塗家家主在慈寧宮與太后說了些什麼,又是如何惹得太后震怒,只能長跪在殿前磕頭請罪的,乾清宮裡的皇帝沒多久就收到了消息,連塗家家主在太后面前說的是什麼話,也都知道了。他還知道,太后已經開始重新梳妝更衣,並命人備下鳳輦,要往乾清宮來了。她打算把塗家家主也一併帶過來,打算做什麼,簡直不用猜。

皇帝淡淡地笑了一笑:“太后仍是那麼的睿智,永遠知道什麼樣的做法纔是最正確的。”

張朝貴小心地擡頭看了皇帝一眼,見他似乎並未發怒,便試探地問:“陛下是否打算見太后娘娘?”獨生兒子遇險,皇帝若是打算晾一晾太后與塗家家主,也是人之常情。

但皇帝並沒打算這麼小氣:“自然是要見的。那可是太后。”他每隔幾日就能收到兒子平安的消息,心情正好,對那意圖傷害兒子卻至今被溜得團團轉,根本找不着北的歹人,其實是好笑的想法更多些。憤怒是有的,但還不至於遷怒到太后身上。他知道這事兒與太后無關。太后早知太子出京之事,能隱瞞至今,連太妃們、塗家人以及寵愛的蜀王幼子都一無所知,可見太后心裡是護着太子的。他還不至於分不清是非曲直。

只是塗家家主還需要敲打,竟然縱容得後宅婦人做下這等惡事,他還一無所知,直至今日才發現真相,實在是可笑又可厭。趁此機會,讓塗家人再老實些吧,不要總想着在朝中出頭了。身爲外戚,何必總想着手握實權?安享富貴尊榮也就夠了。若後代子孫中有人有出息,日後自會有他家的造化。皇帝連秦家都約束得那麼緊,更何況是隔了一層的塗家呢?

張朝貴看着皇帝的臉色,已經猜到了他的想法,心下一鬆,微笑着道:“陛下,方纔奴才聽說,太子殿下已經過了黃河,一行人都平安,太子殿下也沒有身體不適,可見真的是大好了。算算日子,只怕沒有幾天,太子殿下就回到京城了!”

皇帝笑道:“朕已經知道了。這一回太子能平安歸京,永嘉侯、黃晉成、沈維瑛等人俱有大功,浙江巡撫從旁協助,亦有功勞。還有趙陌與秦簡這兩個小子,難爲他們小小年紀,也是有膽有識。待他們平安歸京,朕定要厚厚重賞!”

張朝貴忙恭喜皇帝,得了忠臣良將,就連少年人也都心向皇家,一心爲皇帝效力,云云。

皇帝笑着擺擺手,不想再聽這些奉承的話了。他如今最慶幸的,就是當初答應了小舅子秦柏,放他到金陵去照應太子。若不是有秦柏在,興許太子早已遇險了。當初他還曾經想過,秦柏將趙陌帶去,多少有些不妥,但趙陌身世可憐,品性也不錯,既然秦柏信得過,他也不好多說什麼。可如今,皇帝一點兒都不覺得趙陌有什麼不好了,這孩子簡直比他父親要討人喜歡一百倍!

這樣的好孩子,明白事理又知所進退,怎麼就有那樣一個父親呢?皇帝曾經也十分賞識趙碩,趙碩得以冊封遼王世子後,向他表明自己並無野心,只是想要自己該得的世子名份什麼的,他也曾經欣慰過。可如今看趙碩的言行,野心仍舊是明白得路人皆知,皇帝心裡漸漸就有些冷了。

他開始覺得,把這麼一個人留在太子身邊做臂膀,似乎並不是什麼妥當的想法。不過,趙碩本身就是遼王世子,日後總有繼承遼王府的時候。遼東那邊,還是需要人鎮守的,倒也沒什麼可擔憂的。趙碩,自然會有他該去的地方。

不過,有功就得賞。皇帝開始思考,要給那幾個功臣什麼樣的賞賜。黃晉成已經破格升了官,暫時不好再動了,只賜些金帛就是。日後他在金陵任滿,再立些功勞,履歷上好看些,再行升遷也容易。

不過永嘉侯秦柏這邊,就有些不好賞了。皇帝也很煩惱,小舅子年紀大了,也無心任官,平日生活也不奢侈,只賜田地財物,男女奴婢,都沒什麼意義。該賜些什麼樣的東西,纔會讓秦柏高興呢?

皇帝想起了秦柏的兩個兒子。他問張朝貴:“秦平在宮中做了多久侍衛了?”

張朝貴自然是知道的:“秦侍衛是前年十月萬壽節後進宮任職的,算來也有一年多了。”

一年零兩三個月,這個資歷有些短了。況且秦平做侍衛時,已經升了品級,想要再升,卻要再等一等纔好。秦柏的功勞,是不好公然對外說明的,怕會影響了太子的名聲,也會惹得那些御史喋喋不休。

皇帝又想起了秦柏的另一個兒子:“秦安如何?朕聽說他如今在大同爲官,是什麼官職?表現如何?”

第六百五十四章 開解第五百七十九章 吐血第六百一十三章 傳遞第四百一十章 線索第二百一十五章 情義第一百八十二章 疑慮第二百一十二章 明白第三十四章 二門第二百四十六章 污水第一百一十九章 決意第一百八十八章 清晨第五十九章 原因第二十七章 衝突第一百七十一章 看法第三十六章 羨慕第四百三十五章 訓父第一百六十八章 夫妻第二百零一章 王家女第一百六十八章 夫妻第五百零三章 攀親第四百二十二章 心黑第五十五章 馬屁第三百四十章 成全第九十章 交惡第六百九十九章 封賞第二百五十八章 辭別第二百四十九章 產業第七十六章 假信第六百五十九章 串門第一百一十三章 吐血第一百六十一章 偷聽第一百四十六章 下藥第一百三十八章 親戚第五十二章 稱呼第六十章 家事第二十九章 青睞第一百九十八章 出發第四十五章 小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夢破第十八章 贈禮第一百四十一章 謙虛第十八章 弔唁第三百二十章 門生第一百九十章 中風第三十三章 好主意第五百五十章 打擊第二百一十三章 報信第三百六十二章 條件第三百五十二章 道謝第二百一十三章 解釋第五百零八章 牽手第十四章 東關第一百一十五章 形勢第五百六十八章 爭吵第二百二十三章 點醒第四百零六章 妄想第二百二十六章 吐血第二百七十四章 下場第十四章 東關第六百五十一章 提醒第四十九章 故人第五百八十五章 心灰第一百四十五章 藥瓶第四百八十九章 鬱悶第十一章 內情第三百五十六章 出手第六十八章 慶幸第六章 積怨第五十章 分析第二十九章 猜測第一百一十章 飯莊第五百一十八章 密會第四百五十一章 雙全第二百六十八章 離別第五百三十二章 可疑第三十九章 催促第九十一章 疑問第六百七十八章 回朝第一百三十七章 關鍵第五百九十四章 共事第一百六十章 拒絕第七百二十四章 湖石第二百七十八章 三指第二百五十九章 君子第四十三章 詫異第一百七十四章 事發第一百四十一章 謙虛第五十八章 野心第二百四十三章 陰沉第七百零二章 死因第四百二十七章 天意第三十六章 建議第一百八十一章 夫妻第五百五十八章 處罰第五十一章 故友第七百一十九章 藏書第三百六十八章 降爵第七百一十二章 白眼第二百二十二章 提醒第三十七章 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