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追蹤

甄有利自從帶人上元縣衙裡出來,便很快找到了落腳處。

他是習慣了過舒適日子的人,手頭又有錢,自不會委屈了自己。爲了日常生活方便,他特地在金陵城最好的客棧之一中租了一處獨|立的小院,一日三餐都有人負責,每日定時會有人打掃,洗衣之類的雜務也不必自己操心,院子後牆外頭就是客棧後的巷弄,要避人耳目出去也方便。

此時還未出正月,金陵城裡依然有許多外地來的人,或是探親訪友,或是遊玩散心,甄有利一行在當中並不算十分顯眼。若說他們有哪些引人注目的地方,大約就是除了甄有利以外,其餘的人氣質都偏冷漠陰沉,又在大過年裡穿着黑衣走動,臉上半點笑容都沒有,旁人自然會覺得奇怪,忍不住多瞄幾眼,然後被他們嚇得不敢再看。

沒辦法,甄有利這回帶來的人裡,除了一個可以協助情報工作,其餘人都是專做髒活的死士,即使在蜀王府的死士羣體中,都是十分不受歡迎的那種。他們往往少有出動的時候,但一出動,隨時都有可能會回不來。若當中有人離開一兩個月,其他同伴都未必會過問一句——派甄有利南下的人,之所以會給他選擇這樣的下屬,也是因爲這種原因。

甄有利會選擇在客棧落腳,而不是尋找更加隱蔽而安全的住處,其實也是因爲他手下帶來的這些人,日常生活都習慣了別人的侍候與照顧。他這一路南下已經吃夠了苦頭。明明他纔是頭領,要對他們下命令的,可路上他卻費盡了力氣去照顧他們的衣食住行——夫人可從來都沒提過他還要煩惱這種事!這幾個人說是要令他命令行事,其實誰都沒把他放在眼裡。甄有利恨得牙癢癢的,卻半句抱怨的話都不敢說——要知道,這些傢伙可都是殺人不眨眼的主兒,萬一翻臉了,不顧主人的吩咐直接砍了他怎麼辦?!

於是,甄有利把大部分人留在客棧裡,只帶了那名負責情報工作的死士出門打探消息。根據李延朝所提供的情報,載有太子的馬車曾有過數名護衛騎馬守衛,經過五里坡之後,馬車曾一度消失在李延朝的視線中,重新出現後,護衛的人數就少了一半,之後馬車再也沒在李延朝面前消失過,因此要把太子調包成遼王世孫,就只能是在五里坡。

甄有利也不知道李延朝的說法是經過修飾的,直接帶着手下去了五里坡打聽。事實證明李延朝是個無能之輩,而他帶來的人一向專職於情報打探,一出手就發現了重要線索。

他們在五里坡附近找到一位自稱是秦氏族人轄下佃農的老人,因着家正好就在那一帶,事發那日見天氣不錯就出來閒走,湊巧瞧見了馬車經過的情形。永嘉侯秦柏乃是秦氏族中最尊貴的族人之一,近幾個月又回到老家來祭祖,身爲秦氏家族的佃農,怎麼可能不認得永嘉侯府的馬車?他還以爲是永嘉侯回秦莊來了呢。誰知道馬車只是在路邊小樹林裡停了一下,從車上下來一個人,上了早就藏在小樹林裡的另一輛馬車,就帶着四名騎馬的護衛朝秦莊的方向走了。而永嘉侯曾帶回秦莊來住過一陣子的一位小公子,則從小樹林裡走出來,上了馬車。佃農當時遠遠瞧見,還在疑惑這位小公子是在做什麼呢。不過對方很快就坐車離開了,他也沒來得及多問。

這位佃農因爲新年裡走親戚,先前有好幾天不在家,並不知道有人曾經來五里坡打探過消息,自然也就不會有告訴來人這個消息的可能了。

甄有利聽了,便知道是李延朝派來的人沒福,竟沒發現這位難得的目擊者。託佃農的福,他確定了那日遼王世孫確實是在五里坡與太子殿下調換,引走了李延朝,而太子則在護衛們的保護下,躲進了秦莊。說不定當時永嘉侯也在秦莊裡呢,正好接應太子。只是不知道,太子如今是不是還在秦莊呢?

秦莊上人來人往,十分熱鬧,但來的基本都是秦家的親友。作爲單一家族所形成的村落,周圍都是家族成員的田產,平日裡是很少會有陌生人上門的。太子若要躲進來,一天兩天還罷了,時間長了一定會被發現的。甄有利頂着秦莊中人懷疑的目光,打探了一圈,確定永嘉侯秦柏所屬的六房祖宅中並沒有身份不明的客人借住,主人也不在,並且是在李延朝盯哨那日就回城裡去了,他就知道,太子定然早已離開了秦莊。

那太子離開後,又會去了哪裡呢?

五里坡的線索已是斷了,甄有利只能指望另一邊的葉氏醫館了。這一回,他運氣挺好的,才埋伏了一天,就看見了前來買藥的沈太醫。甄有利也認得沈太醫,加上李延朝先前提供的線索,他知道沈太醫如今就跟在太子身邊,於是便帶了人,悄悄地跟在沈太醫身後,好弄清楚對方如今到底在何處落腳,是否仍舊與太子同行?

只見沈太醫不緊不慢地沿着街道前行,時不時買點小吃、雜書什麼的,然後晃到街角的渡口,便上了一條早等在那裡的小船。撐船的不是別人,正是他的藥僮。藥僮近日學會了撐船技術,手中船篙輕輕一點,船就離岸駛去。

甄有利和他的同伴目瞪口呆地站在渡口旁。他們都是北方來的旱鴨子,也不懂撐船,更沒有船在手上,如今叫他們如何去追沈太醫?!

幸而天無絕人之路。江南一地,河網密佈,河上的船兒自然也多。甄有利的同伴迅速瞄上了一艘負責運貨的小船,拉着他就跳了上去,也不顧船上濃重的魚腥味兒,往船家懷裡扔了一顆銀錁子,就要他追上前頭的船。

船家揣好銀錁子,偷偷打量了甄有利二人一眼,裝作笑得貪婪的模樣,道:“謝兩位客官打賞,小的這就追上去!”一路搖擼,竟是慢慢追了上去,雖然離得有一段距離,卻完全沒有跟丟。

不久之後,沈太醫主僕倆坐的船靠岸了,二人下錨上岸,卻直接到了一處私家小碼頭,直開後門而入,便消失不見了。

甄有利坐的船來到那小碼頭邊上,他看了又看,還在猜測這宅子會不會就是太子的新落腳點,他那位同伴已經壓低聲音告訴他:“看起來象是先前那一位住過的宅子。不過是假裝離開,到鎮上小住幾日,又暗地裡折了回來。這裡畢竟是他們住慣了的地方。只是這一回,他們走水路從後門進,李大人的人竟毫無所知!”

甄有利頓時明白了,忙拉着同伴就在附近的另一處小碼頭上了岸,折回來看沈太醫進入的宅子,對比周圍的環境,可不正是李延朝口中提過的太子原住處麼?!原來太子先前說要離開,不過是要做個假象,其實是爲了將李延朝手下人的注意力轉開,然後才偷偷回來。這法子說來淺顯,但李延朝竟然連如此簡單的計謀都沒有發現,簡直就是廢物!

甄有利又氣沖沖地去了上元縣衙,摒退左右,衝着李延朝發了一頓火。

李延朝得知太子又住回了原本在淮清橋的宅子,只是改爲從後門進出,而他的人卻只顧着到處去探消息,竟沒有回來多看那宅子一眼。會犯這種錯誤,確實是他的疏忽。若是別的事,這點小疏忽不算什麼,可如今他沒有發現的線索叫甄有利發現了,他還有多少底氣去爲自己的功勞爭一爭呢?

李延朝只覺得眼前再次發黑,血氣上涌,一口氣涌到喉嚨處,叫他死活嚥了下去。

甄有利卻在這時候說:“連這麼淺顯的圈套都沒看出來,怪不得李大公子至今只能做個代縣令,還馬上就要被人趕下來了呢。我看李大公子也別想做什麼官了,還是回去做個閒人來得輕鬆。”

李延朝只覺得那口血無論如何也咽不下去了,口一張,便直接噴了出來。噴完血後,他就開始咳個不停。

甄有利有些嫌棄地看着他,冷淡地說:“李大公子正病着,還是好生休養着吧。吃過這一回的虧,但願你將來能聰明些,別再做蠢事了!”

他轉身走人,正遇上聞聲而來的師爺與李家下人,前者迅速朝屋裡看了一眼,見李延朝又吐血了,便厲聲對甄有利道:“你這人是不是太過分了?!我不管你在塗家夫人面前有多得重用,李家是塗家姻親,你一介下人竟敢待李家大公子無禮,一而再,再而三地將人氣得吐血,真真是豈有此理!我已寫信送回京中,向李老爺稟明此事,請他老人家去問一問塗家夫人,爲何要縱容惡奴!到時候塗夫人怪罪下來,有你好看的!”

甄有利冷笑一聲,塗夫人會怪罪他?那根本不可能!

他冷淡地走了,理都沒理師爺一下。師爺氣得臉都青了,可李延朝病情要緊,他只能先吩咐人去請大夫,先把自家東主弄醒了再說。

甄有利纔不管身後的兵荒馬亂。如今他有了太子的下落,想要做些什麼事就方便了。他回客棧與死士們商量了一番,決定要來一場火災,好讓太子死於“意外”。誰知,等到他們穿戴妥當,悄無聲息地趁着夜色潛入宅子的時候,宅子裡的人卻剛剛從後門的小碼頭上了船,一行人悠哉遊哉地離岸而去了。

甄有利確信自己並沒有露餡,那太子爲什麼要離開?!很快他就發現沈太醫主僕並沒有走,而且閒談中提到太子聽聞內橋一帶有花國盛會,李仙翁要在盛會上演自己的新戲,想要去見識一番,因此帶着幾名隨從離開了。沈太醫卻抽籤抽到要留守宅中,正自覺晦氣呢。因爲太子打算好了,要在內橋那邊住上幾日,好好樂一樂,開春後就要回京去了,今後還不知有沒有這樣的機會再出來遊玩。

沈太醫猶自惋惜着好機會,甄有利已經示意同行的死士們撤退了。離開的時候,他衝着內橋的方向看了一眼,心裡決定要換個地方繼續行動。

那等風月場所,發生意外的機會更多,不是麼?即使太子真的出了什麼事,皇家爲了太子的名聲着想,應該也不會多加追究吧?

第一百零三章 立場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婚(下)第一百三十章 偷聽第五百二十三章 回報第八十八章 藥方第七百一十八章 帝婚第一百零二章 新人第二百二十六章 告之第一百九十七章 進園第六十七章 分析第一百二十四章 怪病第三百三十六章 美夢第一百二十二章 禮物第二百七十八章 變卦第二百二十四章 苦心第二百四十一章 議定第一百四十一章 謙虛第九十章 殷勤第二百二十二章 提醒第六百九十九章 封賞第七十六章 信任第五十一章 土臉第四十三章 差別第六百九十五章 紙虎第二章 家書第六百七十章 改變第二百二十三章 搪塞第六十八章 慶幸第五百八十八章 好親第四百二十七章 天意第六百零六章 議論第三十四章 照面第七百二十章 官司第五百五十三章 大消息第三百四十章 成全第二十四章 喝斥第四十二章 盧家第二百一十九章 扣鍋第七百零八章 消暑第一百零五章 重振第六十九章 質問第四百三十八章 邀請第四百二十章 冊子第二十二章 歷練第二十八章 絡繹第四百六十五章 三方第一百三十八章 親戚第七十六章 查問第三百九十四章 碰壁第一百一十九章 私心第五百二十五章 將至第一百六十章 續絃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和第八章 顧慮第二百零七章 出遊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事第六百五十四章 開解第十章 追蹤第四百五十四章 花燭第四百五十一章 雙全第一百零三章 巧宗兒第三百八十四章 默契第八十七章 報信第七百一十八章 帝婚第二百二十章 招供第二百四十八章 示好第三百六十章 謎案第一百六十九章 遷墳第一百六十九章 求助第二百四十七章 道賀第七十三章 匯聚第一百一十九章 決意第八十三章 冷汗第一百五十九章 姑嫂第七十八章 堵心第三十四章 族譜第二十八章 送花第四百二十四章 蠢貨第一百四十一章 揭破第二百一十二章 試探第四十三章 詫異第二百三十章 利用第七百二十二章 晉見第七百零二章 死因第四百八十九章 鬱悶第三百九十七章 八卦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事第五百六十二章 雨後第八十九章 問罪第二百四十一章 新寵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鵲第四百三十九章 孽子第六百九十章 暈倒第六百七十六章 過繼第七十八章 盤問第二百六十一章 探望第一百零九章 畫燈第二百四十一章 風聲第六百三十二章 審問第六百四十七章 打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