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家事

秦平前兩日來了信,主要是說些家中的瑣事,諸如米脂劉賬房要上京報賬,還有京中幾處新產業今年收入頗豐,等等。『

還有隔壁的宅子,也許再過不久就會徹底歸永嘉侯府所有了。

據秦平說,這是長房那邊出了力,一方面打點了工部的人,叫他們向謝家人施壓,藉口皇帝新賜給臣下的宅子,需得修葺一下才能讓新主人入住,其實就是在逼謝家人搬走。另一方面,長房秦仲海夫妻倆也去尋了謝老尚書生前的門生說話,通過他們向謝家人遞信。

謝家人之所以死賴着那宅子不走,其實是就因爲謝大爺是白身,兒子身上也還沒有功名,擔心這一搬走,就徹底失去了尚書府公子這個高高在上的身份,沒辦法再重回京城權貴圈中來了。他們過慣了幾十年高官厚祿的好日子,不想就這樣回保定鄉下度日,一心想着要撐到兒子有了功名在身,訂下一門顯赫的好親事,再考慮離開。到時候即使他們回了老家,兒子有岳家扶持,將來也不愁沒有好前程了。

他們的如意算盤打得很響。問題是,他們算得再精,也要看別人是不是願意配合。謝老尚書本是寒門出身,一家子就再沒第二個有出息的成員了,連他的兒孫,都是讀書不成。謝老尚書一死,謝老夫人也跟着去了,謝家立時幾乎打回原形。真正顯赫的人家,哪裡還能看得上他家的孩子?而略次一等的人家,謝家人又嫌棄。

謝家人倒是想盡快讓兒子考個功名回來,再給兒子訂下好親事呢,可如今謝老尚書夫妻倆去世都還未滿三年,謝家人尚未出孝,如何能科舉、說親?謝家人心裡再着急,也只能厚着臉皮繼續在這處曾經的尚書宅子裡賴下去了。

秦仲海託到謝老尚書的門生面前的時候,話裡話外的用辭還是相當冠冕堂皇的,只拿聖旨說事。但姚氏到了對方女眷面前,說的話就沒那麼客氣了,隱隱約約地,透出幾分威脅來。

謝家人以爲賴在宅子裡,就能得什麼好處,可秦家永嘉侯是什麼來頭?聖眷又是何等隆厚?皇帝賜了宅子給小舅子,本是恩寵,可半年過去了,小舅子都沒能搬進去,如今還被逼得離開了京城。滿朝文武都對這種事束手無措,生怕被人按上一個威逼老臣後人的罪名,可皇帝這口氣能嚥下去麼?聖旨都不算數了,皇帝的威嚴在哪裡?皇帝仁慈,不與謝家人計較,謝家也得懂得分寸纔是。

真逼急了,無論是皇帝還是秦家人,決定要給謝家一點顏色看看,謝家的孩子別說考科舉得功名了,只怕連說一門象樣的親事都成了妄想。還有謝老尚書的那些門生故舊,既然約束不了謝家人,那就別指望能在仕途上有什麼大作爲了。

秦家人雖是外戚,但這種事不是辦不到的。謝家人也好,謝老尚書的門生故舊們也好,若是不信邪,只管去賭一賭,就怕他們承受不起賭的後果。

姚氏也是沒有耐心了。本來憑着兩家多年的鄰居情誼,她也不想把事情鬧得太僵的,曾經還想過要爲謝家人另行安排一處住所。誰知道這謝家人給臉不要臉,硬是在宅子裡多賴了小半年。傳出去了,叫人以爲承恩侯府連幾個白身的官家子都奈何不了,今後他們還能在京城裡混麼?這一回她是徹底撕破臉了,反正謝家人看着也不是有出息的樣子,又有聖旨在前,無論是誰,都挑不出秦家的錯來。她要是再手軟,等到三叔秦柏回京,看到新侯府宅子還未整理好,豈不是顯得她太過無能?

興許是因爲秦仲海與姚氏這回的態度堅定了許多,謝家人終於知道怕了。雖然他們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可謝老尚書的門生們卻是知道好歹的。往日百般勸說,謝家人都不肯鬆口,但如今事情關係到他們的前程,自然不能再任由謝家人糊塗下去了。他們又是恐嚇,又是冷臉,終於叫謝大爺夫妻知道自己的做法有多蠢。死賴在宅子裡不肯走,並不會給他們的兒子帶來好親事,反而會讓周圍的人因爲畏懼承恩侯府與永嘉侯府的威勢,越疏遠他們,視他們一家爲洪水猛獸。

謝家人已經定下了搬遷的日子。由於長房姚氏那邊不肯通融,謝家人連在舊家中過最後一個年的機會都沒有了。他們已經定了要在皇帝萬壽節前搬走。謝老尚書的一位門生替他們在外城租了一處宅子,他們會在那裡住到兒子出孝後考中功名爲止。

至於他們兒子的親事,有一位曾經受過謝老尚書恩惠的五品官員願意將女兒嫁過去。謝家人衡量了一下,覺得對方身份雖低些,但勝在是官宦世家出身,家族在京城裡還算有些影響力,勉強配得上他們謝家的長子嫡孫了。可惜對方的閨女相貌平凡了點,又不是嫡長女,陪嫁也有限,因此謝家目前還在猶豫。

這些消息,秦平有的是從堂兄秦仲海、秦叔濤那兒聽來的,也有的是從同僚處聽來。大部分的人都在暗暗譏笑謝家人好高騖遠,但不管怎麼說,永嘉侯府終於可以開始修葺工程了。只是京城眼下入了冬,並不是修整房屋的好時節,只能先做些簡單的活,大頭要等到明年開春後再繼續。

秦平在信中告訴父母,明年春天回京,如果不是急着回來,可以在南邊多玩些時日,等宅子整理好了,他們再回京城,正好搬進新家,就不必繼續擠清風館了。

秦柏與牛氏已經商量過,打算寫信給兒子,提到劉賬房上京帶去的那筆銀子,再加上今年京城幾處產業的收入,先拿出來做整修宅子使用。他們也不急着回京,只是想到隔避府第就是他們今後長長久久要住的居所,心中難免會想要儘快回去看一看的。

秦平這次的來信裡主要說的就是這件事,此外,還有二房分家後遇到的一些小風波。山陽王妃大約是把薛氏與秦錦儀在婚事上的反覆態度拿到蜀王妃那兒告了一狀,如今蜀王府對二房很不客氣。原先也算是親切友好的,如今蜀王府的人在外見了秦伯復,當面就能啐過去。小薛氏偶爾帶着女兒出門交際做客,也時常能聽到別人議論紛紛,說是蜀王妃已當場了話,道秦錦儀這小姑娘品行很不好,專會捧高踩低,勢利又愚蠢,叫人生厭。

即使蜀王妃如今不如往時得勢了,但她畢竟是太后的親侄女,在人家也還是有些臉面的。她了話,即使人人都不知道秦錦儀怎麼得罪了她,也不會好心地跳出來替秦錦儀辯解。她的名聲不可避免地越來越壞,想要在京城尋一門讓薛氏、秦伯複稱心如意的好親事,怕是難了。

秦平提到,二房母子倆最近也是日夜不得安寧,似乎在爭吵不休。秦伯復後悔當初刻意疏遠了有難的蜀王府,把女兒的親事給弄沒了。雖然山陽王府那邊有消息傳出來,說蜀王妃從來就沒打算過給小兒子娶秦錦儀這麼一位各方面都不出挑的正妃,是秦家二房誤會了。可如今兩家正交惡,誰也說不清楚秦家二房與蜀王府之間是否真的有過默契,只能當成是蜀王府惱羞成怒,否認了曾經的約定了。

薛氏倒是一如既往地自信,覺得孫女兒還有希望嫁到更好的人家,只是蜀王府故意爲難小姑娘,給她添了堵而已。不過秦家乃是國舅府,秦錦儀的伯祖父與叔祖父都是侯爺,論家世,京城也沒幾位閨秀能及得上她了,她又生得美貌,還自幼好學,多才多藝。如此優秀,還怕她尋不到一門好親事麼?

無論是永嘉侯府的新宅子終於空了出來,還是二房那邊又出了夭蛾子,這都不是秦簡產生愁緒的緣由。他愁,其實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秦平在信的末尾提到,山陽王府已經正式託人做媒,上門提親事了,想要把嫡長女嫁給秦簡。

秦簡離開京城,選擇在寒冬時節,陪着三叔祖父秦柏南下江寧祭祖,爲的就是避開這樁不如意的親事。誰知山陽王府如此執着,即使他人不在,也要託媒人上門,想把這樁親事定下來。他們似乎覺得,秦簡眼下不在京城,也不打緊。婚姻大事,自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當事人的意願反而在其次了。兩家也算是有交情,往日常來常往,山陽王夫婦深知秦簡的人品,秦家人也清楚山陽王府大郡主的容貌性情。只要沒什麼問題,就可以直接定下親事了。

秦家人自然是不願意結這門親的。別的不提,山陽王之父曾經是反對皇帝登基的,還在奪嫡之爭中禍害過皇帝與秦皇后,因此事敗後纔會被處死。山陽王雖然得了王位,但那是皇帝在有意體現自己的仁慈,心裡依然不待見得很。跟這樣的人家結親,對秦家沒有半點好處,自己心裡還膈應,何必呢?若是秦簡想要娶個宗室女,有的是好人選,根本不必找山陽王府的郡主。

問題是,山陽王府請的這位媒人,來頭還不小,乃是姚氏族裡那位嫁進宗室的姑奶奶的公爹,還與休寧王府一貫交好。承恩侯府若是沒有個好點兒的理由,很容易就會得罪對方,一方面在休寧王府那邊不好交代,另一方面,也給姚氏的堂姐妹帶來了麻煩。饒是姚氏再不情願,也不能全然無視孃家的反應。

秦家長房在京城煩惱着這件事,目前還只能尋藉口拖着。他們沒有通知秦簡,也是因爲覺得秦簡在這種事情上,完全幫不上忙。秦平在信中無意中提了一提,誰知叫秦簡看見了,他就不由得起愁來。

這可是他的終身大事,眼看着就要被迫娶一個不想娶的女子了,一輩子都要受累,叫他如何不愁呢?

第二百二十九章 誤會第四章 口供第三百八十八章 拆穿第二章 知音第三百一十三章 立功第六百一十一章 苦果第三百七十四章 線索第九十四章 初提第二百二十二章 提醒第四百四十四章 打趣第十六章 分析第四百四十七章 動搖第八十一章 善後第二十八章 對話第六百五十三章 跪靈第八十一章 善後第六章 決心第九十八章 口角第二百零八章 減震第二百九十九章 暴露第一百零九章 畫燈第二十二章 嫉恨第十五章 心虛第一百七十一章 不捨第四十七章 羞辱第七十一章 撒潑第十七章 名字第二百四十八章 示好第二百零九章 期望第二百七十六章 叔侄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雨第二百三十八章 發作第五十七章 遺言第一百零九章 畫燈第一百八十一章 夫妻第七章 壽禮第一百五十一章 提醒第三十八章 來人第六百七十九章 暴露第五十一章 土臉第一百八十四章 金口第三十二章 純真第五百八十章 破壞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兒科第一百五十五章 恩怨第七十八章 盤問第三百九十四章 碰壁第二百五十八章 辭別第三百五十五章 秘聞第二百二十七章 考量第三百零八章 鄉試第二百八十二章 誤導第六百零七章 聽聞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光第六百四十七章 打聽第一百一十三章 坦言第一百二十九章 將門第五百一十三章 進言第四十九章 故人第五百四十章 省親第二百零六章 主次第二十四章 退選第三百四十三章 套路第二百七十二章 失蹤第六百六十八章 立功第一百七十七章 提醒第十四章 沒有第五百九十三章 互通第一章 三年第一百一十六章 驚動第一百七十七章 相遇第一百六十三章 賜死第一百八十三章 吩咐第一百七十章 貴客第一百六十五章 懟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驚喜第一百二十六章 娟兒第一百一十一章 傳聞第二章 知音第二百一十三章 呵呵第二百五十章 循環第二百四十八章 交易第二十六章 後悔第三百五十二章 道謝第九十九章 氣急第四十四章 請教第二百二十八章 雙標第七百一十章 求助第七十八章 揭破第六十八章 迴歸第十一章 去向第二百零三章 恍然第三十九章 畫像第一百二十一章 犧牲第一百九十五章 回府第一百五十七章 私心第一百零三章 質問第五百三十八章 憂慮第九十九章 繪春第三百七十三章 老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