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族學

祭祖的事忙完了,秦柏與牛氏都鬆了口氣。

牛氏的病情有了好轉,藥也吃完了,正猶豫着是不是要再去一趟醫館。

秦含真便勸她:“再去一回吧,您的病情還未收尾呢,還不能掉以輕心。就算是不用再吃治病的藥了,也可以開副養身的方子。上回我們去的時候,葉大夫不是說了,您去年大病傷了元氣,需要好好休養身體嗎?”

牛氏想想,覺得也有道理,就說:“那我們明兒去吧。今日不成,老爺沒空呢。”

秦柏回到族地幾日,幾乎隔日就要出一次門,說是出去閒逛,除了虎伯,就沒帶任何人了。牛氏只當他是思鄉懷舊,也由得他去。不過這兩日,他又開始考慮另一件事,那就是秦氏族中沒有族學,子弟們想要讀書,只能另尋地方附館,十分不便。

三十年來,秦氏宗族統共就沒出過幾個讀書種子,不過是有了三四個秀才,兩個舉人罷了。兩個舉人鄉試的名次還很靠後,其中一人已經放棄了繼續科舉,另一人去了外地求學。除此之外,童生倒是還有幾個,但考不過秀才試,就算是童生又如何?

秦柏很難接受家族落到了這樣的境地。從前,因爲葉氏夫人十分注重族中子弟讀書科舉的關係,資助了好幾名年輕子弟。那時候族裡還是很有幾個讀書種子呢,不象現在這般寒酸凋零,而且天資不錯,按理說也應該是大有前程的纔對。誰料到秦家一朝失勢,連累了這幾個孩子。他們當年科舉不過,有人自暴自棄,後來也沒能重拾學業,有的被人陷害受傷,也有人堅持下來了,不曾放棄學業。但秦鬆上位做了六房家主後,對族人十分冷淡,也不再提資助族人讀書的事。那兩名族人靠着自己努力,終於考上了舉人,也就是前頭提到的那兩位。

放棄科舉的那一位,是因爲家中老父病逝,有老母需要贍養,妻弱子幼,只好回家支撐家業。秦柏聽着對方說起這些年來的經歷,心中惋惜無比。可惜,那位族人已經錯過了大好年華,如今也沒法重拾書本了,只能將希望寄託到兒孫身上。

秦柏不想再看到這樣的事情生了,他向族長建議,在族中尋一處空房屋——比如秦克用與小黃氏夫妻倆原本安排他去住的那間宅子就很不錯——建一所族學,但凡族中子弟滿了六歲,都要前去讀書。學費和書本筆墨紙張等費用,由族**給。子弟們需要在族學裡讀上十年書,滿了十六歲,卻連個童生都還沒考上的,可見於科舉上沒有天份,就可以安排去做別的事。好歹讀了十年書,認得字,也懂得道理,改做別的營生,也比什麼都不懂要強。

但如果有人能考出個前程來,族裡就得合力資助他繼續考下去。只要子弟中有一人能科舉入仕,全族便有了庇護,不至於一朝失去六房承恩侯的支持,族人就好象沒了精氣神一般,成天只懂得算計如何攀附討好貴人。

秦柏說這話的時候,並沒有特定指出是誰,但族長與秦克用卻總覺得他是在暗示秦克用夫妻倆。族長暗暗抹了把汗,心中嘆惜這個樑子到底還是結下了,以後還是要多盯着兒子媳婦,別讓他們再犯蠢了。秦克用則在苦惱,自己爲了六房祭祖的事忙裡忙外,怎的六房怨氣還不見消減呢?

秦柏並不在意這對父子的小心思,他只是對族長道:“我離開族中多年,未曾爲父母先人盡孝,心中慚愧不已,有心爲族學出一份力。請兄長出面,爲我買二百畝良田,充作祭田,專供族學使用。只是族學的老師,還要請兄長去尋訪鄉間賢能。我在江寧一日,便會爲此事出一日的力。”

族長頓時動容:“此話當真?你真的要捐二百畝良田給族裡?!”

秦柏頓了一頓:“是充作祭田所用,而且專供族學使費。”

族長忙道:“這是當然,當然。我一定會好好用這筆銀子,給族中建一個好學堂的。”還迅盤點起了江寧地區有可能請來做老師的讀書人。盤來盤去,他想到的都是有秀才功名的老儒,又或是別家塾館的教書先生。

秦柏聽得皺眉,不過沒說什麼,只是問他:“此事還是要請衆位族老與各房家主齊來商議,尤其是族中有功名者,更不能缺席。”

族長也是在過去三十年裡考中了秀才功名的人,雖然沒能再往上走,但也知道有功名的人身份不一般,他立刻就接受了秦柏的建議。

這個小聚會是在六房祖宅裡開的,不一會兒,族中有頭有臉的成員就都齊聚在前院花廳裡,排排分坐,商議起正事來。得知秦柏要出資興建族學,衆人都十分贊成,紛紛爲族學出謀劃策。6續有聞訊趕來的族人旁聽,一些有心讀書科舉的少年更是興奮之極,私下交頭接耳,議論不絕。

連秦簡也拉着趙陌去前院湊熱鬧了。

牛氏在後院聽得開心,對秦含真說:“由得他們忙活去吧。你祖父爲了這個族學的事,都有好幾日沒睡好了。”

秦含真笑道:“這是好事呀。咱們家族也很該培養幾個讀書種子,只要形成了風氣,世世代代都有人科舉入仕,家族才能興旺長久。”

牛氏訝然道:“好孩子,難爲你小小年紀,就懂得這個道理。你祖父從前在米脂的時候,也經常這麼說的。”她嘆息道,“這麼淺顯的道理,怎麼族中就沒幾個人明白呢?竟然至今沒有建起族學來!”

“是很可惜。”秦含真道,“如果族學早就有了,京中承恩侯府也樂意資助幾位族人讀書科舉,說不定早就培養出幾個進士來了。無論是在朝做官,還是到地方上任職,京中的六房也不會象現在這樣孤立無援。雖說外戚不好掌實權,但誰也不會攔着外戚的親戚讀書上進。不是我說長輩的不是,大伯祖父成天想着要爭權奪利,怎麼就沒想到正道上呢?白白浪費了這麼多的時間。他以爲王家是怎麼有今天這樣的興盛的?還不是用心培養家族子弟讀書出仕,纔有了眼下的光景?與其巴結討好王家,還不如自己努力一把呢。”

她說出這番話來,牛氏頓時對孫女兒另眼相看了,虎嬤嬤也笑道:“真真是我們姑娘生就一副水晶心肝。這般有見識的話,可不是尋常閨秀能說得出來的。”

秦含真有些不好意思地擺擺手:“我也就是隨口一說罷了。”

她對牛氏道:“祖母,您不是說想去宗房向伯祖母道謝麼?昨兒祭祖的事,真是多虧了他們宗房幫忙了。反正祖父在前院忙碌,您也沒什麼事好做,正好去宗房串串門。”

牛氏點頭:“也對,今兒天氣不錯,我出去走走也好。宗房的嫂子爲人還是不錯的,不象她那個二兒媳——雖說克用媳婦也爲咱們祭祖的事出了大力氣,但我見到她,還真是喜歡不起來。”

秦含真笑道:“喜歡就喜歡,不喜歡就不喜歡,有什麼要緊?克用嬸孃也是受伯祖母的差遣,纔會到咱們六房來幫忙的。咱們去謝過伯祖母就好了。順道還能去看看克良叔叔,不知他的病情怎麼樣了?”

牛氏便拉着孫女兒的手,帶着虎嬤嬤、魏嬤嬤以及兩個大丫頭,慢慢走着往宗房那邊去了。

秦莊裡頭走動的不是秦氏族人,就是秦氏族人的僕從,也沒什麼可避諱的。族裡的年輕女孩兒或小媳婦,大膽地獨自在外行走,也是有的,膽小些的就帶上同伴,或是戴了帷帽。牛氏這一行人往宗房去,也是大大方方。路上遇到相識的族人,還會打聲招呼。

走到半路,虎伯追了上來:“老爺聽說太太往宗房去了,不放心,讓我跟着過來呢。若有什麼需要差遣跑腿的地方,我這老胳膊老腿還能出點兒力。”

牛氏聽說丈夫如此關心自己,就這幾步路的距離,他都不放心,心裡怪高興的。

虎嬤嬤嗔了丈夫一眼:“你以爲自己還是年輕小夥子麼?跑腿的活兒怎麼不叫兒子來?出門在外,怎不多穿件皮袍子?瞧你這一身薄襖,也不怕着涼!”虎伯衝她嘻嘻一笑,又被她瞪了一眼,才老實道:“我不冷。若是覺得冷了,一會兒我在宗房問人借件衣裳穿了,回家後再還給人就是。”

秦含真面無表情地盯着腳下的路,心想久不吃狗糧了,沒想到今兒一來就來雙份兒。

他們走到宗房,很順利地就來到了二門。迎面從二門裡走出了一個年輕姑娘,看着也就是十五六歲光景,生得杏眼桃腮,頗爲美貌。只是這美貌眼下有些打了折扣,因爲這姑娘明顯正在生氣呢,五官都有些變形了。

出門遇上牛氏與秦含真一行人,那姑娘也是愣了一愣,但很快就反應過來她們是誰,忙消了怒氣,滿面堆笑,上前行禮:“可是永嘉侯府的夫人和小姐?奴家是黃家的憶秋。早聽說夫人與小姐就在秦氏族中,本該早來拜見的,不曾想到今日纔有幸見到二位,還望夫人與小姐不要怪罪憶秋失禮。”

這姑娘是誰呀?

秦含真莫名其妙地看着她,望望祖母,見牛氏也是一臉的茫然,就知道祖母也不知道對方的身份。不過,既然說是黃家的憶秋,難道是小黃氏的孃家人?

站在牛氏與秦含真身後的虎伯愣了一愣,多盯了黃憶秋幾眼,心中犯起了嘀咕……

這姑娘……怎麼瞧着有點兒象皇后娘娘年輕的時候呀?

第一百九十三章 擔憂第七十六章 查問第一百一十二章 生日第二百七十三章 怨恨第五百五十三章 大消息第三百五十五章 秘聞第七百一十二章 白眼第二十四章 喝斥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光第二十六章 閒話第一百五十四章 難看第三十九章 昌兒第一百八十四章 宴席第六十七章 追蹤第一百七十四章 分歧第二百一十六章 捉姦第五百八十五章 心灰第一百一十三章 吐血第三百八十四章 默契第六百四十四章 萬壽第二百零七章 出遊第五百零五章 煩心第七章 籌謀第十五章 輕慢第二百零八章 算計第一百八十六章 姐妹第四十七章 惶然第一百九十一章 計劃第一百五十七章 私心第六百八十三章 苦澀第三百六十三章 到手第三十四章 二門第二百零九章 期望第三十二章 公子第一百四十六章 探問第四百八十九章 鬱悶第一百三十六章 發泄第一百一十八章 請帖第四十九章 妄想第三百八十四章 默契第八十八章 分析第一百五十章 會合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方第二百零八章 崢嶸第二十六章 驚聞第二章 知音第三百四十二章 到達第一百八十三章 責罵第二十五章 擇居第七百一十章 求助第四百六十七章 喜悅第二章 知音第二百六十三章 借道第一百零七章 調包第一百五十八章 打探第十六章 分析第一百二十章 手指第二百三十四章 勸母第一百七十三章 期許第一百一十章 元宵第一百零一章 爲母第六百八十一章 淒涼第六百五十九章 串門第四百四十章 打算第九十一章 升貶第六百一十一章 苦果第二百四十章 起意第三十七章 犯愁第五十六章 憐惜第六百五十章 交接第五百零七章 需求第二十二章 嫉恨第一百三十九章 幫忙第八十六章 始終第二百五十四章 宅子第三章 晉成第一百三十八章 親戚第三百七十章 吐血第一百二十八章 哭聲第八十九章 請罪第一百七十四章 分歧第七百一十六章 扶靈第四百三十一章 坦然第六百七十章 改變第一百九十八章 耳報第一百九十八章 出發第九十八章 口角第一百八十三章 吩咐第二百八十六章 印石第二百六十四章 過街第五十一章 猜度第八十四章 質問第六百三十二章 審問第二百三十章 反覆第五十五章 表字第一百四十八章 父子第二百九十二章 吐血第五百二十七章 禮成第一百三十四章 商議第六百四十四章 萬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