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熱鬧

皇帝的舉動裡透着蹊蹺,可是秦柏不肯說明真相,秦含真心裡再好奇,也只能將疑惑藏在心底了。天籟小說

或許是她太多心了吧?說不定皇帝純粹只是想在小舅子離開京城之前見他一面,賜他一些東西,因爲不想驚動太多人,纔會選擇在晚香閣裡見面,順道還能緬懷一下亡妻。至於帶着南下的管事人選,周祥年、周昌年兄弟都是內務府撥過來的人,徐應年卻是從前葉氏夫人留下的人手,對皇帝而言,自然是前者更可靠些。這都不是什麼大事,他多說兩句,秦柏都不在乎了,旁人又何必多言?

雖然牛氏覺得很麻煩,囉嗦了兩句,但她也就是抱怨抱怨而已。抱怨完了,秦柏要怎麼做,她還是照樣會聽從的。兩人做了將近三十年的夫妻,牛氏一向對丈夫的決定十分信服。那點子怨言,也就僅僅是怨言了。

就在秦家爲秦柏一行人南下做準備的時候,趙陌的父親趙碩,大概是從兒子的勸說裡得到了新的啓示,他前往王家,與王大老爺商討了半日。第二天的早朝,便有與王家交好的禮部官員上了奏本,言道遼王府諸子長幼不分,是亂家的根源,爲了以正視聽,請求皇帝正式冊封遼王嫡長子爲世子,平息遼王府因世子之位懸而不決引的種種混亂。

早在蜀王在朝堂上提到應該冊封趙碩爲世子的話之後,滿朝文武的心目中其實已經有了共識,那就是遼王府的世子之位,除了趙碩,再沒有旁人能得了。

遼王嫡次子觸犯國法,眼下還在宗人府大牢裡候審;遼王的嫡幼子又嫉恨同胞兄長,脾氣暴戾,如今還與父母爭吵。這兩人都不是能承擔重任的料子。也就只有趙碩這位嫡長子,履歷表上暫時還是清白的,雖說有些心高,但並不是大罪。除了他,也沒別人配做世子了。皇帝及早把他的身份定下來,也省得遼王府諸子相爭的亂局繼續維持下去。

皇帝心裡一向不大看得上遼王這位弟弟,明知道他更屬意繼妃所出的兩個兒子之一來做世子,皇帝還是選擇了會令弟弟不快的做法。禮部的官員才上奏,有幾名朝臣表示了贊成的意思,皇帝沒詢問過遼王的意見,也沒有讓朝臣們認真議一議,便直接下了旨,冊封趙碩爲遼王世子。

事情這麼順利就辦成了,趙碩實在是喜出望外。他原以爲,怎麼也要耗費上十天八天的,興許遼王聽說消息後,還要跑出來攔一攔。如今皇帝直接下旨,看來也是厭煩了遼王與他兩個小兒子的種種算計。這種厭煩,趙碩往日只會如臨大敵,如今卻現並不是壞事——若不是皇帝討厭遼王的做法,哪兒可能這麼幹脆就下旨封了世子呢?

趙碩掩不住面上的歡喜,高高興興接了旨,立刻就換了禮服,進宮謝恩。他的妻子小王氏也興高采烈地按品大妝,跟着一道進了宮。趙碩在前廷叩謝皇恩,她便在後宮中拜見太后。太后的心情不能算很好,但面上是不會露出什麼痕跡來的,微笑着接受了小王氏的大禮。

不久,皇帝帶着趙碩來了慈寧宮。趙碩與小王氏夫妻會合,再次叩拜太后。太后看着他們倆,沉默了一會兒,才嘆了口氣:“往後好好過日子吧,不要動不動就吵鬧,象什麼樣子?做了遼王世子與世子妃,身份就不比以往了,要記得時刻維護宗室體面。”

趙碩瞥了小王氏一眼,正色應下了。小王氏心知太后是在敲打自己,心中有些不悅,暗道不就是因爲蜀王一家倒了黴,自家卻得了好處麼?老太婆倒會說這些漂亮話來唬人。她心下不以爲然,面上卻露出微笑來,一副端莊柔順的模樣,溫聲應了一聲“是”。

這時候,宮人來報,說蜀王幼子來了。

皇帝有些意外地看了太后一眼。太后微笑着命人將趙硯帶進來,小王氏心不甘情不願地迴避了。

趙硯進殿後,直接跪下。太后對皇帝說:“這孩子是個懂事的,他原不知道他父親都做了些什麼,那日聽說後,就一直十分懊惱,說要親自向碩兒賠不是。我想着他小孩子家知道什麼?自然是聽他父親擺佈了。可這種事他若說他父親不好,定會叫人說閒話,何苦呢?他硬是不聽,說世間的是非對錯,總是有道理的。既然是他父親犯了錯,他就不能昧着良心顛倒黑白。違逆父親的意願,固然有不孝的嫌疑,然而明知道父親錯了,還要助紂爲虐,卻不勸說父親改正,就更加不孝了。你聽聽,明明是好孩子,卻叫他老子連累了,豈不可惜?”

“哦?”皇帝有些意外地看向趙硯。趙硯一直低着頭,端正地向他行禮,道:“雖太后娘娘憐憫,然而家父錯了,便是錯了,再辯駁不得的。硯替家父,向皇上請罪,求皇上看在家父也是一片愛子之心的份上,饒恕他吧!”

太后十分感動,皇帝也不好當着她的面掃興。橫豎只是一句話的事,並不會更改對蜀王的處置,他便微微一笑:“好孩子,你既然一片孝心,我又怎會鐵石心腸?只望你父親能明白你的苦心纔好。”

趙硯抿抿脣,一臉堅毅地說:“父親總有一天會明白的。”彷彿他今日請罪之舉,是頂着被生父埋怨的巨大壓力而來,但他是個明事理的正派好少年,絕不會因爲這點壓力而動搖。

待他拜完了皇帝,又轉向趙碩,同樣拜下身去:“硯替家父向碩堂兄賠禮了。都是家父糊塗,請碩堂兄恕罪。”

趙碩有些措手不及。他還以爲蜀王一家已經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了,萬萬沒想到其幼子會來這麼一招。旁的不提,趙硯這兩拜拜下去,請罪的話說出口,在太后、皇帝看來,便是心善知禮的好少年。蜀王行爲給他帶來的污點,幾乎完全被洗乾淨了。

然而,皇帝都鬆了口,趙碩又怎能搖頭?他還想要塑造賢王形象,贏取皇帝與太子的信任呢。

他擠出一個微笑來,親自上前扶起了趙硯:“硯弟不必如此,我知道你的爲人。有你這樣的好兒子,蜀王叔早晚會明白過來的,今後想必也不會再犯錯了。”他小小地給蜀王父子倆挖了一個坑,便笑吟吟地作出好兄長模樣來。趙硯也配合得很好,不一會兒,他倆已經親熱得象是親兄弟一般了。

太后見狀十分高興,對皇帝說:“看呀,都是好孩子,和和睦睦的不好麼?何必吵鬧個沒完呢?”又轉向趙碩與趙硯,“今後都要這般和氣纔好。你們都是皇上的親侄兒,原不是外人。太子身體不好,政事上還需要你們這些兄弟幫着分憂呢。”

趙碩抓緊時間跪下道:“太后教訓得是。”又表白了一番願意做賢臣,爲皇帝分憂,輔佐太子的話,聽得趙硯一愣一愣的,不得不也跟着表白了一番,心裡卻憋悶無比。

太子早晚是要死的,如今不過是捱日子罷了,誰有閒心去輔佐他?!可這話卻不能說出口。趙碩表了忠心,趙硯若是不表,就落了下風,只得附和他了。

趙碩重新贏得了太后的信任,似乎也頗得皇帝欣賞。趙硯則得到太后開金口,與母妃一道留在京城議婚。只有遼王夫妻倆,在王府裡接到旨意的時候,又氣又悔,但終究還是沒膽子抗旨,生怕惹惱了皇帝,還在宗人府大牢裡的次子會吃苦受罪。他們一邊要想辦法爲趙砡洗脫罪名,一邊要忙着教訓小兒子趙研,已經沒有閒心去管趙碩了。

趙碩被封爲遼王世子的第二日,皇帝又下了另一道旨意,釋放了原晉王世子趙碤,改封了一個輔國將軍的爵位。

趙碤身上本來有欺君、企圖殺叔與殺害邊境將士三個重罪罪名。然而,由於他母親原晉王妃管氏將所有的罪名都給攬了過去,堅持所有罪行都是她自作主張,身在京城中的兒子並不知情,連晉王重病的消息,也是她命人封鎖的,趙碤便算是被洗白了。

管氏已經在外界不知道的時候,被賜了白綾,這是太后親自派宮人前去頒的旨。而被母親洗脫罪名的趙碤,在宗人府裡被關了將近一年後,終於讓皇帝放了出來。這讓很多人都感到意外,但仔細想想,又似乎是在情理之中。

晉王的爵位已經不可能落到趙碤這個前任世子頭上了。不過他那兩位側妃所出的庶弟也沒能正式繼承父親的王位。皇帝分別封了他們爲寧化王與廣昌王,都是郡王銜,繼續在晉地鎮守邊關。至於趙碤,雖說被洗白了,但身上的嫌疑未消,如今只能落得一個輔國將軍的爵位,比庶弟低了兩等,身份更是差得遠了。然而,他能重獲自由,已是難得的幸運,實在沒有埋怨的理由。

憑着輔國將軍的爵位,趙碤在京城裡能得到一處不大的宅子,每年八百石的俸祿,別的就沒有了。但憑着俸祿,只要他不大手大腳,日子還是過得去的。他妻子王三姑奶奶的處境也大有改善,至少,如今她也能被稱一聲夫人,可以過上安穩的生活。

只不過,王家已經改變了支持的對象,趙碤與王三姑奶奶的處境會變得相當尷尬就是了。其實在王家看來,趙碤若是被關在宗人府裡一輩子,反倒是件好事。他出來了,反而會給王家帶來不小的麻煩。

可王家卻不能埋怨,因爲王二老爺那邊遞了話過來,說這是對王家的賞賜。皇帝覺得王大老爺勞苦功高,就把他的女婿給放出來了。王大老爺心裡怎麼想的且不提,面上他還得掛着笑容,親自進宮去替女婿謝恩呢。沒人知道他內心的苦處:三女婿若出來了,不肯死心,跟七女婿鬧起來,王家豈不是要背鍋?

這些熱鬧與秦含真無關。出的日子到了,她隨着祖父秦柏、祖母牛氏,還有大堂兄秦簡與趙陌等,辭別了秦家長房衆人,前往通州碼頭,正式踏下了南下的旅程。

(第三卷完)

第八十八章 分析第四十二章 家常第一百四十三章 巧合第八十章 挑撥第四百二十六章 背後第一章 三年第三百四十九章 推託第五十五章 接手第十六章 分析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定第一百八十章 好人卡第六百七十五章 請求第七十六章 假信第一百零八章 出行第九十八章 翻臉第三百八十一章 敘舊第四十章 膽怯第一百三十八章 親戚第五十三章 香氣第二百零八章 崢嶸第一百四十一章 謙虛第一百一十八章 捎話第三十三章 好奇第六百一十九章 察覺第六十七章 追蹤第三十章 絕情第一百九十七章 透風第三百八十三章 挖坑第一百八十章 好人卡第四十九章 雙陸第二百零九章 葉家第四百七十三章 丟鍋第三十五章 身份第三百三十章 棄子第四十八章 灰頭第四十二章 盧家第一百九十章 中風第三十一章 遇見第二十二章 歷練第三百四十八章 催婚第五百三十五章 打聽第五百三十六章 弱點第三百八十七章 擔憂第三十四章 二門第三百二十七章 可悲第六百一十五章 滅口第八十四章 高興第一百一十四章 禮物第二百一十七章 私語第十五章 心虛第一百九十七章 糾纏第二百二十八章 雙標第七百二十章 官司第一百一十二章 告誡第三百零四章 抽風第一百一十六章 迴歸第十七章 名字第五百零一章 流言第五百五十三章 大消息第一百五十三章 比拼第五章 裡短第三百二十章 門生第五百三十二章 可疑第二百四十二章 鬧劇第八十四章 質問第四百零五章 後事第二十八章 送花第一百七十五章 等待第六百四十一章 路遇第一百零八章 捎帶第六百七十八章 回朝第八十四章 質問第四百五十七章 猶豫第九十九章 閨秀第三百章 有愧第七十五章 暗示第七章 籌謀第四百六十四章 憤然第十四章 住處第三百六十六章 桔子第十章 分析第二十二章 旅途第五百二十三章 回報第四百六十八章 煩惱第三百五十五章 秘聞第四百八十一章 荒親第二百二十章 安撫第四章 家長第三百四十一章 封口第二百四十四章 撒嬌第二百一十九章 扣鍋第十七章 伴讀第四百九十七章 名師第一百三十五章 周到第四百七十一章 “意外”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鵲第八十四章 質問第八十二章 逼問第二百六十六章 豐兒第一百七十九章 私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