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邀請

到底是二十七個月還是二十五個月,秦含真自己也說不準,這主要是看各地的風俗習慣,京城基本上是守二十七個月,但西北那邊好象二十五個月就可以了。天籟『小 說不過有一件事她非常肯定,母孝是要守很長時間的。祖父秦柏給她講過《三字經》裡的內容,“五服”這一節裡說得很清楚。

牛氏就解釋給她聽,按照古時的禮法,無論父孝母孝,都是要守上三年的,也就是二十七個月左右,但本朝開國的時候,朝廷曾經重新修訂過律法,裡頭提到有一條,那就是父親還在世,母親先去世的話,兒女只需要守上一年孝就可以了,但如果母親去世的時候,父親早已沒了,那就得老老實實守上三年。這個新規矩,剛推出的時候也有人非議過,許多讀書人直接無視,私底下仍舊守上三年母孝,不過在一年熱孝過去後,稍稍做些變化,只在私下謹守孝期的規矩,但不對外聲張。這種事朝廷也管不了。

秦家如今領着朝廷的爵位,家中兒孫又在朝爲官,自然不可能無視朝廷律令的。所以,若秦含真還在西北,秦柏還是區區一位教書先生,她守上三年,也無人說她的不是,反而會誇她孝順。可如今秦柏既然成了永嘉侯,他的孫女就不能公然違抗朝廷律法了,原本要守上三年的孝,也要在滿一週年後除去。

牛氏勸秦含真道:“這也沒什麼。你年紀還小呢,平日也不必出門。穿衣裳吃飯什麼的,就照你習慣的來,吃得清淡些,穿得素淡些,誰又能管你?只是我想着,你這個年紀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不能光吃素菜。自打你進京後,身子稍微好些,就戒了葷腥。我知道你孝順你娘,想要好好爲她守孝,可就怕你身子骨受不住。眼下天熱還罷了,到了秋冬天裡,你要是還不肯吃點能補身體的東西,就怕你又要病倒了。自打去年你磕着了腦袋,大病一場,你的身子就傷了元氣。別看平日裡瞧着沒事人兒一樣,斷比不得尋常孩子康健結實的。”

秦含真眨了眨眼:“原來是這樣。既然是朝廷有律令,那我自然是要做個遵紀守法的人了。”說真的,要不是怕別人說閒話,她也不會自討苦吃,只吃素不吃肉呀。還好祖父祖母都不是十分嚴厲的人,又一向疼愛她,在她身體不好的時候,主動勸她吃點葷腥,各種肉奶魚蛋就沒少過,否則她也不會好得這麼快。現在既然不必守這些個規矩了,她也樂得輕鬆。

爲了表示自己對這個變化並沒有十分歡欣,她還是非常孝順知禮的好孩子,秦含真還有些假假地表示:“這都是做給外人看的,私底下我還是吃得清淡些吧。除了身體所需有營養的食物以外,沒必要弄什麼大魚大肉了。還有,我穿棉布衣裳挺舒服的,什麼綢啊緞的,繡花緙絲之類的,也不必考慮。我又不出門,家常衣着舒適就好了。我也喜歡素雅一點的顏色。祖母別覺得灰色的料子就不好,搭配好看了,比大紅大綠的都要別緻呢。”

牛氏疼愛地摟過她,摸摸她的小腦袋:“好孩子,我就知道咱們桑姐兒最乖了。你既然覺得這個料子好,那就給你吧。我也瞧瞧你會配出什麼花色來。若是果真好看,我也照着做一身好了。這個顏色,我老婆子大約也穿得起。”

秦含真笑得更歡了。

秦柏在旁微笑看着,囑咐妻子道:“八月底出孝,叫人給含真備下兩三套稍有點顏色的秋衣,預備換洗就是。那時節都快要入冬了,又要再做新衣裳,也不必浪費了。等到明年秋天,孩子長高了,今年做的衣裳也穿不上了。”

牛氏答應着,又想了想:“宮裡先前賞出來的物件裡頭,不是就有小女孩兒穿戴的飾麼?也拿出來給桑姐兒好了。在咱們家裡,這些東西除了她,原也沒別人可用。”

秦柏點頭。

秦含真就這麼捧着一個精緻的花梨木匣子回了明月塢,匣子裡頭裝了一套小女孩用的珠花飾,還有幾件玉佩、玉環、玉鐲子什麼的,算是給她已經挺豐厚的私房再添上了一筆。

回到自己的房間,秦含真就把青杏與夏青都叫了過來,欣賞她剛得的飾:“你們來瞧,這是宮裡賜下來的東西,祖母剛纔給了我,說是等出了孝後,出門作客或是遇到一些比較重要的場合時戴。我都不大認得這些是怎麼戴的,鐲子什麼的我清楚,這個是啥?插頭上的嗎?但也太長了吧?”她拿的是一個足有一個半尺長的銀絲鑲珠花飾,連個能固定的簪針都不見,這要怎麼戴呢?

夏青看了就笑道:“這個是配雙鬟用的。”她接過去,往秦含真頭上比了比,“姑娘瞧,這兩端各有一個小鉤子,將花飾彎過來,繞着髻,就象一個環似的,鉤子扣上,就固定住了。若是您怕它晃一晃就會掉下來,就再尋個小簪子簪上,再穩妥不過了。”

原來是這樣用的!

秦含真恍然大悟,又興致勃勃地拿起了一個玉環:“那這個呢?說它是玉鐲子,太小了,說是戒指又太大,這能做什麼用呀?”

這個連青杏也知道:“這是做禁步用的吧?我回頭打個絡子,再配上流蘇,姑娘就能佩在腰間了。這個眼下也能用的,我去打個青白色的絡子好了。”

夏青點頭:“眼下天兒正熱,拿青白色的絡子去配,看着顏色也清爽。這個玉環真是好,姑娘瞧,它綠得就象是一汪湖水似的。這樣的好玉,已經不多見了。我也就是在長房夫人那兒見過一個簪頭,是這樣好的玉,顏色還沒有這個青翠呢。長房夫人等閒不會戴它,說是怕不小心摔壞了,再也難找綠得這麼好、水頭又這麼足的美玉去。”

秦含真頓時連呼吸都放輕了兩分,忙小心將玉環放回了匣子中,鄭重蓋好匣蓋:“小心收起來吧,可別弄壞了,也要看緊一點,別讓人摸了去。”

青杏笑着接過匣子,應了一聲。夏青則道:“瞧姑娘說的,咱們家的丫頭,哪個有這樣的膽子?姑娘的飾,誰還敢偷摸了去?”說完她也跟着青杏,一塊兒把飾匣子護送到裡間櫃子中去了。這樣的貴重物件,她也是有些不放心的,盯着青杏穩妥地收藏好東西,又把鑰匙貼身放好了,方纔鬆口氣。

蓮蕊在門口喚夏青:“姐姐,松風堂的一位姐姐叫人來尋你。”

夏青從裡間走出來:“人在哪兒呢?”

蓮蕊身後冒出一個人來,探頭望了夏青一眼,便又縮了回去。夏青頓了一頓,掀了簾子出去與那人說話,不一會兒回到屋中,跟青杏使了個眼色,便到秦含真面前說:“姑娘,松風堂裡一位素來與我交好的姐姐有事尋我過去說話,我去去就來。”

秦含真爽快答應了:“你去吧,反正我現在也沒啥事兒。一會兒午睡起來,我就做功課了。”

夏青笑着退下,又朝青杏看了一眼,便掀了簾子出去。青杏看了看秦含真,跟着出了屋子,不一會兒纔回轉,侍候秦含真鬆開頭,上牀午休。

秦含真打着哈欠問:“夏青叫你出去做什麼呢?莫非松風堂那邊的邀請有什麼不對?”

青杏扶着她在牀上躺下,又燃了驅蚊安神的香,取了把扇子來,坐在牀前的腳踏上,一邊給秦含真扇扇子,一邊低聲回答:“是松風堂的畫眉打人來叫夏青過去。這畫眉與她交情倒是尋常,但畫眉是鸚哥的妹妹,找她也是爲了鸚哥的事。姑娘不知道,端午的時候,許家來人,鸚哥奉命過來請姑娘和哥兒去枯榮堂與客人見禮,衝着夏青說了些荒唐的話。”

她把當日之事一五一十地給秦含真說了,才道:“那時候夏青姐姐覺得有些不對勁,但又不好跟姑娘說,便私下與我商議了。我覺得長房那邊不管有什麼用意,鸚哥的行徑就很是不妥。姑娘年紀小,不懂這些,我便稟到老爺太太跟前去了。太太說了,會尋人打聽的。只是後來遇上梓哥兒病了,家裡人也沒閒心去管別的。今日聽說許二夫人到府裡來了,還在清風館坐了好一陣子,想必是太太那時從她那兒問明白了事情原委,左不過是許家想要高攀姑娘吧?許家到底是親戚,便是有不妥當的地方,老爺太太也不好公然作的,況且許家又不曾將事情明言。但鸚哥有錯,咱們家自個兒就能罰了。鸚哥興許是聽到了風聲,心裡害怕了,纔會請夏青過去。畢竟這事兒是夏青說出來的。”

秦含真還真不知道許家打過自己的主意,聽得直皺眉頭。她這個身體才八、九歲大,許家的許崢都十幾歲了,要不要這麼厚臉皮?她一想到當時許家兩個姑娘穿戴都與她相似,都叫人說象是姐妹一般了,就更覺得身上雞皮疙瘩直冒。

她對青杏吐嘈:“怪不得我跟許岫姐妹倆謙虛地表示,不曾讀過什麼書,只些須認得幾個字,她倆臉上的表情就那麼失望,好象我犯了什麼大罪過似的。她們是覺得我學問不好,配不上她們哥哥吧?可誰會在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就顯擺自個兒多有學問呢?更何況,她們哥哥既然這麼厲害了,就不要委屈自己看上我這麼一個鄉下土妞了,這京城裡有的是跟他年紀、才華都相配的好姑娘。我真是不明白,許家不是挺有出息的嗎?書香門第哪,家裡也是做高官的,許崢聽說還是有名的小才子,他應該不愁娶不到媳婦吧?許家盯上我做什麼?哪怕是盯上二姐姐,都更有成事的可能吧?還有那個鸚哥,她在我們三房也待過些時日,我往日瞧着她還好,真看不出她對許家這麼推崇哪。居然想要我穿着打扮都合許崢的喜好?他許崢算老幾?!”

青杏抿嘴笑道:“姑娘不喜歡,不搭理就是了。這府裡一向是長房夫人當家,她孃家的侄孫子,自然是滿府的人都只有說好話的了。”

秦含真撇嘴:“反正我不喜歡長房和許家的態度。本來還想,當親戚處着就是了。但現在他們既然有了這樣的想法,我以後還是遠着些的好。”

第四十七章 求助第六百五十六章 強請第九十章 交惡第六百九十一章 生死第三百八十一章 敘舊第三百一十八章 拱手第三百一十五章 內鬥第一百六十三章 賜死第一百四十六章 探問第五章 課程第九十七章 怪異第五百三十二章 可疑第六百七十八章 回朝第一百二十九章 祈福第七百零五章 平靜第四十三章 遷居第五百八十八章 好親第三百七十五章 表態第三十二章 報喜第二百三十八章 發作第二百五十一章 手足第五百六十八章 爭吵第五百一十七章 探望第三百二十七章 可悲第一百四十九章 壓力第三百零七章 備考第四百四十一章 會試第四百章 轉變第一章 天津第三百四十八章 催婚第八十三章 冷汗第三百六十八章 降爵第一百三十六章 恩旨第三十章 絕情第二百七十八章 三指第五十九章 原因第二百二十八章 牽掛第一百五十五章 探知第二百七十八章 變卦第一百六十四章 溜走第二百三十一章 驚喜第五百六十四章 糾結第六百四十一章 路遇第二百零六章 對比第六十三章 打攪第四百八十二章 考量第二十九章 揭破第七十六章 假信第三十七章 入夜第二章 家書第四十一章 抵達第五百四十章 省親第六十八章 慶幸第九十九章 繪春第二百七十七章 腦補第二十六章 驚聞第三百六十一章 籌碼第六百七十二章 榜單第二十八章 絡繹第四十五章 無措第五百六十三章 差事第二百八十三章 攤牌第二十七章 印石第十章 分析第二十九章 青睞第八十六章 緣由第二百二十三章 打臉第四百一十章 線索第五十四章 鬧事第六章 擔憂第三百二十三章 苦肉計第四十九章 庇護第六百四十九章 清單第三百四十三章 套路第二百七十八章 變卦第十五章 尷尬第九十一章 升貶第一百一十八章 輿論第二百一十三章 報信第二百九十二章 吐血第八十二章 侍中第五百一十五章 讒言第四百六十三章 來意第二十二章 旅途第四百九十六章 威風第三百零七章 備考第四百六十七章 喜悅第五百四十七章 偷閒第一百八十九章 生隙第六百零九章 可惜第八十四章 高興第五百三十一章 討好第八十五章 生氣第二百七十三章 連催第七百零六章 去而復返第四百四十六章 岔子第五十八章 誤會第二百一十七章 消息第十八章 請求第七十六章 假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