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流言

關舅母進退兩難,答應了,怕小姑子會露餡,關家把小女兒關起來不讓見人的閒話還不算什麼,萬一關芸娘沒輕沒重地再提吳少英與關蓉孃的所謂“姦情”,事情就難收拾了!

可要是不答應,主簿家的千金怪罪下來,關家要如何應對?別看那不過是個主簿家的閨女,一樣得罪不得。關家只有去世的關老爺子有秀才功名,關大舅還是個白身,雖說學堂教過不少讀書人,但真正有出息的孩子,都是送到秦老先生那裡後才調|教出來的。關家靠着秦家這門姻親,在縣衙衆位大人面前,還有幾分薄面。但關家從來不敢拿大,不會因爲別人給關家面子,就真以爲自己能跟人平起平坐了。

虎嬤嬤保持着沉默。其實她覺得,只要關舅母尋個藉口,比如叫醒關芸娘,讓她梳頭換衣服,不至於在客人面前失禮等等,提前跟關芸娘說明厲害,關芸娘再蠢,也不敢在外人面前亂說話纔是。混過這一關,主簿家的千金總是要隨父母家人離開的,還怕她糾纏不清麼?關舅母竟連這種事都想不到,她也不好開口。她畢竟只是關家姻親的僕婦,不是關家人,怎麼好插手關家的事?

主簿千金在家裡十分受寵,主簿娘子見關舅母遲疑,已經有些不悅了,只是面上還要顧及禮數:“怎麼?關大奶奶有什麼不方便的地方麼?”

到了這份上,關舅母還能說什麼?主簿家的太太和小姐以勢相逼,小小的關家又怎敢回絕?她只能答應下來了。

關舅母一答應,主簿千金就立刻命身邊的丫頭去見關芸娘,還特地遞了個眼色過去。那丫頭會意地點點頭。

鄰路的事不必關舅母去做,吳少英找來的僕婦伶俐有眼色,立刻招呼起了丫頭,兩人一前一後去了西廂房。同時有另一名僕婦搶先一步去南屋報信,順便把門上掛的那把鎖給去了,省得叫主簿家的人看見,心中生疑。

關老太太還在北屋跟親友家的女眷們哭着說起關老爺子的病情,咋一看有人去南屋,嚇了一跳:“那是誰?怎麼要進南屋?”

吳少英的僕婦正好領着那丫頭過來稟報:“主簿家的小姐打丫頭來看二姑娘,擔心二姑娘的病情,說若不能見上一面,無論如何都不能放下心。”

關老太太暗暗咬牙,有氣無力地說:“小姐好心,我替芸娘謝過太太、小姐的好意。只是請來的姑娘當心些,芸娘正病着,可別離得太近,過了病氣。”接着她又提高了聲量,“唉,我們家到底是怎麼了,難不成真是流年不利?先是大女婿好好的沒了,大女兒又殉了夫,我們老頭子悲痛之下,一病不起,如今小女兒又是這樣。她還這麼年輕,還沒嫁人呢。若有個好歹,以後可怎麼辦哪——”

聲音傳到南屋,剛得了信的關芸娘在炕上坐起來,動了動耳朵,委屈地扁了嘴。

僕婦領着主簿千金的丫頭進屋,那丫頭見關芸娘坐着,忙上前行禮,又悄悄打量她的神色。

關芸娘有氣無力地說些“病着,實在下不了牀,有失禮處還望包涵”的套話,懾於母親與哥哥嫂子之前的威脅,她是半個字都不敢多說,但神態間還是露出了不滿的。

棗兒與那兩名僕婦由始至終都在南屋裡盯着,丫頭沒得到跟關芸娘單獨談話的機會,有些不甘心,便試探性地問:“關二姑娘,你到底得的是什麼病呀?要不要請大夫來瞧?”

關芸娘眼圈一紅,哽咽着道:“我沒什麼大病,過幾日就好了,謝謝你們姑娘惦記着。過幾天她有空,再來看我呀。我從前還嫌她冷淡,可日久見人心,如今滿縣城裡也就只有她真心待我了。”

丫頭頓了一頓:“我們姑娘已經定了親事,這些日子一直在家做針線,不大方便出門。但我們姑娘心裡一直惦記着姑娘,否則也不會打我來探病了。”

關芸娘吸吸鼻子:“哦,我差點兒忘了,你們姑娘剛定了親事吧?真好,聽說是臨縣的大戶,她將來就是享福的命了。”想想自己要守孝三年,不能議親,表兄吳少英卻未必能再等她三年,她心裡就說不出的難受。

丫頭乾笑着答應下來,又說了幾句話,也就告退了。回到主簿娘子那兒,她自然也說不出什麼事來。

關舅母得了信,暗暗鬆了口氣,看來小姑子還不至於理智盡喪,不管不顧就跟外人亂說話。她連忙好言好語地送走了主簿一家。回過頭,一直留意事態展的虎嬤嬤也正式告辭了,她纔要放心,忽又聽聞秦老先生還在家裡,立時又繼續起愁來。

她不知道,主簿一家出了關家,回到縣衙後衙家中,主簿娘子立刻就叫了女兒與她的丫頭到自己房中細問,聽丫頭說完見關芸孃的詳細經過後,她便陷入了沉思。

主簿千金把丫頭打走,小聲問:“娘,怎麼辦?芸姐姐那裡什麼都問不出來,我們怎麼知道那流言是真是假呢?”

主簿娘子輕哼一聲:“若果真無事,關家何必叫她裝病?還把她關起來?關老夫子新喪,親生的女兒竟然不在他靈前披麻戴孝,以關家人往日對關芸孃的寵愛,會如此作爲,說沒有貓膩,誰信?”

主簿千金道:“即使真有什麼內情,也未必就象流言中說的那樣。娘,咱們還是當作不知道的好。”

主簿娘子閉口不語,半晌才說:“我素來最看不慣這些見不得人的事。往日不知道便罷了,如今既知道了,自然要弄個清楚。若秦關兩家果然有不可告人之事,咱們家就再不能與他們來往了。無論你爹怎麼說秦老先生德高望重的話,我都不能答應。你弟弟也不能送去秦家求學!”

主簿千金忙勸她娘:“娘別這麼說,就算流言爲真,那也是關家的長女與那吳監生之間不乾不淨,秦家一定是被矇在鼓裡了。只要秦老先生學問好,弟弟拜師也沒什麼的。不然,在米脂縣裡,哪裡還能尋更好的老師去?弟弟正是讀書的年紀,若是耽誤了學業,將來一定要後悔的!”

主簿娘子皺起眉頭,猶豫不決。

這時候,主簿過來了,聽到女兒的話尾,有些詫異地進屋問:“誰耽誤學業了?什麼要後悔?你們母女倆在說什麼呢?”

他妻子女兒對望一眼,決定要向他坦白,讓他來拿這個主意。

原來主簿娘子平日在後衙生活,無聊的時候,偶爾會叫個賣花的婆子來解悶,不但能買些脂粉荷包,針頭線腦,也可打聽街頭巷尾的八卦。若遇上不平之事,還會告訴丈夫,叫他帶了公差去懲戒壞人,救助貧弱鰥寡。

這本是一個無傷大雅的小愛好,賣花的婆子進了縣衙,也會謹慎言行,不該說的絕不會多嘴。偏偏最近,附近街道上來了個新的賣花婆子,生了一張伶俐的巧嘴,能說會道非常討人喜歡。主簿娘子聽別人提起,便把她叫了來解悶,卻意外地從她那裡知道了一個駭人聽聞的大丑聞!

關家那個嫁進秦家做長媳、最近新寡又殉了夫的大女兒,據說跟她兩姨表弟吳少英有姦情,兩人偷情時被孃家人現了,關老夫子怒斥女兒一頓,氣得病倒。關氏羞愧難當,才上了吊,絕不是爲了殉夫才自盡的。她那姦夫吳少英還厚着臉皮,裝沒事人一樣在關家出入,快把關老夫子給氣死了。

這個醜聞流傳到現在,已經變成了關老爺子完全被氣死了。主簿娘子不知真假,只能趁着弔唁的機會,讓女兒去打探一番。

原因無他,早在關氏自盡之前,關老夫子還健在,當時因他們女兒與關芸娘交好,曾請關芸娘到家中作客,當時就聽到關芸娘抱怨,說表哥吳少英遲遲不肯答應婚事,不知是不是另有心上人,懷疑的對象有很多,鄰居家的小姐妹,親戚家的年輕女眷們,吳少英在綏德州遇過的女子,還有家中的丫頭棗兒,甚至提到了自家大姐秦大奶奶。

當時主簿娘子和女兒只覺得關芸娘教養有問題,沒說什麼,過後就疏遠了。如今想起,卻覺兩邊的說辭對上了,說不定那賣花婆子說的是真的!

主簿娘子就對丈夫道:“俗話說得好,捉姦捉雙,捉賊拿贓。如今秦大奶奶人已經死了,死無對證,無論這流言是真是假,只要吳監生不肯承認,我們都不好再說什麼。只是關家門風不正,我就不能讓家裡的孩子再上關家的門。秦家媳婦不守規矩,也不知門禁是否森嚴。老爺總說,要讓兒子拜秦老先生爲師,我卻覺得這未必是好主意。”

主簿沉吟片刻,便道:“這事兒不妥,流言起得沒頭沒尾的,到底是怎麼傳出來的?吳監生離開米脂已有八年,八年前關家長女出嫁,與秦家大郎聽聞也是夫妻和睦,從未有什麼不好的傳聞。秦家大郎陣亡後,吳監生纔回來,就算見過表姐,也是在衆目睽睽之下,能有什麼姦情?若真有姦情,怎麼秦家人還不知道,外頭賣花的婆子倒先知曉了?只怕是有心人編排的。”

他娘子忙道:“若是有心人編排,又是圖什麼?況且,那婆子不可靠,關氏的親妹子總不會撒謊吧?無緣無故,她爲什麼要疑心自家親姐與表哥有染?”

主簿冷笑:“我雖是外人,不知關家內裡的事,卻也聽人議論過,關家小女兒一心想嫁吳監生,吳監生不樂意,她就逼家人答應,爲此與父母兄嫂吵鬧不休,左鄰右舍都在暗地裡笑話。吳監生不肯娶她,只怕是嫌她性子不好,未必是別有內情。可她懵然不知,非要怪罪到旁人頭上,纔會到處宣揚所謂的私情。你們也別聽風就是雨,既然關家小女兒教養不好,她嘴裡說出來的話,又如何能信呢?”

主簿娘子不由得動搖了,猶豫了一會兒才說:“老爺說得也有道理,那……明年我們還叫兒子去秦家拜師麼?”

主簿頓了一頓,眼中精光一閃,微微笑道:“當然要讓他去了。我們不但不能疏遠秦家,還要賣秦家與吳監生一個大大的人情!”

第四百九十二章 提醒第一百二十一章 怪事第二百三十八章 發作第三百一十五章 內鬥第十六章 探聽第一百零八章 狼狽第一百四十章 腦洞第九十二章 密談第七百一十章 求助第二百零四章 接人第四十二章 家常第五十七章 盤賬第七十八章 盤問第八章 吹柳第四十四章 狗糧第六章 擔憂第七百二十章 官司第七十九章 利誘第五百三十五章 打聽第一百五十一章 猶豫第八章 金簪第一百零八章 捎帶第三百九十四章 碰壁第一百零五章 分析第二百六十二章 烏龍第二百二十七章 牌局第八十四章 軒窗第三十一章 機關第四百一十六章 書信第三十四章 不捨第二百四十一章 議定第五百二十四章 賠罪第七百一十八章 帝婚第八十章 挑撥第二百八十四章 扭曲第一百零七章 新婢第一百六十章 拒絕第三百九十五章 後悔第四百七十七章 壓力第二百二十一章 壁咚第二百六十九章 席間第六百三十二章 審問第一百八十章 好人卡第五百八十三章 撇清第二百四十八章 交易第五百一十三章 進言第五百六十九章 三波第五百三十四章 瑜娘第六百一十二章 考驗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南第一百九十八章 耳報第六百零六章 議論第六百五十七章 冷清第一百九十六章 高升第五百五十五章 惡果第七十八章 盤問第六百零九章 可惜第五百八十三章 撇清第六百一十七章 藥第五百零三章 攀親第一百四十七章 收穫第五百零三章 攀親第二十八章 驚惶第三百五十四章 消息第四十七章 拜訪第一百六十五章 隱秘第二百八十章 恩旨第三章 小聚第一章 三年第五十八章 誤會第五十七章 盤賬第五百五十三章 大消息第六百八十二章 期盼第一百三十七章 念頭第二百四十九章 產業第九十九章 繪春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甘第三百六十八章 降爵第七百一十六章 扶靈第一百七十三章 三船第四百六十二章 探病第四百九十三章 告狀第二百九十七章 蘸料第七十三章 臘八第六百六十七章 諂媚第六百七十章 改變第一百九十六章 高升第二百二十六章 平息第一百八十四章 崩潰第十二章 姑嫂第四百三十七章 戳心第六百五十一章 提醒第四百一十四章 賢妻第二百七十四章 幫忙第五百四十二章 肝疼第二百四十五章 妻妾第三十四章 拆穿第一百二十六章 決定第二十二章 歷練第四百六十二章 探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