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彌補

過了好一會兒,秦柏纔有些艱難地開口道:“皇上所言,我怎會沒有想過?只是……大哥不好,也不過是他一個人罷了。若真處置了他,他的家眷怎麼辦?當年之事,只有大哥知情,大嫂,還有侄兒侄女們,全都是無辜的。更別說小一輩的孩子們,越對舊事一無所知了。我此番上京,上到大嫂,下到侄孫侄孫女們,對我都是禮敬有加的。總不能因爲怨恨大哥一個人,就把他們也給牽連了吧?”

皇帝嘆氣道:“你還是這麼個脾氣,不管嘴上怎麼說,心裡還是軟的。”

秦柏笑了笑:“不是我心軟,而是秦家這一脈,本來就人口不多。當年家中遭難,二哥夭亡,姐姐沒幾年也去了,總共也就只剩下大哥和我而已。姐姐當初臨終時,能爲了秦家日後,大義滅親,寧可犧牲大哥,也要將秦家交到我手中。我又怎麼好讓她泉下有知,看到我們兄弟相殘,秦家子孫折損,傷心難過?她當年爲了護着大哥,費了多少心血?還不是爲了秦家麼?”說罷他自嘲地笑了笑,“說來伽南確實是個聰明丫頭,她知我甚深,她說的謊話,倒不完全是瞎編的。”

皇帝卻是不樂意聽伽南好話的。他曾經對這個侍女有多麼信任,如今就有多麼厭惡與怨恨。他對秦柏道:“若你只是不忍見秦鬆喪命,連累了家小,倒也好說,處置他的法子有的是,誰說朕一定要將事情攤開來說個明白,再治他一個欺君之罪?說實話,當年那事兒,朕也是受了矇騙的,伽南一個小小宮人,竟將朕玩弄於鼓掌之上,說出來也沒臉,更會損及你姐姐的名聲。她都去了這麼多年,何苦叫她在九泉之下也不得安寧?秦鬆也是一把年紀了,身上有個不好,誰都不會起疑心。朕這裡悄悄送了東西過去,他若是懂事的,自然知道該怎麼做。如此一來,他罪有應得,也不會牽連妻兒,豈不兩全其美?”

秦柏嘆息道:“皇上何必如此?若大哥果真爲此喪命,我與侄兒們的情誼便再難保全了。其實大哥身上只有一個承恩侯的爵位罷了,並無實權,平日裡除了與人結交,吃喝玩樂,也做不了什麼。皇上密旨,命他禁足在家便是,對外頭只說是養病。過得一兩年,再以老病爲理由,將爵位讓給仲海,大哥自做他的富貴閒人,在家安度晚年,也是好事。大嫂素來明理,兩個侄兒也都是懂事的孩子,自會約束着大哥,不叫他出門闖禍的。”

皇帝猶豫了一下:“這倒也罷了,只是太便宜了他。他已享了這三十年的富貴,難不成叫他還能繼續享受下去?朕更盼着他能吃幾年苦頭!”

秦柏沒有吭聲,他只是嘆着氣,雙眼直視靜室牆上掛着的佛像,目露不忍之色。

皇帝順着他的視線望去,倒忍不住笑了:“朕有了個好主意,包管能叫他吃幾年苦頭,又不敢不聽。”

秦柏面露好奇:“皇上想到什麼主意了?”

皇帝正要開口,卻又忽然改了主意:“朕不告訴你,免得你又心軟,再向朕求情。朕已經十分寬宏大量了,總不能對秦鬆輕輕放過。他犯的是欺君之罪,還一騙騙了朕幾十年,連皇后都因爲他的謊言,抱憾而終。朕若輕饒了他,豈不是愧對皇后?柏弟,你無須愧疚,方纔你已經爲他求過情了,朕也答應饒他一命,這便是你對他的恩典。當年皇后留有遺言,你只當是遵從皇后遺命行事便罷。”

秦柏便不再開口了。他相信自己已經暗示得夠多,皇帝拿定了主意,秦鬆餘生恐怕都不會好過。

秦鬆解決了,皇帝又開始考慮,要如何安排秦柏:“你說讓秦鬆將承恩侯的爵位讓給秦仲海。朕卻覺得,你才應該得到這個爵位。當年若不是你沒有消息,本就該是你得封爵的。秦鬆當年做過什麼呢?一事無成!只是秦家遭難,他受了池魚之災而已。但你那時還是少年,便幫過朕不少忙……”

秦柏忙道:“皇上,承恩侯的爵位,還是讓仲海去襲吧。一來,他本是大哥嫡長子,大哥又是父親嫡長子,姐姐冊封正宮皇后,孃家父兄得爵,本就該是大哥佔先。我是弟弟,又離京許多年了,這把年紀,即使得了爵位,又能做什麼?實話說與皇上,我寧可過從前那樣的自在日子呢。只是在京城,身份公開,恐怕不能象從前那般,隨心所欲地收學生了。”他又自嘲地笑笑,“我在京城也沒那偌大的名聲,叫人信我一個老舉人,能把人家的孩子教導成材。”

皇帝卻是看不得小舅子這般自苦,他如今正恨不得儘自己所能彌補秦柏呢。秦柏越是退讓,他就越是要加厚恩賞:“你年紀比朕還小呢,哪裡就一把年紀了?少說這些晦氣話!得了爵位,即使什麼都不做,如同秦鬆那般,只在家安享尊榮,你也比他強一百倍!你不入朝理事,朕不會逼你,你還有孩子呢,叫孩子們出頭,也是一樣的。若是實在閒得慌,想收幾個學生教導,也由得你去。那些沒眼光信不過你的,是他們沒福,但世上總有慧眼識英才的人,知道你的好處。朕知道王復中是你的學生,他就很好。朕叫他在外頭替你揚一揚名,自有聰明人會上門拜師。你只管挑去,中意的才收在門下。還有你其他的學生們,朕都聽說了,等他們考中了進士,朕自會安排好他們的前程。你教出來的人,無論才學人品,朕都是信得過的。”

秦柏感動不已,眼圈又紅了,但他卻不能就這樣接受皇帝姐夫的好意,學生們的前程如何,還要看他們自己,怎能因爲跟着他這個皇帝小舅子讀了幾年書,就得了優待呢?秦柏再三懇求皇帝,收回成命。皇帝不耐煩地一擺手:“好了,朕心裡有數。你不必多說。”秦柏嘆息一聲,只好不再提起。

皇帝見他如此,只得道:“你學生的事且不提。若他們果真無能,難不成朕還非要用他們麼?萬一他們不能成事,豈不是壞了你的名聲?你放心,朕知道分寸。”

秦柏低頭行禮:“皇上聖明。”

“你既知道朕聖明,就不要總是推拒朕的賞賜。”皇帝嘆道,“比如爵位,你若有了爵位,外頭的人便不會輕視你,見面也能敬你三分。別的不說,等秦仲海襲了爵,做了承恩侯府的當家人,你這個做叔叔的,難不成還要看侄兒臉色,依附他度日?朕絕不會叫你受這個委屈!有個爵位在,你想分家便分家,想跟他們一起住,就跟他們一起住,誰也不能怠慢了你。你若不想要承恩侯的爵位,也無妨,這本是外戚的爵位,你是讀書人,想必看不上。但當年老侯爺留下的爵位,至今還無人承襲呢。朕一見秦鬆,就覺得礙眼,他爲人行事,哪有一點老侯爺生前的風采?沒得玷污了永嘉侯的威名!你卻不同,老侯爺在時,最是疼愛你的,你又是嫡出。既然秦鬆當年自己選擇了做承恩侯,那這永嘉侯的爵位,便給你襲了,如何?”

說完了,皇帝還有些遺憾:“可惜,永嘉侯是三等侯,尚在承恩侯之下。待朕尋個理由,將秦鬆的承恩侯貶至三等。如此秦仲海襲爵時,便是承恩伯了,不能越過你去。”

一等三等什麼的,秦柏並不會放在心上。但永嘉侯爺,他卻是拒絕不了的。這是老侯爺留下的爵位,秦柏想起亡父,怎麼可能會拒絕?能襲得永嘉侯的爵位,已經是最理想的結果了。秦柏紅着眼圈,下跪謝恩,又面帶愧色地道:“可惜臣是個文弱書生,並無帶兵之能,只能頂着永嘉侯的虛名了。先父當年的兵權,皇上還是交給信得過的大將吧。”

皇帝哈哈大笑:“這也沒什麼,委屈你去帶兵,朕可捨不得。不過當年也是因爲秦鬆不成材,朕纔不放心將兵權交到他手上。他這幾十年裡上躥下跳地,沒少做小動作。但朕又不傻,明知道他不行,又怎會用他?柏弟,你也不是個帶兵的料子,但你有兩個好兒子,都是軍中出身。朕已經問過秦平了,他真不愧是你一手教出來的長子,文武都來得,兵書也是熟的。從秦王的事情上,也能看出他有膽識,更忠於朝廷。這樣的人材,比京中公侯之家出來的子弟都不差,又是咱們自家孩子,怎能虧待?眼下他還年輕,又是才進京城,什麼都不熟悉,叫他在朕御前當差,再讓秦仲海兄弟幾個帶他結交幾個朋友。過得一兩年,他事務熟悉了,人脈也有了,朕便把他外放出去,在地方上獨當一面。如此歷練幾年,再立些功勞,朕再將他調回京中,安排到三大營去練兵。有了這樣的資歷,又有軍功在身,在朝中軍中皆有人脈,他將來要接手老侯爺留下的兵,便不會有人有異議了。不但秦平,秦安也是一樣的。他們是朕嫡親的內姪,日後的前程,你只管交給朕便是。”

皇帝設想得十分周到,秦柏心中感激,也沒有拒絕,只是躬身再拜:“皇上只管使喚他們兄弟便是。有皇上看着,臣再安心不過了。”

皇帝心裡很高興,他覺得自己總算彌補了一點小舅子,心中的愧疚也能輕些了。他興致正隆,索性便安排得更周全一些:“你們一家在承恩侯府,如今是住在清風館裡?那處院子聽說經過改建,如今只有一進罷了,太擁擠了。你既然是永嘉侯了,便該有自己的侯府。朕想想,內城還有哪處好宅子空着……”

他正說着,靜室窗外忽然便傳來了小女孩的聲音:“祖父,您在做什麼呀?快出來跟我們一塊兒玩呀?”打斷了皇帝的話。皇帝好奇地看向秦柏:“這是你孫女兒?”

秦柏笑了,起身往窗邊走去。

第三十三章 清單第二十三章 侯爺第二百二十五章 隱憂第四百章 轉變第四百六十五章 三方第二百六十九章 用心第二百九十二章 吐血第五百零四章 變遷第六百四十四章 萬壽第四十六章 兄妹第四百三十三章 警醒第一百七十五章 逼問第三百二十九章 半夜第四十章 撞見第二十三章 憤怒第一百四十六章 內情第五百六十章 親家第三百六十三章 到手第一百五十二章 另謀第一百六十六章 怨言第五十六章 消遣第十九章 發泄第二百五十九章 君子第二百三十四章 聖意第十一章 內情第一百三十四章 商議第三十三章 清單第一百五十四章 私心第六百一十九章 察覺第一百五十八章 打探第四十六章 唐家第三百四十四章 嬉鬧第九十八章 口角第一百五十一章 提醒第二百三十二章 消息第五百五十一章 失望第三章 小聚第四十三章 午後第三百七十五章 表態楔子第二百零八章 算計第二百八十章 善後第二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四十四章 承諾第五十四章 試探第六百九十九章 封賞第六章 決心第十四章 沒有第五百八十三章 撇清第五百二十九章 麻煩第四百二十五章 黑鍋第七百零六章 去而復返第四百一十三章 燈會第五百八十四章 再吐第二百三十三章 冤案第四百九十章 牛角尖第一百五十二章 兄妹第五百二十八章 融入第一百九十四章 操心第一百九十章 出遊第四十七章 惶然第二章 悲憤第十六章 禮遇第三百一十九章 誤會第七十一章 疑心第四百一十一章 追蹤第三百二十九章 半夜第二百六十六章 豐兒第四百九十二章 提醒第二百九十四章 歸來第五百七十八章 聞訊第七十四章 墨光第三百九十八章 懇求第二百七十章 來信第四十五章 探親第四百七十九章 着急第一百八十二章 議定第八十四章 高興第二百六十三章 開解第二百四十六章 討喜第六百六十八章 立功第七十九章 利誘第一百一十章 指法第八十三章 夾道第八十五章 膈應第六章 積怨第二百六十二章 受益第五十八章 誤會第三百六十四章 押送第四十七章 拜訪第一百九十三章 怨忿第一百八十五章 折服第二百二十二章 討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密會第四十六章 小道第二百一十二章 初雪第五百四十三章 學習第一百一十五章 追蹤第一百二十一章 會面第四百八十三章 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