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三章 苦澀

秦含真離了繼母蔡勝男那邊,本來想要直接回自家別院去的。這段時間天氣轉暖,別院裡花兒都開了,景色正好,她跟趙陌已經搬回了別院去住。

只是這時候回去,也沒什麼事可做。趙陌今日進宮,午飯不會回來吃,趙祁還在小馮氏那邊,與秦含珠、秦謙一塊兒讀書練字呢。秦含真想了想,就打算去東府瞧瞧餘心蘭。前日見她時,秦含真發現她臉色不太好,似乎身體有些不適。也不知道如今好些了沒有。

秦含真轉道去了東邊的承恩侯府。她是常來常往的人,又是本家出了嫁的姑奶奶,承恩侯府的下人見她來了,也很平靜,紛紛面帶笑容,殷勤地上前問好,有人自去給姚氏、餘心蘭報信,也有人主動告訴她,她常來拜訪的堂兄秦簡今日在哪裡,許氏病情如何,還有桂家二奶奶許岫今日上門來了。這是許岫第二次上門來爲許氏和許崢傳信。興許她這信真的傳得有效,許氏已經不象先前那般,以不喝藥來威脅兒孫們,非要回孃家給亡兄的喪事撐場子不可了。

那主動提供消息的下人,動作十分及時。秦含真才聽她說完許岫上門,就看到許岫從另一邊的岔路上過來,顯然是從大門方向直往松風堂的方向去。而秦含真是走側門過來的,要去福貴居,自然要路過鬆風堂西邊的過道,兩人就這麼遇上了。

不過秦含真沒什麼需要避開許岫的想法,迎面遇上了,便微笑着點點頭,算是打招呼,沒有非得要求對方向她行大禮的打算,這就已經很給親戚——主要是指許氏與秦仲海——臉面了。不過許岫估計是嫁進了高官人家裡,規矩禮法都十分講究,不管秦含真表現得是否和氣親切,她都照足了規矩,給秦含真行禮。

秦含真當然不會爲難她,客客氣氣地說了兩句套話,便繼續往前走了。雖然留意到了許岫神情憔悴,人也消瘦了幾分,秦含真仍舊是眼角都沒有多瞥她一下。不管許岫以前是不是曾經主動或被動地給秦家人添過堵,如今她已然嫁了人,能遇上的機會不多了,也不會再有什麼機會,爲秦家人添麻煩,所以秦含真沒打算多事。

說起來,她們這一批年齡相仿的姑娘,堂姐妹、表姐妹或是閨蜜什麼的,互相比較熟悉的,都各自嫁娶了,就只剩下秦錦春即將出閣,蔡元貞婚事未明,還有那位眼高於頂卻脾氣不佳的裴茵大小姐,剛剛出孝,也不知道開始說親了沒有。

秦含真與裴茵關係不好,也沒興趣去管秦錦儀的小姑子,就是蔡元貞,陰差陽錯地至今沒有下文,讓人有些可惜。蔡元貞如今也有十七八歲了,就算蔡家素有晚婚晚嫁的傳統,這個年紀也到了要說親的時候,她卻還沒有動靜,也不知道她家裡人是如何打算的。

雲陽侯府眼下如日中天,不象先前那般受楚正方壓迫,不得不礙於太子妃的影響忍氣吞聲的時候了,雲陽侯夫妻若想要給女兒說一門門當戶對相相稱心如意的親事,應該不太難纔對。就算京城範圍內沒有合適的人選了,難道京城以外也沒有嗎?再說,壽山伯府的餘世子,恩科高中探花,人才出衆,好象也同樣沒有婚配呢……

秦含真暗暗嘆了口氣,想起方纔繼母蔡勝男與她閒聊時,無意中提到過,先前曾探過雲陽侯夫人的口風,似乎需要幫着在宗室皇親子弟中爲侄女蔡元貞物色婚配人選,雲陽侯夫人當時婉拒了。蔡勝男心裡還有些納悶,後來回家細想,又覺得雲陽侯應該是認爲自家如今風頭正盛,這時候上趕着攀上來的,未必是什麼可靠的人家,還不如在軍中挑合適的後生,因此打算慢慢細心挑人,並不着急,就沒再多提了。

蔡勝男的猜想也有她的道理,只是秦含真想起蔡元貞那溫柔大方又不失爽利的性情與過人的文學、才藝素養,倘若單純地匹配一位武將,未免有些可惜。當然,婚姻之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蔡元貞素有主見,對於自己的婚姻必定會有自己的想法。秦含真身爲朋友,也不好干涉或影響她什麼,只能默默祝福了。

秦含真心裡轉着種種念頭,不緊不慢地向福貴居的方向走去。

她腦子裡沒分神去關注許岫,卻不知道許岫悄悄兒留意了她好一會兒,直到看見她的背影消失在過道門外,方纔收回了視線。

當初頭一回相見時,許岫絕對不會想到,那個自己曾經在內心悄悄兒輕視過的“沒怎麼讀過書的鄉下丫頭”,竟然會成爲如今高高在上的宗室郡王正妃,一身華服,儀態萬千地從自己面前走過。秦含真興許並沒覺得自己的態度傲慢,該有的禮數也都有,可有時候,不關心、不在意,就代表着傲慢。在秦含真的眼裡,許崢已經不是什麼值得她多加註意的人了,所以她可以毫不在意地微笑說話,打招呼,然後從容走過,而沒有絲毫停留下來與其攀談的意思。

許岫心裡不禁一陣悽楚。曾經不被許家放在眼裡的秦三老爺秦柏,如今已是連她婆家桂侍郎府都需要仰望的永嘉侯了;曾經被她們姐妹私底下嘲笑過的鄉下丫頭秦含真,如今也是身份高貴的肅寧郡王妃;曾經被所有人視爲才學天賦遠不如哥哥許崢的表兄弟秦簡,如今卻已是正經二甲進士,而哥哥許崢,卻在會試中名次遠遠落後於秦簡,如今更是錯過了恩科殿試,還得兩年後再考一回;曾經自認高官門第,不把“外戚”放在眼裡的許家,如今又成什麼樣子了呢?

不過幾年的功夫,物是人非。老天爺真是太會捉弄人了。

許岫摸摸自己的臉,不過幾日功夫,已經憔悴了許多。她今年才十九歲,心境便已象是三十九歲的婦人一般蒼老了。前方一片迷霧,看不到盡頭,而她卻還得硬着頭皮,繼續熬下去。這樣的日子,卻是她自己挑選的……

松風堂的丫頭迎了出來,眉間微蹙地看向她:“桂二奶奶怎麼站在這裡?我們夫人等你很久了!”

許岫能察覺出這個丫頭對自己的態度不太和善——這也許是嫁入桂家後,察顏觀色的日子過得久了,新曆練出來的本事——但姑祖母許氏身邊的丫頭,大多數對許家長房的人已經沒什麼好臉色了,這樣的態度也只是尋常罷了。許岫沒有放在心上,隨口應了那丫頭幾句,便走進了松風堂。

許氏很高興看到許岫過來,面色青白的臉上頓時露出了笑容:“來了?怎麼就你一個人?桂女婿呢?”

許岫壓下心中的苦澀,上前行禮,答道:“二爺今日去了吏部,因此不能陪我。我就說,我自己來也是一樣的。姑祖母家裡又不是外處。”

許氏點頭:“這話很是。雖然桂女婿待你好,你也不能處處使喚他。情份就該用到刀刃上,平日裡要多顯露出你的賢惠懂事來,叫他念你的好纔是。如此,等你有事需要用到他時,他纔會心甘情願爲你出力。”她嘆了口氣,“桂家人是講禮數的,你公公婆婆也和氣,你祖父的喪事,桂女婿也幫着出力了。你是續絃,桂女婿能做到這個份上,就不容易了。雖然我當初不滿意你父母給你挑了這麼一門親事,但如今想來,除了是續絃以外,這門親事真沒什麼可挑剔的地方。桂女婿確實是個好人選。”

許岫心中更加苦澀了。她要怎麼說呢?桂家確實處處講禮數規矩,許大老爺的喪事,桂二公子也都照着禮數來了,該弔唁的弔唁,該幫忙招呼的幫忙招呼,雖然不會特別殷勤,但該孫女婿盡的責任,他都盡了。可在私底下,夫妻之間相處,他對她是說不出的冷淡。她知道是因爲父親謀缺的事,令他對她有了不好的看法。但他連聽都不願意聽她辯解,她有意做小伏低,想把他哄回來,他也一直淡淡地,完全沒有接受的意思。藉着她要守孝,他還直接搬進了書房……

倘若他只是在她孝期內如此,也就罷了,可若他不是呢?若他是徹底厭棄了她呢?他們才新婚,她還有那麼長的人生要過。今後她要如何與他相處呢?

但許岫不敢在婆家抱怨什麼。她看到小叔子看自己的目光了,就好象他什麼都知道。她還記得當年盧初亮告訴她桂家這門親事的時候,就提過他與桂家小四交好……若桂小四對元宵燈會那一場初遇的真相心知肚明,一旦他在家人面前說出了真相,許岫在公婆與丈夫面前,就真的什麼尊嚴都不剩了。

許大爺與許大奶奶正爲了官職的事心虛,如今對這個女婿也只有好話,次次見面都要囑咐許岫,好生相夫教子,不要讓丈夫挑剔。許岫看到他們如此,心裡便是有再多的委屈,也說不出口。如今許氏又張口就誇桂二公子,許岫除了強顏歡笑,還能做什麼呢?

許岫勉強笑着告訴許氏:“二爺正在謀求外放,公公也替他挑好的地方,是在湖州。婆婆讓我陪二爺一塊兒赴任,約摸是在五月裡出發。”

許氏吃了一驚:“湖州麼?我記得西府那邊在湖州倒是有幾家舊識,回頭我替你問問,看能不能帶個信去,也算是有人照應。桂女婿外放倒罷了,你能跟去就是好事。雖然你如今身上有孝,但也不能因此就跟夫婿分開好幾年。趁着這個機會,不必留在家裡給婆婆立規矩,你要抓緊機會懷孕生兒子,把桂女婿的心抓住了。倘若能在外多積累些人脈,將來你自己就能幫襯孃家了。這是個好機會!只可惜是在湖州,若是在金陵就更好了……”

許岫強壓下一股淚意。她不能告訴許氏,之所以桂二公子選擇了外放湖州,是因爲他的元配妻子孃家父親曾在湖州任知府,在那裡住過六年,最愛的就是湖州的景緻。他是追尋亡妻生前的腳步而去,根本沒她這個現任妻子什麼事兒。

可許岫什麼都不能說,還得衝着許氏露出微笑來:“您的話,侄孫女兒都記住了。您放心吧!”

第三百一十一章 回京第三百三十八章 挑動第二百二十七章 年禮第二百八十九章 安慰第二十七章 印石第五百二十三章 回報第一百八十三章 責罵第七十三章 臘八第七百零四章 答案第一百九十八章 出發第三百二十二章 審案第六百六十章 鑽營第一百三十五章 是誰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方第二百零五章 承諾第十八章 搬家第一百零九章 和善第五百六十章 親家第二百二十四章 苦心第三百七十九章 不甘第五十六章 消遣第九十九章 閨秀第一百二十四章 怪病第四百九十九章 勝男第二百二十四章 怨憤第九十章 表態第二十六章 閒話第四十五章 小人第一百九十八章 書信第一百一十三章 吐血第三百九十一章 任命第一百一十章 指法第二百一十五章 情義第十九章 坦言第五百六十六章 別後第四十七章 羞辱第三十五章 來客第二百零一章 王家女第五十三章 香氣第二百一十九章 落差第二百零一章 常州第一百九十九章 到家第二百一十二章 初雪第二十六章 質問第一百三十三章 撲空第五十九章 原因第六百一十五章 滅口第十三章 生隙第一百一十六章 分析第一百二十五章 生日第二十章 先行第二百一十三章 解釋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安第二百零九章 葉家第二百四十五章 喜脈第四十七章 求助第五百五十章 打擊第二百三十九章 遇見第一百二十一章 會面第二百二十七章 牌局第二百四十七章 道賀第二百五十七章 人手第七百一十四章 叔侄第五百八十一章 疲憊第四十四章 承諾第九十五章 想法第一百四十七章 收穫第四十四章 古怪第六百零六章 議論第八十一章 牽線第五十八章 野心第六百二十章 爭吵第五百五十四章 懷疑第三百三十章 棄子第六百六十章 鑽營第三百一十七章 告誡第九十二章 信使第六十六章 分說第三百六十七章 真兇第五百二十二章 求助第二百二十二章 提醒第六百三十九章 意冷第一百八十九章 討論第三十八章 借刀第五章 無恥第七十二章 憋悶第四百九十七章 名師第二百零二章 警告第六百四十八章 無人知第二百九十六章 辯解第六百五十八章 挑撥第六百五十七章 冷清第三十三章 相爭第六百八十九章 理由第八十四章 軒窗第二百二十二章 提醒第二十二章 證人第二十六章 閒話第二百三十八章 傳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