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 發瘋

陳良娣竟然撞牆自盡了!

秦含真萬萬沒想到,東宮會發生這樣的變故,發愣發了好一會兒,才醒過神來。

太后比她清醒得更快,肅然望向太子:“陳氏自盡了?怎會如此?!”

太子深吸了一口氣,肅然道:“陳氏口出妄言,行止無度,有癲狂之態,方纔發起瘋來,便憤而撞牆了。”

太后有些不敢置信:“好好的人,怎會發瘋?”她又再看了陳良娣幾眼,面露懷疑之色,“她是生了病,還是吃錯了東西?”

太子哪裡知道?他的腦子如今還有些懵呢。陳良娣忽然發作,他同樣意外無比,面對忽然自盡的妾室,他也覺得摸不着頭腦。就算陳良娣是爲了兒子之死,傷心憤怒到發瘋的地步,忽然自盡……這也不象是陳良娣素日的性情。對此,他只能說:“孫兒這就派人去查問她身邊的侍女。”

太后嘆了口氣:“先叫太醫來吧,若是實在沒救了,就讓人收殮屍首。”她看向太子妃,“陳良娣方纔鬧騰時說的那些話,到底是怎麼回事?哀家只聽岑嬤嬤說了些前情原委,卻不知道後頭又發生了什麼。陳良娣所言,太子妃可有辯解?”

這其實就是在問太子妃,當年大皇孫之死,到底與她有沒有關係了。就算導致大皇孫病夭的真的是那陳家獻上來的做了手腳的藥香,太子妃是否知道藥香有問題,也是非常關鍵的。

太子妃還在發怔,呆呆地沒有反應。

太后皺了皺眉頭,秦含真見狀忙上前扶住太子妃,低聲叫喚:“太子妃娘娘?”

秦含真分明輕推了太子妃一下,但後者卻還是沒有反應,整個人就象是傻了一般,就這麼愣愣地盯着陳良娣的屍首,一點兒反應都沒有。

“娘娘!”岑嬤嬤哭着撲了上來,“娘娘,你沒事吧?可是嚇着了?娘娘!你應老奴一聲呀?娘娘!”

大概是岑嬤嬤這一番推攘哭喊終於驚醒了太子妃,她眼珠子轉了轉,終於有了點反應,卻是哇的一聲,大哭出聲,哭得聲嘶力竭,全身都在發抖。

岑嬤嬤緊緊抱住太子妃,陪着她一道哭,不停地喊着“娘娘”、“沒事了”。但太子妃卻哭得十分傷心,似乎一點都沒有被她的話安撫住,連太后就站在跟前,她也沒有收淚上前請安行禮。

太后的眉頭皺得更加緊了,都不想跟這個孫媳婦多計較,不耐煩地對太子說:“讓人侍候她回屋去歇息吧。瞧她這模樣,只怕是受了驚嚇,叫太醫給她開些鎮靜安神的藥湯。有什麼話,等她冷靜下來再說。”

是等太子妃冷靜下來再說,而不是不過問了。事關大皇孫之死,就算陳良娣一向不怎麼靠譜,說的話未必是真,也不能輕易放過去。太子即將登基繼位,太后娘娘可不希望,將來坐在國母寶座上的,是一個心胸狹窄、性情軟弱卻又品行不端、心狠手辣的女子。

岑嬤嬤叫了幾個宮人來,一羣人攙着太子妃離開了。沒過多久,太醫也趕到了。陳良娣已然沒救,太醫確認過後,便趕去給太子妃診脈開方。東宮這一場變故,也令太醫面色發白,戰戰兢兢,生怕自己是被捲進了什麼見不得人的深宮隱秘之中,招來殺身之禍。

秦含真一直陪在太后身邊,心裡也是暗暗叫苦。雖然太子冷靜下來後,奉請太后離開了剛剛發生血案的現場,換到了一處乾淨雅緻的花廳中,再也沒有一具血淋淋的屍首礙人眼,但是,秦含真剛剛目睹過那樣一個可怕的場景,只覺得鼻端還瀰漫着一股血腥味,心口就好象被什麼東西堵住了似的,憋得人難受。這種時刻,趙陌卻不在她身邊,她只覺得渾身都不自在,偏偏又還不能離開。

太后在正位上坐下了,然後便一直端着一張嚴肅的臉,也不說話,就這麼坐着不動。秦含真侍立一旁,心裡也猜不透她在想什麼。太子吩咐完東宮衆人收拾殘局,便來到太后跟前,鄭重地向她見禮,張口就想說話。太后卻擡手阻止了他:“太子坐下吧,先不必忙着說話,等你父皇來了再說。”太子便閉了嘴,行完禮,退到一旁落座。

皇帝很快就到了。

皇帝的臉色有些難看。他聽聞東宮出事,還鬧出了人命,那臉色就越來越黑了。死的是有名有姓位份不低的東宮良娣,還曾經生育了太子唯一的子嗣,若沒有一個適合的說法,消息傳到東宮去,真是給太子臉上抹黑!在這麼要緊的當口,爲什麼會出這樣的事?!

皇帝進門,太子與秦含真分別給他行了禮。皇帝給太后見了禮,便在她對面落座,揮揮手道:“閒話不必多提了,太子說吧,到底是怎麼回事?!”

太子只得照實交代了剛剛發生了什麼事。

太子說的都是親身經歷,秦含真在旁靜靜聽着,發現與岑嬤嬤所言有些小小的出入,心中明瞭,定是岑嬤嬤有意識地在敘述過程中,省略了一部分對太子妃不利的事實,多少偏向了太子妃一些。幸好她還不敢太過分,知道這種事瞞不住,並沒有胡編亂造,否則太后發現實情後,定會更加生氣,並且遷怒到太子妃身上了。

基本上,事情就跟岑嬤嬤所說的差不多,只是有些細節處有所不同。比如陳良娣前來謝恩時,精神就不大好,整個人憔悴不堪,還有些呆呆的,兩眼直愣愣地瞧人。一路過來,便有宮人內侍覺得她的狀態不對。她來到門外,聽見太子與太子妃夫妻在屋中爭吵時,宮人曾經想要出聲報門,卻被她按住了。她的手勁兒出人意料地非常大,甚至還伸手捂住了宮人的嘴,不讓其出聲,把那宮人嚇了一大跳。也因此,陳良娣在門外偷聽了許久,方纔鬆開宮人,由得她去稟報,然後在進門後,直接質問太子妃,是否害了大皇孫。

太子妃自然是矢口否認,但陳良娣卻認定了她一定是罪魁禍首。

陳良娣憤怒地向太子哭訴,說她當年與太子妃本是閨中密友,平起平坐,只因唐家想要爲女兒找個省事的側室,就把她選中了。她原本以爲她們好朋友間只是婚後繼續在一起相處,沒想到,妻妾之間本身就是涇渭分明,而皇家的妻妾之間,更是天差地別!做了良娣時間越長,陳良娣心中就越委屈不甘,生下大皇孫後,這種不甘就更是放大了。她覺得自己樣樣勝過太子妃,憑什麼要一輩子屈居太子妃之下?太子妃性情溫和,處處相讓,她就得寸進尺,彷彿在言語、感情上打擊了太子妃,就是爲自己出了口氣。

她其實並沒有想過要取太子妃而代之。跟陳家人不一樣,陳良娣被選爲東宮良娣後,是接受過嚴格的宮規教育的。哪怕心中再不甘,她也知道自己與太子妃身份有別。就算太子妃沒有好結果,也輪不到她上位。而且宮中沒有皇后,皇帝更不可能容許東宮也沒有主母,換一個新的太子妃來,可未必有唐氏這麼好對付。陳良娣只是仗着往日對太子妃的瞭解,一次又一次地挑釁、奚落着太子妃,卻不曾碰觸到底線。她知道,這種程度的張狂,太后與皇帝是不會管的,太子更沒閒心去代替妻子處置妾室,只要太子妃忍氣吞聲,她就是安全的。

但陳良娣沒有想過,太子妃會覺得他們母子已經威脅到了自己地位的程度。對於大皇孫的死,陳良娣一直都有疑惑,只是事關孃家,她不敢多說,又覺得太子妃唐氏不可能真的存有害人之心,就算真把有問題的藥香送到了大皇孫屋裡,也肯定是無心之失。所以,陳良娣變本加厲地在精神上挑釁太子妃,覺得自己只是爲冤死的兒子出了一口氣,但從來沒有真的覺得太子妃會存心害人。

等到今日她聽到了太子妃的心裡話,心中的疑惑就再也壓抑不住了。她可能也因爲長時間的禁足,導致精神狀態出了問題,一旦鑽了牛角尖,便越發深信太子妃害死了她的兒子。她不但在太子面前厲聲指責太子妃,甚至在看到太子沒有相信自己,還覺得她在瘋言瘋語時,衝上去揪住太子妃撕扯起來。

陳良娣在撞牆自盡之前,已經是瘋癲狀態了。她扯着嗓子控訴太子,爲何不相信她?太子妃對她下藥,對她兒子下藥,還陷害她,放火欲害陳良媛,也是嫁禍給她,她甚至懷疑自己多年來未能再生下第二個皇孫,也是被太子妃害了的緣故。爲什麼太子不願意相信她呢?她也同樣陪伴太子多年,也在太子低潮時不離不棄,甚至還爲太子生了一個兒子!她比太子妃勞苦功高得多。爲什麼?爲什麼所有人都不相信她?因爲她已經沒法再生孩子了,又只是區區一個妾室,孃家也不如唐家顯赫有用,所以,太子就拋棄她了嗎?

最後,她揪住太子妃的領口,將人擲倒在地,詛咒太子妃不得好死,說她就算死了,也不會放過殺子仇人的。就這樣,在太子衝上前來分開她們二人時,她大力衝向牆壁,撞牆自盡了。

秦含真聽得大氣都不敢出,怎麼想怎麼奇怪。陳良娣這是終於瘋了嗎?

皇帝聽完後,臉色越發難看了。他問太子:“太子妃是怎麼說的?大皇孫之死,當真是她故意爲之?!”

第二百五十七章 賢王第三十章 絕情第二百三十九章 放雷第六十八章 棄暗第六十章 密議第十一章 去向第五百九十章 暴雨第一百零一章 爲母第七百零九章 通信第二百零二章 疑點第一百五十六章 相認第二百六十章 密會第十六章 禮遇第一百四十章 坦言第二百二十七章 考量第三百零五章 軟語第九章 午餐第六百五十九章 串門第三百三十五章 舊情第二百五十四章 封地第八十章 挑撥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光第一百一十五章 形勢第二百四十二章 甜頭第十四章 住處第四百九十七章 名師第二百三十章 小性兒第二百七十九章 決斷第二百一十二章 明白第十章 追蹤第五百零一章 流言第七百二十三章 展望第九十章 交惡第一百零七章 新婢第四百四十三章 實惠第五百五十六章 震驚第一百九十二章 打趣第二百二十章 招供第六十六章 分說第四章 往來第二百章 病倒第一百五十二章 另謀第一百四十九章 壓力第二百零五章 西園第一百七十章 氣憤第五章 往事第二十四章 參觀第四百三十九章 孽子第八章 幼儀第五百二十一章 籌備第一百九十七章 糾纏第一百三十七章 念頭第六百四十九章 清單第十七章 伴讀第二十六章 商議第四十七章 羞辱第四百六十八章 煩惱第四百一十一章 追蹤第五百二十五章 將至第五十九章 愁緒第四十一章 抵達第二百四十二章 茶會第一百七十三章 期許第六百九十九章 封賞第三百零五章 軟語第一百四十章 坦言第七十七章 怨恨第三百五十七章 黑鍋第八十六章 緣由第二百三十三章 冤案第十二章 直覺第四十章 褻瀆第七百零七章 郎舅第三十四章 族譜第三百六十九章 長子第二百零一章 “母女”第六十五章 亂子第六百零二章 回門第七十八章 盤問第六百六十七章 諂媚第十六章 用餐第二十七章 妯娌第一百三十五章 意圖第一百七十一章 看法第五百五十七章 後續第一百三十二章 祖孫第一百二十九章 將門第五十二章 原委第六十七章 分析第一百一十四章 憤怒第六十三章 打攪第二百七十二章 疑點第四百四十七章 動搖第二百七十九章 茶房第二百三十八章 傳聞第三十二章 公子第二百二十九章 病情第六百五十八章 挑撥第一百九十五章 回府第一百六十章 續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