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巧合

秦平長得頗象父親秦柏,只是比秦柏個子高挑些,身材有些瘦削,膚色略有些黑,但眉宇間也帶着濃濃的書卷氣。

他今年二十六歲,還是個青年男子,但不知是本朝風俗,還是他個人喜好,已經留起了小鬍子。這使得他看上去比實際年紀要老成,面上還透出一股淡淡的鬱色來。

秦含真這還是“初次”見這個便宜父親,照面的那一剎那,內心深處便涌出一陣親切感,心想難不成這就是父女天性?

她緊緊跟在祖母牛氏身邊,好奇地打量着秦平,心裡還在猜想,他會是個什麼樣的人?對女兒桑姐兒的瞭解又會有多深?她拿“失憶”做藉口,他會相信嗎?

只見秦平下得馬來,趕上前向父母跪地問安,起身的時候,兩眼向她望過來,目光便是一柔。秦含真心中忽地一定。

秦平看了女兒一眼,還不及多想,就被母親牛氏給拉住了。他離家年餘,期間還傳過死訊,雖然牛氏早就知道他平安無事,但一日未見到真人,她就一日不能安心。如今瞧見了兒子,牛氏滿心都是心疼:“你這孩子,怎麼瘦成這樣了?一定吃了不少苦頭吧?”

秦含真在旁驚訝,原來秦平原本不是這個模樣的嗎?他瘦了很多?看秦柏心疼的樣子,似乎牛氏的話並不是無的放矢的。

秦平只是淡淡一笑:“母親,您別胡思亂想。兒子能吃什麼苦頭呢?只是禁軍操練頗爲嚴格,比不得在邊城時寬鬆自在,兒子練得多了,才瘦下來的,其實要比從前精壯。”

牛氏卻是半信半疑:“你別哄我。若是操練得瘦了,會是你這模樣?你定是吃了苦頭的!”

秦平知道她執拗,也不跟她爭辯,只問:“父親母親一路順利麼?在大同見過二弟了?”

“見過了。”牛氏道,“我們親眼看着他把何氏那賤人休了的。只可惜走得急,否則還能看到你二弟把何氏那閨女送回陳家去呢。”說着她就氣憤起來了,“你不知道那賤人有多可惡!她在咱們家裡做了那麼多壞事,回頭一句不跟你二弟說,連你媳婦的死訊也不提。不但如此,她還瞞着你二弟,打着你二弟的旗號在大同城裡放印子錢!你二弟的名聲都被她敗壞了!幸好泰生告得早,否則你二弟被他連累了,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呢。如今把這攪家精給休了,大家都能安心。”

秦平面上一黯:“她既然做了這樣的事,會被休棄,也是該當的。”

牛氏哽咽道:“只可惜遲了些。平哥呀,我一想到你媳婦死得那麼冤,這心裡就難受……”

秦平眼圈也跟着紅了,多年夫妻,雖說聚少離多,但他對妻子是真有感情的。若非喜歡,當初他也不會堅持要娶她爲妻了。自打知道她的死訊,他內心就再也沒有平靜過。沒人知道他有多麼的後悔,若當初能多提醒二弟一句,把家書交給秦泰生送回家中,也許這一切就不會生了。明明……他已經現了何氏行事有許多不妥之處,還告訴了二弟,卻沒有預料到,何氏的心遠比他想象的要黑得多!

秦柏嘆了口氣,勸妻子道:“難得見到孩子,何必一見面就說傷心事?外頭風大,你身子不好,不如回車裡敘話。”

牛氏抽出鼻子:“我沒事。讓兒子先見過桑姐兒和梓哥兒吧。”

秦含真大大方方地上前給秦平行了一禮,叫了一聲“父親”。

誰知她如此大方得體,秦平卻看得難過:“桑姐兒已經長那麼高了?怎的跟爹生份了似的?從前你一見到爹,就會撲過來撒嬌的。方纔爹與你祖父祖母說了那麼久的話,你也只是站在一旁看。難不成你心裡在怨爹害了你娘麼?”

秦含真訕訕地說:“不是……我就是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不能再象小時候那樣……”她無助地看向祖父母。

牛氏只好替孫女解釋:“平哥,桑姐兒沒說怨你。她自從那回從山上摔下來,磕着頭了,就忘了許多事。從前見了你是怎麼樣的,她全都不記得了。你也別怪她,她好歹這麼久沒見你了,覺得生份也不奇怪,今後多親近就是了。你可要多疼她些,可憐見的,小小年紀就已經沒了親孃。”

秦平紅着眼圈點了頭,伸手摸摸秦含真的小腦袋,臉上滿是疼愛。

虎嬤嬤又抱了梓哥兒過來見秦平。秦平路過大同的時候,也見過梓哥兒,因見他受到生母何氏冷淡,在家中待遇遠遠不及同母異父的長姐章姐兒,秦平還格外心疼他些,因此纔會在二弟秦安面前進言,告了弟妹何氏一狀。但此時他與梓哥兒再見,情況卻不同了。何氏害死了他的元配妻子關氏,雖然已經被休棄,但梓哥兒依舊是她親生。雖然他明知道稚子無辜,可是看到何氏的兒子,心情還是難免複雜。

最終,秦平只是淡淡笑着,接受了梓哥兒的請安,問了兩句好,便讓虎嬤嬤抱他下去了。

接着吳少英又上前見禮。他看到秦平,心情同樣複雜,只是面上還要露出悲色與慚愧來:“都是我疏忽,纔會害了表姐,還請姐夫原諒我的過錯。”

秦平早從秦柏的家書中知道了一切,忙握了他的手,鄭重道:“此事與英弟何干?原是那何氏造的孽。英弟也是無辜受累,何過之有?”

如此,各人都已見禮完畢,其他家下人等,倒不必在大路邊一個個拜見了。金象來催促衆人起行,言道已經派了人回侯府報信,衆人便各自登車,繼續入城。秦平正好與父母、女兒一起上了大車,一邊趕路,一邊說些家常。

牛氏先要問的,就是秦平離開榆林後的經歷。箇中多有機密之處,秦平簡單提了提,就不再多談,只說:“兒子如今在禁中當差,甚是自在,上司和氣,同僚相得,下屬也十分得力。京中繁華,遠非邊城可比。聖上又寬和恤下,對兒子關懷有加。兒子覺得,父親與母親既然到了京城,不妨就在此安居吧。父親本是京城人士,母親祖籍天津,也離京城不遠。若是在京中安居,也算是迴歸故土了,倒比繼續住在米脂要便宜些。兒子也能承歡膝下,多多盡孝。”

牛氏道:“京城雖好,可咱們家在米脂有那麼大一份家業,總不能都拋了吧?”

秦平道:“家中也有幾個得力的人手,讓他們看着就好了,每年地裡的出產換了錢糧,託商隊送到京城來,並不難辦。若是嫌費事,不叫他們送來,由得家中人手安置,也是無妨。咱們在京中住着,可以另行置業。兒子在禁軍中有一份俸祿,宮中賞賜也十分豐厚,足夠養活家人了。兒子聽說母親一直身體不好,趁着機會,在京中尋訪名醫,治好了才能安心。父親也可以好生靜養,不必再辛苦開館授課,若是實在閒得慌,收兩個小學生教一教,也就罷了。”

秦含真有些驚訝地說:“爹,咱們以後不是住侯府去嗎?那裡是祖父以前的家呀。”

秦平一愣,摸了摸鼻子,苦笑道:“承恩侯倒是每次見面都這麼說。此次父親進京,侯府裡也早就收拾出院子來,說是父親從前住過的舊居。只是兒子覺得……侯府與咱們家不是一路人,住在一處,十分不自在。兒子雖與他們認了親,可心裡始終親近不起來。因禁軍自有官舍,兒子平日都住在那裡,很少去侯府。年節時閒了,偶然過去住兩日,倒比平日裡當差還要累人。”

牛氏歡喜道:“咱們家跟他們家當然不是一路人,誰跟那種人是一路人呀?我倒想搬出去住呢,只是你老子總說京城房子貴,家裡銀錢不多,在此處又沒有產業,怕坐吃山空,倒叫你受累。何況侯府那宅子,也是你老子從小兒長大的地方,他離得久了,心裡想念得緊。我總不能叫他難過吧?只好答應跟他去侯府了。說起來你爹也是秦家嫡出的兒子,秦家祖宅原有他一份的。咱們此去並不是寄人籬下,只是住回自己的房子罷了。你也不必覺得不自在。他們家如何行事,那是他們家的規矩。咱們在自家地方,想怎樣就怎樣,他們管不着。”

秦平聽得苦笑,事情哪有牛氏想的這麼容易?

秦柏問兒子:“你伯父平日裡待你如何?你伯母與一衆堂兄弟姐妹們呢?”

秦平答道:“伯父待兒子十分親切,只是……兒子總覺得他不是真心。這倒罷了,大伯母寬厚持正,待兒子倒是極好的。長房兩位堂兄堂嫂也是和氣人,幾個侄兒侄女也很討人喜歡。過年時兒子見過長房的妹妹妹夫一回,倒也不難相處。但二房那邊就……”他猶豫了一下,“二伯母性情有些勢利,大堂兄也自視甚高,待兒子十分冷淡,似乎當兒子是來打秋風的窮親戚了。”

牛氏聞言,臉色便是一沉:“什麼東西!居然敢瞧不起我兒子?!他算哪根蔥呀?”

秦柏哭笑不得地攔住了妻子:“不過是個俗人,你生什麼氣?他們不知禮,你也要跟他們一般見識不成?”又問兒子,“你覺得聖上對承恩侯府如何?是恩寵有加,還是隻是面上情兒?”

秦平疑惑:“父親怎會問這個?聖上對承恩侯府一向是恩寵有加的。”接着他遲疑了一下,“不過……”

秦含真忙問:“不過什麼?”

秦平有些拿不準:“從新年前後開始,聖上對伯父好象就冷淡了些。聽說往年每逢年節,伯父一家都是宮宴的座上客。但今年元宵宮宴,還有二月百花宴、三月送春宴等等,都只見大伯母帶着兩位嫂嫂進宮,不見伯父蹤影。侯府對外人說,伯父身上不好,纔會缺席宮宴。可兒子去過侯府,知道伯父並未有恙,倒是有傳聞,說伯父不知因爲何事,惹得聖上生氣了,他去東宮求見,也未得入……”

秦柏忙問:“我在大同聽人說,東宮有恙,不知眼下如何?”

秦平答道:“東宮每年總要病上幾回,只不知爲何,人人都說他今年病得似乎比往年重些。聽說是宮裡從小侍候他的一個老宮人急病沒了,他過於傷心,方纔如此。說來也巧,那老宮人剛好就是在臘月裡沒的。”

第一百九十四章 操心第八十三章 夾道第二百四十七章 分家第六十二章 焦躁第六十六章 分說第十六章 抹黑第二百七十八章 三指第一百三十七章 關鍵第六百章 新婚第二百二十七章 年禮第三百二十四章 現行第三百二十七章 可悲第二百二十四章 補救第六百四十八章 無人知第一百一十六章 分析第一百八十七章 送嫁第五十三章 見面第二百六十二章 受益第九十二章 密談第一百九十三章 怨忿第五百四十四章 推崇第四百零二章 家宴第二百零九章 說服第一百八十三章 責罵第三十章 提醒第三十一章 傳聞第二百七十五章 詭異第一百八十六章 落荒第六十三章 舒適第九十章 交惡第二百一十九章 扣鍋第五百一十八章 密會第四百三十五章 訓父第二百七十四章 下場第五百六十二章 雨後第六百三十五章 噩夢第二百五十八章 辭別第二百四十九章 產業第五百五十一章 失望第一百五十三章 比拼第二百六十七章 小宴第七十一章 撒潑第六百七十七章 班師第三百三十一章 黃雀第六百六十五章 邂逅第四百四十八章 疑心第二百四十六章 討喜第四章 往來第一百一十五章 追蹤第一百六十三章 內鬥第三百六十八章 降爵第三百六十二章 條件第十七章 安頓第二百四十八章 交易第七百零四章 答案第五百二十九章 麻煩第七十四章 任性第五百四十五章 紅妝第一百八十四章 金口第八十二章 侍中第五十七章 心煩第二百五十章 風波第六百二十一章 引蛇第二百零七章 候產第九十三章 晚膳第一百五十九章 挑撥第七十章 說服第一百七十四章 分歧第一百五十八章 打探第二百四十章 心結第二百三十五章 行蹤第九十九章 閨秀第一百二十五章 打聽第二章 牛家第四百八十四章 慫了第二百零八章 崢嶸第十章 刻字第五百一十五章 讒言第五百九十四章 共事第一百九十六章 蒼蠅第一百八十章 默契第六百六十一章 臘月第一百章 怨恨第三百九十三章 可憐第二百三十七章 傳話第一百八十七章 送嫁第三百六十九章 長子第二百三十章 反覆第三十七章 犯愁第一百三十章 賠禮第六百六十九章 教誨第二百四十二章 甜頭第十二章 小姨第七十九章 訓斥第一百四十六章 下藥第一百九十二章 家書第五百三十二章 可疑第一百四十六章 下藥第二十二章 旅途第六百四十四章 萬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