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學習

且不提秦錦儀如何應付已經對她生出不滿的婆婆和小姑子,秦家二房的小薛氏送走長女之後,本來對她的來意沒怎麼上心,但過得幾日,當薛氏循例派人前去裴家看望秦錦儀,那人回報說姑奶奶好象在跟婆婆鬧彆扭之後,小薛氏就開始擔心起來了。

她懷疑秦錦儀是因爲沒能辦好裴家人交託的任務,說服孃家人去進宮爲裴二姑娘說項,纔會遭到婆婆的責備。雖說小薛氏心裡對這個女兒早就失望透頂了,但畢竟血濃於水,猶豫再三後,她還是往三房去了一回。

小薛氏在蔡勝男面前吞吞吐吐地提到了秦錦儀提到的事兒。蔡勝男沒有見過秦錦儀,並不太瞭解她的性情,但從周圍人偶爾透露的話來看,這位秦家的長孫女並不是什麼懂事知禮的姑娘家。況且東宮選秀,基本是由太后與皇帝做主選人的,連太子妃本來也只是擁有一部分的建議權罷了,而且在她告病之後,就連這點建議權也大打折扣了。別說裴家只是給唐家某個人送了重禮,換得對方答應會給裴二姑娘參選一事提供方便了,就算是太子妃本人做出了承諾,也不敢說一定能保證裴二姑娘會被選中。裴家這也太異想天開了一些。

與此同時,唐家有人向裴家許下承諾的時候,裴老國公還未去世呢。若是裴家那時候就把裴二姑娘送去應選,興許她還有那麼一點兒希望。但由於她年紀還小,各方面條件都不是很合太后與皇帝的心意,落選的可能性是極大的。唐家根本做不了這個主,更別說裴家根本就沒把人送去應選了。而後來裴老國公去世,裴家全家守孝,連選秀的邊都還沒摸到的裴二姑娘,就更不可能被選上了。裴家人從頭到尾都沒能參與進去,如今又有什麼資格去表達不滿呢?

蔡勝男沒有安慰小薛氏諸如“婆媳之間有些小爭吵是尋常事”或者“等裴二姑娘成功進了東宮事情就可以解決了”之類的虛僞話,反而很坦率地跟她說:“裴家也太勢利了些,他家如今正在守孝,女兒根本不可能入宮,卻爲別家女兒有此福氣而心生妒忌,向侄女兒提出無禮的要求。大嫂子還是多加留意的好,親家如此行事,就怕日後宮裡看不上他家門風,不肯選他家女兒,他家便埋怨到侄女兒頭上了。選秀之事,又哪裡是我們家能左右得了的呢?真真沒有道理!”

小薛氏更喜歡蔡勝男這等坦率的話,雖然聽着更擔心了,但至少她知道,對方並不是在哄騙自己。她憂心忡忡地說:“當初我們大爺決定要把儀姐兒嫁進裴國公府時,就是覺得他家既然已經把唐家都打點好了,定能成功將女兒送進東宮爲妃,哪怕是晚上一年也不要緊。若他家女兒得寵,再生下皇孫,我們家便有了一門得力的姻親。如今想來,這真是太草率了。若是當時給儀姐兒選擇一門厚道人家就好了,如今也不必眼睜睜看着她受這樣的氣。”

蔡勝男笑了笑:“想必侄女兒不是會輕易讓自己受氣的人。如今她都已經嫁過去了,大嫂子也反悔不得,只能多多安撫她。那畢竟是侄女兒自己選擇的婆家,總有能讓她中意的好處。更何況,裴家女兒既然入宮無望,今後裴家前途未明,只怕還有許多需要仰仗我們秦家的地方呢。侄女兒既是秦家女,裴家難道還真敢欺負她不成?大嫂子也不必太過憂心。”

小薛氏想想也對,嘆了口氣:“哪裡能不憂心?這個女兒從小就沒少叫人操心,如今出嫁了,也依然讓人放不下心來。真不知道什麼時候她才能懂事一些。若她象她妹妹那樣,能立得起來,我也用不着發愁了。”

蔡勝男對此不置可否,微笑着轉移了話題:“說起四姑娘,如今大嫂子正忙着爲她準備嫁妝吧?不知有什麼地方,是我能幫得上忙的?”

小薛氏忙笑道:“多謝弟妹的好意了,眼下我們家裡還能應付得過來,若將來遇到有什麼難處,我再向弟妹開口就是。”

蔡勝男道:“先前夫人給我們三姑娘備嫁妝時,特地採買了許多衣料,但當中很多都是去冬今春時興的料子,等到秋天辦喜事的時候,只怕已經過時了。夫人有些後悔,生怕曬嫁妝的時候會叫人說嘴,想要再花銀子去採買一批新料子。可那些原有的料子都是上好的,若就此捨棄,也未免太過可惜。眼下夫人正在煩惱呢。”

小薛氏忙道:“這確實是太可惜了些。其實稍稍過時幾個月的料子也沒什麼要緊的,自己不留着做衣裳,拿去送禮或是賞人都是好的。我孃家叔父也給春姐兒送了些上等衣料過來添妝,可這時候送未免太早了些,等到明年辦喜事的時候,料子肯定都過季了。不過料子都是好料子,我本來還有些煩惱呢,但春姐兒自己說不要緊,我也就放心了。”

蔡勝男見她沒聽明白自己的意思,哂然一笑。二房既然已經有了免費的新衣料,三房這批料子就不好淘汰給二房了,只好另作使用。蔡勝男打算回頭就勸婆婆打消這個念頭,面上卻不露異色,微笑着說:“其實京中時興的衣料首飾什麼的,變得也太快了些。我都有些不習慣呢,明明料子都是好料子,花色做工都是極好的,纔出來幾個月,怎麼就有人說過時了,不能穿了呢?實在耗費得很。”

小薛氏深有同感:“是呀,但咱們這樣的人家,規矩就是如此。自己在家裡穿什麼都不要緊,一旦出門交際,若是衣裳用的料子略過時些,或是用了去年的式樣,就要被人笑話了。只要參加什麼宴席,就必定要花銀子重新做衣裳打首飾,一年裡不知要多花多少錢,真真叫人愁死!”這兩年裡,二房有過比較拮据的時候,可爲了體面還要硬撐排場,常常要爲了銀錢絞盡腦汁。小薛氏當時真的挺辛苦的,還好如今都過去了。

蔡勝男就着這個話題,也吐嘈了幾句,便又繞回到先前的話:“大嫂子的叔父又來拜訪了,不知先前那件事兒……大嫂可有提醒過他,不要在外頭胡亂說遼東的事?”

小薛氏忙道:“我已經囑咐過他了,也說遼東是不會開戰的!他纔跟我說了老實話,遼東要不要打仗,其實他也沒放在心上,他就是想跟朝廷做生意……”她將薛家目前遇到的麻煩簡單提了一提,嘆息道,“幸好蜀王世子沒犯大罪,我孃家那邊跟他也只是做過兩回買賣而已,否則還不知會是什麼結果呢。前些年蜀王府謀逆,去年又有寧化王的案子,哪一回不是血流成河?連那些龍子龍孫都沒逃過去,我一想起來就忍不住冒冷汗。我孃家那邊也太大意了,連對方是誰都沒打聽清楚,只知道是什麼王府貴人,就上趕着巴結去了。還好這回沒惹下大禍事來,否則就憑薛家那點斤兩,不夠人折騰的。”

蔡勝男挑了挑眉,低頭喝了口茶,笑道:“若是大嫂子的叔父只是想跟軍隊中人做點交易,賺幾個辛苦錢,倒沒什麼難的。只要貨物保質保量,不必驚動長輩們,我就能幫忙牽線了。”

小薛氏想起蔡勝男是蔡家女,頓時雙眼一亮:“弟妹這話當真?!倘若你真能幫上我孃家的忙,嫂子一輩子念你的情!”

蔡勝男笑道:“那倒不必,公平買賣罷了。但我醜話說在前頭,就算是親戚間做買賣,也該明算賬纔好。若是貨物出點什麼差錯,往後也就不必再提交易的事兒了。我這邊是定會有人驗貨的。軍伍中人,向來眼裡容不得沙子,只會跟老實的商人做交易。”

小薛氏忙誠懇地道:“弟妹放心,我叔父早就說過了,他是一心想要跟朝廷做買賣,好爲薛家尋幾個靠山的,哪裡還敢做什麼上不得檯面的手腳?如今不比以往了。他若敢欺你,我都不能容他!”

蔡勝男與小薛氏一拍即合。前者立刻就打發人去給哥哥送信,後者轉身就聯繫上了叔父。這筆買賣,不涉及糧食,主要是藥材和棉花、結實的粗棉布等物資,薛家手頭上正好有現貨,馬上就能調運過來。而且因爲牽線的人既是蔡氏女,又是秦家三房的世子夫人,薛家叔父驚喜之餘,還把價錢往低調了,打了個八折,寧可不賺錢,也要抱住永嘉侯府的大腿。

蔡勝男近日都在爲蔡家手中需要的軍資忙活,怎會不知道這些東西的價錢?她一看薛家提供的價目表,便知道對方給了優惠,但薛家也沒有吃虧,頂多就是不賺錢罷了,倒是蔡家會因此佔些便宜。送上門的便宜不佔白不佔,她二話不說就答應了這筆買賣,還追加了一批貨。三方有意,薛家又積極,貨物很快就送到了,保質保量。三分之一歸了蔡家,三分之一留給從朔州趕到的代表簽收,還有三分之一,則是交到了秦平手上,由他分配給城衛軍中的手下。

城衛雖然就在天子腳下,各種待遇都不缺,但如今蔡家漸漸淡出,楚正方一系逐漸佔據了上風,楚家卻沒有蔡家那種清廉的門風,沒少剋扣部分非親信部屬的錢糧。蔡家與秦平手下的人都能很明顯地感受到差異,心裡早就憋了一肚子氣。蔡勝男牽線購入的這筆物資,非常及時地緩解了他們的困境。無論是蔡家,還是秦平手下的將士,都對給力的上鋒產生了好感。當然,他們對楚正方那邊的觀感也更糟糕了。

朔州那邊來的人很快趕到接收了那批物資,沒口子地誇獎蔡勝男一家不忘本,寬厚仁義。自此,無論是蔡家、秦家三房還是薛家、秦家二房,都得了好處。蔡勝男個人沒有從這筆交易中賺到多少錢,些許利潤,也都拿來打賞跑腿辦事的人了。但人人都誇獎她辦事周到又能幹,秦平也察覺到了擁有一位賢內助的好處,對新婚妻子越發敬重。

而一直旁觀的秦含真,也發現自己好象學到了不少東西。

第三百三十四章 急報第二百五十章 見證第六十章 出城第一百六十三章 內鬥第三百五十三章 怨恨第一百六十六章 委屈第二百二十四章 苦心第十二章 直覺第五百三十七章 探問第三百五十四章 消息第二百零九章 說服第五百六十章 親家第四章 往來第十八章 請求第六百五十九章 串門第一百二十七章 言重第六十章 密議第六百九十二章 慰妻第一百三十章 後續第一百零一章 請求第一章 三年第二百七十九章 決斷第一百二十七章 言重第三十五章 來客第一百二十一章 會面第十八章 弔唁第八十九章 請罪第二百一十九章 落差第二百一十四章 尋章第二百三十七章 傳話第三十章 態度第六百一十六章 初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扣鍋第三百九十九章 梳妝第三十四章 照面第四百零九章 察覺第二十九章 過場第六百六十五章 邂逅第三百四十章 成全第一章 真相第六百七十三章 喜與愁第五十二章 稱呼第五十四章 鬧事第十八章 弔唁第八十一章 善後第一百四十六章 探問第二百五十六章 建議第六十五章 朱樓第四十五章 探親第一百八十一章 七夕第一百零五章 重振第二百九十四章 歸來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定第二十一章 生波第四十八章 人選第一百二十八章 生波第一百八十五章 擇定第十四章 膈應第三十五章 勸說第八十七章 追問第二百六十二章 烏龍第一百八十九章 生隙第一百五十一章 提醒第二百六十章 爭取第六十四章 見禮第二百三十九章 放雷第五百九十章 暴雨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願第六章 積怨第六百二十一章 引蛇第四十八章 人選第五十八章 誤會第二十一章 臨行第三十一章 傳聞第三百七十一章 孽子第六百三十五章 噩夢第七百章 糾結第一百一十八章 輿論第五十四章 失望第五百三十四章 瑜娘第一百四十三章 質問第二十七章 印石第四十六章 往事第四百一十七章 決心第六十章 算計第一百三十八章 應對第六十五章 朱樓第二百二十五章 勸說第六十五章 旨意第四百七十章 裝病第一百一十六章 驚動第二十五章 建議第一百四十五章 押送第三十八章 族學第一百八十七章 送嫁第八十五章 膈應第一百零六章 調虎第四十六章 往事第一百零五章 分析第八十七章 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