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倉促

裴家當然要趕得這麼急!裴家都快急死了好麼?!

雖然早知道裴國公的身體情況不妙,可能撐不了多久,但他病情忽然惡化,也是出乎全家人意料之外的。他們本以爲,還有更多的時間。而現在看來,能有十天八天就不錯了!

這麼短的時間,即使裴家人覺得自己已經把唐家打點好了,也來不及讓裴二姑娘入選東宮的,就連那初選的名單,也未必能上得了。說起這事兒,裴家人心裡就不由得埋怨起太子妃唐氏來了。他們已經打聽過小道消息,知道是太子妃唐氏“告病”,因此選秀的時間纔會一推再推,否則宮裡三月就該有章程出來了。他們也不管太子妃唐氏是真病還是假病,只覺得她這一病就連累了他們家的女兒。

虧得他們還往唐家送了重禮,往唐家上上下下不知打點了多少人,才得了唐家嫡支的人一句承諾。結果卻是唐家的姑奶奶,太子妃唐氏拆了他們的臺!倘若裴二姑娘因爲守孝,不能入選東宮,那他們先前送出去的禮,用上的人情,豈不是都白費了?!

裴家人一邊心急自家老國公的病情,一邊埋怨着太子妃,當中稍微有點見識的家庭成員,都提出要考慮後路了。

如果老國公真的在短時間裡去世了,裴家上下都要守孝,那以後的路該怎麼走?

裴二姑娘能不能進東宮,還是未知之數。秦家這門姻親,無論如何也不能斷了。跟秦家結了親,即使裴二姑娘今年失去了進東宮的機會,未來還有希望藉着秦家的關係再入東宮。因此,必須要保證秦家這門親事不能有差錯!

秦家是太子的親舅家,這一代並沒有送女孩兒入東宮,下一代與東宮皇孫們的交情,除了秦錦春與敏順郡主還算交好外,其他人只能算是平平。秦家三房的嫡長孫女秦含真,被皇帝賜婚給了肅寧郡王趙陌,這本是一樁好親事。等太子過繼了趙陌,秦家就等於是又要出一位皇后了。然而太子決定要選新人入東宮,明擺着就是要自己生子嗣了,不會再提過繼之事。肅寧郡王趙陌成不了皇孫,秦家將孫女兒嫁給他,就失去了本該有的作用。秦家又不出高官,難道不會爲自家將來的富貴榮華着想麼?爲了保持與太子一脈的親近關係,他們總要做點什麼吧?

裴家以自家的思維想象秦家的處境,就覺得秦家一定也很樂意跟東宮後院扯上點關係,與未來的東宮皇孫扯上點關係,那他們裴家與秦家成了姻親,秦家一定也很願意幫助裴家女兒入宮吧?眼下大家都不好把這種事放在臺面上講,但秦家肯定能明白箇中好處的。

抱着這樣的想法,裴家着急着要定下秦錦儀這門婚事,而且爲了防止夜長夢多,寧可將婚事提前,甚至是娶荒親,也要確保這個秦家出身的媳婦不會跑了!

利益當頭,裴大爺也顧不上兒子的體面了,他與裴二爺、裴三爺竟難得地暫時摒棄了原本的矛盾,又再次聯合到一起,爲裴家的未來而努力了。他用盡全力說服了妻子,不要再胡鬧,還將親生女兒禁了足,不許她胡言亂語,然後鄭重請母親與弟妹們出面,定要說服秦家二房,把婚事提前不可。裴二奶奶被派到莊子上來與薛氏溝通,裴大奶奶則跟裴三奶奶留在家裡,爲婚禮做準備。只不過他們家對外放出來的話,是老國公不放心大孫子,想要看着大孫子成家,才能安心入土,云云。

聽得外人私底下都在疑惑,老國公不是早就中風昏迷不醒了麼?家裡人如何就知道他放不下大孫子呢?不過這是人家裴國公府的家事,外人也不好多說什麼。親友故舊們比較掛心的,上門去問一問,得知是國公夫人的意思,就更沒有異議了。老人家嘛,臨終前惦記着小輩們的婚事,這也是理所當然的。做老伴的念頭他的心願,想要讓他走得安心一些,更是人之常情。大家就不必唸叨這事兒了,多留心裴家的動靜吧。裴家若要辦喜酒了,廣撒喜帖,他們自然要上門來道喜。若是裴家要辦喪事了,他們肯定也要盡一份力的。

不知不覺,朝野之間便開始掀起一陣對裴國公的懷念。似乎大家都知道,他老人家快要不行了。就連宮裡的皇帝,也開始跟太子討論,什麼時候到裴國公府去,見老臣最後一面呢。

在這種氛圍下,秦家人也都慎重起來了。秦仲海與秦平親自去了秦家二房,尋秦伯復商量,問他到底打算怎麼辦?爲何一直沒什麼動靜?

秦伯復苦笑着回答:“親事自然是答應下來了,庚帖也都換了。大丫頭心裡有些委屈,但想要嫁到裴家去,這時候就不能計較太多。就是母親她……她有些生氣,嫌裴家行事太過倉促了。雖說家裡已經給大丫頭備下了不少嫁妝,可是嫁衣還沒着落呢,時新衣料、首飾什麼的,也都沒準備。而且她老人家心裡還有些顧慮,擔心大丫頭若是在裴國公生前嫁過去,才進門,裴國公就沒了,未免太晦氣,容易叫人說閒話。但如果大丫頭是在裴國公去世後,才照娶荒親的禮進門,那就更晦氣了,還……還不夠風光體面……”

秦二太太薛氏,這輩子就指望大孫女兒能嫁得風光體面呢。就算如今爲了“實惠”,答應讓秦錦儀屈就一個國公府,該有的風光也是不能少的。裴家女兒還沒進東宮,還沒生皇孫,未來的事兒誰能知道?秦錦儀目前能享有的,也就只有出嫁這一天的風光了。但要是連這一天的風光都沒有,那這門親事,也結得太委屈了吧?

另外,薛氏還有一個顧慮,秦伯復不好對隔房的堂兄弟們說:秦錦儀既然是裝出來的傷勢,日子這麼短,再怎麼裝,也不可能幾天之內就傷勢痊癒,連個疤痕都不留下的。如今她們祖孫在鄉下待着,還能瞞一瞞,搬回城裡家中,也能裝一裝。可是等到秦錦儀嫁進了裴國公府,這種事就瞞不住了!別說是秦錦儀未來的丈夫裴程了,就是貼身侍候的丫頭們,也能看清她腿上只有積年舊傷留下的痕跡呀!

怎麼的,也要給秦錦儀留下“養傷”的時間吧?有上二三十天,能混得過去,才能辦婚禮呀!否則這戲叫人怎麼唱下去?

秦伯覆沒法說出這層顧慮,秦仲海與秦平又哪裡想得到?他們聽說秦家二房在這門婚事上態度冷淡,竟然只是因爲薛氏嫌婚禮太過倉促了,不夠體面,都忍不住要翻白眼了。

秦平跟秦伯覆沒那麼熟,便沉着臉不開口,由秦仲海出面:“大哥,二嬸孃這是糊塗了。裴家已經把消息宣揚出去,哪裡還輪得到你們二房推三阻四?二嬸孃的想法若是叫外人知道了,興許有人能理解,但絕不會有人說這是應該的。裴家以孝爲名,提前完婚,你們要是不願意,就要跟他家明說,有什麼不滿,也可以提要求,叫裴家想法子去。但如果你們嘴裡說着願意,卻拖拖拉拉地不肯辦事,將來一旦出了差錯,捱罵的只會是你們家!”

秦伯復的臉色有些不好看:“我難道不知道這個道理?可母親推說大丫頭傷還未養好,不肯帶她回城來,我又能有什麼法子?”

自打那日裴二奶奶去過莊子上,把裴家的打算說了,薛氏就一直板着臉。二房這邊得了裴家的信,秦伯復夫妻倆還親自往莊上去了呢,薛氏也沒鬆口。這不就叫人做難了麼?

秦平便問秦伯復:“不知大侄女是怎麼想的?都聽二太太的意思麼?”

秦伯復忙道:“大丫頭雖孝順,但在婚事上還是明白事理的。她也覺得,婚事不好有什麼變故,也想回城來呢。”

秦仲海有些不耐煩了:“既然是這樣,那你就讓家裡做好嫁女的準備,嫁妝什麼的,該備就備,缺什麼說一聲。我有相熟的嫁妝鋪子,各種事物都齊備,嫁衣喜服也都有,還是上好的。只要你能拿出銀子來,三兩天就什麼都能得了。婚事倉促,很多事就不能太過講究,但該有的排場也該有。你再跟裴家商量商量,把婚禮辦得好看些,也就是了。二嬸孃不就是想要風光排場麼?這還不夠?總不能爲了排場,就把大侄女的終身給誤了吧?!若是嫌棄裴家這門親事,那就趕緊跟人家說清楚,讓人家有時間另尋一個新娘子。若是還要讓大侄女嫁過去,就別再扭捏了,省得大侄女兒過了門,還要被婆家長輩們責怪不識大體!”

秦平也在旁連連點頭附和。

秦伯復如今對着這兩位堂弟,不管心裡如何埋怨不滿,面上還是要巴着的。既然是全家都認可的婚事,他想想也覺得沒什麼可扭捏的,便答應了。

於是,秦家二房也很快做出了準備嫁女的姿態來。城中最有名的嫁妝鋪子掌櫃上了門,拿着秦伯復給出的三千兩銀子,三天內,果然給秦錦儀備齊了一份看起來相當體面的嫁妝。雖然離她本人期待的標準還有些距離,卻也遠遠超出一個六品閒官之女該有的排場了。知道的人,誰不在暗地裡說一聲“不愧是皇后娘娘的侄孫女兒”呢?

而莊子上那頭,由於秦仲海派出姚氏和小薛氏一同結伴過去相勸,薛氏又打聽得家中已經爲大孫女兒備齊了嫁妝,她終於鬆了口,帶着假裝傷勢在神醫的神藥醫治下已恢復大半的秦錦儀,坐上了回城的馬車。

緊接着,就在她們一行人回到秦家二房的當口,裴家傳來了消息。

裴國公去世了。

第四十四章 狗糧第五章 晉王府第三十一章 機關第四百三十章 罪人第二百二十三章 點醒第二百三十三章 金環第三百四十二章 到達第一百三十九章 納妾第一百二十九章 祈福第二十四章 參觀第二百四十二章 茶會第六百六十四章 燈會第二百六十六章 豐兒第二百三十四章 聖意第八十四章 質問第五百一十七章 探望第二十八章 驚惶第一百零六章 身份第三百七十八章 鬆口第一百三十五章 周到第二百七十一章 別館第七十六章 假信第二百三十三章 激將第四十七章 惶然第一百六十九章 遷墳第一百八十二章 疑慮第五百四十三章 學習第一百九十四章 操心第二百四十五章 喜脈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年第五百五十五章 惡果第五十三章 香氣第五百五十五章 惡果第二十三章 入住第五百九十一章 異味第五十九章 愁緒第一百三十六章 恩旨第六百二十八章 李氏第一百四十四章 收服第六十五章 亂子第三十章 告狀第三十四章 拆穿第一百七十七章 賠禮第六百五十章 交接第三百九十一章 任命第二十九章 猜測第四十七章 求助第二十六章 驚聞第四百七十四章 回城第六百八十七章 生產第四十六章 兄妹第二百八十五章 黑影第五十章 分析第三百七十七章 岳父第九十八章 午後第四百二十四章 蠢貨第一百五十七章 讀信第十四章 住處第一百八十八章 生疑第八十三章 夾道第五百二十章 議定第十章 問題第二百七十四章 下場第二十一章 生波第五百八十八章 好親第四十六章 兄妹第一百二十五章 生日第十九章 松風第七百一十二章 白眼第三百七十一章 孽子第二十四章 喝斥第七百零一章 出殯第一百六十五章 隱秘第四百六十三章 來意第一百七十一章 口角第十七章 安頓第一百二十一章 犧牲第二百零九章 期望第四百六十二章 探病第四百六十七章 喜悅第一百九十四章 操心第一百二十六章 決定第四百七十六章 分歧第六百零二章 回門第六十九章 投明第二百零六章 對比第八十五章 生氣第五十章 甩鍋第五百二十一章 籌備第六百四十九章 清單第一百九十一章 父命第六百三十二章 審問第四百零七章 兄弟第三百零二章 後續第一百九十二章 家書第一百七十一章 口角第四百三十九章 孽子第三百二十四章 現行第二百零一章 王家女第七十五章 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