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 結盟

韓信,嚴格意義上,應該稱他爲“公孫信”纔對。

淮陰人韓信,雖被漂母稱之爲“王孫”,不過以爲他是沒落貴族,可實際上,韓信對自己身世也稀裡糊塗:父親早亡,根本沒印象,只知道自家也許是闊過的,但那有什麼用,少年時母死難葬,只能埋在荒野高崗之上,之後十年過着朝不保夕的生活,是真正的布衣黔首。

而這位公孫信,卻是韓襄王孽孫,有宗譜世本爲證,是正兒八經的貴胄,含着金子出生,只可惜韓國二十年前就亡了,宗廟之犧,爲畎畝之勤,公孫信也成了庶人。

但公孫信一直對韓國之亡憤懣不平,十六年前,剛成年的他曾參與過鄭地的暴亂,想要奪回韓王安,復辟韓國,還去遊說張良,希望張氏參與進來。

可張良看出當時秦國勢強,舉事必敗無疑,拒絕了公孫信,果不其然,新鄭舉事失敗,韓地抵抗力量被秦軍剿殺殆盡,韓王安也被殺,公孫信成了通緝犯,只得輾轉流亡。

時隔多年,當聽聞秦始皇崩,南方和東方大亂,他又潛回韓地,藏身在昆陽城一家豪傑大戶家裡。

當聽說“楚軍已破淮陽,將進軍潁川,復韓國”的消息後,便開始做起義準備。

豈料,他們中出了叛徒,事情敗露,只好倉促提前舉義,若非城外正巧來了“義軍”,公孫信恐怕要死於非命了。

但直到面見了那位同樣叫“韓信”的將軍後,公孫信才搞清楚,來的原來是北伐軍,不是楚軍啊……

見公孫信口口聲聲“復辟大韓”,韓信變了臉,讓人當場拿下,囚於昆陽城裡的牢獄裡,城內一起舉事的韓人,也都被收了武器,由北伐軍當成俘虜看着。

“那所謂的北伐軍不是還在江漢麼?怎忽然跑到千里外的潁川來了。”

這一兩個月來,天下形勢變化太快了,公孫信吃了消息滯後的虧,正暗自悔恨之際,牢門卻開了。

卻是利倉笑走了進來,他拎着酒壺,身後士卒端着菜餚,滿臉笑容。

“真是得罪公孫了!”

公孫信有貴族的傲氣,冷笑道:“這位都尉,莫不是給我送來斷頭飯?”

利倉做出訝然狀:“何以見得?”

公孫信道:“我是知道的,汝等號稱要靖難北伐,但仍自詡秦吏秦軍,而吾等韓人慾復辟韓國,在此相遇,那便是兔子遇上了獵狗,爪下豈有活命之理?”

利倉搖頭:“公孫,誤會,誤會了。”

他讓人給公孫信鬆開了桎梏,又將酒菜擺上案几,給他滿上道:

“那位與公孫同名同氏的韓信將軍,雖然擅長打仗,屢出奇兵,但爲人迂直,不懂得變通。我與他不同,吾乃是武忠侯舊部子弟,追隨君侯數載,乃心腹之臣,有些事,是武忠侯暗暗囑咐我的,韓將軍他也不知情。”

利倉將酒推向公孫信:“不瞞公孫,吾等來潁川,還真是爲了幫韓國復辟!”

公孫信大笑:“黑夫想幫韓國復辟?我記得,他可是滅韓老賊葉騰之婿,這真是狸奴給老鼠拜年,利都尉,你以爲我是三歲孩童?這麼好騙?”

利倉無奈,雖然比公孫信小了近十歲,說話卻老氣橫秋:“公孫啊公孫,你的確像三歲孩童,爲了復國,輾轉流亡十餘載,本該歷經世事,還真以爲,這世上的事,都是非黑即白?”

他飲了口酒,起身道:“君侯不稱王,而依然以秦吏自居,打着北伐靖難的旗號,這有他的苦衷。昔日的南征軍中,也有不少關中將吏,非如此,他們不會真心追隨君侯。”

“可實際上,光靠北伐軍與秦軍相抗,實在是獨木難支啊。我便給君侯出了一計,那就是想辦法發動中原的趙魏韓復辟,多樹黨羽,以分擔北伐軍的壓力。公孫,吾等北來,就是爲了解救韓人,再尋找一位有名望,有地位的韓王后裔,樹立韓國的旗幟,一起對抗暴秦!”

利倉回過身,指着公孫信道:“也是巧了,才入潁川,便遇到了公孫。依我看,公孫乃韓襄王孽孫,素有名望,聚衆數千,又堅持抗秦多年,還在昆陽配合我軍擊潰潁川軍,有大功,正是最合適的人選!”

公孫信不笨,覺得利倉是在用花言巧語騙他,另有所圖,只自己喝着酒,也不搭話。

利倉見他仍不信,遂笑道:“不論如何,潁川位於中原腹地,眼下只有我軍,與公孫與秦軍周旋,猶如干涸的車轍中,兩條魚兒,不管以前以後如何,此時此刻,都應摒棄前嫌,風雨同舟,與秦相抗,切勿刻舟求劍,不知變通啊。”

公孫信放下酒爵:“風雨同舟,這倒是實話,依我看,是利都尉覺得光靠汝等之兵,不足以抗衡周遭數萬之敵,想要韓人相助,故欲與我結盟吧?”

“結盟?”

利倉眼珠一轉,指着他笑道:“公孫啊公孫,真是聰明人!沒錯,就是結盟!”

“結盟也不是不行,但我有條件。”公孫信心中狂跳,但也篤定對方是孤軍深入潁川,欲得當地人相助,索性要起價來。

“第一,將我麾下韓人釋放,第二,歸還武器,再給吾等一個月的糧食,第三,昆陽城,可否交於吾等?第四,吾等並非武忠侯下屬,可合作抵禦秦軍,卻不會聽那位韓將軍驅使,爲其填溝壑。”

沒想到,利倉竟一口答應下來!

“好!韓人義士,皆當得自由。我軍從潁川軍處繳獲的甲兵、糧食,都可以分給公孫,三月之糧,兩千副甲,夠不夠?此外,除了昆陽,舞陽城亦是韓國之土,亦當交予公孫。”

公孫信怔住了,他本做好了討價還價的打算,豈料利倉不但同意,還拼命給他塞了更多好處。

“至於聽調之事……”

利倉笑道:“這樣,兩軍各行其事,我軍往西攻父城(河南平頂山市),郟(jiá)縣,以阻擋三川秦軍,公孫往北渡汝水攻襄城,吾等約定,九月中會師於郡治陽翟(河南禹縣)!”

韓國都城是新鄭,但在滅亡前後遭到了巨大損壞,眼下潁川郡治所移到了陽翟縣。

“潁川郡兵或東去淮陽,或葬身於昆陽,已覆滅大半,陽翟空虛,只要城內韓人響應,唾手可得!”

利倉十分高興地拊掌道:“若公孫能配合北伐軍,奪取潁川,等他日武忠侯擊敗王賁,入關中,當閉函谷,與關東豪傑諸侯共分天下,到時候,公孫信,便是韓王的不二人選啊!”

……

等忽悠得公孫信將信將疑後,利倉來到城中將吏議事之處,韓信卻屏退了衆人,有些不慍地說道:

“利都尉,你與公孫信說的話,我都知曉了!”

“兵不厭詐啊韓將軍。”

利倉卻一副無所謂的樣子,笑道:“將軍不也經常用計麼,?”

韓信搖頭:“話雖如此,但過去幾個月,常有人向武忠侯進王號,或勸其稱楚王,或稱玄王,君侯都統統拒絕……至於那些復國之人,君侯亦不與同謀。”

“可利都尉卻告訴那韓……信,說君侯支持韓國復辟,甚至還許諾,往後與山東豪傑邦國分陝而治,這些話,若傳出去,恐將壞我軍心,使人疑君侯之志,切不能亂講!”

看着這位滿臉認真的年輕將軍,利倉樂了:“將軍作戰時詭計百出,但不打仗時,爲何竟如此迂直?”

他可是黑夫一手帶出來的心腹,深信,若武忠侯在此,爲了最大程度保全己方,獲得勝利,也不會拘泥這些細枝末節。

“這策略,還是韓將軍提出來的,但若不使詐,恐公孫信不從。”

那些話,什麼復韓,什麼結盟,什麼合兵,全是利倉騙公孫信的!

那些糧秣、甲兵,城邑,也是故意許給公孫信,以增強其勢力。

“非如此,怎能騙得公孫信留在潁川,發動韓人舉事,甚至北攻陽翟,爲吾等吸引南陽軍呢?”

第762章 忠信第150章 陳屍第334章 堇荼如飴第645章 銅鐵第896章 若爲自由故第262章 軍中戲乎?第778章 張耳陳餘第78章 大行於世第973章 你有張良計第671章 美夢第884章 刑徒七十萬第54章 衷第570章 我願世間少英雄!第121章 高陽酒徒第14章 立小功得微名第841章 楚河漢界第878章 狗血第529章 只有我能搞事!第998章 驅虎吞狼第631章 演員第788章 久違了第584章 既然他們想要戰爭!第825章 今天下三分第901章 執一以爲天下牧第222章 抄個屁!第634章 封侯!第491章 天下無事第158章 受金第735章 太陽落山了(下)第346章 倉頡造字第978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284章 秦王(上)第45章 生產力啊生產力第545章 兔死狐悲第852章 逐君側之惡人第981章 籍田第761章 老當益壯第1017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808章 而我們必將爲王!第940章 天下已定蜀未定第83章 可疑第126章 死傷第294章 獨當一面第333章 司馬欣第211章 省人力十倍!第290章 燈下黑第811章 誤會第371章 慷慨悲歌第740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第883章 商於六百里第268章 潁水爲之不流第563章 大復仇第77章 水驛江程去路長第326章 大朝會第759章 聲東擊西第940章 天下已定蜀未定第601章 衛滿第163章 陽城第736章 死國可乎?第636章 魚脫於淵第926章 分餅第997章 泗水第218章 麻衣如雪第615章 南方不可以止些第85章 圍堵第566章 焚舟破釜第858章 三呼第326章 大朝會第900章 不殺第72章 亂世銅爐第849章 博浪沙第741章 若火之燎於原第279章 八公山上第417章 疾風衝塞起第779章 苟富貴第855章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119章 絕地第483章 汝等欲爲亂乎?第769章 三楚第853章 將五十年興亡看飽第1015章 統一哈第321章 人生贏家第123章 任俠第952章 不如諸夏之亡也第154章 芟夷略盡第609章 貨殖第543章 田官第548章 騁望琅琊臺第736章 死國可乎?第75章 義我所欲也第300章 不可與之爲敵第906章 新秦第978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923章 三座大山第37章 順杆爬第49章 善假於物第190章 一鼓作氣第73章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594章 順逆第858章 三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