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熒惑高

“叛軍察覺我軍真正動向,已離開櫧亭營,向西移師四十里至興樂水?”

得知此消息時,李由是有些吃驚的。

過去幾年,李由雖被昔日部下黑夫搶了風頭,並無善戰之名,但也是經歷了二十年戰陣的老軍吏了,且在長沙任郡守長達六年,熟知本郡水文地貌。

他很清楚,湘江枯水期的時間是夏曆9 月初至次年 2 月底,如今正值枯水,整個春天就下了三場雨,湘水水位降低,流量減少,河流變得瘦小,河牀大面積裸露,一旦風起,便是黃沙彌漫,全然沒有豐水季時“漫江碧透,百舸爭流”的盛景。

但即便如此,湘水中央依然深不見底,且水流滂湃,若無船隻根本無法渡過,更別說跨越擊敵了——不等泅渡,渡河之人就要被水流沖走泰半。

故而,這裡顯然不是李由期望的戰場。

兵者詭道也,李由也耍了個小招數,那便是大張旗鼓,帶着三千長沙郡兵走位於湘江東岸,長沙到櫧亭營的大道,還連續派出兩名使者過去招降。

這就更讓人相信,正面壓過來,與叛軍隔着湘江對峙的,確是主力……

當三千疑兵在湘水拐彎處北岸大修營壘,多增爐竈之際,李由卻悄然離開,乘船渡過湘水,與走西岸小道過來的真正主力匯合!

通過疑兵吸引叛軍注意力,卻帶着主力從側翼突然發動進攻,畢其功於一役,這就是李由的打算!

豈料,對面的“無名小卒”卻發現了他的把戲,早早移師至興樂水,等待李由到來。

看到對岸的敵影,李由有些不快:

“能察覺吾之計謀,要麼是斥候放得極遠,看見我軍到來,要麼是長沙郡內,有人給叛軍通風報信!”

李由回過頭,目光落在臨湘跟來的幾個軍官身上。

黑夫對長沙郡的滲透是驚人的,除了勒令過路軍隊,不準拿長沙百姓一針一線,培訓鈴醫,深入各縣爲人診治疾病,散發《常識》收買人心外,他還安排大量長沙郡籍貫的傷殘兵卒復原,推薦爲地方小吏,兩年下來,全郡與南征軍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繫。

而李由昔日的舊部,則多數調走,連郡尉派來的嚮導都是生面孔。

李由有些信不過本地人了,索性讓人將他們軟禁在軍中,自己去到興樂水邊,觀察敵情。

興樂水(湘潭縣涓水)只是湘江的一條小支流,發源衡山一帶,南北走向,因爲落差大,水流比湘水稍急。但其寬不過二三十丈,加上正值夏曆二月,枯水期最後的時段,水位尚淺。李由派人下去試過,最深只到人脖頸,多數地方只及腰腹,基本無需船隻,士卒就可泅水而渡。

此水已不再像湘江那樣,爲天然屏障,兩軍隔河對峙,隨時可能打起來。

李由在西岸,回首望去,只見己方軍容甚壯,長戟如林,戰鼓聲聲,士氣高昂。

而東岸的“叛軍”,似乎也纔剛剛抵達,連營壘都沒來得及扎,亂糟糟地擁在河岸邊,而他們的旗幟,依然是那面“韓”字的都尉旗。

長史倒是好好查了查此人在南征軍中的履歷,原來,那韓信本爲楚地氓隸,然素來怯懦,曾因不敢對攔路者拔劍,而下跪鑽其胯,遂成一縣笑柄,這個故事,在武昌營廣爲流傳。

這種胯夫,是如何升至高位的呢?據坊間傳聞,他是走了黑夫的裙帶關係,從不起眼的小卒子,躍至別部司馬,在攻打越人時立了些功勞。

這就讓人更想不明白了:“彼非尉氏子侄,緣何頗得關照?”

聯想到十多年前,部下不乏出入女閭,甚至在按捺不住時破城強暴楚女,惟獨黑夫獨善其身,不近女色,李由若有所悟,哈哈大笑起來:

“原來這韓信,不止是個胯夫,還會逢迎黑夫龍陽分桃之好!”

“韓信的口才,定是不差。”李由的部下們也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

總之,關於韓信,只要聽過他的故事,一個懦夫的標籤是少不了的,雖然韓信的迅速移營讓李由有些驚訝,但依然沒將此人看做敵手,只覺得易與耳,就算打贏了,也索然無味。

畢竟是宿將,雖然心中輕視,但該有的佈置一樣不少,眼看天色近晚,李由遂下令道:

“且使斥候去上游查探,廣遣哨探,沿河監視,大軍尋高燥處紮營,待明日再與之接戰!”

然而就在李由及部屬們笑話黑夫妄爲名將,卻犯了衛靈公、魏安釐王一樣的錯誤時,卻聽外面人嘶馬鳴,更有軍吏匆匆回來稟報:

“李將軍,叛軍在強渡興樂水!”

……

天色漸暗,興樂水東岸已被火把照亮,看上去足有萬餘人之多,還在不斷鼓譟,不斷有人嘗試入水,一點點試探河水深淺。

“飛蛾撲火?”

一個司馬有些好笑,哪怕軍隊有鐵一般的紀律,也會在渡河時被水流衝散,且從河中登岸,猶如爬山仰攻,對攻擊方極爲不利,更別說他們強弓勁弩頗多,叛軍幾乎沒有勝算,可不是驅士卒送死麼?

“或是叛軍心存僥倖,見我軍初至,尚未紮營,想要打吾等一個措手不及!”

李由手下的司馬、率長們摩拳擦掌,紛紛請戰痛擊叛軍,這可是白撿的功勞。

但李由的長史卻覺得有異:“尉將軍乃名將,被他提拔爲都尉的人,恐非愚昧蠢笨之輩,恐怕有詐!”

李由心中雖有些不快,但還是,讓全軍在河邊加強戒備,果然,對岸的人磨磨蹭蹭,在水裡試探幾步後,眼看到了李由部射程之內,就不往前走了,只是在水裡大呼小叫……

“果然有詐!”

李由拊掌道:“那韓信倒是聰慧,這是學本將用兵,以偏師虛張聲勢,裝作是主力,多打火把,多打旗幟,來此假意渡河,吸引吾等注意,主力則乘夜潛行至上游潛渡,包抄我軍側翼。”

沒一會,李由安排去興樂水上游探查的斥候回來了,證實果有一支數千人的叛軍,藉着沿岸樹林遮蔽,潛行到了南方上游七八里外,正試圖渡河……

此時此刻,李由有兩個選擇,其一,直接讓軍隊衝殺過去,將面前這支疑兵吃掉。

其二,去攻擊上游十里處的叛軍!

縱然對方只是個無名小卒,但李由不是一個喜歡冒險的人,他思索後道:

“兵法雲,客絕水而來,勿迎之於水內,令半濟而擊之,利。”

他打定了主意:“使車騎精銳輕裝向南行進!半渡而擊,重創叛軍!”

……

興樂水兩岸尚無城邑,只有越人、濮人聚居的村寨,處處綠水青山,山上多鬆、杉、楠竹,水中盛產魚類,間以田田荷葉、盞盞荷花,水流潺潺流淌。

但今日,兩支秦軍同室操戈,卻打破了這條河水的寧靜。

李由使車騎先行,自己帶着大軍向南行進,遠遠可見前方數裡外,火光遮蔽了興樂水兩岸,不止己方打出火把,原本隱秘潛行的叛軍見行蹤暴露,也點了火。

再近一些後,聲音也陸續傳來,夾雜在水流嘩啦聲中的,有高亢呼喊,有兵刃金鐵相交,更有人的慘叫,分不清是彼是己。

終於,等到近處時,李由能夠確認,這場戰役,是己方佔了大優勢。

卻見對岸叛軍數千人已渡河近半,卻遭到趕來的車騎阻截,一陣亂箭射去,雖然因爲距離和光亮,沒殺傷多少,但對方見意圖敗露,站在河裡的人陣腳大亂。

反觀己方,提前趕到的車騎已下車馬迎敵,進入河中,與敵人纏鬥,並且漸漸往河心壓去,而岸上還有千餘人持戈矛,臨河列陣,嚴防以待。

敵人又見李由大軍趕到,陣腳更亂,東岸竟響起了”噹噹噹”的清脆響聲。

“將軍,是鳴金!”軍法官大喊。

“聞鼓聲而進,聞金聲而退,鳴金是撤兵之意,一聽此音,渡河的叛軍如蒙大赦,紛紛開始調頭向東岸走去!

“叛軍敗了!”

李由軍高呼,叛軍的陣列更混亂了,連岸上的人也開始倉促後退。

在河裡的兩千人殺紅了眼,哪能輕易放他們走?更緊隨其後,追了過去。

李由也想讓全軍出擊,衝殺過去,但長史倒還冷靜,連忙勸道:“將軍,還是不要冒險,取此小勝,再拖幾日,叛軍便要土崩瓦解了。”

但他的意見,遭到了司馬、率長們的反對:“明明能畢其功於一役,豈能放歸?倘若讓彼輩退回嶺南,則更難對付。”

李由還有些猶豫,但旁邊的多數部屬都在力勸他渡河追擊,思索再三後,眼看叛軍在丟下幾百巨屍體後,就要登上東岸了,李由才下令道:

“韓信,胯夫也,固怯懦,二三子且去,取其頭顱!”

他拔出了劍,這一刻,只感覺自己達到了人生巔峰:

“過河!追!”

……

“韓都尉,我軍已全部撤回岸上,敵軍已入水中!”

在東岸,韓信並未如李由想象的,遭遇挫折後徹底懵了。

恰恰相反,他蹲在軍中,默不作聲地觀察着對岸一舉一動,聽說李由的大軍總算按捺不住一戰平叛的誘惑,開始渡河追擊潰兵,這才騰地站起來!

“大善!”

眼看魚兒入甕,韓信一揮手:“放燈!告訴陶都尉,可以決堤了!”

東岸軍陣後方,墨者阿忠看着正在跨河而來的數千芸芸衆生,鮮活生命,嘆了口氣,還是點燃了手裡的紙燈,又將它高高舉起,鬆開了手……

燈爲竹篾扎架,裱糊上柔韌的竹麻紙做成燈籠,隨着布團點燃,籠內空氣受熱膨脹變輕,便冉冉飄升……

一個,兩個,三個……紛紛搖墜着飄向天空,燈光閃爍熒惑,宛如一顆顆冉冉升起的星辰。

這是南征戰爭結束後,尉將軍讓阿忠做的新發明,用來在夜裡傳遞軍情信號,營中衆人稱之爲“墨燈”或“黑夫燈”。

但黑夫卻正兒八經地給它取了個名。

“熒惑燈……”

它這次帶來的不是祝福和心願,而是破滅和死亡!

眼看盞盞明燈升空,興樂水西岸的李由軍都仰起頭,露出驚詫的神情,這是他們從未見過的奇景。

但東岸操縱了一切的韓信,下游大布疑兵的利倉,上游堤壩邊的小陶,卻一齊念出了黑夫當初說過的話。

“熒惑燈高,覆軍殺將!”

小陶帶人親入水中,幾千個沙袋雍塞的上游堤壩被掘開,被壓抑許久的江水自由了,它們泛着白浪,從上游呼嘯而下,像一羣奔馬,直撲半渡的李由軍踐踏而去!

……

PS:手有點生,碼字有點慢,第二章在12點前。

第496章 竊鉤者誅第60章 將陽第529章 只有我能搞事!第486章 百姓心中有桿秤第948章 一生功過第115章 在鄢第617章 汝之蜜糖第477章 落子第821章 八千里路雲和月第262章 軍中戲乎?第39章 回家(上)第139章 張蒼第80章 真金白銀第526章 停下!第503章 祥瑞御免第713章 言語就像風第108章 張子房第646章 刀劍第1018章 韓信之信第9章 法家都是處女座強迫症第175章 偷樑換柱第371章 慷慨悲歌第553章 袒右第878章 狗血第128章 爭首第1033章 最後的審判第761章 老當益壯第352章 推陳出新第138章 禮與劍(下)第712章 亡秦者第999章 蜂王第714章 上下一日百戰第960章 強渡第588章 公子從軍第109章 羔裘第806章 沛公第756章 小小的改變第990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546章 青島第826章 從散約敗第134章 戶牖遊徼第30章 第一第337章 梟子第385章 初來乍到第283章 伍奢有二子第25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263章 這不是足球……第827章 山河破碎風飄絮第10章 哪隻手打的你?第440章 頭狼(騙月票)第115章 在鄢第570章 我願世間少英雄!第976章 祖國第253章 兵成第953章 奇蹟第641章 富貴還鄉第40章 回家(下)第611章 如蠅逐臭第341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301章 加個人第325章 李斯第787章 權謀第421章 絕域輕騎催戰雲第336章 君子之交淡如水第997章 泗水第93章 案發現場第841章 楚河漢界第331章 起土驪山隈第727章 這鍋真黑!第865章 原來是同行第802章 左列鍾銘右謗書第726章 而立第805章 兔死狐悲第387章 以力爲雄第812章 鼎烹第236章 威懾第766章 將軍百戰死(下)第275章 楚歌與秦風第473章 官僚帝國第134章 戶牖遊徼第692章 建木高百仞(二合一)第534章 天無盡頭第946章 粉飾第391章 良弓第56章 我有急事先走了第905章 始皇帝未竟的事業第735章 太陽落山了(下)第635章 薪火(上)第809章 挺進中原第995章 大盜第473章 官僚帝國第116章 每個人都要做出選擇第212章 涇流之大第208章 來自祖龍的評價第313章 女大十八變第674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588章 公子從軍第715章 君側之惡人第469章 海大魚第770章 一個幽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