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

(仔細瞄了下地圖,沙羨應該是武漢漢南區纔對)

是夜,三千兵卒在沙羨城外安營紮寨,當地官吏見他們帶的營帳有些稀少簡陋,還十分大方地提供了一些簡陋棚屋,並按照規矩,開放倉稟,按照軍中所需,爲衆人提供伙食。

當炊煙從營地上方飄起時,那位“易小川”司馬,則被縣令、尉熱情邀請,入城宴饗。

這位黑臉司馬竟來者不拒,在宴饗上大吃大喝,吃完雞腿,就開始啃鴨脖,誇讚庖廚手藝不錯。

他還與沙羨令、尉推杯接盞,酒酣之時,甚至吹噓起十多年前,參與王翦老將軍滅楚的過往來。

“兩國邊境的攻防,蘄南的決戰,我都曾參與過……”

見這易小川司馬誇誇其談,沙羨的黃縣尉便問道:“既然參加過滅楚之役,那易司馬可曾見過武忠侯本人?”

“武忠侯?”

黑夫停止了大啖鴨脖,看向與自己年紀相仿的縣尉,露出了笑。

“說的是黑夫將軍啊?哈,當年他是二五百主,我則是鄰軍的五百主,曾與他談笑風生!”

那黃縣尉卻不高興了,拍案道:“秦軍之中,上下尊卑,司馬豈能直呼武忠侯名諱?此大不敬也!”

縣丞連忙幫縣尉解釋道:“司馬有所不知,黃縣尉極爲推崇武忠侯,不論是言行、治軍,皆效仿之,還常說最可惜來赴任時,武忠侯已南下,未能追隨其左右,爲君侯擎旗牽馬。”

縣令也微醺了,笑道:“不止如此,黃縣尉還常仰面曬陽,希望能和武忠侯一般面黑……”

“縣君,你……”黃縣尉哭笑不得,看向“易小川”的面色,卻有些羨慕。

“噢?”

這下黑夫可有點吃驚了,在這偏僻的小縣城,居然還有自己的小迷弟?

不過,他這十多年的經歷,的確堪稱傳奇,從黔首到君侯,轉戰東南西北,斬首和打過的勝仗雖不及王賁,但在整個南方的名望,已屬秦朝諸將之首。尤其在南郡、衡山等地,百姓不一定知道王賁、李信,但卻多半知道尉黑夫……

在被秦始皇蓋棺定論,封“武忠侯”後,黑夫更成了秦朝**一般的人物,被地方武吏崇拜敬仰,再正常不過。

而始皇帝剛剛崩逝,趙高、胡亥想要秘不發喪,趕回咸陽,也來不及把黑夫搞臭搞黑。

於是黑夫肅然道:“武忠侯雖貴爲君侯,但他平日裡和藹可親,毫無架子,常與吾等昔日袍澤互稱名字。只是,他既已不在人世,的確不該直呼其名,是我失言了,還望縣尉恕罪。”

“豈敢,豈敢。”

黃縣尉也意識到,自己不該和一位別部司馬動怒,二人飲了酒,就當是一笑泯恩仇了。

做戲要做足,黑夫竟還倒了盞酒,動容地說道:“武忠侯不但用兵如神,還對朝廷忠心耿耿,一意爲國開疆拓土,且愛士卒如赤子,只可惜天不假年,將軍英年早逝……”

黃縣尉面有哀色,縣令、縣丞也唉聲嘆氣,卻聽易司馬話音一轉:

“但我聽過一句話,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武忠侯爲國殉身,馬革裹屍,但嶺南萬里疆土,都被插上了秦旗,他的薨(hōng)逝,重於泰山!”

說着,便將酒倒在地上。

“謹以此酒祭將軍英魂!”

“好一個重於泰山!”

黃縣尉也激動得將酒徐徐倒在地上。

“吾等當以此酒,敬武忠侯在天之靈!“

宴饗結束後,黃縣尉已經對“易小川”一見如故。

而黑夫自己,則剔着牙回到了營地,看着屬下們的杯盤狼藉,笑問道:“都吃飽了?”

東門豹滿意地拍着肚子:“飽了,許久未曾吃上熱飯,子弟們都高興壞了。”

爲了不在雲夢澤裡暴露行蹤,他們長達半個月的時間裡都在嚼乾糧,極少生火。

眼看衆人因爲混進沙羨太過容易,有些鬆懈,甚至打起哈欠,黑夫便將木籤一吐,嚴肅起來。

“都打起精神來!”

衆人立刻肅然而立!

黑夫掃視衆吏:“吾等雖能乘着沙羨無備,矇混過關,但舉大事,可不是請客吃飯,而是生死之地,存亡之道,是將首級別在腰帶上的勾當!”

“明日的武昌之戰,註定是一場要流血的硬仗!”

……

油燈如豆,但十多盞燈匯在一起,也足以照亮整個營帳。

指點着地圖,黑夫說道:“本將當年之所以將武昌設爲南征後方大營,正因爲此地乃江湖之衝也。西捍江陵、南拒長沙,西南據云夢,東南蔽九江,表裡捍蔽,乃江夏的兵家要地。東西水道、南北馳道,皆可爲樞紐。若得武昌,則衡山、南郡、長沙三郡皆可去來。”

“此外武昌有南征軍老卒三萬餘人,彼輩曾在嶺南作戰,在郴(chēn)縣駐紮,得到我的承諾後,回到武昌屯田戍守,至今已兩年矣……若彼輩能爲我所用,大事可成矣!”

東門豹等人皆頷首,這便是黑夫打武昌的原因,一旦拿下,整個南方局勢將大爲不同。

但這無異於虎口拔牙!

東門豹雖是莽夫,但多年從軍,也學會了解敵我:“吾等要面臨兩支大軍,其一,李由所率的一萬人。”

“其二,邾城馮毋擇統有的兩萬人,更有各郡郡兵源源不斷加入。”

黑夫頷首:“不過我昨日從沙羨令、尉處打聽到,李由數日前就離開了武昌,匆匆趕去長沙郡,此刻應已至羅縣,遠在數百里外,就算得知消息也來不及回師,因爲南方有小陶、韓信對付他……”

“至於馮毋擇?”

黑夫一笑:“不是我輕看這位前輩,他雖曾是戰功赫赫的將軍,但也年老昏聵了,竟不移師武昌,反而在邾城(黃岡)駐紮。邾城與武昌雖不過百五十里,但有大江相隔,得知消息後要趕過來,不管水路還是陸路,都至少要三天時間……”

比起十多倍於己的敵人,黑夫的區區三千人當然是弱勢的,但眼下的情勢,就好比一頭老虎打了個哈欠,上下顎高高擡起,他要做的,就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去將那顆利牙拔了!

“故而,吾等需要對付的,不過是看管三萬南征軍老卒的五千關中兵。”

聽上去雖不難,但這一次,黑夫要與之作戰的,不是楚卒,不是越人,而是精銳的關中秦卒,由黑夫昔日的上司,都尉楊喜統領。

“那是條狡猾的蛇,也是經驗老道的戰將,絕不容小覷。”

但黑夫他們,也有極大的優勢。

“用兵之道,無外乎天時地利人和。”

黑夫信心滿滿:“今始皇帝崩逝,逆子奸臣秘不發喪,又不敢明目張膽屠戮我舊部,這躊躇間的空隙,吾等借勢而行,匿雲夢,騙沙羨,進武昌,一氣呵成,此天時也。”

“武昌營是我一手所建,虛實難道還不清楚麼?哪條小路最容易包抄,哪處壁壘最脆弱,都瞭如指掌,此地利也。”

“南征軍三萬老卒渴望歸鄉,但一次次瓜熟蒂落,朝廷都未放歸,如今更繳了三萬人的兵刃,如同看賊一樣看着,三軍狐疑,彼輩不會幫守軍,稍加鼓動,反而會加入吾等,此人和也!”

言罷,黑夫喊了東門豹的名。

“阿豹!”

“諾!”東門豹出列,單膝跪地!

黑夫道:“你最爲驍勇,明日我要你爲我先鋒!率千人爲踵軍,先強攻佔據一地!”

他的手,點在地圖上武昌營以西,大江右岸,一座標了醒目紅色的高地上……

“此地原名蛇山,後被我改名黃鶴山,它是武昌方圓數十里內的最高點,也是武庫之所在!”

等黑夫佈置完用兵方略後,營帳被掀開,卻是吳臣走了進來,稟報道:

“奉君侯之令,整個沙羨的白布,都已被我購來!”

……

次日,夏曆二月二十三午後,下市時分,天色將黑。

距離武昌主營一里開外,偏處西隅的黃鶴山武庫,奉楊喜之命,在此地守備的率長剛準備吃夕食,卻接到了斥候的稟報:

“千餘名臂上戴着白袖巾的兵卒,正朝黃鶴山開來!”

第923章 三座大山第769章 三楚第232章 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撮第330章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第866章 裂地而封爲王侯第121章 高陽酒徒第337章 梟子完本感言,以及暫時的告別第33章 日子越來越好第347章 法術勢第987章 出關(下)第694章 龍王第754章 廣闊天地第676章 王之蔽甚矣第593章 海圖第868章 昭穆第395章 羊吃人第656章 斧鉞之誅第189章 捐甲徒裼以趨敵第607章 南征第397章 駿馬第320章 帝業第344章 麟之趾第933章 結交樓煩將第1026章 鳴鏑第554章 乘風破浪(求月票)第1023章 白登之圍第995章 大盜第31章 盆滿鉢滿第488章 農家第747章 熒惑高第297章 照單全收第14章 立小功得微名第755章 尉即墨攜民渡江第168章 烽火連三月第300章 不可與之爲敵第941章 開門,查戶口第584章 既然他們想要戰爭!第31章 盆滿鉢滿第267章 棺槨三百第824章 趙客縵胡纓第701章 兵家大忌第142章 千古奇冤?第749章 我的老家第630章 始皇之心第856章 固將釋私怨第267章 棺槨三百第64章 投書者第18章 袍澤們第580章 何不問黑夫?第763章 白衣渡江第515章 野火燒不盡第817章 秦始皇三十八年第695章 祖先的土地第863章 西當太白有鳥道第525章 取之於無形第731章 贏得生前身後名!第674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942章 故事第759章 聲東擊西第244章 壁虎斷尾第171章 破楚策第996章 招安第901章 執一以爲天下牧第675章 按圖索驥第1003章 移席第319章 柱下第627章 極盛第555章 勿害我第949章 養狙第582章 任將第805章 兔死狐悲第619章 項氏第817章 秦始皇三十八年第831章 帝國之壁第83章 可疑第597章 仗不能白打第378章 衣食足而知榮辱第710章 始皇帝死而地分第771章 狗咬狗第32章 伯兄第266章 千鈞之力第240章 內間第404章 國之大事第985章 千鈞第493章 虎頭蛇尾?第709章 更吹落,星如雨第56章 我有急事先走了第252章 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第386章 大原之戎第614章 賭徒第178章 項燕第283章 伍奢有二子第724章 厲人憐王第261章 堅壁第227章 夷道的危機第537章 推廣普通話要從娃娃抓起第987章 出關(下)第132章 不更第144章 起於微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