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刀劍

“汝何名?”

黑夫踱步過去,那口直心快的小鐵匠低着頭,只能看到他無袖的短打下,兩臂都是結實粗壯的肌肉。

利倉在旁,再度說道:“君侯問你,叫什麼名?”

小鐵匠這才擡起頭,下巴剛長出點黑鬍渣,大概十八九歲年紀,頭髮上滿是汗水,也不知是在這鍛爐邊熱的,還是被黑夫嚇的,只訥訥地答道:

“君侯,小人叫郭紹。”

“郭紹?”

黑夫點頭,好熟悉的名啊,只不記得在哪見過。

“聽你口音,不是衡山郡人吧,外地遷來的?”

“稟君侯,小人乃趙地邯鄲郡人,數年前隨家人遷徙至此,繼續從事祖業,在鐵山打鐵鑄劍。”

黑夫想了想:“邯鄲,郭氏,鐵匠,你莫非是郭縱之後?”

少年有些欣喜:“君侯竟知道!郭縱正是小人之祖!”

郭縱是趙武靈王時,邯鄲著名的大工商業者,以經營冶鐵業而致鉅富,趙國滅亡後,秦吏將冶鐵收歸國有,郭氏樹大招風,碩大一個宗族遂被拆散,遷徙到各郡鐵官,也順便將趙地先進的冶鐵技術傳遍天下……

看來眼前這少年,亦是其中之一。

黑夫走到少年背後,熊熊燃燒的鍛爐旁,鐵砧上靜靜躺着一把長四尺半的劍,已經鍛造完成……

尺乃秦尺,四尺半便是一米出頭,後世看來略顯短小,但在同時代,普遍長三尺的劍裡,已經鶴立雞羣了。

春秋時的青銅劍,一般長不過半米,因爲青銅材質脆而易折,且劍較寬厚。

進入戰國後,各國開始盛行鐵劍,劍鋒和劍刃都更薄更利,長度也開始增加,“三尺劍”,也就是七十公分的劍,成爲士大夫、兵卒、輕俠的標配。

黑夫拿起眼前的鐵劍來掂量一番,他並非行家裡手,但十幾年行伍生涯下來,好壞還是分得清的,不由讚道:

“好劍,這劍不錯,且能鍛造如此之長,都快趕上陛下佩劍了!”

秦國軍隊裡雖然還是用青銅劍居多,但秦始皇可是個趕潮流的,他的佩劍,長達五尺,因爲太長,荊軻刺秦時,情急之下竟拔不出來,只能繞柱躲避。最終秦在左右的提醒下,“王負劍(艦)”,才順利將劍抽了出來,並砍死了荊軻。

沒錯,是砍,劍開雙刃,身直頭尖,橫豎可傷人,擊刺可透甲,刺纔是它的主要殺傷方式。可那當口,從未受過如此奇恥大辱的秦始皇帝羞怒至極,只有揮劍猛砍荊軻大腿,方能泄憤!

那還不算最長的,黑夫在齊地見過雙手才能操作的長劍,竟長達六尺,將近一米四!難怪齊地有句童謠:“大冠若箕,修劍拄頤”,意思是劍柄能頂到面頰。

眼下,少年郭鐵匠得了黑夫誇讚,高興地擡起頭來:“君侯若不嫌棄,小人願爲君侯鍛劍!”

黑夫頷首:“劍者,君子武備,所以防身,起於商周,其技初起,流於兵陣。軍馬相較之間,兵刃交加之際,以長器而拒敵,以短劍而防身,遠殺近搏,長短互補。至於春秋之後,劍入名流,王侯將相,高人雅士,俱佩名劍而習其技,悟其理而通其道,用之於治學,則成諸子百家;用之於治國,則成霸業強國;用之於殺伐,則成強兵猛將。”

“然而劍雖好,可我眼下軍中更用得上的,卻是刀。”

郭紹鍾愛劍,前些天黑夫要求鐵山鍛刀,他都不願參與,眼下只覺得劍受了侮辱,有些憤憤不平。

“君侯,砍柴的刀,是低賤之器,豈能比得上劍?”

黑夫笑了笑:“你曾用青銅劍來砍柴麼?”

郭紹搖頭:“不曾。”

“爲何?”

郭紹覺得這位君侯在明知故問:“青銅脆而易折,擊刺殺人還行,砍柴就過分了。”

銅本來是軟的,軟到無法直接做武器,只有與錫結合後變成青銅,纔是合適的材料。但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變得脆而易折,大力劈砍,很容易折斷。

所以整個青銅時代,以劈砍爲主的刀,只是曇花一現,頂多是撬貝殼、剝皮的小刀在燕齊流行,還漸漸演變成了刀幣。

劍,無疑是最合適青銅的短兵,當之無愧的百兵之王。

而在民間,砍柴的主力,也是銅製的斧斤。

直到鐵器時代來臨,這種情況開始改變,雖然軍中還是順着以前的慣性用劍,但在民間,做工粗糙的鐵柴刀,已經悄然出現。

尤其是在南郡、豫章、衡山、長沙等地,近年來,種植園主們爲了讓奴隸砍甘蔗,一種長肋,上寬下窄,沒有刀尖的砍刀蔚然流行,形制頗似後世的景頗刀,郭紹來此數年,自然也見過。

“你用鐵劍砍過柴和甘蔗麼?”

黑夫似乎來了興致,就在這工坊裡坐下,不緊不慢地與郭鐵匠聊起天來。

“鐵劍如此金貴,怎麼能用來砍柴!”

郭紹有些發懵,這位君侯是怎麼了,專跟砍柴過不去,他這侯爵,莫非是砍柴砍來的不成……

“不錯,鐵劍金貴,好的長劍,百金難求,而我手下兵卒,何止數萬,總不能讓他們人人皆爲百金之士罷?我……朝廷可養不起。”

黑夫又問:“你鍛這柄長劍,花了多少時日?他們做一把刀,又花了幾日?”

郭紹老老實實回答:“我用了一月。”

一旁的鐵官也過來稟報,說平均算下來,每把鐵刀,只用了三五日。

這是自然,從製作工藝來說,劍的要比刀難多了。劍是雙刃,身窄而薄,前頭很尖利,所以造劍的材質和冶煉工藝要求很高,不能太軟,也不能太脆,恰到好處才行。一把好劍,整個工藝下來,再鍛打百遍,起碼得花一個月,有的劍,甚至要一年半載……

而一把老百姓也用得起的砍刀,好鐵用到單刃上就行,刀身較寬,刀背較厚,一般不會折斷,工藝馬虎點也沒事。慢則五天,快的話,兩三天就行,若能流水線批量生產,則更快。

難怪後世有句話叫“十刀一劍”,意思是製造同等質量的刀和劍,造劍花費的時間是刀的十倍。

爲將者必須明白一點:和士兵一樣,兵器是消耗品,不是珍藏品!

軍隊制式裝備,歷來都是以保證威力的前提下,選擇廉價、簡單、易大量生產的,這便是秦軍始終裝備青銅武器的原因。

黑夫也一樣,他需要的,就是能夠量產,便宜,且能適應南方密林,不但能劈砍樹木藤蔓,還能隨時應戰的砍刀。不需它百鍊成鋼,不需它千年不朽,不需它削鐵如泥,反正對付的是赤身而戰的越人,再鈍的刀,砍上去也夠見血了。

而且刀比劍上手快,就算在遭遇戰裡,秦兵因爲慌亂,將技法忘得一乾二淨,學秦始皇擊荊軻一樣,閉眼猛砍就對了。

青銅被鐵取代是遲早的事,哪怕鋼鐵工藝尚不成熟,產量大,造價便宜就是最大的優勢。

而歷史上,刀也遲早會取代劍,就像貴族君子被布衣莽夫取代一樣……

最後,黑夫讓鐵山三個月內,制五千把砍刀,又令手藝不錯的郭鐵匠,爲軍中將吏打製十柄好的佩劍劍,但又道:

“造價雖有貴賤,但兵器並無高低之分,適合戰場,能殺敵的,就是好兵器!”

……

黑夫爲軍隊打製的武器,可不止一把叢林砍刀。

離開鐵山後,他又順路去了一趟南邊四十里外的銅綠山,即使有水排煽風點火,光靠木炭煉出來的鐵質量依然堪憂,除了鐵刀外,其他兵器,依然以青銅爲主。

考慮到嶺南山林地帶,善攻襲埋伏,近身格鬥,長矛不易施展,除了鐵山的五千把砍刀外,黑夫又在銅綠山定製了一萬柄短劍,長不過一尺半,稱之爲匕首也不爲過,而且同樣是單面開刃,形狀頗似95軍刺,爭取人手一把。

“屆時每個屯的裝備,以盾牌短兵爲主,弓弩策應,少許長兵輔之,這配置,可比先前戈矛長戟合理多了。”

敲定軍隊制式武器後,黑夫結束了行程,他不太想回鄂縣和武昌,決定繞個彎,走小道,直接往長沙郡方向而去。

二月下旬,當黑夫一行人抵達州陵縣時,在武昌大營練兵的共敖,派人來稟報他一個消息:

朝廷派的監軍,總算到南郡了!

“哦?監軍是誰?”

黑夫心裡暗暗吐槽:不會又是扶蘇吧?一回還好,二回也罷,若這次秦始皇還要讓二人搭夥,黑夫甚至都要懷疑,皇帝是想讓他倆在一起了……

信使稟道:“這次來了兩人,一老,一壯。”

“老者爲倫侯公子成。”

“原來是昌武侯啊……”

黑夫頷首,的確,秦朝的監軍,喜歡派遣宗室或者皇帝親信,且要地位崇高,這纔不會被主將架空,失去監督的意義。

這位公子成,乃是秦始皇的爺爺輩,秦昭襄王的小兒子,也沒有大的本事,就是能活,是宗室最高輩分,早年作爲宗正,是九卿之一。幾年前,他作爲王翦的監軍,蹭了滅楚的大功勞,後被秦始皇封爲昌武侯,是秦朝七位倫侯之一,與昌南侯黑夫平級,的確是合適的人選。

只是昌武侯年已七旬,頂多在南郡看看糧食,根本不可能隨黑夫去嶺南啊,別跟楊端和一樣,死在半道上就尷尬了。

所以,秦始皇纔派了雙保險,一個年輕力強,能夠隨時跟着黑夫的人。

“壯者爲誰?”

黑夫漫不經心地問道,猜測會不會是某位遠房宗室,反正不可能是扶蘇,更不可能是胡亥吧,呵呵。

“君侯,那壯者是左庶長,子嬰!”

第653章 什長得誅十人第549章 大索十日第247章 三馬第976章 祖國第280章 國之將亡第585章 兒戲第873章 吾不如蕭何第179章 重生第147章 軍令如山律如鐵第622章 故人第89章 善惡對錯第37章 順杆爬第760章 不許笑第82章 盲山第195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787章 權謀第277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903章 這上面一無所有第668章 上行下效第250章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第16章 要小心……第174章 表演第33章 日子越來越好第355章 宰之第245章 除安陸尉第130章 軍醫第565章 惡名第660章 待我長髮及腰第782章 門泊東吳萬里船第654章 三鼓第624章 快活第59章 天狗第95章 荊券第775章 南北戰爭(上)第759章 聲東擊西第909章 鴻門第190章 一鼓作氣第55章 肉得爛在鍋裡第678章 風暴第680章 玩蛇第848章 深海第88章 罪與罰第489章 肯定不是自己寫的第117章 大時代第830章 我看你骨骼驚奇第398章 匈奴第194章 諾!第933章 結交樓煩將第1010章 玉碎第80章 真金白銀第304章 六百石第245章 除安陸尉第458章 好男兒第907章 中國合則強分則弱第777章 陳勝吳廣第434章 鄰人失火第494章 一人之心第273章 百年仇讎第371章 慷慨悲歌第738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上)第86章 秦律的威嚴第717章 有人天生世卿第131章 成與不成第465章 你故意的?第604章 海東第940章 天下已定蜀未定第697章 愛有等差第777章 陳勝吳廣第583章 甌越第418章 胡兒十歲能騎馬第196章 卸甲第539章 敝帚自珍第568章 開始與結束的地方第421章 絕域輕騎催戰雲第279章 八公山上第485章 松柏之凋第299章 吳芮第49章 善假於物第533章 海市蜃樓第533章 海市蜃樓第871章 不臣之心第274章 五十里而爭利第25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第269章 墨攻第129章 什伍如親戚,卒伯如朋友第690章 除天下之大害第610章 商社第991章 鍾離眛第157章 黍離第460章 不謀全局者第233章 武落鍾離山第718章 有人貴爲公子第101章 非尋常之輩第532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82章 盲山第658章 陽山第786章 萬人敵第878章 狗血第774章 以一隅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