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貨殖

來自齊地四郡的大商賈,已站在廳堂門外,一共十二人,看那穿着打扮,只以爲爲皁隸小廝,絕對想不到,他們人人皆是家累數百金的富商。

衆人相互之間並不陌生,普通的販夫販婦,往往侷限於一鄉一邑,中等的商賈,也只在郡縣內揚威,可若想到達“百金”的程度,躋身大商人行列,往往少不了和同行打交道。

所以他們之間,或是相互合作的夥伴,或是曾有過節的對手。但現在,卻都和和氣氣地見禮,商場之上,追逐的無非是一個利字,冤家宜解不宜結,更何況,自從秦滅齊侯,商人的最大的敵人變成了同一個:官府!

相互寒暄後,大夥也討論起共同關心的話題:“今日膠東郡守忽然送帖,請吾等至此宴饗,不知是爲了何事?”

“恐怕筵非好筵啊。”

來自琅琊的商人管宴面露憂慮,這些年秦朝對商人的政策,讓他覺得,但凡官府找,基本沒什麼好事!

“然也,秦人最厭商賈。”

衆人紛紛附和,秦朝法家執政,從商鞅時代起,就極度討厭商人。商鞅認爲,商賈喜歡四處流竄,最不聽話,一個商人從事末業成功,就會引得十個農夫不好好種地,所以必須抑商。

首先,把鹽鐵等事關國運的東西一律收歸官府所有,加重商稅,酒、肉等皆課重稅,使從業者無利可圖。

同時,又在律令裡,降低商賈的地位。昔日天下七雄,秦國商人最賤,與贅婿並列,一旦有徭役、戰爭,商人總是最先被徵發。秦國軍隊明文規定,不必憐惜商人及其子孫的生命,無論什麼髒活、累活、危險活都要派他們去幹!

這種情況下,秦國商業基本被官府控制,頂多在官府控制不到的邊地,出了烏氏、巴清這種夷狄大商,但最終也被朝廷招安,做了紅頂商人。

黑夫他們家的南郡紅糖之所以能成功,也是立足於江南這塊處女地,鑽了法律的空子,可也沒自由幾年,如今遍佈江淮的糖坊,統統收爲官營。

但東邊的齊國,卻與秦走了完全相反的路線,早在太公望時期,齊國處瀕海鹽鹼之地,不適於農耕,於是因地制宜,通過工商業來拉動經濟,終成魚鹽之國。

齊桓公時,管仲進一步提出了“本肇末”的觀點,士農工商皆國之柱石,設工商之鄉,還鼓勵商賈將魚鹽運往樑、楚,爲齊國賺取外快。

田氏雖爲卿大夫,卻亦是靠海魚、木材來收買人心的,對商賈也很寬容。兩百年來,齊賈遍佈關東,巨賈們可與封君分庭抗禮,公然穿紫衣招搖過市的不在少數……

可這種商業繁榮的黃金時代,在田齊滅亡後就結束了,秦朝將關中的政策搬到齊地,下令禁止商人衣絲乘車,禁止商人及其子孫做官,並規定商人要交納加倍的人口稅……

秦始皇東巡時,甚至將“上農除末”刻在琅邪臺上,作爲國策,公佈於天下!

齊地商賈的好日子結束了,十年來,不論是從事農、牧、漁、礦山、冶煉,還是奢侈品的商賈,都舉步維艱,社會地位一落千丈,還要提心吊膽,生怕被官府隨便安一個罪名就抓起來。

所以今日,十三名巨賈,才穿得比普通百姓還寒磣!……

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齊人八百年的重商傳統,絕非一朝一夕改變,這種抑商政策,並沒有徹底打垮齊地商賈。相反,齊地流傳着這樣的話:

“由窮變富,務農不如做工,做工不如經商,女子做手工不如賣俏……”

秦朝雖然抑商,也不見得工匠和農夫日子好過,鉅額重稅擺在那,老實巴交做工做農,依然過得貧苦,投機博利的收益反而更大些。

在齊地,因爲秦吏稀缺,官府也無法像關中那樣,管到基層。市肆里閭,依然是商賈的天下,臨淄、即墨,這些通邑大都之中,至少有三十幾種行業,每一種行業都有壟斷的大商人,每年的收入遠超黑夫這“兩千石”工資十倍百萬!

“羊肥了,就會被殺,韭長了,就會被割!”

琅琊商人管宴對秦朝意見不是一般的大,冷冷道:“二三子可別忘了算緡之事!”

衆人皆嘆息,原本他們還能盈利,可自從那項政策出臺後,經商已經無利可圖。

齊地商賈的富裕,被東巡的秦始皇看在眼裡,去年,皇帝回到咸陽後,除了將一部分齊賈強遷到關西外,還在丞相李斯提議下,頒佈了一項針對商賈的新政策。

凡屬工商業主、高利貸者、囤積商等,不論有無市籍,都要向官府財產數字,並規定凡二緡(一緡爲一千錢)抽取一算,即二百文。而一般小手工業者,則每四緡抽取一算。這叫做“算緡(mín)”。

官員、長者和軍人外,凡有馬車的,一乘抽取一算,販運商的軺車,一乘抽取二算,船五丈以上者,亦抽取一算!

若有隱瞞不報,或呈報不實者,沒收全部財產!並罰戌邊一年!

這是公然向商人收“財產稅”了,此策一出,天下商賈哀鴻遍野,盈利較多的行當還好,利薄者,直接就入不敷出了。

很多人都萌生了:“不做商賈還不行麼?”的念頭。

但秦朝又嚴禁土地兼併,堵死了他們以錢帛購田置不動產的可能性,商人們進退兩難,發現唯一的選擇,就是將自己的生意,賤賣給官府,從私營變成官營。

管宴悲觀地說道:“此番召吾等來此,恐怕就是爲了此事!我聽說,先前皇帝頒佈算緡令,是爲了籌集南征、北戰和驪山陵、長城的錢,如今南北同時開戰,驪山陵好像又追加了十萬名勞役,更需要錢,肯定又要拿吾等開刀!”

衆商賈紛紛點頭,也有腦子靈活的人質疑,就算要割韭菜,在臨淄、琅琊割不就行了,將他們叫到膠東來算什麼?

“汝等別忘了,那尉郡守,他可是北征監軍!說不定,是擺下筵席,只要進去的人,不拿出百萬軍資來,誰也不許出這道門!”

管宴有些悲憤:“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在官府看來,吾等的罪,就是有錢,就是富裕!”

WWW▪ ttκá n▪ ℃O

在齊地商賈圈子裡,管宴說話還是管用的,他不僅是琅琊大賈,亦是數百年前齊相管夷吾的後代!

管仲雖輔佐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可他的後人卻混得很慘,家族早早衰敗,守着一個小邑度日,等田氏代齊後,連那小邑也沒了,只能撿起祖宗的老本行,開始經商,或許是這個家族的確有經商的天賦,不過百年,變成了齊國大賈之一,家富數百金。

被管宴這麼一說,十多名商賈越發提心吊膽起來,只感覺這道們就是黃泉蒿里,而黑夫就是那索命的黑麪鬼伯……

正在此時,卻響起了一個異樣聲音。

“管君此言差矣,膠東守尉君一向待四民一視同仁,並未對本郡商賈大加戡伐。甚至在朝廷頒佈算緡之策時,他還上書勸諫,阻止皇帝追加一項告緡律。那律令說,有敢於告發的人,政府賞給他沒收財產的一半!若此律推行,吾等早被人狀告,送到邊境服苦役去了,如今郡守有召,還不知說什麼,二三子就妄加中傷,恐怕不妥吧!”

衆人循聲看去,卻見一個四十餘歲,留着八字鬍的商賈籠着袖子,笑呵呵地看着他們。

有人笑道:“我當是誰,原來是刀間。”

這刀間乃膠東人,亦是大商賈之一,卻是做隸臣妾生意起家的。

齊地的商賈好種養家奴,但都把奴隸看成最不值錢的東西,不如牛馬,時常虐待,隨意賤賣送人,如棄草芥。

但這刀間卻不同,他把這些奴隸看作寶貝,到處購買精明強幹的奴隸,並不直接加以役使,去幹粗活重活,而是教授他們技能:年輕貌美的女奴教以房中術,贈送給地方官員,搞好關係。強壯的男奴訓練成武士,用來保護他的貿易。聰慧的隸臣則讓他們學識字、算數,爲他經營產業,獲取利潤。

就這樣,刀間靠着隸臣妾,成了膠東首屈一指的大富。他待奴隸不薄,生活過得比普通的平民還好,以至他們“寧爵毋刀”,意思便是,寧可不改變奴隸身份,不要平民享有的自由,也不願離開刀間……

雖然刀間乃膠東巨賈,但卻被其餘商賈輕視,更爲人詬病的是,在算緡令公佈之後,富豪皆爭匿財,打算聯合抵制此策時,刀間卻叛變了,他跑到即墨,自願捐出家財的三分之一,充作軍費。

自那之後,刀間便成了膠東郡守府的常客,去往海東的新航路開闢後,黑夫更幾乎每月都要召見他,龐氏等齊賈都覺得,刀間八成是在幫官府籌劃,如何宰割他們……

管宴也就這些年被宰割得太狠,抱怨幾句,雖然背地裡沒少罵刀間,此刻看到他本人,還有其身後跟着的兩名秦吏,卻立刻就慫了,拱手道:“刀君,你沒少與我打交道,我這人雖然口不擇言,但覺無中傷郡守之意。”

“管君乃管夷吾之後,又是琅琊商賈之首,亦是我的前輩,我自然知曉你的爲人,不過……”

刀間笑道:“不過,隔牆有耳,這些話,還是少說爲妙!二三子,郡守此番召諸位來此,是有一件大好事要宣佈!眼下郡君將至,還是快快隨我去拜見吧!”

“大好事?”衆人面面相覷。

刀間一副黑夫代理人自居的模樣,做了個請的姿勢,邀衆人入堂。

……

商賈們政治地位低下,雖然堂內擺着案几,卻官員不發話,無人敢坐。

上位者總是後到,過了一會,黑夫才姍姍來遲,他面容和藹,讓衆人不要拘束,都坐下,但隨即卻說了句誅心的話。

“二三子方纔對朝廷國策的抱怨,對算緡法的不滿,對我邀諸位來此目的的揣度,本吏都聽到了!”

“這……”

除了事不關己的刀間外,堂下衆人都嚇得重新站了起來,表示不是自己說的。

而那琅琊商人管宴,則直接嚇得趴在地上,爲自己圖一時嘴快後悔不已,秦始皇東巡時頒佈的“誹謗罪”還生效着呢,他不住頓首:

“小人一時失言,還望郡守恕罪,饒命!”

黑夫卻笑道:“恕罪?饒命,你說的都是實話啊,朝廷在剪羊毛,割韭菜,在竭澤而漁,何錯之有?”

“啊?”

堂下的十三鉅子都懵了,相互看看,都以爲自己聽差了,封疆大吏的黑夫郡守,怎麼忽然說起朝廷的不是來了?

“刀間,將我的奏疏,讀給他們看看!”

膠東商人刀間積極與官府靠攏,黑夫也投桃報李,讓他做自己在商賈圈子的代理人。

刀間接過那份奏疏副本,大聲唸了起來。

“臣膠東守黑夫再拜言,聞丞相請行算緡,此乃安邦之法也,可使奸佞商賈出其私利以資國,然臣以爲,天下皆可行算緡,唯齊地不可……”

聽到這句“唯齊地不可”,所有商賈都擡起頭來,瞪大了眼睛,難道那刀間沒說錯,這位郡守,當真在爲他們這羣被踩到泥巴地裡的商賈說話?

刀間繼續念道:“齊地羣盜作亂初定,民生未復,商賈貨殖,可使民以其有易其無,不亦課稅過重,使物價貴,此其一也。”

”海東賊寇未平,官府船舶載糧運兵,已捉襟見肘,臣欲使商賈助之,其出力頗多,故不亦算緡,此其二也。“

“齊地與關中,風俗大異,昔日,太公望封於營丘,地鹹鹵,人民寡,於是太公勸其女功,極技巧,通魚鹽,顧齊冠帶衣履天下。其後齊國中衰,管子修之,設輕重九府,關市譏而不徵,使齊富彊至於威、宣也。”

“雖然,齊人重賈,使其將卒征戰亦如市肆賣力,是爲亡國之兵也。然齊賈果能興巨利,若能合其力而爲官府所用,上則富國,下則富家,所得之利,必數倍於算緡!此其三也!”

“陛下雖欲移風易俗,然治郡,亦當因地制宜,何不使齊地諸郡爲特例,暫免其算緡。令商賈聽命於少府、金布曹,使爲國牟利於海東、遼南,假以時日,或可爲國添烏氏、巴清之巨利,海東財貨,亦能入於咸陽……”

刀間讀完,衆人已十分激動,黑夫緊接着道:

“而陛下的回答是……可!”

當然,秦始皇這短短一個字,可以理解爲:可以試試,但要是試了不行,你這黑廝就滾回來領罪吧!

朝廷現在,太缺錢了。少李斯和少府開始收財產稅,也是迫不得已。黑夫估摸着,再這樣下去,少府會瘋狂到直接給天下富商定罪抄家了。

雖然這羣人也不乾淨,但這樣竭澤而漁,也不是長法啊,而且也與黑夫的計劃相悖。

所以,黑夫提出,利用齊地商賈,可以讓朝廷得到比直接收稅更多的利益,考慮到日漸匱乏的府庫,秦始皇雖不情願,但還是同意了。

此時,衆商賈已經朝黑夫頓首了:“郡君果然對四民一視同仁!”

黑夫淡淡地說道:“農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則乏其事,商不出則三寶絕,虞不出則財匱少,我家中亦有親戚經商,這點道理,本吏還是懂的!”

“郡君賢明!”

這下,連抱怨連連的管宴也由衷感謝了,一千錢抽兩百,就意味着,他們每掙一百萬,就要交出二十萬錢給官府,這還不算極重的關市之稅,可以說,幫商賈們回了好大一口血。

但他們仍有擔憂。

因爲大夥都聽出來了,這不是單純的取消,而是一次對賭……

可現在,黑夫已經替他們做了決定,後悔也來不及了。

卻聽黑夫道:“陛下已下詔書,從一月起,齊地四郡將與天下其他郡縣不同,暫停算緡,作爲一塊特殊區域,由官府牽頭,貨殖海外。從第二年起,務必掙到比算緡更多的錢,經海濱之利,濟府庫不足!”

“故稱之爲,‘經濟特區’!”

“經濟特區?”堂下十三鉅子大眼瞪小眼,對這奇怪名詞摸不着頭腦,但陳平蕭何等人,則是早就習慣了。

黑夫卻在堂上美滋滋地意淫道:

“後世會不會有這樣一首歌呢?”

“秦始皇三十四年的春天,有一個黑大漢,在中國的東海邊,劃了一個圈……”

第795章 奇貨可居第612章 命名第994章 了斷第153章 最後的武卒第956章 肱股羽翼第424章 初雪第568章 開始與結束的地方第343章 滑稽第976章 祖國第252章 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第457章 愷歌振旅第646章 刀劍第436章 深踐戎馬之地第19章 較勁第253章 兵成第979章 長平第383章 豳風第513章 法今王第730章 君要臣死第766章 將軍百戰死(下)第112章 今亡亦死!第350章 收破布頭嘍!第182章 鮦陽第304章 六百石第176章 冒險第183章 勸降第750章 復生第807章 興滅國,繼絕世第996章 招安第662章 梅鋗第807章 興滅國,繼絕世第499章 不破不立第48章 我愚蠢的弟弟呦第70章 若敖之鬼第769章 三楚第198章 官大夫第93章 案發現場第432章 公子扶蘇第45章 生產力啊生產力第555章 勿害我第685章 圖騰第690章 除天下之大害第16章 要小心……第589章 毒士第63章 朝陽羣衆第739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下)第1011章 抵足而眠第892章 秦旗第360章 有妻如此第667章 文明第812章 鼎烹第456章 識人之明第498章 方術士第574章 坑術士第835章 世無忠臣第400章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第996章 招安第14章 立小功得微名第724章 厲人憐王第635章 薪火(上)第526章 停下!第983章 隨波逐流第407章 自古以來第161章 烽煙再起第455章 除惡務盡第107章 戰爭的消息第257章 樹上開花第760章 不許笑第124章 攻權第319章 柱下第647章 滄浪之水第656章 斧鉞之誅第116章 每個人都要做出選擇第309章 南昌第728章 套路第856章 固將釋私怨第831章 帝國之壁第292章 壯士不死即已第389章 狡兔飛鳥第314章 娶妻當娶……第796章 一紙婚約第480章 三傑第461章 糖氏第89章 善惡對錯第779章 苟富貴第626章 三十五年第209章 做個有用的人抱歉啊晚上的一章鴿了,今天趕不及了emmm第99章 邦亡人第737章 仁者無敵第450章 河邊骨第135章 第一回合博弈第559章 脣亡齒寒第250章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第881章 崤函之固第1016章 草枯鷹眼疾第985章 千鈞第856章 固將釋私怨第895章 待到打下咸陽城第988章 代價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