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甌越

秦始皇三十三年,孟春之月,北方咸陽尚是乍暖還寒,雪未化盡,南方數千裡外的西甌之地,卻依然綠意盎然。

這裡山不高卻很多,聳立在江河湖泊之間,密林環繞,那裡是飛禽走獸的地盤,也是甌越人的獵場。

甌越女人地位雖高,但狩獵,依舊是男人的專屬。森林邊上,上百名身材矮小,露頂跣足的甌越男子聚集在一起,或揹負弓矢,或手持竹矛,或牽着土狗。

而被他們圍在中間的,則是一位椎髻紋面,赤着上身的獵手,正親手宰殺一頭小豬,這是獻給祖靈的祭品,以庇佑他們狩獵豐收。

留着短髮,個頭矮小的阿達古抱着弓,崇拜地看着自己的“特波”,也就是父親,譯籲宋,他是甌越諸部的君長。

不過,在不和外來人打仗時,寨子和部落歸年邁的“都老”們來管,身爲君長,譯籲宋只負責帶着男人狩獵打肉,以及保衛村寨。

君長世代相傳,譯籲宋早有一天會老去,阿達古也會長大成人,接過他手裡的弓!

但至少不是現在。

聽上去詞句粘連的越語歌謠,從譯籲宋口中響起。

“打肉進深山,先把火把點。一路火不熄,人人長神眼;打獵物腳印,進山就發現。舊腳印,新腳印,一眼就能辨。過草叢也見,過石板也見,爬上樹也見,淌過水也見。管他飛,難逃我的眼。”

“追蹤跑得快,就像插翅飛。守坳射得準,神明來引箭。發發中,箭箭穿。家裡煮水等,不空落那餐。過路見者就有份,大家才心安。”

“過路見者就有份,大家才心安!”

上百人高聲重複這句話,分享,這是甌越被所有越人部落尊敬,喜歡找他們的首領主持爭端的原因之一。不同於喜歡用獵頭來血祭神明,甚至會吃人肉的南越人,甌越的神明要溫和很多。

“阿達古。”

進森林前,譯籲宋兒子喊了過來,將一個抿着嘴的斷髮年輕人交給他。

“你帶着阿莫仔。”

阿莫仔也是越人,卻不是甌越,他來自北邊的“桂國”,在可怕的“秦”欺壓下,那個部落變得支離破碎,君長也戰死了,都老們不得已,只能放棄了祖地,帶着殘部,來投靠甌越。

甌越的都老們都認爲,不應該接納這些驚慌失措的鄰居,他們會消耗甌越的糧食和獵場。巫師也通過雞卜,覺得這些人會給甌越帶來災難。

但譯籲宋,卻力排衆議。

“桂國也是布洛陀的後代,是十二國之一,很多年前,甌越遭災,是桂國幫了我們,前幾年,更立下了血誓,要相互幫助。如今桂國有難,甌越怎麼能不管?”

這裡的“國”並非國家,不過是越語裡,氏族、部落的代稱,但不論怎樣,君長關鍵時候的權力是很大的,甌越最後還是接納了桂國殘部。

譯籲宋希望,甌越能將桂國衆人當做族人,特別囑咐兒子照顧失去父親、家園的阿莫仔。

但阿達古有些不樂意,這個阿莫仔長了一雙瘦胳膊,恐怕拉不動弓,沒辦法成爲自己的好助手,但既然特波有令,他只能答應。

進入森林前,阿達古還對阿莫仔反覆叮囑:“走路當心,千萬不能踩到蛙!”

看阿莫仔滿臉疑惑,阿達古解釋說,不能踩蛙,因爲蛙是甌越的神明。

“桂國的都老和巫師,沒給你講過《布洛陀》?”

阿莫仔有些不好意思:“講過,只是我沒好好聽,只記住了桂國的事,不知道其他部落。”

阿達古心中優越感更甚,距離深林裡的獵場還遠,他便對阿莫仔說起關於越人“十二國”的事情來。

《布洛陀》是嶺南越人的史詩,“布”是很有威望的老人的尊稱,“洛”是知道、知曉的意思,“陀”是很多、創造的意思。“布洛陀”就是“始祖公”,他也是越人最早的祖先。

傳說,開天闢地之後,宇宙分爲上、中、下三界,雷王管上界,布洛陀管中界,蛟龍(鱷)管下界。後來大地萬物崢嶸,人類興旺,布洛陀便和雷王商議,把天地間分爲12國。

“一國蛟變牛,一國馬蜂紋,一國聲如蛙,一國音似羊,一國魚變蛟……”

阿達古依然記得都老的這席話,這“聲似蛙”的一國,就是甌越。

據說蛙是雷神之子,被派到人間,在野草間跳躍,讓甌越跟着它找到了能種植的水稻,蛙又幫助甌越人驅趕害蟲,讓他們的稻田豐收,人口越來越多。

於是甌越崇拜青蛙,鑄造的大銅鼓,鼓面多飾立體青蛙形象,可以說,青蛙就是他們的圖騰……

“原來是這樣。”

說完後,看着比自己略小阿莫仔一臉崇拜的看着自己,阿達古驕傲更甚。

“甌越人不僅會打獵,還很會種稻,我叫達古,便是稻穀的意思,你叫莫仔,又是什麼含義?”

阿,是對少年男子的稱呼,只要沒成年的人,稱謂前統統要加阿。而越人不同部落之間,也有很多不同的俚語俗話,所以並不是所有詞彙都相通。

阿莫仔解釋說,他的名,moz,就是黃牛的意思。

“桂國的神是黃牛,所以也叫黃牛部。”

阿莫仔的聲音漸漸低了下去,和甌越人不能踩青蛙一樣,黃牛在他們部落是不能殺的,可他們匆匆逃離時,卻只能將老黃牛放歸深山,不知它能不能逃走,能不能活下來。

但比起那些被商賈欺騙,或者被秦軍擄走的族人,黃牛就算葬身狼口,倒也算死的痛快。

“黃牛部。”

阿達古點了點頭,據他所知,十二國裡,還有個水牛部,在甌越之南,雖然還是獨立的部落,但凡事都願意聽甌越的,因爲甌越能幫他們抵抗駱越、南越。

嶺南百越,過去是自稱“雷神長子”的鳥氏族,也就是駱越最強。其次是崇拜“蛟”,喜歡在全身都紋上蛟龍鱗片的南越人。

可如今,駱越衰敗了,分出了一個“象部”,曾經臣服的水牛部、魚部也背叛了它們。南越目前陷入分裂,內部各聚落,相互獵頭仇殺。

卻是以蛙爲圖騰,主要種植稻穀的甌越後來居上,最爲強大。

所以阿達古也敢拍着胸脯,對阿莫仔誇口,說黃牛部投奔了甌越,自己的特波,定能保他們平安。

但這句話非但沒讓阿莫仔高興起來,反而面露憂慮,似乎是回憶起了逃亡前後的經歷見聞。

“可都老說了,把所有大山,所有森林,所有聚落的越人部落加起來,都不如秦強大啊!”

……

呼嘯漸漸沉寂,飛鳥再度落回林子裡,這場狩獵順利結束,或許是託了譯籲宋那幾句獵歌的福,甌越獵手們滿載而歸,好幾頭大野豬被扛在竹竿上,讓獵人笑得合不攏嘴。

阿達古也不賴,他年紀雖小,力量卻大,射死了兩頭果子狸,更讓他驚異的是阿莫仔,雖然射箭不行,但卻練得一手好吹箭,但只能吹十步,必須保證悄無聲息地接近才行。

“還是不夠準。”

用這技藝幹掉了幾隻鳥,三隻兔子後,阿莫仔卻並無半分高興,嘟囔道:“我吹出去的箭,根本射不穿秦人的鱗片。”

“像蛟龍一樣的鱗片”,這是阿莫仔對秦人甲冑的稱呼,因爲越人是不披甲的,哪怕是作戰時,也赤裸上身。

在嶺南,銅器很金貴,要麼用來鑄造銅鼓,祭祀祖先,要麼就得是給部落裡最優秀戰士用,他這名字前帶“阿”的未成年孩子,根本沒資格,只能自己削竹箭。

經過兩天狩獵,兩個少年已經相互熟悉起來,但阿莫仔講述的經歷,卻讓阿達古感到震驚。

阿莫仔說,他們部落,靠近秦人的邊關,那些用土和石頭壘起的高大建築。

最初時,只是偶爾有秦人商賈來貿易,帶來中原貨物,交換當地特產,雙方還算和睦。

可漸漸地,商賈們對一般貨物不再感興趣,他們開始慫恿桂國,幫忙掠取鄰近部落的人,商賈可以高價購買。

桂國的君長和都老們沒答應,但下面的聚落,卻有貪圖秦人貨物的小君長,在悄悄做這件事。

“我知道。”

阿達古點頭,那應該是兩三年前的事,桂國的幾個聚落做得過分,掠到甌越頭上。接到周邊小聚落稟報後,譯籲宋親自帶上千勇士過去,擊退了來犯者。

並與桂國的君長、都老,在兩部交界的河流碰面,立下血誓,結爲兄弟,絕不再相互掠殺,一方有難,另一方也要助之。

但在那之後,秦人對越人的欺壓,卻日漸頻繁起來,商賈們不再數人入境,而是帶上了數十上百名武裝到牙齒的兵卒,他們順着河流行進,探索長沙郡南部山區,攻擊不願意向秦稱臣納貢的部落,或設計誘捕,或武力劫持,遇有抵抗,即行屠殺。

幾年下來,長沙郡平原地帶的越人部落,要麼被擄掠殆盡,要麼逃入山林,或來投甌越、南越。

長沙郡內的越人不容易捕捉後,秦人的目光再度投向桂國,派使者來,逼迫桂國像更北方的越人小部落一樣,臣服於秦。

桂國答應了,躬身稱臣,還將阿莫比的哥大(大哥),送去邊關做人質,每年向秦人獻上繳納雞羽、大竹等物,也不算太重。

可後來,秦吏卻變本加厲,開始跟桂國索要起人來,要他們去服役,但第一年去了的人,卻再也沒回來過……

“秦人不是很多麼,還要人做什麼?”

阿達古還是想不明白,按照阿莫比所說,光是一座邊境的小城,裡面的秦人,就比整個桂國部落還多。

“做奴隸。”

阿莫仔道:“有逃來避難的人說,秦人抓了越人後,就抓去內地,種黑色的甜竹。那些甜竹到處長,會結出來紅色的根,比蜜還甜,秦人商賈又用這種紅色的甜根,騙饞嘴越人去城裡,再將他們變成奴隸!”

“甜竹?紅色的根?”

阿達古無法想象那是什麼東西。

“都老們說,那是用人血澆灌出來的,所以才紅得這麼深。”

阿莫仔又用竹矛比劃着阿達古的大腳趾:“爲了不讓越人逃走,秦人還砍了他們的左趾,不影響幹活,但卻再也跑不快了。”

短短几年,整個南方,長沙、豫章、會稽,秦人從各地抓走的越奴,就有幾萬,甚至十萬!

因爲害怕答應秦人要求後,所有部衆都會淪爲奴隸,阿莫仔的父親,也就是桂國的君長拒絕了這個要求,並將秦人趕了出去。

本以爲他們的聚落在深山裡,有大水阻隔,很安全。但隨之而來的,就是秦軍的大兵進剿,說桂國“叛亂”,在幾個投秦君長的引領下,直接殺到了他們的主聚落。

說起這些事時,阿莫仔牙齒都在格格作響,戰鬥慘烈,但越人的弓箭,卻射不穿秦人身上厚厚的鱗片,而秦人的武器,又如蛟龍尖牙利般鋒利,輕易撕開越人勇士的身體。

最後,大火瀰漫了聚落,阿莫仔的父親留下斷後,都老則帶着殘存的部衆,鑽進深山,向南遷徙……

這就是桂部覆滅的故事。

阿達古聽呆了,而就在這時候,走出森林的衆人,卻聽到了深沉的銅鼓聲!

甌越,或者說西甌,其實只是個部落聯盟,所有信奉蛙神的後人建立的部落,都自稱甌,散佈在數百里內。他們沒有城市,只有聚落,而最大的聚落,也是祭祀祖靈和蛙神的地方,就是這片被稱之爲“板達古”的地方。

達古是稻,板是田,生活着數千人的龐大聚落,外部有羣山密林遮蔽,而它的周圍,則被開闢成了廣袤的稻田,女人在田裡幹活,男人負責狩獵。

聽到銅鼓聲後,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活,眺望聚落木寨方向,銅鼓是神器,每逢敲響,要麼是祭祀,要麼是都老要召開會議,商量重要的事。

譯籲宋也立刻喊了阿達古等人,讓腳程快的他,小跑回部落,看看是出了何事。

阿達古赤着腳,卻在稻田小徑上健步如飛,阿莫仔緊隨其後,草中的蟋蟀被他們驚得亂跳。

等二人靠近聚落木寨門前時,卻看到了令人震驚的一幕。

負責守衛寨們的桀駿,已帶着數百人出動,手持木矛、弓箭,對準了一羣不速之客。

那應該是一個秦人的商隊,但與之前不同的是,這一次,商隊裡多了許多穿着甲冑的兵卒,而領頭的,還有一個穿着黑色衣裳,袖子很長,不斷在額頭擦汗的官兒。

秦吏掃視赤身越人時,眼中不乏輕蔑之色,還在用秦語大聲說話。

他每說一句,一旁看似譯者的越人便爲之翻譯:“大秦長沙守屠君派本官來,要見西甌君!”

“是秦人的使者!”

纔看到那些人,身後阿莫仔的腳步停下了,阿達古能聽到,他憤怒裡夾雜恐懼的聲音,彷彿是才逃出生天的小鹿,在林中看到一頭對自己窮追不捨的惡狼!

“秦人要來抓我們了!”

第1026章 鳴鏑第183章 勸降第564章 儈子手第404章 國之大事第920章 鹿馬第27章 最後一天第367章 夸父逐日第489章 肯定不是自己寫的第762章 忠信第916章 斬項籍者邑萬戶!第429章 父親第65章 牽出一樁大案!第339章 宿麥第899章 體面第527章 執轡者第866章 裂地而封爲王侯第530章 成王敗寇第391章 良弓第948章 一生功過第751章 推倒這堵牆第713章 言語就像風第569章 蒿里第684章 奴隸第650章 藥(下)第967章 江與夏之不可涉第604章 海東第775章 南北戰爭(上)第819章 包羞忍恥是男兒第15章 長見識了第285章 秦王(中)第598章 險惡第321章 人生贏家第675章 按圖索驥發書一週年總結,順便求月票!(有劇透)第891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852章 逐君側之惡人第837章 有錢第839章 漁陽戍裡烽煙起第276章 當我們的旗幟插滿山崗!第242章 人臣無外交第751章 推倒這堵牆第373章 羊圈第663章 暴虎第696章 堅如磐石第497章 魚入大海第757章 農民的兒子第113章 不可千日防賊第967章 江與夏之不可涉第309章 南昌第239章 將以照千里第502章 狐假虎威第15章 長見識了第685章 圖騰第775章 南北戰爭(上)第98章 沒那麼容易第468章 芝蘭生於幽谷第980章 結第200章 金麟豈是池中物?第67章 踏月而行第900章 不殺第942章 故事第97章 足跡學第157章 黍離第410章 喪家之犬第113章 不可千日防賊第1021章 趙無恤第639章 韓信第448章 騎戰第803章 漢東之國隨爲大第779章 苟富貴第588章 公子從軍第152章 香餌之下第907章 中國合則強分則弱第289章 與時變化第801章 即從巴峽穿巫峽第613章 胡亥第634章 封侯!第118章 大梁第158章 受金第449章 錘砧第1015章 統一哈第280章 國之將亡第935章 夥頤第920章 鹿馬第763章 白衣渡江第25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第296章 趙佗第977章 中山狼第983章 隨波逐流第343章 滑稽第518章 木秀於林第790章 不值一提第894章 陛下可知罪?第592章 貓鼠第918章 重瞳子第196章 卸甲第823章 煮酒第777章 陳勝吳廣第15章 長見識了第597章 仗不能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