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請學爲圃

翡翠乃嶺南之物,此時已馳名中原,與白玉交相輝映,同爲貴人宮廷所好,黑夫也不必解釋,能聽懂的自然聽懂了。

昨日,吃過那頓“翡翠白玉湯”後,黑夫在即墨城大水井邊新建的豆腐坊裡,給秦始皇演示了歷史穿越小說本本都寫,已不必再水一遍的滷水點豆腐。

這是農家在膠東折騰半年的成果之一,原料菽便是大豆,乃是中原土產,歷史悠久。而膠東種的更是比中原菽豆產量更高,四百年前管仲從山戎引入的“戎菽”,那是一次著名的外來物種引進,一起引入的還有“冬蔥“。黑夫讓農家在膠東做的事,其實與管仲也差不多,只是更精細和複雜。

加上在黑夫和墨家的推廣下,在關中,石磨已是司空見慣之物,製備豆汁豆腐的一切條件都齊全了。剩下的,就只是黑夫通過一次“偶然”的事,爲農家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那是秋天的事,如今已是十一月中旬,幾個月過去,豆腐工藝已經被摸索得很成熟。

當然,製備豆腐的過程,引發沒見過這場面的羣臣一陣嗟嘆是自然的。甚至有趙高的弟弟,郎官趙成懷疑這樣做出來的東西有毒。

黑夫的迴應,是當着他的面,喝了一碗灑糖的甜豆腐腦,一擦嘴,啥事都沒有。趙成只得閉了嘴,最後不少大臣都試喝了點,有喜甜的有喜鹹的,不一而足。

而今日,黑夫則邀請秦始皇來參觀城外的農家菜圃,這片膠東欣欣向榮的“農業科技園”,被黑夫取名“大寨”,也不知是何緣故。

在大寨,農家的領袖許勝帶着弟子拜見秦始皇,同時爲他介紹起來:“小民敢言於陛下,一般的菜圃,從關中咸陽宮室,到邊塞軍營,所種多是這幾樣。”

許勝掰着手指,一一給皇帝數道:“葵、韭、薤(xiè野蒜)、蔥、藿,此五菜者,可謂隨處可見,其中,葵甘,韭酸,藿鹹,薤苦,蔥辛……”

至於其他的芥菜、芹菜等,多是地域性的,沒有大範圍普及。

“只是一旦進入晚秋……”

許勝指着一路來,光禿禿的菜圃搖頭道:“五菜皆絕,唯獨葵菜,六七月種者,季秋採摘,可用鹽淹作菹臘菜。八九月種者,到孟春之月採摘,於是春寒料峭時,唯一能吃上的新鮮蔬菜,就是葵。可在膠東,天氣寒冷,葵菜常不能越冬便凍死大半,秋天做下的葵菜菹臘,也吃不了幾頓……”

因爲葵菜的產量實在是太少了,對於北方漫長的冬天來說,杯水車薪啊。

葵菜尚且如此,其餘蔬菜一旦入冬,也統統吃不上了。

隨行羣臣裡,倒是沒人問出“何不食肉糜”的笑話來。秦朝秉承的是“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哪怕是子嬰這樣的宗室,也是在基層混過,儘管不清楚蔬菜的時令,也至少知曉,在漫長的冬天裡,普通兵卒、百姓那乏味的食物:

長達三個月的時間裡,帝國的幾百萬戶人家,數十萬兵卒,每天就只能靠一點乾巴巴的鹹豆醬,來下難嚥的粟飯。有的人家準備不足,醬也吃完了,就只能磕鹽塊下飯,最慘的是連鹽都吃不起的人家,你能想象每天什麼都不下,兩頓淡寡米飯用冷水沖服的生活麼……

這時候,不論是屯戍的兵卒還是百姓,肉是不敢想的,但哪怕來點蔬菜給他們改善下伙食,也是極大的奢侈了!

所以別小看菜籃子,它可是關乎民生的東西。一旦哪天你發現市場裡的菜價漲了,百姓的日子,便不好過嘍。

這時候,黑夫接過許勝的話,對秦始皇道:“但在膠東,經過農家不懈努力,卻找到一種菜,四季皆與,比葵菜更耐寒,產量更大,且味道更好……”

秦始皇瞭然:“這便是朕前日所食的‘菘’?”

“正是菘菜!”

秦始皇吃慣了大魚大肉,偶爾來一頓“翡翠白玉湯”倒也挺新鮮的。

而且說實話,在御廚的烹飪下,那壺湯味道很不錯,豆腐滑嫩可口,青綠色的菘菜也挺好吃,就秦始皇的口味而言,比關中的蓴菜、巴蜀的葵、芹等菜都要鮮美。

而御醫陳無咎等擇此菜品嚐後,認爲菘菜微寒味甘,具有養胃生津、清熱解毒等功效,還勸秦始皇可以多吃……

這時候,衆人正好走到一片菜地處,此處分別種着冬葵,還有菘菜。

昨夜才下過雪,已然積雪的地裡,旁邊的冬葵已經蔫了,但菘菜卻依然完好,因爲是八九月才種下的新菜,尚且稚嫩,其色澤呈淡青白色,上面盛着點未化的雪,卻依然精神抖擻。

許勝笑道:“此物之所以得名爲菘,乃是因爲它凌冬不凋,四時長有,有鬆之操,與其他菜不同,經過霜後的菘,吃起來才特別鮮美。”

說着,一行人又到了菜地旁的屋舍,打開了地窖,裡面儲藏着一顆顆菘菜,雖然它的長相,與後世的大白菜還有不少區別:是散葉而非結球,體量也遠不如一顆十多斤的大白菜。

但這已經是黑夫熟悉的一幕了,他去過北方農村,見過老百姓冬天屯白菜的景象。

同時許勝也嗟嘆:“古人吃菘雖早,但昔日此菜只作野菜,百姓偶爾採食,以備荒年,幸好膠東郡守提醒,說曾見此菜寒冬依然完好,或可試種,吾等才尋來種下。不曾想,得到的牛肚菘,葉片厚大,成熟時色澤如翠玉,且味甘,啖之無滓,口味不亞於葵!”

雖然體型、口感還有待改善,但能不到一年時間,便能從幾種野生的菘裡選出較優品種,已經殊爲不易了。

農家雖然是搞農圃的專業戶,但卻沒有現代科學研究體系,他們只能用神農嘗百草的辦法,不斷積累經驗,在衆多的植物裡,小心翼翼找到無毒的食物圖譜,再經過不斷馴化和培育,優中選優,最終推廣種植。

黑夫只能利用自己前世在農村老家的經驗,隨口提一些可能的點:比如將菘與芥菜混種,因爲它們好像都是“十字花科”的,可以進行雜交,這樣或能反覆提升品質,希望有朝一日,能培育出後世的大白菜來吧……

黑夫這麼做,並不是爲了自己的口腹之慾,也不是爲討好皇帝的口味,更不爲給達官貴人的餐桌上增加菜餚!

而是希望,在漫長的冬日裡,在帝國各個寒冷的角落,只能嚼着乾飯的黔首士卒,能吃上一碗可口的白菜湯,或者是百吃不厭的醃白菜……

孟子說,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這一點黑夫不敢保證,但至少,一些容易普及的新事物,一碗皇帝喝了也叫好的“翡翠白菜湯”,能爲百姓泛善可陳的生活添一點滋味。

想到這,黑夫便爲農家向秦始皇請功道:“陛下,臣聽聞,古時民有疾,未知藥石,神農氏始草木之滋,察其寒、溫、平、熱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義,嘗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文書上以療民衆,而醫道自此始矣。”

“今日農家許勝等亦嘗百草,擇菘菜而植之,將每次嘗試培育的過程,也一一記於紙上,好讓弟子效仿。他日若能使家家戶戶皆能食此菜,亦是一大善政!”

“的確是一道善政。”

秦始皇頷首,應黑夫之請,給許勝和農家弟子以封賞,賜爵賜地,但許勝的弟子們拜謝後,卻又道:“陛下,老朽有一事欲稟!”

雖然許勝當年有擁護呂不韋,逃離關中的劣跡,但那是過去的事,秦始皇對他還算和善,頷首道:“但說無妨。”

許勝告罪,說起了一樁往事……

“陛下,昔日,孔子之徒樊遲請學稼。孔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爲圃。孔子又曰,吾不如老圃。”

“樊遲出去後,孔子對其餘弟子曰,小人哉,樊遲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若如是,則四方之民以襁褓負其子而至矣,何必親自學稼?”

孔子認爲他培養學生,不是爲了讓他們以後去種莊稼種菜,而是爲了從政爲官,爲了做肉食者,只要做了官,一切事情就迎刃而解。

儒家也認爲,在上位的人哪裡需要學習種莊稼、種菜之類的知識?只要重視禮、義、信也就足夠了!

總之,儒家的教育,從來就不是爲了培養勞動者,而是爲了培養勞心者。

但農家,卻正好走了與他們完全相反的道路,甚至有傳說:農家的創始人,就是孔子的弟子,那個被他鄙夷的“小人”樊遲!

這也難怪,農家曾經被孟子等儒家宗師鄙夷貶低得不行,連稷下學宮也擠不進去,只能在弱小的滕國謀出路,去遙遠的秦國找機會……

許勝看了一眼黑夫,黑夫眼中滿是鼓勵。

黑夫告訴許勝,就像在《呂氏春秋》裡的農家諸篇一樣,他們應該把這一段“嘗百草”的過程寫下來,教授弟子,同時也要讓天下人知道……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農圃之事並不是小人之道,而與儒家詩書禮樂一般,是關乎民生的大學問!”

這是許勝從未得到的鼓勵,於是,他便鼓起勇氣,請求秦始皇道:

“陛下,被儒士鄙夷的小人之道,卻是我大秦的實用之學,此乃農家之大幸,也是天下之大幸。老朽敢請陛下,能讓如樊遲一般,欲學於農圃的‘小人’,作爲弟子,向吾等學之。學成後可爲田官,爲陛下向黔首傳播節氣農時,堆肥漚肥之術,以及推廣菘菜等物……”

秦始皇和羣臣都一愣,這時候,黑夫也立刻站出來,說道:

“沒錯,陛下,正如當日在臨淄,論修書修史時,丞相所言。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當家則力農工,士則學習法令闢禁。公學中已有法令之學,然在此之外,也當設工農之學!使這些有用之學,使菘菜、豆腐,皆能傳遍天下,澤被黔首!也讓那些以古非今的人看看,神農做的事,大秦一樣能做,且做的比古時更好!”

第502章 狐假虎威第846章 誰當其罪誰其賢第224章 四月行縣第543章 田官第296章 趙佗第70章 若敖之鬼第295章 伐蛟取鼉第294章 獨當一面第839章 漁陽戍裡烽煙起第698章 雁南飛第218章 麻衣如雪第161章 烽煙再起第1006章 錦衣夜行第167章 短兵第494章 一人之心第920章 鹿馬第262章 軍中戲乎?第494章 一人之心第1030章 他的時代結束了第88章 罪與罰第655章 回家的誘惑第641章 富貴還鄉第334章 堇荼如飴第566章 焚舟破釜第126章 死傷第292章 壯士不死即已第481章 祭酒第12章 拜爵爲公士第759章 聲東擊西第774章 以一隅抗天下第404章 國之大事五月寫作計劃,以及爲《秦吏》完結前最後求次月票。第462章 這一年天下無事第182章 鮦陽第933章 結交樓煩將第431章 御中發徵第507章 風雨欲來第26章 重振士氣第534章 天無盡頭第919章 魚龍第219章 鶯鶯燕燕第928章 何續初繼業,而厥謀不同?第700章 有的人把名字刻在石頭裡第691章 爲人民服務第928章 何續初繼業,而厥謀不同?第796章 一紙婚約第392章 牛羊課第657章 吃瓜第524章 說出來就不神了第691章 爲人民服務第1009章 博弈第957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863章 西當太白有鳥道第990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96章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犯罪第132章 不更第875章 萬事俱備第110章 入學第97章 足跡學第249章 有種無種第915章 爲何而戰?第910章 絕不向恐怖分子低頭第227章 夷道的危機第36章 可願爲吏?第748章 灌水完本感言,以及暫時的告別第665章 你信的是哪個洛阿神?第203章 退婚第474章 冰凍三尺第712章 亡秦者第273章 百年仇讎第519章 一夫第617章 汝之蜜糖第211章 省人力十倍!第181章 舍你其誰?第609章 貨殖第81章 掠賣第388章 一個莖結出兩個果第740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第638章 搜粟第668章 上行下效第229章 外有必救之師第34章 版築之間第749章 我的老家第993章 骨鯁之臣第277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715章 君側之惡人第924章 甩掉歷史包袱第933章 結交樓煩將第165章 都尉巡營第586章 看不懂第565章 惡名第369章 管挖不管填第693章 驚濤拍岸第421章 絕域輕騎催戰雲第243章 利鹹第209章 做個有用的人第766章 將軍百戰死(下)第702章 背水第34章 版築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