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百姓心中有桿秤

“古有商君徙木立信,而今郡守在膠東,又使官府考試立信。有了萊生等人做例子,膠東人皆知學秦言、秦字既能得名,又能得利,必接踵而來,願送子弟入公學!”

是日傍晚,鄉校的熱鬧散去後,郡祭酒蕭何向黑夫表達了自己的佩服之意。

豐沛也是秦朝新設立的郡縣,所以蕭何深有感觸,雖然朝廷要求書同文字,但因爲沒有相應的優惠政策,故除了少數人外,願意學秦篆的寥寥無幾。

這種情況,在距離關中遙遠的膠東更甚,這便導致了膠東立郡五年,一些個縣令竟不懂膠東方言,而膠東人也聽秦言如聞天書,知識分子照舊使用齊國文字,官府治理地方,只能假手於豪長。

黑夫一笑:“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壤壤,皆爲利往。若對自己沒有利益,人們就不會主動去做,反之,一旦發現有利可圖,自然會如蟻附羶。”

他就牢牢抓住了這個利字,新開的公學有一系列優惠政策,更有博人眼球的每年數次“放榜”,名利雙收的好事,立馬就煽動起了膠東讀書人學秦篆秦言的熱情。

諸生唯一的顧慮,就是怕被家鄉人唾罵,但這種擔憂,也在浮丘伯被迫出任縣三老後,消弭於無形。

再有申生、魯穆生的落魄做對比:順秦者賞金揚名,以後還有機會做官,逆秦者則被黥面發配,這差距太大了。

而這一切,付出的代價是什麼呢?

蕭何不僅擅長文字、人事,對錢穀也很敏感,他已經算了一筆帳:

“今後《聽說》和《讀寫》會合爲一門,外加一門律令考試,每年兩個學期,四次考試,期中放榜而無賞,期末放榜且有賞,所以加起來,官府需要付出200兩黃金……”

看上去不少,但黑夫知道,秦兩隻相當於後世的16克不到,50兩黃金,也不過800克。在齊地,1兩黃金,可換5石小米。一年的獎學金支出,合1000石糧食,相當於黑夫這郡守半年的工資……

千石的代價,而能使膠東讀書的士人皆歸之,這筆買賣,真是太划得來了!

其實,這是黑夫從尉繚子、李斯對諸侯用間賄賂裡得到的靈感,當年,尉繚子見秦始皇,進言道:“願大王毋愛財物,賂其豪臣,以亂其謀,不過亡三十萬金,則諸侯可盡!”

六國雖滅,但治理地方,身處滿是敵意的膠東,也同樣可以“用間”,分化敵人,將他們拉入自己的陣營!

妥協性最強,立場最搖擺不定的知識分子,便是做帶路黨的最佳人選。即便出了幾個像申生那樣的硬骨頭,但多數人,打的都是學而優則仕,用知識換飯碗的心思……

黑夫目視蕭何:“公學之事,我便交付予你了。半年之後,必要使這些人中,能有數十人成爲佐吏,助官府深入鄉里!”

蕭何拱手:“何當盡力而爲。”

之後,蕭何又欲言又止,思索後作揖道:“郡守,招安士人儒生,使之進入公學爲官府所用,此舉雖好,但只觸及了膠東的皮毛啊……”

蕭何很清楚,黑夫能否治好膠東,重點不在於這羣只佔人口不到百分之一的讀書人,而在於沉默的大多數,在於佔了人口九成的農民!

給讀書人的名利,農民是享受不到的,他們對官府,依然充滿敵意。

理由很簡單,數百年前,齊景公時代,收國人三分之二稅收!

田氏代齊後,搞的是黃老政治,輕徭薄賦,藏富於民,只收十一稅。即便地方卿大夫搜刮一層,也不過是十二稅,一畝地(大畝)產3石,頂多交6鬥米……

而秦的田租,則是“畝一石半”……

秦收泰半之賦,這不是黑,而是事實,田租口賦鹽鐵之利二十倍於古,二十倍沒有,兩三倍卻是有的。

這也是法家治國的特色,不收重租,怎可能年年征戰?怎可能修得起長城、驪山陵、關中宮室?

黑夫嘆了口氣:“你說得對,鄉校之事,騙得了士人入彀,卻騙不了農夫的肚皮!”

與秦完全相反,齊國作爲發達國家,靠賣鹽賺外匯,國內賦稅不重。百姓殷富而足,糧食吃不完,可以釀酒,吃飽喝足後,還有閒情逸致去街上蹴鞠、六博,搞搞鼓瑟吹笙等業餘愛好,現在呢?

自從秦統治膠東後,膠東人就只能勒緊褲腰帶過日子,能擁護官府纔怪!後世加百分之一的稅,就足夠老百姓罵幾年了,何況秦一口氣加那麼多?

百姓心中有桿秤,日子比從前好還是差,你當他們不知道?這也難怪,膠東人都懷念齊國,恨不得秦朝立刻倒臺,能恢復十一稅的好日子呢……

蕭何斟酌着說道:“官府收的田租,確實有些重,除了租子外,百姓還要繳納口錢,服徭役,民間已是怨聲載道。”

他學的知識很雜,懂點詩書,又學過律法,但內心深處,還是和陳平一樣,偏向黃老,是贊成輕徭薄賦的。

“田租是不可能降的,至少暫時不可能。”

黑夫踱步之後,也攤開了說。

稅率是皇帝,是朝廷定的,黑夫作爲地方郡守,私自更改就是觸犯國法,上計那關就過不去,還會被秦始皇懷疑,他用公稅爲自己收買人心……

但好在,秦的田租並非浮收取比例,而是牢牢定在“畝一石半”!

多收多得,少收少得,商鞅就是用這種方法,鼓動秦人勤耕。若你懶到連遍地撒種就能收穫一石半都沒有,那就沒資格種地,可以把田交還官府,做隸臣妾或幫傭去吧!

黑夫道:“既然不能降低田租,那就只能提升畝產了,當一畝地能產3石半、4石糧食時,百姓之怨,或能降下來些……”

“接下來最重要的事,便是組織春耕,勿要耽誤農時。再將關中、南郡乃至中原已普及的堆肥漚肥之法引入膠東。“

蕭何卻提出了自己的擔憂:“但百姓對收重租的秦吏頗有恨意,絕不會聽話,更不可能讓滿口外地口音的陌生人動自家田地!”

黑夫笑道:“膠東人信不過官府,那就找他們信得過的人!”

正說話間,被黑夫委以重任,負責監督春耕事宜的長史陳平,也面帶喜色地回來了,入室後朝蕭何點了點頭,向黑夫稟報道:

“郡君,你讓平找的人,已經尋到了!”

……

與此同時,即墨城外的田氏莊園,也閃爍着燈燭,家主田角在室內踱步,聽弟弟田間述說今日在鄉校發生的事……

“見那萊生、晏生得了五十兩黃金,圍觀的數千人都豔羨不已,此事一傳十,十傳百,已是滿城皆知,羨慕之餘,也在議論,原來秦官府也是講信用的……”

“以名利誘之,真是好手段!”

田角嘖嘖稱奇,這新郡守初來乍到,就宣佈辦公學,本以爲只是招攬晏氏等姜齊舊族子弟,影響不大。誰料,藉着儒生聚衆鬧事,郡守竟將此事盤活,招攬對象,也變成了全郡士人!

相比於私學數年寒窗,最後只能爲人幕僚門客,官府給予的名和利,無疑有更大誘惑力。那些靠嘴皮子討飯吃的儒生,肯定會一擁而上!

“沒錯,浮丘伯爲了救弟子性命,不得已當了縣三老,如此一來,士人儒生投靠官府,進入公學,便不怕別人說三道四了。”

越說下去,田間就越是不安,不到一個月時間,黑夫就控制了士人儒生,誰知道他接下來會做什麼?

一時性急,田間甚至道:

“早知如此,就該答應那位遠道而來的客人提議,諸田出人手財帛,共刺黑夫!若能將他殺於淳于濰水之上,哪來這麼多事!如今他防備甚嚴,卻不好動手了!”

“住口!”

田角瞪了弟弟一眼:“你是想要害我即墨田氏族誅麼?”

田間自知失言,連忙閉嘴,好在室內只有他們兄弟二人,那件事也是機密,除了少數幾個心腹,無人知曉。

“秦已並天下,勢正強,殺了一郡守黑夫,還會來個郡守白夫。荊軻之輩,只不過是揚湯止沸,無濟於事矣,這件事,讓別人去做即可,我家萬萬不可參與。”

他有心復齊,但偏向於低調蟄伏,等待時機。

田角負手在室內走了幾步,卻忽然想通了一件事,哈哈大笑起來。

田間急得直跺腳:“再過半年,那公學便能出來數十能說秦言,懂秦法的本地士人,爲官府走狗,秦人便能繞過我家,直接治理城外鄉里了,兄長竟不想對策,反而發笑?”

田角搖頭:“我笑那黑夫郡守,本末倒置。”

田間詫異:“此言何意?”

田角道:“農事方爲本業,其餘皆爲末事。給數十儒生士人的小恩小惠,能消弭數十萬黔首重租厚賦之怨麼?”

“兄長是說……”

田角道:“吾弟,你難道忘了?春秋時,百姓把收成分三分,兩分歸姜齊公室,一分用來維持自己的衣食。齊景公聚斂的財物已腐爛生蟲,老年人卻挨凍受餓。又因刑罰酷烈,臨淄之市,鞋價便宜而假腿昂貴!”

“吾祖田成子乘機撫卹百姓,大斗出借小鬥收回,施恩於士農工商,其愛之如父母,而歸之如流水,後遂有田氏代齊之事。”

田間似乎聽懂了些,而田角已不再擔憂,冷笑道:

“百姓心中有桿秤,就讓郡守折騰去吧,不管他給士人多少賞金,只要官府的租稅一天不降,農夫的怨憤一樣會日積月累,人心思齊。這是對他最大的不利,也是對我家最大的有利。吾等只需要不斷市恩於百姓,紮根於鄉土,等到時機成熟,天下有變,還不是一呼百應!”

第573章 十鳥在林第848章 深海第942章 故事第145章 錢文異形第777章 陳勝吳廣第425章 三窟第960章 強渡第81章 掠賣第689章 象箸第756章 小小的改變第586章 看不懂第143章 這秦吏怕不是有特殊癖好吧?第318章 寡人以眇眇之身第916章 斬項籍者邑萬戶!第384章 北地第1017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126章 死傷第658章 陽山第733章 頂峰之上第341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487章 句芒第424章 初雪第539章 敝帚自珍第492章 青青園中葵第251章 何以美土疆?第659章 自討第696章 堅如磐石第999章 蜂王第616章 逢林莫入劇情沒想好,今晚第二章先鴿了,不要等第862章 等上路兵線第791章 佔角第574章 坑術士第370章 風起隴西第765章 將軍百戰死(上)第792章 別得罪女人第929章 渭水不洗口賦起第359章 你喜歡熄燈還是亮着?第633章 甜棗第394章 崑山之玉第55章 肉得爛在鍋裡第348章 項目組第333章 司馬欣第888章 是時候結束這場鬧劇了第322章 不謀而合第584章 既然他們想要戰爭!第323章 王、蒙第274章 五十里而爭利第295章 伐蛟取鼉第792章 別得罪女人第679章 閩在海中第453章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第736章 死國可乎?第134章 戶牖遊徼第182章 鮦陽第797章 北線無戰事第929章 渭水不洗口賦起第540章 學以致用第547章 別墅靠大海第446章 撼山第334章 堇荼如飴第1032章 楚漢第263章 這不是足球……第286章 秦王(下)第931章 舞殿冷袖第292章 壯士不死即已第39章 回家(上)第499章 不破不立第1022章 驕兵必敗第460章 不謀全局者第926章 分餅第369章 管挖不管填第384章 北地第724章 厲人憐王第106章 重租第505章 笑話第438章 無懼無退第745章 戰長沙第698章 雁南飛第425章 三窟第759章 聲東擊西第954章 東出第614章 賭徒第231章 帆影第941章 開門,查戶口完本感言,以及暫時的告別第243章 利鹹第88章 罪與罰第473章 官僚帝國第1011章 抵足而眠第324章 王在法上一定要看看,寫在第五捲開始前的話第160章 大夫爵第530章 成王敗寇第674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782章 門泊東吳萬里船第235章 潺陵第687章 入幕之賓第787章 權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