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對歷史人物要一分爲二

“其他神祇妾不敢斷言,朝那湫的大沈厥湫倒是挺靈驗的。”

葉子衿十分滿意地撫摸着自己微微隆起的小腹,黑夫二月行縣時,去到朝那縣,奉秦始皇之命,在朝那湫之畔,祭祀秦人世代崇拜的三巫之一“大沈厥湫”時,也偷偷加了一點私人祭品,祈求子女……

數十年前,秦楚鏖戰,秦惠文王爲了求得神靈幫助,讓巫祝刻了三篇石鼓文,分別是《告巫咸文》,《告亞駝文》和《大沉厥湫》,合稱“詛楚文”,那場戰爭以秦獲勝告終,自此以後,每年都會有針對三巫的祭祀。

說來也巧,黑夫回來與妻子耕耘數月,便有了成果,上個月,葉氏被帶下醫確定有孕,這頓時讓黑夫喜上眉梢,而葉子衿則覺得,這是黑夫在朝那湫的求子得到迴應了。

誰料,那次行縣祭祀,居然還有後續,秦始皇令羣臣議雁門存李牧祠存廢,就問道黑夫這來了,理由是,黑夫上半年在北地郡整治淫祠,頗有成效。

“哪有什麼成效。”

黑夫暗暗吐槽:“民間祭祀,怎麼可能一紙法令就能禁絕,哪怕是兩千年後,土地廟、媽祖,地方性神祇還不是到處都有。”

中國人的神靈觀,自古以來就十分功利,國家承認的五嶽四瀆,再高大上,也對我沒用,我還是要祭祀我家旁邊的小山小河,因爲它們攸關生計性命。

所以一刀切是沒用的,黑夫做的,也就是和郡守、丞商量着,將那些祭祀頻繁,祭品超過等級名分太過,或者像《西門豹治鄴》裡的巫婆一樣禍害百姓的淫祠取消,其餘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類似的情況,全國各郡都在上演,但雁門郡李牧祠的確是個特例,因爲這關係到歷史問題……

葉子衿也覺得,這真是個難題,李斯、蒙恬,都不黑夫得罪得起的。

不過,她一直對自己丈夫的智慧有信心,見他在咬着毛筆桿思索,也未打擾,只留下一盞消暑的酸梅湯——因爲放的是紅糖而不是白糖,色澤和味道怪怪的。

在秦人眼裡,李牧可以說成是“阻礙天下統一的罪人”。

在趙人眼裡,李牧則是“維護趙國獨立,受冤而死的愛國將領”。

立場不同,決定了秦人趙人對李牧截然不同的態度,這麼一想,蒙恬能尊敬李牧,堅持提議保留李牧祠,實屬難能可貴。

不過,李斯固守着“彼之英雄,我之仇寇”的原則,恨不得搗毀所有李牧祠,將對李牧的記憶,從趙地百姓的腦子裡抹去,之後的焚書,也是出於這種目的吧。法家有時候做事太過粗暴,反而會適得其反,有些事越是抹殺打壓,遮遮掩掩,越是讓人好奇,記得刻骨銘心。

黑夫想想後世,似乎也出現過類似的情況,清朝皇帝居然大張旗鼓地祭祀抗清的史可法,修繕岳飛祠,雖然知道是演戲,但清能如此,秦若演得連清都不如,那也太掉價了。

不過,這件事不能只看對錯,黑夫是李斯父子提攜的,但蒙恬又將是明年戰事的主力,都不可得罪。

他看着在盞中沉浮不定的烏梅,想起了後世上政治課常聽到的一句話。

“任何歷史人物,都得一分爲二地看!”

李斯曾數敗秦軍,乃秦之大敵不假,但若不分秦人趙人,只按諸夏來算呢?

李牧,就是抵禦匈奴入寇,維護冠帶之民邊境安寧的民族英雄啊!

按照這個思路,黑夫略一思索,冷笑道:“若覺得我會掉進這坑中,也太小看我了,且看好吧,我的答覆,既不會與李斯、蒙恬二卿生惡,又能讓陛下滿意!”

……

秦始皇可不會呆在原地等羣臣之議,他很快就離開了馬邑,向東沿着冶水(桑乾河)巡狩,抵達代郡,又向南行數百里,在代郡、恆山郡的交界處,對着被秦承認爲“十二嶽”之一的恆山祭祀一番。

時值六月底,天氣晴好,秦始皇得以沿着趙人開闢的山道登上山巒。

恆山雖然位置偏北,但遺蹟卻不少,比如“無恤臺”,據傳是春秋時,趙簡子趙鞅選擇接班人,便召見兒子們說:“我將一寶符藏於恆山之上,先得者有賞。”

於是,諸子尋寶符於恆山,卻都無功而返。只有最不受寵的幼子趙無恤說:“我已得到了寶符。”但他卻也兩手空空。

趙簡子便讓他將情況道來,趙無恤說:“憑恆山之險攻代,代國可歸趙氏所有!”這話說到趙簡子心上,遂廢太子伯魯,立毋恤爲繼承人。

站在無恤臺上,秦始皇但見巖巒疊萬重,詭怪浩難測,山的北面是代,南面就是趙地。

“趙襄子雖貪忍無恥,以其姊嫁代王,而詐殺於宴饗之上,但他吞併代戎,首開胡地,也算有功於諸夏。”

雖然不喜歡趙氏,但秦始皇又不得不承認,秦與趙,同是流着嬴姓血脈,似乎都有一種向外開拓的動力,秦霸西戎,拓土千里,趙襄子、趙武靈王也連續擊破代、中山、樓煩等戎邦,北拓數千裡。

但秦始皇也沒有太當回事,因爲他將要開闢的疆土,將數倍十倍於趙襄子、武靈王!

在恆山停留數日後,秦始皇北至代城,巡視與匈奴、東胡相鄰的高柳塞,又經由平城,在七月中旬,抵達了雁門郡首府善無……

這一趟巡遊,剛好一個月,而黑夫從北地郡遞來的回覆,也送到了秦始皇案前。

秦始皇拆開一瞧,發現黑夫在一開頭,就義正詞嚴地宣稱,廷尉說的沒錯,法不立,亂亡之道也!秦吏有法必依,執法必嚴,民間淫祠絕不容姑息!

可以罰有淫祠的里正、伍老各二甲,這樣一來,里正、伍老會積極制止民間私祭。

秦始皇搖了搖頭,他當然看得出來,黑夫這是不得罪李斯,順便宣揚自己的政治正確呢!

不過,接下來黑夫卻話鋒一轉,說起了大禹治水”堵不如疏“的故事,他以爲,蒙恬將軍說的也沒錯,代北之人對李牧懷念,是因爲李牧爲百姓抵禦匈奴入寇,這份記憶是難以抹殺的。所以,光禁止民間私祭不行,還得給民衆宣泄的地方。

黑夫提起了南郡和北地的“忠士墓園”,裡面埋葬的,是秦始皇登基以來,在統一中戰死,卻難以辨別其屍骨的秦卒忠士,還由郡尉親題“永垂不朽”四個大字……

“然古人云,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暱,不可棄也。在臣看來,諸夏冠帶之國之戰,實爲兄弟之爭也,今海內一統,合七國爲一家,當再無齊人、趙人、燕人、楚人、韓人、魏人之分,天下皆爲秦民,亦可稱之爲華夏之人!”

對華、夏,秦人當然是承認的,還將秦與戎狄生的孩子稱之爲“夏子”,以同純粹的戎狄後代做區別,黑夫的說法沒毛病。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今冠帶之國已一於陛下,內戰已熄,然外戰方啓……”

“匈奴、東胡之輩,夷狄之人貪而好利,被髮左衽,人而獸心,其與中國殊章服,異習俗,飲食不同,言語不通,闢居北垂寒露之野,逐草隨畜,射獵爲生,隔以山谷,雍以沙幕,天地所以絕外內地。”

“陛下欲爲天下人報胡戎內擾百年之仇,使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一如齊桓、管仲爲燕國北御山戎入寇,有諸侯相隨,此戰已非關西秦民之戰,亦非北疆數郡之戰,而是天下人之戰!”

“陛下欲一天下之力伐匈奴,莫不如在邊郡新設一公祠,名曰‘靖邊祠’,祭祀千百年來,爲抵禦戎狄侵辱,開疆拓土之諸夏人傑!齊之管仲、秦之由余、趙之李牧皆可在其中,使郡縣四時帥百姓祭拜諸君,由此可使黔首知諸夏實爲一家,而戎狄爲外敵!”

整篇文章結束於一段誠懇的話:

“尊王攘夷,內諸夏而外夷狄!此臣之願也!”

“內諸夏而外夷狄,說得好!”

秦始皇一口氣讀完後,看了看李斯,又看了看蒙恬,還有一旁的趙高,嘆了口氣,將奏疏給了他們,然後,說了一句讓趙高暗喜,讓李斯心驚,讓蒙恬詫異的話:

“黑夫,從未讓朕失望過!”

第682章 明伐暗渡第622章 故人第932章 多多益善第403章 君子藏器於身第437章 單于王庭第409章 胡馬追隨出蹛林第879章 竄天猴與二踢腳第421章 絕域輕騎催戰雲第273章 百年仇讎第688章 將軍第854章 須臾不敢忘第853章 將五十年興亡看飽第361章 奸生子第597章 仗不能白打第475章 黑色恐怖第859章 宜將勝勇追窮寇!第826章 從散約敗第840章 襄平城邊胡騎來第976章 祖國第289章 與時變化第860章 舟中指可掬第502章 狐假虎威第680章 玩蛇第477章 落子第289章 與時變化第467章 蕭何第433章 慈不掌兵第678章 風暴第141章 陳平第591章 輔助第14章 立小功得微名第781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830章 我看你骨骼驚奇第441章 凡事預則立第591章 輔助第860章 舟中指可掬第24章 練隊列有什麼用?第634章 封侯!第350章 收破布頭嘍!第925章 如烹小鮮第948章 一生功過第971章 羣雄討黑第165章 都尉巡營第903章 這上面一無所有第948章 一生功過第535章 智臣第355章 宰之第844章 瑚璉第721章 陸梁第724章 厲人憐王第88章 罪與罰第209章 做個有用的人第376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624章 快活第332章 同行冤家第445章 背水第659章 自討第954章 東出第723章 向天再借五百年!第380章 秦頌第421章 絕域輕騎催戰雲第407章 自古以來第53章 鄉里鄉親第685章 圖騰第79章 一點都不甜第3章 爵位難得第2章 天下事與眼前事第158章 受金第676章 王之蔽甚矣第242章 人臣無外交第247章 三馬第357章 家門閥閱第363章 必固其根本第59章 天狗第945章 癡兒第129章 什伍如親戚,卒伯如朋友第25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第231章 帆影第740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第479章 民無信不立第385章 初來乍到第123章 任俠第645章 銅鐵第657章 吃瓜第216章 明察秋毫第758章 不知幾人稱王?第367章 夸父逐日第698章 雁南飛第864章 亡秦者第581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799章 江漢湯湯第128章 爭首第634章 封侯!第318章 寡人以眇眇之身第41章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第538章 請學爲圃第919章 魚龍第954章 東出第701章 兵家大忌第490章 財政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