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大原之戎

九月中旬,這一天風和日麗,天高雲淡,義渠城東南一舍(30裡)距離外,多達千餘人的步騎軍隊正從駐紮地拔營出發。

“郡尉,再走十餘里,過了野狐溝,便可以上到大原了!”

北地郡尉黑夫坐在馬車上,雙手展開地圖查看,義渠城、大原、彭陽邑等盡在其上,卻怎麼也找不到“野狐溝”這地方,不由將疑惑的目光投向了帶路的青年:郡兵百將,王圍。

王圍是鬱郅縣人,才二十出頭年紀,黑夫新官上任,巡視郡兵時,發現王圍所領的一百人最爲肅整。一問之下,王圍又是父母皆爲秦人,世代沒有犯過罪的秦人良家子,且還會講一口流利的關中話,便讓他做了自己的親兵百將。

雖然作爲親衛,不像小陶那樣知根知底,但王圍亦是個典型的西北小夥,爽直率真。

被黑夫一問,他才反應過來,撓着頭道:“下吏忘了,野狐溝是吾等本地人的叫法,官吏都叫它原北道……”

黑夫一看,地圖上果然如此,也不以爲忤,他正需要多瞭解本地人文地理,便在途徑野狐溝的路上,問王圍,這裡得名的由來。

王圍道:“下吏也是聽住在附近的兵卒說的,郡尉當知,這北地郡的里閭村社都建在大大小小的原上,下了坡就是溝溝壑壑。這些溝,就以附近居民的氏爲名,比如我家在王裡,附近的溝坡,就叫老王溝、王家坡。但卻有一條溝,則以獸名爲稱,那便是野狐溝。”

“相傳數十年前,吾等先輩才從關中遷到北地郡時,裡中一個士伍在原邊的地上除草,突然聽到遠處人聲吶喊:‘狐,狐!’士伍擡頭一看,卻見一隻通身雪白的狐狸,一瘸一拐跑過,是腿受了傷。士伍知狐皮價格不菲,尤其是白狐皮,便舉鋤去追,一直追到溝裡……”

“但溝中並無正路,士伍在蒿草裡鑽來鑽去,跟着血跡追了許久,只看見一個小窯洞,窯洞口坐着一個白髮白鬚的老者,在捂着腳曬太陽。士伍問之,老者只用手往南一指,士伍便按他說的繼續追,結果一直追到了大原,都未見狐影。”

“因先王有禁令:編戶齊民不得擅上大原,故士伍原路而返,回到那窯洞處,卻不見了長者,只在他坐的地方,看到一片血跡,還有白狐毛!”

王圍說到這,黑夫還沒發話,在前面聽了半響,也聽得懂關中話的桑木接嘴道:

“難不成是狐狸化妖了不成?”

王圍道:“可不是,那士伍嚇得不輕,草也不鋤了,回到里閭中,將此事與衆人一說,衆人皆驚,從此便將這溝叫野狐溝……”

秦人的迷信特點,跟後世廣大鄉村差不多,喜歡看着這時代的皇曆《日書》過日子,也有各種妖類鬼怪的傳說,真是從北到南,從西到東哪都有。

比如黑夫曾路過的隴西郡邽縣放馬灘鄉,就有當地人死後復活的故事,說是秦昭襄王時,一名叫丹的人,因傷人而斬首棄市,過了三年,又死而復生……

這件事被邽縣縣丞鄭重其事地上奏給御史大夫,秦昭襄王還讓人調查了一番,今年春夏之交,秦始皇西巡,又重新調查了此事,當地令、丞既不敢說一定有這事,也不敢說沒有。

而南郡,亦有老虎成精、野有山魈的流言,看來北地郡雖是邊地,卻也有類似傳說啊。

當然,一旦遇上類似的事情,黔首們也會用一些極端的方式來驅邪,最簡單的就是……洗狗屎澡!

王圍信誓旦旦地說,那個撞見白狐妖的農夫,害怕遭到報復,回家後洗了一個“狗矢浴”。他們相信,狗屎極髒,鬼怪極邪,兩種東西碰到一起,也就相互抵消了。

桑木信了,途徑野狐溝時,他一直在小心觀察路兩側,生怕遇到了白狐妖,自己回去以後也要洗個狗矢浴。

黑夫則不信,但也不會沒事找事給他們破除封建迷信,他穿越這件事,到底是科學事件還是鬼怪作祟,誰說得不清楚呢……

不過,比起白狐妖的故事,他卻對王圍提到的“先王禁令”更感興趣。

王圍便說,數十年前,北地郡設立後,遷關中百姓來定居,卻也出臺了一項地方法令:內地移民可在涇水、泥水兩岸定居,卻不得去大原開荒。

因爲,大原,那是留給北地戎部最大的一塊“居留地”。法令在禁止秦人上原的同時,也令大原之戎,無故亦不得下原!違者將受到嚴懲!

這時候,一位赤馬騎將折返而回,他便是前幾日迎接黑夫來遲的公孫白鹿,鬱郅縣尉。

從義渠城出發時,除了郡兵外,黑夫也讓公孫白鹿從鬱郅縣牧苑選兩百騎隨行,在前開道。

“郡尉!”

公孫白鹿下馬作揖:“大原已到!“

早在十里外,黑夫就看到了,一道褐黃色的高大土牆,出現在視野南邊,它高出野狐溝上百米,走近才發現,根本不是土牆,而是一個高塬。

這是中國最大的黃土塬,縱一百五十里,橫二百八十里,相當於一個大縣的面積。黑夫一行人順着黃土坡上到塬上,放目望去,竟是一望無垠的平坦草地,偶有森林。

再看四面八方,那些神鵰鬼塑的溝壑、樑峁和崾峴(yǎoxiàn),真猶如起伏的黃海波濤,拱托着這塊大平原。

“大而高平,廣袤數百里,故曰大原。”

黑夫算是信服了,根據陳平爲他準備的資料,黑夫知道,此原自古以來便有。周穆王曾率大軍征討西戎,虜五戎王,五戎餘部逃至大原。到了周宣王時,大原被北方獫狁所佔(xiǎnyǔn),周朝與之作戰,故詩曰:“薄伐獫狁,至於大原”。

之後周朝在此建立據點,使當地戎人臣服,半耕半牧,但不錄戶口,不納賦稅,過了些年,因爲週六師、南國之師陸續損失,周宣王無奈,在大原料民,希望讓這些戎人成爲周師新的兵源……

後來犬戎破周,大原也再次失控,此地被彭盧戎佔據,後來彭盧戎被義渠所並,又有不少義渠人遷入,相互通婚混雜,形成了“大原戎”。如今的大原戎人,一共有五個部落,萬餘人口,各自佔據大原一角,過着半農半牧的生活……

如今秦對待大原戎人的態度,就跟周宣王差不多,將這當成了兵源地,畢竟要讓一羣關中、南郡農夫直接騎馬作戰是很困難的。

等待全軍登塬的時候,公孫白鹿亦稟報黑夫:“若遇上大徵兵,整個大原五部戎人,可出一千騎,相當於北地騎兵的三分之一。”

其他三分之二,則分別來自涇水、泥水兩岸的秦、戎牧者。

而現如今,整個秦國關西四地的騎兵,也不過萬餘騎。

“十分之一的騎兵皆出於此啊。”

黑夫頷首,知道這裡對北地郡的重要性,尤其是,再過兩年,秦始皇就要對匈奴、月氏大用兵的情況下!

可現如今,大原卻亂了……

公孫白鹿說道:“昭王時的禁令,不但禁止秦民上原佔地,也不許戎人離開大原,甚至連各部佔多少土地,都劃分得清清楚楚,不許越界……”

“最初尚可,戎人不多,可數十年和平,大原戎人戶口劇增,漲了兩倍,養的牛羊也多。每逢入冬,各自屬地的牧草獵物,便不夠了,故近年來,五部戎人時常相爭。這不,就在義渠白狼去拜見郡尉的那幾日,五部就又鬧事了,爲爭奪水源地、越冬牧草而鬥毆,相互混戰,已死了數十人……”

這是將大原之戎當做圈養的牛羊啊,黑夫頷首,問旁邊的尉史:“義渠白狼現在何處?”

要馴養牛羊,自然少不了牧羊犬,宣太后的曾孫子義渠白狼,扮演的就是這種角色,雖是義渠城人,但被派來大原統領戎騎,駐紮在彭陽邑,求援信就是他派人發出的。

尉史答:“義渠白狼向郡裡稟報時,已控制不住局面,只能約束着手下兩三百人,守在彭陽邑里,以防跳梁之輩亂來。”

大原乃北地心腹,事關重大,關係到全郡穩定,這便是黑夫親自帶兵前來的原因。好在只是相互混戰,沒有殺官造反,戎人之間鬥毆混戰,只按“羣盜罪”進行上訴,且從輕發落,從死刑判爲鬼薪,還可以用牛羊贖罪。

即便如此,黑夫也知道,若任憑諸戎鬥毆下去,遲早會影響到自己接下來幾年的“大計”。

如此想着,黑夫便拿出符節,向自己的屬下們下達了命令。

“公孫白鹿,汝與尉史各帶五百人,分兩路至五部。勒令諸部停止械鬥,有不從者,視爲反叛,索拿其君長!有反抗者,殺無赦!”

公孫白鹿心裡一抖,但還是應諾領命。

“平息各部鬥毆後,勒令五部君長,三日內,至彭陽邑會合,讓他們認識認識本郡尉,我會召開盟會,爲他們主持公道!重新劃定領地分界!”

說白了,黑夫就是來做民族調解工作的。

“五部相互仇視鬥毆也不是一兩年了,郡尉打算如何做?”王圍十分好奇。

“家裡養過狗麼?”

黑夫瞅了他一眼。

王圍點了點頭,秦人有句俗語:以前無狗後無彘者爲庸(指窮到只能做傭工)。所以,縱然養不起牛馬,但一彘一狗,也是中人之家的標配。北地秦人更是如此,半農半牧的生活,家裡怎麼可能少了狗?

黑夫便問:“狗搶食打架時,你會怎麼做?”

王圍眉飛色舞:“狠狠踹一腳,抽幾鞭子,然後讓打架的分開,不在一起養,若還不聽話,那就殺了剝皮吃肉!“

“不對。”

黑夫笑了笑:“最好的辦法是,誘使它們,與其窩裡鬥,還不如去跟外頭的狐、狼搶食!”

第699章 昭昭天命第547章 別墅靠大海第431章 御中發徵第649章 藥(上)第991章 鍾離眛第419章 善爲誘兵以冒敵第945章 癡兒第692章 建木高百仞(二合一)第675章 按圖索驥第606章 三十四年第814章 蜀道難第210章 武庫第584章 既然他們想要戰爭!第687章 入幕之賓第1033章 最後的審判第33章 日子越來越好第517章 寒毛直豎!第149章 其末立見第671章 美夢第457章 愷歌振旅第754章 廣闊天地第517章 寒毛直豎!第462章 這一年天下無事第926章 分餅第762章 忠信第37章 順杆爬第499章 不破不立第765章 將軍百戰死(上)第974章 假王第735章 太陽落山了(下)第949章 養狙第429章 父親第821章 八千里路雲和月第644章 武昌完本感言,以及暫時的告別第175章 偷樑換柱第618章 連坐第378章 衣食足而知榮辱第509章 天人第382章 郡尉第349章 勞動人民的智慧第605章 你爹第825章 今天下三分第299章 吳芮第658章 陽山第974章 假王第250章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第15章 長見識了第442章 千里馳遠李將軍第627章 極盛第610章 商社第47章 秦之律令第423章 如果我們的鐵騎繼續向前!第936章 武忠侯是天!第856章 固將釋私怨第751章 推倒這堵牆第997章 泗水第351章 蒙恬第997章 泗水第748章 灌水第238章 刺殺第557章 糾之以猛第731章 贏得生前身後名!第97章 足跡學第934章 一個就夠了第213章 利於人謂之巧第11章 自食其果第862章 等上路兵線第702章 背水第232章 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撮第568章 開始與結束的地方第796章 一紙婚約第987章 出關(下)第854章 須臾不敢忘第25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第991章 鍾離眛第480章 三傑第134章 戶牖遊徼第718章 有人貴爲公子第334章 堇荼如飴第379章 黑白第1007章 贏家第966章 焦土第488章 農家第57章 赤幘第448章 騎戰第1017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461章 糖氏第769章 三楚第994章 了斷第179章 重生第561章 亂第629章 辦不到第805章 兔死狐悲第527章 執轡者第180章 兵敗如山倒第168章 烽火連三月第610章 商社第342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315章 入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