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黃老

陳平想多了,什麼“同榻而眠”只是黑夫客套地說說而已,他們的交情遠未好到那份上,不過是在府邸內專門爲他辦了一個小宴,除了陳平之妻的堂兄張蒼外,沒有其他外人。

因爲天色已黑,陳平也來不及細細觀察黑夫這座皇帝所賜宅邸,只知道宅子富麗堂皇,高牆大院,院牆上飾以綺畫丹漆之屬,鮮豔奪目,一看就是新裝修的。

青銅燈架上的燭火照亮堂中,三人就坐後,張蒼在席上調笑說,按照右庶長的規格,此邸佔地足有七十多宅(一宅爲三十立方步)!戶牖鄉東張西張的房子加起來,也比不上,更別說,這可是地價奇高的咸陽城啊!

“我那宅邸狹小,妻妾子女又多,整日吵鬧,比不上這寬敞清淨,陳平,你就在這安心住下罷。”

這句話,黑夫怎麼聽都是張蒼在炫耀,便扯開話題,與陳平說起了過去五年間,各自遇到的事。

聊下來後,陳平只覺得,黑夫這數年間的經歷,當真跌宕起伏,打過敗仗,差點被俘,絕境突圍,立下大功,最重要的是攀上了李斯父子的大船,自此之後,仕途便扶搖而上。

黑夫嗟嘆道:“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回想起來,真像是在做夢,也只有在秦,我纔能有此際遇。”

陳平奉承道:“右庶長立功無數,全靠功勳升爵,當有今日地位。”

反觀陳平自己的生活,則要平淡許多,陳平並不討厭寡淡的日子,但他不想沉溺在裡面無法自拔,錯過了更精彩的人生,所以他選擇來咸陽。

這時候張蒼接了腔,問道:“聽說,陳平學的是黃老?”

他雖然早就從族父張負那聽說過陳平之名,最初只以爲是個以美色誘惑了堂妹的小白臉,不曾想,黑夫竟對陳平念念不忘,成婚時除了文武百官、咸陽同僚、南郡舊部外,只邀了陳平一個山東士人。

張蒼奇之,想乘此機會,試試陳平,看他是否當真有鄉人未識的才幹。

這一說,便一發不可收拾了。

二人聊的是黃老之學,陳平遊學時,沒有選擇在魏地更加流行,也方便混口飯吃的儒學,而是追隨一位學者學起了黃帝、老子之術。

巧了,張蒼的老師荀子,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儒家,他兼容幷包,雜糅了九流十家的學說,化爲己用。

這其中,當然也包括在稷下學宮十分流行的黃老學說,張蒼受其薰陶,也有較深的黃老基礎。

於是二人一會聊老子、莊子,一會聊田駢、慎到,你一句“法出乎權,權出乎道”,我一句“官人守天而自爲守道”。他們倒是說得高興,黑夫卻聽得雲裡霧裡,只覺得筵席畫風突變,從敘舊變成了哲學課堂……

這時候,三人已喝了不少酒,黑夫醉意上來,遂用筷箸敲了敲杯盞,打斷道:“有句俗話,老秦人從不攪擾,我不喜高談虛論。二位若要聊黃老,不妨說點我能聽懂的,比如……”

他笑道:“黃老於當今天下,有何實際用處?再好的學說,若於現世無補益,也是空談!”

張蒼當然能說出來,卻偏不答,看向了陳平。

婢女們已經告退,反正在場的也沒有外人,喝得有些高的陳平便大着膽子道:“我以爲,今上純用秦之律法治六國故地,過矣!”

陳平出身卑微,知識面沒張蒼廣,但他在底層呆過,又做了好幾年的基層小吏,親眼目睹了秦政在魏地推行時發生的種種事情,心裡還真有一番想法。

“魏亡後,魏地設碭郡,使郡守縣令治之,最初兩年還因俗而治,但自去年開始,便廣佈律令於縣、鄉,大肆宣揚,讓百姓們以法爲教,以吏爲師。”

“律令繁瑣,百姓又不懂秦篆,常因犯下小錯而被剃髮、黥面,淪爲刑徒。光是陽武縣,幾年下來,刑徒便將監牢塞滿,如此一來,工地倒是有人幹活了,但民間抱怨之聲可不小。”

“此外,三年免稅結束後,官府開始向陽武縣徵田租、口賦、徭役,比魏國時更重了幾分。百姓向鄉吏抱怨,鄉吏則推給縣吏,縣吏又說是郡上的意思,於是百姓之怨,集於秦吏。”

“火上澆油的是,近半年來,朝廷政令一個接一個。先是說,過去的度量衡和錢幣不能用了,都要用秦衡、半兩錢,官吏沿街搜檢,發現市肆上有人私藏舊衡、舊錢,當場緝捕入獄。這也就罷了,兩地權衡錢幣不一,的確頗爲不便。可要郡縣三年內廢止固有文字,全部改寫秦篆、秦隸,便有些強人所難了……”

一口氣說完後,陳平拱手道:“今上政令繁雜,經常一月內連下數道,郡縣爲了在時限內履行,便苛責小吏,百姓。孰不知,事愈煩,百姓愈疲;法愈滋,而山東愈怨。”

這時候,他的醉意也消了,驚覺方纔的話有些不妥,連忙道:“平妄談國事,還望右庶長和內兄勿怪……”

不過,在陳平看來,這半年來,秦政過於急促了,山東百姓還沒從滅國裡緩過神來,就被一連串的政令要求砸得暈頭轉向,幾百年的習慣,朝夕根除談何容易,秦吏催促又急,逼得當地人焦頭爛額。

黑夫明白陳平的感受,後世也經常今天扶貧攻堅奔小康,後天創文創衛,爲了完成中央的任務,省逼市,市逼縣,縣逼鄉,鄉上就只能逼村長和村民了,爲了達成政治指標,一年到頭折騰個不停。

秦國的情況更嚴峻,天下才剛剛一統,舊有矛盾還沒消弭,便大興土木,幾個大工程同時上馬,還急行律令,想加速各地實現真正的一統。

但一團乾麪,沒有水分相和的話,再怎麼用力,也沒法完全粘合,一旦力氣消失,便是分崩離析。

皇帝的初衷是好的,秦人可能不覺得這有什麼,但散漫慣了的兩千萬山東人受不了啊……

黑夫看着陳平,暗暗讚歎他雖然年輕,卻已經看到了秦朝的一大隱患,便問:“陳生以爲純用律令不妥,那又當如何治世?”

在陳平看來,解決的辦法就在眼前!

他欠身道:“平竊以爲,如今天下人最需要的,不是沒完沒了的政令,不是苛律重徭,而是休養生息。若能以商君之法與黃老之學並舉,因天循道,刑德並用,行清靜無爲之政,則萬民自化。”

“只要十年、十五年時間,百姓便能從數百年連綿不絕的鏖戰裡休憩過來,民務稼穡,衣食滋殖。一統後,享受天下晏然的孩童也將長大成人,定能習慣秦政,屆時再推行種種舉措,亦不爲晚……”

雖然陳平偏向的是黃老中的太公陰謀術,講究的是“陰謀修德”,但講起黃老的精髓“清靜無爲”依舊頭頭是道,說完之後,頗爲期待地看着黑夫和張蒼。

這是他準備了許久的想法,年輕的士人心裡,未嘗沒有效仿當年商鞅、范雎借景監、王稽,獻策於秦王,一飛沖天的故事呢……

但黑夫和張蒼卻只是面面相覷,笑了笑,又嘆了口氣。

陳平有才幹,目光也夠銳利,能提出一道不錯的良方,可惜,他到底是沒在咸陽官場裡混過啊,太想當然了。

張蒼道:“陳平可知,當年商鞅曾覲見秦孝公三次?”

陳平道:“略有耳聞。”

張蒼頷首:“商鞅第一次說之以堯舜禹的帝道,第二次說之以商湯周武之王道,皆語事良久,孝公卻聽了幾句就開始打瞌睡,沒將他所說的話聽進去。直到第三次,商鞅開始講述讓秦驟然富強的強國霸道,秦孝公聽着聽着,竟慢慢往前坐到了商鞅的席上,相談數日不厭!”

陳平略有所悟,沉吟後低聲道:“內兄的意思是,今上聽人說黃老之術,就像是秦孝公聽商鞅講帝道、王道治國一樣,聽不進去?”

“然也。”

黑夫無奈地說道:“陳生有所不知,朝堂之上,有七十多位博士,雖然儒生居多,但也有些名滿天下的黃老之徒。”

“比如號稱東園公的唐秉、號稱夏黃公的崔廣、號稱綺裡季的吳實、號稱甪(lù)裡先生的周術。你的想法,他們已向陛下進言過,就在去年,這四位長者曾用清靜無爲,休養生息的黃老之術遊說陛下,但陛下認爲這是迂腐法古之言,與秦律原則相悖,遂不聽……”

於是,黃老之言不被秦始皇看重,四老也與儒生一樣,成了朝廷上的擺設。

張蒼笑道:“休說四老,右庶長曾勸陛下,驟然廢六國文字,恐地方小吏、百姓不能及時學會秦字,有所不便,請改爲五年,稱之爲五年計劃。但陛下卻嫌五年太長,這才定了三年,若非右庶長進諫,恐怕各郡縣一年內便要完成此事!”

陳平恍然大悟,黑夫則陷入了思索。

他看似仕途得意,又將抱得心儀的美人歸,但黑夫心裡清楚,皇帝對他信任歸信任,可建言卻挑着聽。這半年多來,除了第一次議尊號外,其餘拐彎抹角希望皇帝緩政的奏疏,大多被秦始皇否決了。

始皇帝眼光很高,但行政也急躁,他有點像一個正在興頭上的經營遊戲玩家,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眼睛永遠看着前方,看到的是他開創的大時代,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盪風雷激,好不壯麗!

卻忽略了腳下的庶民黔首的喜怒哀樂。

那些反對的意見,在皇帝眼中,也只是嗡嗡叫,幾聲淒厲,幾聲抽泣。至於六國餘孽,呵,更是螞蟻緣槐誇大國,蚍蜉撼樹談何易……

再用同一首詩描繪皇帝的心態,那就是……

多少事,從來急;

天地轉,光陰迫。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偉人啊,總有些相似之處!”

第133章 劉季第1010章 玉碎第256章 王翦第77章 水驛江程去路長第922章 名不正則言不順第237章 五月五第681章 蝴蝶效應第448章 騎戰第44章 這麼大!第183章 勸降第250章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第959章 河東第198章 官大夫第38章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第780章 一朝英雄拔劍起第342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223章 黃帝內經第48章 我愚蠢的弟弟呦第981章 籍田第795章 奇貨可居第572章 君臣第338章 叛徒!第2章 天下事與眼前事第1002章 積木第473章 官僚帝國第734章 太陽落山了(上)第66章 監守自盜第642章 法吏第388章 一個莖結出兩個果第368章 雄心壯志第682章 明伐暗渡第265章 豐沛之間第584章 既然他們想要戰爭!第984章 石頭第533章 海市蜃樓第45章 生產力啊生產力第805章 兔死狐悲第59章 天狗第139章 張蒼第418章 胡兒十歲能騎馬第379章 黑白第772章 招魂第322章 不謀而合第120章 屯長第353章 項籍第485章 松柏之凋第643章 長街第832章 天下誰人不通黑第24章 練隊列有什麼用?第285章 秦王(中)第716章 臨之以兵第968章 洛陽親友如相問第598章 險惡第374章 血淚之路第59章 天狗第552章 羣雄第334章 堇荼如飴第380章 秦頌第206章 立足之資第203章 退婚第721章 陸梁第12章 拜爵爲公士第252章 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第175章 偷樑換柱第610章 商社第530章 成王敗寇第83章 可疑第306章 溯流而上第191章 若驅羣羊第766章 將軍百戰死(下)第182章 鮦陽第504章 真到假時時假亦真第473章 官僚帝國第894章 陛下可知罪?第1001章 喚醒睡龍之怒第1030章 他的時代結束了第235章 潺陵第1032章 楚漢第660章 待我長髮及腰第257章 樹上開花第773章 二世皇帝第434章 鄰人失火第828章 誰能置身事外?第1013章 開始和結束的地方第205章 入郢第673章 勸君更盡一杯酒第428章 先知稼穡之艱難第907章 中國合則強分則弱第377章 戍卒叫第155章 樑崩第185章 軍賊第221章 青青子衿第300章 不可與之爲敵第379章 黑白第970章 風口第227章 夷道的危機第242章 人臣無外交第827章 山河破碎風飄絮第278章 結束和開始的地方第233章 武落鍾離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