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香餌之下

四月下旬的一天,天剛矇矇亮,位於戶牖鄉西面十五里外,前往大梁的必經之路上,塗道兩旁的草澤中,已經不斷有人出入,向隱匿在林內的周市和陳餘彙報他們在戶牖鄉邑看到的情形。

“戶牖鄉的糧食已裝上牛馬大車,壓得滿滿當當,並在邑外道路上排開。”

“秦軍營地裡的秦吏帶着三十人出來了,還押着一個孩童。”

聽到這裡,陳餘捏拳道:“一定是我那侄兒!”

“秦吏和秦卒與張氏在邑外道別,帶着鄉邑里的百餘青壯,押解糧車出發了,那孩童被綁在其中一輛車上……”

聽到這裡,周市也對陳餘道:“那百餘青壯不會爲秦人效死,屆時吾等只需對付那三十餘秦卒。”

他回過頭,看着這兩個月來跟隨自己東奔西跑,爲反抗暴秦而繼續奮戰的魏國壯士們,以及陳餘帶來的那十餘趙地俠客,露出了笑。

“這次,定要讓大梁城的秦軍,一粒糧食都得不到!”

然後,當太陽高高升起後,手下再打探來的消息,卻打破了周市和陳餘的計劃……

“那秦吏押解糧車,突然在岔道調轉方向,往外黃縣城去了!”

“什麼!?”

周市、陳餘皆大驚。

“莫非是他們覺察了吾等要在此攔截?”周市有些懷疑地看向陳餘,雖然陳餘那天一席話,讓他對此人印象改觀不少,但周市並沒有完全信任他。

陳餘則猜測道:“或許是秦吏擔憂先前陽武縣送往大梁的糧車,就在這條路出了事,故打算繞道?”

從戶牖鄉前往大梁的道路有兩條,一是直接往西,要走百里才能抵達大梁,中途要在小黃鄉過夜,周市他們就埋伏在戶牖和小黃中間。

第二條,是先去外黃過夜,然後從外黃往西走,依然要走兩天。

秦人選擇走第二條路,使得伏擊計劃被打亂,周市開始躊躇,打算取消這次襲擊。

但陳餘卻不肯善罷甘休,苦勸他道:“去外黃更好,那是我兄長故地,秦人雖佔據外黃,在城內四處搜捕輕俠,但城外的鄉野里閭,還藏身着不少輕俠。他們曾受我兄長恩惠,其中幾個頭目還與我有聯繫。周君不如帶人趕往外黃至大梁的必經之路繼續埋伏,我則速速前往外黃郊外,聯絡輕俠,或可得數十人!到時候合力夾擊,必滅秦寇,燒其糧秣!”

陳餘一番話,讓周市心裡又活絡起來,這時候他就算放棄計劃,去襲擊戶牖鄉,面對剩餘的秦卒和張氏僮僕武裝,勝算也不大。

但若能借此事將外黃輕俠也吸納進來,他就能匯聚更多的人,做更大的事!

周市立刻攤開自己在陽武縣做吏時帶出來的地圖,卻見距離他們所在位置往南不到三十里處,便是外黃通往大梁的道路,而且要穿過一片密林……

現如今,秦人對魏地的控制,依然只佔據了城鎮作爲據點,勉強維持交通線而已,對廣闊的里閭農村,卻無能爲力。

所以對熟悉當地道路、河流的本地人而言,想要躲過秦人耳目,並不困難。而且大多數魏人,對秦軍的統治並不心甘情願地屈服,不是每一處縣鄉,雙方關係都像戶牖鄉那麼和諧,在外黃、陳留等地,氣氛幾乎到了劍拔弩張的程度,當地魏人很樂意協助周市。

“我便帶着人,在此地等待陳生。”

周市指着地圖上那片林子,看向換了一身粗布褐衣準備出發,但書生意氣不減的陳餘。

“陳生若諸事順利,便於明日天亮前,帶着外黃輕俠,在這片林子與我匯合!若日上三竿前還未到,恕我不待!”

……

陳餘沒有違約,在次日天明之前,他便跟着周市派給他的鄉導,摸黑來到了這片密林。

來的還不止帶去的那些人,卻見陳餘身後,還跟着四五十人!都是穿短後之衣的輕俠,或打着火把,或提着劍刃,一個個蓬頭突鬢,大聲地說話,說要見見這兩個月來,給秦軍造成了無數麻煩的“周大俠”。

“才一天時間,陳餘竟招募到這麼多人!張耳的名望,竟如此之大?”

周市頓時皺起眉來,身爲世代當兵的武卒,他其實是看不上這些輕俠的。但事到如今,魏國覆滅在即,他必須團結一切與秦爲敵的人,儘管他們大多是爲了個人恩仇,與一心要保魏國的周市不是一路人。

他只能壓着脾氣,開口吹捧了衆輕俠一番,說他們在外黃淪陷後,並沒有逃走,而是留下來繼續與秦軍作對,亦是“大俠”。

安撫好衆輕俠,讓他們下去閉眼休息片刻後,陳餘坐到了周市身邊,周市發覺他面色似有不快。

“陳生,在外黃打聽到何事?”

“那駐守戶牖鄉的秦吏黑夫,實在可恨!”

陳餘一拳打在樹上,憤恨地說道:“那黑夫不僅逼死了吾嫂,挾持吾侄,抵達外黃後,還大肆招搖過市,宣揚自己擒獲張耳之子的功勞。並辱罵我兄長和外黃輕俠是喪家之犬,只會借妻家財富招攬無賴,以武犯禁,擾亂國法,一旦遇事,卻上不能保家衛國,下不能護衛妻兒,只會自己狼狽而逃,真乃鼠輩。”

“他還揚言,今日要帶着張敖,前往大梁受賞,換取黃金賞賜。還說什麼,‘這小輕俠或會被押往關中,閹了入宮,做個小寺人,侍奉大王’。豪傑之後焉能受此羞辱,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我必殺此賊!”

這消息一傳十十傳百,不到一天,外黃附近的各鄉、裡都知道了,所以陳餘才能如此順利地招募到四五十人。

這些人或是輕俠,或是受過張耳恩惠的當地壯士,聽說陳餘要與周市合作,伏擊那夥秦人,都摩拳擦掌地說願意幫忙救回小君子……

還有個輕俠還振臂呼道:“這些時日,吾等可受夠了秦寇的氣,正好殺個痛快,也算對得起張大俠的酒肉恩惠!”

周市點了點頭,沒有產生太大懷疑,秦人狂妄不是一天兩天,往常陽武縣的秦軍捉了他的手下,都要遊街示衆,再斬首棄市,以儆效尤,但他們不知道,魏地的男兒,是殺不絕的麼?

他只是擔心,當那秦吏黑夫帶着糧隊從外黃出來時,會不會增加護送人手?

結果讓周市鬆了口氣,探子回報,那秦吏太過自信,竟未增派人手,仍是他們三十餘人,帶着百餘民夫押糧,天明後,已經出了外黃縣,緩緩朝這邊走來……

眼看天色大亮,作爲這場伏擊的指揮官,周市開始給陳餘等人分配任務。

他那兩名同樣是魏武卒的親信,負責帶着近百名魏人分成兩隊,分別埋伏在道路兩旁的草叢裡,到時候聽見周市大喊,便一起殺出,擾亂秦人陣腳,驅趕那批魏人民夫。

親信領命,向周市行了個武卒的軍禮,帶着集合完畢的五十人,貓着腰跑了出去,越過路面,到對面的林子裡埋伏。

陳餘則被要求,帶着那幾十名輕俠在這一側林中,他們專門負責殺敵,救人。

“此番仍是以燒糧爲主,救得張氏小君子,燒了糧,便可退入林中撤走,秦寇不必殺盡。”

周市很清楚,不能只看到眼前這股運糧的秦人,他們雖說還在魏國的土地上,卻要把此處當做“敵境”,一點不能大意。大梁就在西面百里處,秦人的騎兵,幾個時辰就能奔騰至此,在平原上與他們遇到了,人再多也必死無疑。

最後,他還留幾個獵戶蹲在樹林入口,負責看秦人車馬隊伍進入與否,以真假難辨的鳥鳴聲作爲信號……

……

太陽漸漸升起,露水慢慢蒸發,趴在林木草叢裡等待時,周市發現了陳餘其實是很緊張的。

他雖然脫下了儒服,穿着短後之衣,身前放着二尺劍,打扮酷似遊俠,但臉上依然能看出幾分書生氣質,不斷眨眼看向露面,有些期盼,又有些緊張不安。

“陳生說自己殺過人,這我信。”

周市笑道:“但,你卻從來沒打過仗罷?”

“的確沒有過。”陳餘知道自己的緊張被發覺了,有些羞愧。

“無妨,我第一次上陣時,也如你,如他們一般。”周市安慰了他,又對着身後的衆人努了努嘴。

在跟着周市的這羣人裡,真正打過仗的,又有幾個呢?

這近百人中,真正的武卒,不超過五個。其餘人,都是陽武縣、黃池縣的縣卒、農夫,甚至是小商賈。他們或因爲被秦人殺了親眷想要報仇,或因爲曾與秦人爲敵不敢投降,甚至還有沒任何理由,稀裡糊塗跟着周市跑出城的。

在魏人眼裡,秦人猶如虎狼,駭於其上首功的惡名,所以不管哪一處,跑掉的人都不在少數。

這些人過去都不是戰士,即便跟着周市東躲西藏兩個月曆練了點,但仍顯稚嫩。此刻又要迎來一場戰鬥,雖然是以多打少,卻還是緊張不已。

因爲秦軍的強悍給他們留下了很深印象。

陳餘看見。有個大概才十四歲的少年緊緊地握住木矛的柄,像是抱着自己的父母,都快哭出來了,更多的人,則不自覺地挪動雙腿或者乾嚥唾液。

“沒有忍不住崩出尿來便不錯了。”

周市雲淡風輕地說道,他讓人傳話下去道:“二三子且聽好了,這一仗和上次在陽武縣劫糧一樣,我先上,汝等跟在後頭!”

周市是武卒,他在戰場上學到,作爲下層軍吏,身先士卒是鼓舞士氣的最好辦法。若他都貪生怕死,又如何說服衆人與他一起堅持抗秦,只爲了給魏國續命呢?

安撫衆人後,他又教陳餘道:“手上若是出了汗,便捏把乾土擦擦,省的一會衝上去時劍掉了。”

陳餘聞言憤憤然,但還是照着周市的話做了,同時心中想道:“不愧是被魏地秦軍視作眼中釘肉中刺的老武卒……”

彷彿看透了他的心聲,周市突然嘆了口氣。

“沒辦法啊,誰讓吾等,已是魏國最後的武卒?”

這時候,一陣鳥鳴從遠處傳遞過來,一聲傳一聲,一直傳到了周市耳中。

他立刻肅穆下來。

“秦人來了!”

……

這片樹林年代悠久,樹幹粗壯,四月底,正是生長茂盛的時節,青綠色的葉子如同冠蓋,風過枝葉,簌簌而響。

道旁的野草也正在瘋長,能把一個成年人藏在裡面,只要你能忍住草葉撩人的瘙癢,而那些蚱蜢蟲鳴,也會掩蓋住埋伏者的呼吸聲……

但,卻掩不住遠處傳來的軲轆聲、腳步聲、牛馬嘶鳴聲!

周市、陳餘帶着手下們,屏住呼吸伏在林子下的草叢中,一動不動,只用眼睛緊緊盯着遠處。卻見原本空無一人的路面上,開始塵土飛揚,當先兩匹馬開道,兩個輕裝秦卒騎在馬上,警惕地看着兩側樹林。

而後,便是成一字長蛇的牛馬車隊,有七八十輛之多,前後距離拉了上百步,那些穿着粗布衣裳的魏人民夫,負責在前面牽着牛馬。每隔十步,就有幾個扛着矛的秦卒,還在歡快地說着話,似乎對即將到來的危險一無所知……

陳餘輕輕擡起頭,他在努力尋找張敖的下落。

周市的視線,則死死盯着那些牛馬車上拖着的東西,看上去,的確是一包包麻袋裝的糧食,壓得車輪咯吱作響。每輛車上還夾雜着一些芻稿,大概是帶着喂牛馬的。

這時候,陳餘身體一滯,瞪大了眼睛!

他終於找到張敖的下落了,這可憐孩子正被綁在一輛車上,仍在抽泣不止。那車沒有拉糧食,一個戴冠披甲的黑麪秦吏坐在車輿裡,神情輕鬆,似乎在憧憬將張敖送去大梁後得的賞錢。

陳餘頓時咬牙切齒,看向了周市,意思是能動手了麼?

周市則搖了搖頭,讓他稍安勿躁,等糧車和秦人徹底進入林子再發難不遲。

陳餘只好繼續忍耐,三十步,二十步,十步,眼看載着張敖的那輛車已經越過他所在的埋伏地點,陳餘再也忍受不住時!身旁突然傳來了一聲大呼!

“殺寇!”

周市掀開了僞裝,挺身而起,他手持劍盾,指着路面上還沒反應過來的秦人大呼!

“誅秦!”

隨着話音,周市就像他早前向衆人承諾過的,又是第一個衝了上去。

“殺秦寇!”

陳餘也連忙一躍而起,跟着大喊一聲,但因爲跑得太急,他踩到了一塊石頭,腳下打滑,差點沒跌倒。待他站穩腳跟時,已經有不少魏人、輕俠跟着周市,衝到他前面去了!

“先救吾侄!”

陳餘連忙大喊,但他這時候才突然發現,那些本該受驚四散的“魏人民夫”,此刻卻沒有慌亂,而是五人、什人地聚集到了一起,並從牛馬車上,嫺熟地抽出了藏在裡面的兵刃!

而在那黑麪秦吏尖銳的銅哨音中,牛馬車的車輿裡,也有扎着右髻或左髻的秦卒猛地掀開草杆,他們蹲在車內,手裡端平的弩機,竟是早就上好了弦,蓄勢待發!

“不好,上當了!”

陳餘這才驚覺,這個防備空虛的運糧隊,乃至於他那侄兒,乃是一個香餌,爲的就是釣他們上鉤!

然而不等陳餘示警撤退,車上的衆秦卒,已經瞄準大步衝過來的魏人、輕俠,扣動了懸刀……

如同梆子般的弦響,沉悶的利器入體之音,接着是笨重的倒地聲。

一陣慘叫過後,跑在陳餘面前,那些悍不畏死的輕俠壯士,竟然倒下了十多人,橫七豎八……

陳餘呆愣之餘,不由想起了那句話。

“香餌之下,必有死魚!”

第842章 生當作人傑第359章 你喜歡熄燈還是亮着?第515章 野火燒不盡第371章 慷慨悲歌第178章 項燕第323章 王、蒙第408章 不朽者第208章 來自祖龍的評價第532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575章 南巡第666章 七閩第305章 番陽令第376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184章 你可認識黑夫?第699章 昭昭天命第820章 信第528章 世界那麼大第417章 疾風衝塞起第844章 瑚璉第517章 寒毛直豎!第51章 安心在外第567章 平原津第959章 河東第314章 娶妻當娶……第197章 弟子第583章 甌越第978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866章 裂地而封爲王侯第993章 骨鯁之臣第313章 女大十八變第90章 捷報第869章 山海第164章 上醫醫國第26章 重振士氣第727章 這鍋真黑!第85章 圍堵第452章 賞罰分明第597章 仗不能白打第543章 田官第341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588章 公子從軍第583章 甌越第626章 三十五年第259章 章邯第538章 請學爲圃第518章 木秀於林第366章 解夢第1016章 草枯鷹眼疾第190章 一鼓作氣第874章 木牛流馬第326章 大朝會第148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376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434章 鄰人失火第121章 高陽酒徒第4章 見義勇爲是每個秦人應盡的義務第443章 紅氅第761章 老當益壯第353章 項籍第833章 北風捲地白草折第223章 黃帝內經第510章 撥雲見日第619章 項氏第905章 始皇帝未竟的事業第170章 橘與枳第60章 將陽第1025章 一致對外第721章 陸梁第179章 重生第355章 宰之第781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226章 自三峽七百里中第707章 月將升,日將沒第101章 非尋常之輩第605章 你爹第533章 海市蜃樓第190章 一鼓作氣第480章 三傑第192章 回不去了第6章 搶功的第488章 農家第363章 必固其根本第167章 短兵第988章 代價是什麼呢?第797章 北線無戰事第772章 招魂第29章 無衣第1025章 一致對外第883章 商於六百里第358章 護短第995章 大盜第778章 張耳陳餘第136章 擺闊第708章 罰天子之劍第948章 一生功過第971章 羣雄討黑第303章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742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上)第454章 狼之子第255章 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