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0章 以鄰爲壑

兵出晉陽時,清點麾下兵卒,發現算上新徵募的降卒、民夫,能調遣者不過三萬時,韓信不由脫口唾罵了起來。

“羽翼營的謀士們,真是壞我大事!”

三月到六月,南方秦軍主力漸漸向楚國壓迫之際,北方戰場的形勢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三月底時,趙將李左車做出了一個決策,盡發被困在太原郡,隨時會被韓信包圍的趙軍四萬人,向井陘發動進攻,擊破陳勝佈防的數千人後,進入了“作亂”的恆山郡。

而與此同時,陳餘亦在苦陘召集恆山趙人大氏反對陳勝,兩方夾擊下,陳勝不敵李左車,只能放棄恆山郡,北走燕地,割據燕下都易縣。

有得必有失,這樣的直接後果就是,趙國徹底放棄了太原郡,韓信兵不血刃接管了那兒,再次收降了大量先前在長平放跑的趙卒。

四月份,韓信佔領太原後,一邊加兵於井陘,一邊派遣奪取離石後,被升爲“都尉”的灌嬰部東出太行,原來,夏公已從函谷關東出,而河內趙將司馬卬降秦,韓信想讓灌嬰從河內北上,若如此,李左車不得不面臨北、西、南三面夾擊。

這是打算徹底滅亡趙國了。

然而,正當灌嬰與周勃等人帶着來自新秦中的車騎部隊抵達河內時,卻得到了夏公從洛陽發來的調令,讓他從白馬津擊東郡,配合關內侯東門豹,先滅亡魏國!

這是夏公和羽翼營制定的戰略,理論上倒是說得好聽,什麼“濮陽南北孔道,今東郡,則爲天下之胸腹也,滅魏而取東郡,是斷山東之脊也!”

但在韓信看來,楚、魏靠中原主力消滅即可,他則可調兵遣將,專注於北掃趙代,以及收降那所謂的“扶蘇”召王政權,據說實際的掌權者,乃是夏公舊吏,沛縣人劉季……

更何況,韓信素與東門豹有隙,將本屬於他的麾下調到東門豹那邊,看上去,就像是夏公在這場將尉們的滅國立功較量裡,拉偏架一樣。

“事實上,是我在河東殲滅了魏軍主力,但最後滅魏之名,卻要被東門豹輕易獲取。”韓信對此憤憤不平。

但韓信縱是整個河北戰區的統帥,軍令的優先級,卻仍位於夏公之下,夏公決意已定,強使灌嬰擊魏,韓信手下頓時少了萬餘人,又要分兵佔領太原、上黨、河內,用於進攻邯鄲的兵卒便少了很多,他滅亡趙國的計劃,無疑會大大延後。

韓信心裡難免有些不舒服,沒法抱怨戰無不勝的夏公“不會打仗”,怒火就轉移到羽翼營那羣傢伙身上去了,認定是他們的餿主意,甚至在咒罵之際,脫口而出了一個自創的新成語。

“彼輩紙上談兵!真如趙括也!”

而灌嬰遂放棄北上,五月下旬,強渡白馬津,對僅剩一個東郡的魏國發動了猛攻,六月中,與東門豹會合於魏都濮陽……

……

在所有人看來,灌嬰無異是這一年來,迅速升起的一枚將星。

“畢竟是救過小主君的……”軍中有人如此竊語,卻無輕視之意,反倒十分羨慕。

因爲在北地庇護夏公長子破虜的功勞,過去名不見經傳的灌嬰已被打上了“大子黨”的標籤,灌嬰的飛速升遷固然是一系列功勞的緣故,但肯定也與此有關。

去年七八月,救援新秦中之戰,他掩護了朔方軍民轉移到河南地,事後至咸陽受爵,一口氣成了五大夫、軍司馬,還被夏公單獨召見過,稱讚其“銳敏,可爲軍鋒”,遂將新秦中人組織起來的車騎部隊交給他統帥,然後就脫離了章邯麾下,被調到韓信手下用事。

攝政元年冬,河東之戰,灌嬰渡河後收降鹽池,攻克數縣,又配合韓信包抄了蒲阪魏軍,取得大捷,升爲都尉,爵右庶長。

開春後,灌嬰又回到上郡,從離石渡河擊趙,雖未立大功,但也擊破從屬於趙軍的婁煩騎,生得樓煩將十人,野戰斬首兩千,再度升爵左更。

而現在,這個一年前,還是一介小小騎將,麾下不過兩百人的灌嬰根本想不到,現在會有“滅國”這種級別的功勞擺在自己面前……

“濮陽旦夕可下,魏可亡也!”

東門豹摩拳擦掌,六國雖然殘破,但至今還沒有任何一個被秦軍所滅,就連韓信,也只是殲滅了趙魏主力而已,如今這一殊榮,就要落到他頭上了。

故東門豹令士卒架設攻城器械,日夜猛攻濮陽,這座名爲“帝丘”的大城,本是衛國都邑,後來衛被魏國附庸,遷到了野王,秦國奪取這片土地後,以其居河之東,命名爲“東郡”。縱觀秦始皇統治時期,這個郡最有名的事,便是三十六年時,有隕石墜於東郡!

而石上被人刻畫的“始皇帝死而地分”七字,足見此郡之中,對秦仇視者不在少數,正是他們擁戴了張耳、魏豹,二度復辟魏國。

現在,這些反秦的死硬分子都被困在濮陽城中,由一路東躥的魏相張耳率領,做最後的困獸之鬥……

如今大河以北的趙國,南方的楚國都自身難保,東方的彭越近來轉投於秦,濮陽已是孤立無援,唯一的變數,就是其北方百里的頓丘,尚有張耳之子張敖,及魏公子無知收攏的萬餘輕俠武裝。

東門豹對他們不屑一顧:“吾巴不得張敖、魏無知來援,好將魏之餘孽徹底殲滅,彼輩能有什麼辦法?”

灌嬰細心,卻提醒東門豹道:“敢言於君侯,我從白馬津東渡後,曾聽當地人說起過一樁往事,困獸猶鬥,彼輩若孤注一擲,不可不防也……”

……

“趙、楚皆各自爲戰,自身難保,不能救魏,爲之奈何?”

頓丘城中,信陵君的孫子魏無知已沒了主意。

從去年西河撤兵開始,六國便一步步走向毀滅,尤其是魏國,張耳父子貪圖河東、上黨,調兵前往,以爲能守住一時。卻不料數月之內,主力盡喪,秦軍已攻到東郡來了。

崩潰猶如盛夏的河岸,一點點坍塌,最終成片被水所侵。

魏之所以未亡,全因爲秦軍西河之師在河東殘酷報復,大肆屠戮魏卒,殺了兩萬多俘虜,這使得魏地的輕俠聞訊後,皆不敢輕降,縱被困危城,依舊拼死而戰。

如今魏相與魏王皆陷於城中,魏無知雖收攏數縣輕俠,也不過萬餘人,且是少經訓練的烏合之衆,要面對三萬多秦軍,自覺不敵。

有秦軍屠戮魏人的先例在,他也不敢輕降,走投無路之下,魏無知已經在琢磨着渡河,去尚且苟延殘喘的趙國投靠了。

張敖卻大怒:“君乃魏公子,繼信陵君之名,而吾父當年卻不過普通魏民,今吾父甘願與魏共存亡,公卻要棄之不顧,這是何道理?”

魏無知辯解道:“吾度前終不能救濮陽,徒盡亡軍,吾等若盲目去救,無異於以肉委餓虎,何益?”

“不,還有一個辦法!”

張敖拉着魏無知到了頓丘城頭,指向了西邊十餘里外的濤濤大河。

在頓丘往南百里,多有一段段厚實的土壑,將平原與大河隔開,時值盛夏,百川灌河,河水暴漲,渾濁的水浸到了土壑旁,不斷拍打——這不僅是當年齊國與趙國以鄰爲壑樹立的壁壘,也是防範那條綿延萬里的沉睡巨龍重新暴怒的桎梏。

而若仔細觀看,就會發現,在一些河段,大河水的水位,已經高出了平原……

“你莫非想……”

魏無知一下子明白了張敖的打算,面色驚駭。

“只剩下這個辦法了。”

張敖眼神陰毒,話語決絕:

“既然靠人力已救不了吾父,救不了魏國。”

“那便只能靠自然造化之力,以水代兵,與彼同歸於盡,別說三萬,就算是十萬人,也叫他們統統葬身魚腹!”

……

PS:嗯今天只有一章,另外……

好消息好消息!隔壁《神話版三國》一千萬字了,你沒有看錯,10000000字,普天同慶!

這不是推書,不是推書,那本書又水,作者還毒,爲了渡劫一口氣要獻祭73本書,名單上還有我,千萬不要去看。

第260章 商功第1026章 鳴鏑第492章 青青園中葵第114章 然足下卜之鬼乎?第508章 兼易凝難第467章 蕭何第171章 破楚策第1015章 統一哈第937章 好皇帝第380章 秦頌第414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第29章 無衣第773章 二世皇帝第614章 賭徒第739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下)第262章 軍中戲乎?第695章 祖先的土地第1003章 移席第797章 北線無戰事第670章 獨斷第859章 宜將勝勇追窮寇!第351章 蒙恬第622章 故人第717章 有人天生世卿第404章 國之大事第225章 盡地力之教第792章 別得罪女人第358章 護短第611章 如蠅逐臭第161章 烽煙再起第196章 卸甲第395章 羊吃人第546章 青島第307章 隻手豈可建城都第234章 擲劍於石穴第789章 望夫第200章 金麟豈是池中物?第1005章 嘗麥第210章 武庫第934章 一個就夠了第418章 胡兒十歲能騎馬第589章 毒士第932章 多多益善第883章 商於六百里第836章 鼠第783章 子胥鴟夷第830章 我看你骨骼驚奇第148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928章 何續初繼業,而厥謀不同?第674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617章 汝之蜜糖第537章 推廣普通話要從娃娃抓起第955章 酈生第294章 獨當一面第130章 軍醫第423章 如果我們的鐵騎繼續向前!第36章 可願爲吏?第183章 勸降第505章 笑話第1000章 以鄰爲壑第21章 百萬秦軍成於斯第850章 一手獨拍疾無聲第1009章 博弈第686章 不知足第694章 龍王第932章 多多益善第681章 蝴蝶效應第393章 大買賣第7章 喜第678章 風暴第641章 富貴還鄉第177章 高歌猛進第692章 建木高百仞(二合一)第884章 刑徒七十萬第955章 酈生第472章 入齊何見?第65章 牽出一樁大案!第284章 秦王(上)第638章 搜粟第106章 重租第506章 儒法之爭第577章 三十三年第392章 牛羊課第393章 大買賣第651章 常識第609章 貨殖第785章 一騎紅塵第630章 始皇之心第1015章 統一哈第350章 收破布頭嘍!第860章 舟中指可掬第132章 不更第78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804章 勝敗兵家事不期第884章 刑徒七十萬第417章 疾風衝塞起第102章 諜影第313章 女大十八變第361章 奸生子第40章 回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