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喜訊

秦始皇三十二年。

對統御天下的秦國來說,是值得銘記,並被稱作多事的一年。

這一年,剛進入十月新年,右丞相隗狀便上書告病,求歸家鄉。

“臣年邁老朽,身軀多有疾病,常臥於牀,更偶有失憶之狀。臣自覺身居高位,而無力爲陛下效勞,特請辭於陛下,讓位於賢才也。”

白髮蒼蒼的隗狀趴在地上,向始皇帝請求讓出帝國右丞相的位置。

對此,朝中諸卿多有預料。

因爲隗狀已經七十餘歲了。

他是如今還站在秦國朝堂上年歲最大的臣子。

自從秦王政十七年,隗狀擔任丞相,和昌平君搭班共同輔佐秦王政治國以來,已經過去了整整十五年的時間。

在天下統一前,隗狀爲這個國家算是殫精竭慮,貢獻了很大一分力量。秦之所以能兼併六國,離不開這位老丞相的輔助。

但在秦國統一後,隗狀一改之前的作風,面對君王的任何決定都是唯唯諾諾。

不管是秦始皇要修建宮殿馳道,還是四方開戰,作爲右丞相的隗狀都不過多發表意見。

對於丞相府中的各種政務,隗狀也依仗年老爲藉口,將事情盡數扔給了左丞相王綰。

趙佗剛開始還覺得這老丞相只是個尸位素餐的貨色,接觸久了,才發現此人政治敏感度很高啊。

面對皇帝的任何要求,隗狀都唯唯諾諾,使得統一之後心態膨脹的始皇帝看他很順眼,不會產生君臣衝突。

而對頗有野心的下屬王綰,隗狀將手中實權盡數交出去,使王綰名爲左相,實則掌握整個相邦的權利。王綰大權在握,對他這位被架空的右相,自然也是尊敬有加。

說隗狀是尸位素餐,其實沒錯。

但換一個角度想想,就發現他纔是那個能平安活到最後,並帶着榮譽退隱的人。

“大概是昌平君之事給了他刺激吧。”

趙佗暗暗感嘆。

當年伐楚之役昌平君叛亂,秦國朝堂被暴怒的秦王政大清理一波。

上到昌文君,下到數百與楚繫有關的臣子,或是被誅殺,或是被貶謫流放,與昔日嫪毐之事相比,也不遑多讓。

如此大的變故,讓隗狀有所改變也是正常的。

而現在,就是他榮耀退隱的時候了。

果不其然,面對隗狀的告老請辭,始皇帝愉快的同意了。

對於這位退休的老丞相,始皇帝不僅多有田宅和金錢賞賜,更賜其爵位爲駟車庶長,以示褒揚。

“臣多謝陛下恩德。”

隗狀笑眯眯的叩首謝恩。

從羣雄爭霸的戰國時代到如今的大一統盛世,曾有無數的名將良相出現,他們聲威冠於天下,堪稱一時俊傑。

但像隗狀這樣能活到七十多歲,帶着榮譽和富貴平安歸鄉的,卻沒有幾人。

與此同時,朝堂中有人的眼睛亮了。

御史大夫馮劫。

秦國慣例,御史大夫是丞相預備役,一旦有丞相退休,通常都是由御史大夫補位。

所以隗狀這一走,大概率是王綰升爲右丞相,馮劫補爲左丞相。

“我若爲左丞相,吾兄馮去疾爲秦之上卿,馮無擇爲統領大軍征伐南越的主帥。我馮氏一族,將在秦國徹底騰飛啊!”

就在馮劫心中遐想萬千的時候。

數日後的另一場大朝會上,皇帝的任命讓他吃了一驚。

在升任王綰爲右丞相後,始皇帝就當衆宣佈了左丞相的人選。

“廷尉李斯,爲朕並一宇內多有獻策,並修訂秦法,大有建樹,今爲左丞相。”

“臣李斯,多謝陛下恩德。”

李斯上前,叩首謝恩。

他擡頭看到旁邊滿臉驚愕的馮劫,眼中閃過一抹笑意。

“馮無擇率二十萬大軍南征百越,若讓你馮劫再在朝中任爲丞相,那你馮氏還得了?”

“我這相位,還得感謝馮無擇啊。”

相比於馮劫的驚愕,李斯的喜悅。

趙佗對於始皇帝任李斯爲相的事情,感覺理所當然。

“李斯果然當丞相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爲我提前打壓了儒家的緣故,王綰沒有被牽連太多,現在升成了右丞相,還壓了李斯一頭。王綰好像才五十左右吧,比李斯小了十多歲。只要他後面不出亂子,說不定還能和我一起熬死李斯呢。”

趙佗心中暗想。

他如果想大刀闊斧改革秦國的體制,李斯是個絕對的攔路虎。

和儒家走得近的王綰,反而更容易和趙佗合作。

政治場上,是需要盟友的。

按照趙佗的設想,等到日後熬死了李斯,他就可以和王綰進行利益交換,換取對方對自己改革的支持。

再等到扶蘇上位。

上到君王,下到丞相都支持改革。

那這個大秦,將在他趙佗的主導下徹底變天,不用像現在這樣處處都有顧忌。 當然想象只是想象,趙佗的目光很快就從這場朝廷官員的變動中收了回來,認真幹起了他的工學大事。

秦始皇三十一年的下半年,他的心思基本都放在了興工學一事上。

相比一個兩個的單純科技,興工學,爲秦國打造一個系統的培養人才的體系更顯得重要。

根據趙佗的設計。

這個工學招收的學室子弟,主要是工匠羣體。

不限制年齡,不限制爵位。

只要是工匠,通過考試之後,就有成爲工學子弟的資格。

趙佗不限制爵位的理念一出來的時候,引來一些人的反對。

他們舉例說秦國一向以爵位爲尊,就連文法吏的學室子弟,都有父輩的爵位或是官職的要求。

若是工學不限制爵位,那豈不是和國情不符,與商君“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的原則相背離嗎?

甚至就連章邯這個少府丞也感到擔憂。

他建議趙佗不如讓無爵位的工匠需要考試才能進入學室,而有爵位的工匠子弟可以免試入學,如此就能保留有爵者的特權。

反正工匠中有爵位的並沒有多少人,對於大體上並無影響。

趙佗對此嗤之以鼻。

他趙佗之所以要興工學,正是爲了以此爲開頭,慢慢撬動軍功爵制。

若是橫加一個爵位限制上去,那和沒改有什麼差別?

這事情和有爵工匠的數量沒關係,純粹是原則問題。

“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此古之賢良者皆不問爵位出身。我大秦向來唯纔是舉,更別說是這需要專業技術的百工了。”

“在我這裡,只看才能,不看爵位!”

趙佗態度強硬,憑着自身的威信和手中的權力,強勢將所有異議的聲音壓了下去。

如果連一個工學都壓不住,那他還談什麼改革大秦?

在趙佗的設計下,秦國的工匠想要進入工學,成爲工學弟子,需要通過三道考試。

一是識字,這是最基礎的東西。

進入工學要學習系統的物理和百工知識,畢業後還要做各地分管百工的官吏,不識字怎麼能行?

所以識字是硬性要求,好在秦國有物勒工名的制度,大部分工匠多多少少都認識一些字。再加上如今紙張在各官署普及,雕版印刷術同樣在日常使用。將李斯、趙高等人撰寫的《倉頡篇》等識字課本印刷後下發各工署,讓工匠們擁有學字的機會並不困難。

識字之後,第二道考試就是數術。

數學在物理和百工上是非常重要的東西,不通數術,根本不可能成爲一個優秀的工匠,所以這個考試很有必要。

至於第三道考試,則是實操。

趙佗要的可不是脫離了實際的理論人才。

想要進入工學,那都必須能做出一定數量的器具才行。不管是踏碓、石磨還是冶鐵,亦或者其他器物,反正這些工匠手上總要有真功夫。

這種能識字,算術好,還會實操的工匠,在通過各工署報名後,就可以參加少府舉辦的工學考試。

一旦通過考試,他們就能從崗位中脫身,進入工學,學習裡面的各種知識。

據說工學的教材之一,是源自神書《公輸殘卷》改編的《物理》一書,讓無數工匠聞之便呼吸加速,渴望至極。

而工學子弟在工學中通過相應考覈後,就可以外放爲各地的工師等官職。

這些職位不高,屬於小吏級別,但已經是擺脫了普通的工匠之身,完成了階層跨越。

甚至比軍功爵還更吸引人。

畢竟你在戰場立了功升了爵,回到家鄉還不一定能當小吏啊。

工學制度一出,頓時讓無數工匠趨之若鶩,奉少府趙佗爲聖人。

當然,若是在相應時間和限定次數內不能通過考覈的學室子弟,就會發回原籍,打回原形。

總體來說,工學制度算是公平。

趙佗給了這些工匠上升的機會,但能不能完成階層跨越,就看個人本事了。

在某種程度上,這也屬於是唯賢能者爲官吏的範疇。

所以當趙佗的工學制度上報給皇帝的時候,並詳細解釋了一番後。始皇帝對此是沒有意見的,甚至有些期待趙佗這個嘗試的結果。

一直到秦始皇三十二年的春天。

趙佗籌辦的工學在通過重重考試之後,正式招收了第一批子弟。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來自南方越地的使者,爲秦國朝堂送來了一個大好消息。

秦將馮無擇率大軍突襲閩越成功,逐閩越王無諸,佔據閩越之地。

馮將軍,又打下了一個越國!

始皇帝在秦宮中收到了這個消息,大笑三聲。

雖然他對馮無擇在信中說自己重病的消息有些不悅。但皇帝還是命人傳告下去,通告全國,以鼓舞人心。

同時顯示他這個皇帝發動百越之戰的正確性。

朕要打的戰爭,就沒有不勝的!

馮府中,今日休沐在家的馮敬也聽到了滿城傳聞的這個大好消息。

“我父大破越人,佔據閩越,乃是大功。”

“來人,去請王賀君子和李於君子前來,再叫來吾弟作陪!”

“爲慶賀吾父大勝,今日打牌!”

第425章 故技重施第759章 梅氏第777章 老卒第755章 全都要第652章 紫服細腰第837章 變法第273章 寢宮夜問第720章 還都第822章 餘孽第776章 雨季第192章 樑崩第46章 北上第67章 燕人第321章 睢水罵戰第605章 戰爭斬獲第610章 分配地盤第351章 東征僞王第283章 蝴蝶效應第493章 趙佗加冠第289章 墨守第169章 戰績第332章 另立新王第557章 屁股轉換第718章 三十年第55章 屯長第295章 堅壁自守第759章 梅氏第364章 進退兩難第9章 你跟我來第752章 項不更第109章 隗狀 姚賈 尉繚第230章 橘子第134章 東行第640章 朕欲長生第461章 甄城絕境第271章 奏捷受賞第302章 齊楚兵勢第420章 張良覺醒第689章 遷令第636章 侯生末路第604章 單于授首第213章 插嘴第261章 泗水大戰第55章 屯長第112章 定策第347章 楚王出降第523章 少府良策第78章 公輸第413章 趙佗伐代第95章 趙高第428章 贈送陳餘第460章 抄他後路第235章 草木皆兵第814章 賞不逾時第420章 張良覺醒第775章 自強第837章 變法第811章 口音第276章 公主贏了第172章 立威第621章 復徵西南第357章 景同妙計第636章 侯生末路第538章 月氏使者第28章 落戶第441章 李信徵遼第416章 族弟趙說第325章 隘路七壘第467章 死即五鼎烹第30章 生當封侯,死當廟食第524章 全面戰爭第260章 背水爲陣第549章 貴霜翕侯第370章 僞王何在第355章 投桃報李第483章 秦始皇帝第10章 我願意第781章 剋制第186章 死戰到底第158章 魏將第482章 帝號紛紛第183章 魏咎第841章 制度第696章 外孫第588章 玩弄大將第519章 項氏謀劃第491章 公子胡亥第192章 樑崩第544章 後繼有人第802章 勸諫第388章 獻捷咸陽第617章 朕全都要第281章 章邯之名第257章 公主憂第690章 召子第167章 地勢第297章 足球運動第582章 巧舌如簧第337章 越之醜女第535章 烏氏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