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建議

經過諸卿具體的商議後,武功侯趙佗建言的開設工、農學室的提案正式開始實施。

原本培養文法吏的秦國學室,是由廷尉府操持。

工、農學室,也各有一官署進行具體的負責。

少府掌百工,所以工學的開設由少府趙佗來主持。

其中的工學課本和各項細節的制定,都是趙佗自己一手操辦,樣樣皆順他的心意來。

農學就不一樣了。

此事雖然是趙佗提議的,但具體實施歸治粟內史王戊管。

治粟內史,就是漢時的大司農,聽名字就知道是負責主管農業的最高官署,所以農學之事本不該趙佗來插手。

但實際上沒過多久,治粟內史王戊就親自前來趙佗府上拜訪,向他求問關於興辦農學的問題。

“此事王君可參照下我工學的章程,具體實施就根據農人的情況來決定。”

趙佗直接將工學的制度草稿給了王戊一份,又給他看了看物理課本的初稿。

“君侯竟然連工學的傳授文本都搞出來了!”

王戊大受震撼。

辦學,那要有相關的課本傳授才行。

比如秦國的識字課本,就有廷尉李斯《倉頡篇》,尚書令趙高的《爰歷篇》以及太史胡毋敬的《博學篇》。

像文法學室,其主要教授的內容就直接是秦法秦律。

學室子弟畢業的要求是能熟練的背誦相關秦律,通過考官的問答,順利答辯,才能通過考覈,外放爲基層吏員。

所以要辦工學、農學,那他們就得先將課本弄出來才行。

王戊這邊才把農學的人員組織,大概架構弄出來,至於課本,還在各種農書裡挑選呢。哪知道人家武功侯這邊竟然都直接弄出了初稿,速度何其快也。

特別是當王戊粗略翻了一下課本的內容,立刻就被那一套套的力學、聲學體系震的雙目發直。

他喃喃道:“這《物理》的內容竟如此博大。”

趙佗解釋道:“這書上的東西大多是我從公輸殘卷,以及墨家的《墨經》上摘抄,然後由柱下史、墨者等博學專業人士幫助,所以才能快速整理出來。”

“公輸殘卷……好東西啊!”

王戊舔了舔嘴脣,有些渴望的看着趙佗:“君侯,你之前曾言和農家之人有過接觸,所以纔有了漚肥法和曲轅犁等有利農業的器物方法。現在君侯又建言興農學,不知可有方法教我?”

趙佗一怔,然後啞然失笑。

這個老王啊,居然打的是這個主意。

不過趙佗也不藏私,還真給了王戊一些建議。

農學課本的具體內容。

趙佗建議王戊一方面可以從古代農書裡選擇實際有效的好方法編入。另一方面則可以讓全國各地農官,獻納農業耕種的實用技巧。

同時還可組織一小批人專門研究各項農業技術的原理。

就如同物理裡的聲學、光學之類,只要先將農學技術的原理弄懂了吃透了,就能從其中進行改進和創造。

一番話聽的王戊連連點頭。

在最後,趙佗還送給了王戊一些“小時候從農家那邊聽到的一些想法。”

第一個就是雜交育種。

像用母驢與公馬雜交出騾子一樣,可以嘗試對作物進行雜交育種,使得產量大大提升。

這東西的具體操作,趙佗不是很懂。

但他前世聽過大名鼎鼎的雜交水稻,知道這技術肯定有大用。所以他將概念先拋給王戊,讓他找專業的農人慢慢進行研究。

另一個,則是嫁接技術。

在周朝時期,就有“連理木”一說。

指的就是在大自然中有兩個枝條挨在一起生長,時間長了就連在一起了。

古人發現後,認爲這是大祥瑞,以此來形容男女之間愛情的忠貞不二,永不分離。

趙佗說農家之人從“連理木”現象中發現了將植物進行嫁接的技術,可以提高產量,抗病效果等等。

王戊聽得如癡如醉,武功侯提出的“雜交育種”和“嫁接”的概念,一聽就很厲害。

再聯想到武功侯從不無的放矢,拋出的方法都有大用。

這兩技術如果都實現了,那大秦的農業產量豈不是還能再大大提高。他王戊的政績豈不是大大的好。

“君侯的指點,戊記下了。”

王戊臨走前,對着趙佗深深鞠了一躬,以表謝意。

“王君客氣。”

趙佗笑呵呵的送他離去。

王戊有些話雖然沒明說,但態度表明了他認爲自己承了趙佗一個大大的人情。

人情債,最難還。

日後趙佗有用到王戊的地方,他肯定是責無旁貸。

其實趙佗在此事上,是佔了便宜。

他之所以要提議開設工、農學室,真正的目的是要將其作爲針對軍功爵制度的一塊探路石。

農爲國本。

秦國的商鞅變法,其目的就是要將秦國變成耕戰之國。

《商君書》裡就說的很清楚:“國之所以興者。農戰也。”

國家的一切都以農戰爲先,只要有利於農業生產,其他任何百業都可以往後挪挪。

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法家也是爲了秦國的農和戰而服務。

所以趙佗拿出農、工來當幌子,果然如願的壓制了一切反對派。

上到皇帝,下到衆公卿,誰也不會阻止一個有利農業的建議。

至於百工,雖然原本地位不算高。

但這幾年在趙佗一堆跨時代造物的作用下,被皇帝和衆公卿十分重視,將其提高到農業的地位,是能說得過去的。

作爲趙佗大計劃裡的先驅,只要這第一批工學、農學搞好了,弄出了成效。那麼他後面就可以順勢提出開設更多的學室。

比如醫學,比如軍校,比如……

等到各種學室都被趙佗弄出來。

學室弟子只要通過考覈就能擔任相關專業的官吏,那麼軍功爵的價值定將大大降低,國家發動戰爭的意願也就降低了。

這屬於是用很溫和的手段來爲秦國這輛戰車踩剎車。

所以王戊的農學政績就很關鍵了,趙佗幫他,就是在幫自己。

“慢慢來,兩三年弄一個學室出來,樣樣都辦出彩,這樣就讓人無話可說。”

“我要避免與李斯產生矛盾,他歲數大了,沒必要在這些事情上和他硬碰硬,靠着溫和的手段先熬過這幾年。等他死了,我再大展身手就是了。”

想到此處,趙佗嘴角露出微笑。

他想動軍功爵制度,最大的敵人大概就是李斯。

但趙佗覺得自己不需要和李斯硬碰硬,何必呢。

掐指一算,李斯今年好像六十五了。

他趙佗今年才二十六歲啊。

就算讓李斯再活十年,趙佗照樣有的是時間來改革。

時間,就是趙佗的優勢,足以爲他消滅一切敵人。

“政鬥?”

“不需要的,熬死就好了。這纔是真正的實力碾壓,兵家正道。”

在趙佗的幫助下,有少府的工學章程和課本作爲參照,王戊所操持的農學之事也很快走上了正軌。

這兩個新開設的學室,要在咸陽先搞第一批試點,好看看效果。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就可以推廣到全國去。

就在工、農學室在咸陽開展的如火如荼的時候,隨着時間的流逝,各郡縣徵召的兵員和輸運的糧秣都在快速的往南方邊境聚集。

到了秦始皇三十一年九月,所有的人員和後勤運輸都已佈置到位。

秦國征伐百越之戰,正式打響。

第61章 孤竹第604章 單于授首第42章 訓練第505章 爲了皇帝第769章 一秦敵十越第828章 帝迎第41章 什長第41章 什長第804章 前奏第232章 八山之戰第814章 賞不逾時第760章 羽弟第728章 戰略第381章 楚亡第286章 趙佗將軍第95章 趙高第532章 陳平入幕第426章 蘇角擒王第267章 兄弟第470章 舌戰勸降第304章 田大司馬第643章 五德終始第368章 將勇者勝第403章 橫陽君死第40章 巡營第417章 刺殺趙佗第299章 這不是歷史第221章 選擇第826章 反擊第834章 帝崩第452章 古之軍禮第722章 徵越第208章 李信伐楚第753章 反目第8章 李信第708章 反對第350章 楚王啓第622章 請兄歸去第84章 破城第732章 喜訊第18章 咸陽第319章 項渠之謀第11章 此乃肉也第703章 懷孕第817章 刺佗(下)第5章 刎頸第37章 與子同袍第621章 復徵西南第330章 戰後賞罰第276章 公主贏了第421章 代城險固第743章 南下第10章 我願意第354章 宿命之敵第390章 大王愛我第200章 左庶長第578章 狼王上鉤第553章 沉沒成本第797章 君恙第500章 少府趙佗第545章 通敵叛國第110章 齊楚何先第97章 爵制第718章 三十年第64章 宋意第394章 趙佗推磨第388章 獻捷咸陽第162章 戰後第822章 餘孽第68章 善後第73章 迴應第321章 睢水罵戰第346章 計毀趙佗第528章 皇帝交心第758章 賜子爵第623章 老父與子第781章 剋制第844章 事變第35章 袍澤第468章 烹了酈生第63章 孤信第646章 胡亥之親第426章 蘇角擒王第608章 冒頓盡孝第225章 奇兵第514章 紙的缺陷第79章 墨者第191章 劉季背主第290章 時代變了第576章 漁翁頭曼第170章 雜牌軍第66章 廝殺第656章 齊地八神第492章 入宮相見第398章 二世人選第150章 計功第557章 屁股轉換第423章 代王北走第81章 質疑第416章 族弟趙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