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近親

“哈哈哈,我趙佗有女兒了!”

武功侯府中,趙佗興奮的小聲說着,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牀榻。

那個被襁褓包裹,安靜的躺在妻子身側的小小嬰兒,讓趙佗整顆心都暖化了。

趙佗兩世爲人,又已經有了長子趙徹,對於這個二胎孩子的出生,本該穩重。

但趙徹出生的時候,趙佗身在北地,正要指揮軍隊發動北伐之戰,並沒有親眼見到,自然是沒有什麼感覺。

這是他第一次守在家中,等候着自家的孩子出生,心態是完全不一樣的,更別說這是他最爲喜歡的女兒。

從此兒女雙全,真是喜哉樂哉。

“辛苦你了,嫚嫚。”

趙佗上前,握着妻子的手,輕柔開口。

嬴陰嫚臉色有些蒼白,盡顯產後的虛弱。

好在是二胎,狀態要比初產婦好得多,她臉上露出淺淺的笑:“沒想到你還真喜歡女兒。”

趙佗嘿嘿笑道:“那是自然,我之前就說過,我趙佗若有女,當視爲掌上明珠,萬分疼愛。”

“掌上明珠?”

嬴陰嫚咀嚼着這四個字,眼睛很明亮。

待到乳母將睡着的女兒抱走後。

她將頭靠在趙佗肩膀上,輕聲道:“生徹兒的時候,你沒在我身邊,我很害怕。這一次就好多了。”

趙佗想象着當時的場面,心中越發感動,他伸手輕輕撫摸着妻子的臉頰:“以後我都會在你身邊。”

兩人相互依靠,心中各自溫暖。

半晌後,嬴陰嫚突然笑了。

她望向趙佗:“真是奇妙,去年懷上孩子的時候,嫂子說如果兩家生下來各是一兒一女,那就是天作之合,或許可以親上加親,以全天意。沒想到這最後生下來,還真是一兒一女啊。”

趙佗神色立刻陰沉下來。

太子妃李氏在六日前剛生下了一個孩子。

男孩。

重十一斤五兩(秦斤)。

這體重在秦代都算是個胖小子了。

當時這消息在咸陽公卿中還引起了一陣波瀾,讓無數人側目。

始皇帝大爲欣喜,親自前往太子府中看望了一陣,足見他對這個孩子的重視。

就連趙佗也爲之高興。

扶蘇有了兒子,代表秦國的皇權交替更加穩定。

對一個國家來說,有明確的繼承人選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但現在,聽到妻子的話,他有些高興不起來。

嬴陰嫚見到趙佗臉色不好看,皺了皺鼻子,說道:“上次說到這事情,你當場就不高興,說什麼不同意這門婚事。具體爲什麼不行,你又不說,我看這就是真正的天作之合,爲什麼就不行呢?”

趙佗嘴角微微抽搐。

爲什麼不行?

先不說他不願意包辦婚姻,就算真的要包辦,那也不能選扶蘇的兒子。

這可是近親啊!

近親結婚,生下的孩子有可能是個弱智,或是得什麼古怪的遺傳病。

這種風險,趙佗怎麼可能讓自己的女兒去承擔。

他看嬴陰嫚的模樣,估摸着她對這件事有些心動。

古人講究“同姓不婚,其生不蕃”,對近親結婚生子會出現問題,應該有些認識。

但只侷限於同姓同宗的堂親,對於表親上就沒什麼講究了。

表兄妹結婚,在古代就是常有的事情。

哪怕到了兩千年後,一些地方還有“姑家女,順手取;舅家要,隔河叫”之類的民間諺語。

其實在明清時代,官府就意識到表親婚的不妥,並出臺了相關律法禁止表親結婚,但實際上這樣的事情照樣層出不窮,基本沒人守法。

後世有人統計過《清人年譜》中記載的957對夫妻,其中屬於表親結婚的就佔了102對,可見表親婚之盛行難禁。

別的不說,光是某名著裡的賈寶玉和林黛玉,那可就是妥妥的姑表兄妹,照樣一堆人追捧。

就算將女主換成薛寶釵,那她和賈寶玉同樣是姨表姐弟啊。整本名著講的都是近親結婚,可見表親結婚的浪潮何其兇猛。兩千年後的清朝是這樣,更別說這是在古老的秦漢,一個連親外甥女都可以嫁給親舅舅的大時代。

扶蘇之子如果想娶趙佗之女,在法律和道德層面上,那是完全沒問題的。

趙佗嘆了一口氣。

妻子剛生孩子,他本來是不想在此事多說的,但看嬴陰嫚的模樣,他要是不解釋清楚,恐怕會讓她一直悶在心頭,搞出什麼產後抑鬱之類的就不好了。

“既如此,那我就和你說說吧。”

趙佗深吸口氣,開始向嬴陰嫚科普生物遺傳學上的知識。

……

長公主二胎生下女兒的事情,也在咸陽的公卿中流傳。

此事關係到大秦重臣武功侯,自然會有許多人專門關注,好趁機送禮祝賀,以拉近和武功侯的關係。

廷尉李斯,就是其中一個關注之人。

李府中,他拍着大腿興奮道:“好啊!姝兒生子與長公主誕女,前後只差六天。六者,大秦之吉數也,此莫非正是天命所作乎!”

眼見自家父親格外高興。

李於皺眉道:“可是父親,我覺得此事沒多大必要啊。太子如今地位穩固,只要不出意外,他必將登上皇位,我那小外甥就是新的太子,日後少不了成爲三世皇帝。沒必要這麼早就將其婚姻定下。”

李斯瞪了他一眼,說道:“你懂個什麼。太子之位看上去穩固,不代表我李斯的外孫就一定地位穩固。太子是國之儲君,日後將登上帝位,自然會有許多妃嬪妻妾,少不了生育其他皇子。”

“秦國雖是按照宗法,行嫡長子繼承製度,然制度歸制度,一切都要看皇帝的意思。自古以來,行宗法制度的國家何其多也,照樣有許多君王行廢長立幼的事情。”

“古有晉獻公、齊桓公,近有趙武靈王、趙悼襄王,所以你就能保證日後太子登基,不會寵愛其他美人,愛其所生幼子,生出廢長立幼的心思?”

李於嚥了口唾沫。

他這老父說得有道理啊。

廢長立幼,這樣的事情從古至今不知道發生過多少次。

比如那趙悼襄王廢長子趙嘉,立趙遷爲儲君的事情這才二三十年啊。

這麼近的時間,李斯自然是記得清清楚楚,前車之鑑,他有這樣的憂慮也是很正常的。

李於舔了舔嘴脣,說道:“不是還有父親嗎?父親是秦國重臣,就算太子日後登基,看在父親的面上,恐怕也不敢做這種事情吧。”

李斯冷笑起來:“那我死了之後呢?”

李於一下就愣住了,一股冷意爬遍全身。

是啊。

李斯都已經六十多歲了,太子才二十五歲,始皇帝也只有四十幾歲。

所以很可能等到李斯死了,太子都還沒登基,到了那時候,誰又能庇護他李氏的皇子呢?

李斯恨鐵不成鋼的看着自己的兒子,低語道:“你那兄長已經是沒了前程,如今又去搞什麼修仙,不能再指望了。你也是個沒什麼本事的人,將來若是太子登基,生出廢長立幼的心思,我那時不在了,你可能保我李氏所生的皇子?”

李於嘴角抽了抽,他低頭道:“父親說的是,未雨綢繆方是老成之法,我那小外甥,確實有和武功侯之女聯姻的必要。”

李斯頷首道:“是啊,武功侯功勳卓絕,不僅得當今皇帝看重,就連太子也對其頗爲倚重。將來太子登基,他必定是國之重臣。若能瞅準現在這個好機會,讓吾外孫與他的嫡女聯姻,縱使將來我去了,有武功侯爲吾李氏的皇子保駕,也絕不會生出意外來。”

“我李斯的外孫,就是他趙佗的女婿,將來必定能成爲三世皇帝,呵呵呵……”

李斯笑了起來。

他歲數已經大了,眼看在朝堂上,他是爭不過武功侯的。

自己的兒子,也是個不成器的玩意兒。

那就退而求其次吧,將希望放到第三代人身上。

我李氏一代、二代都不如你趙佗,那就看來第三代。

皇長孫可是流着一半的李氏血脈,只要能夠順利登基,那他李斯照樣是朝堂的大贏家。

“就這樣決定了,等到下次前往太子府探視孩子,你就將此事再好好與姝兒說一下,讓她去勸太子出面。太子和長公主是親兄妹,他如果開口提起兒女聯姻的事情,想來長公主和武功侯是不會拒絕的。”

說到這裡,李斯嘴角勾了起來,眼中充滿自信。

“而且這件事對他武功侯也是大利,答應這一次的聯姻。不僅我李斯的外孫能夠順利成爲大秦三世皇帝,他武功侯的嫡女日後也將成爲大秦皇后,外孫成爲四世皇帝,此乃雙贏也!”

李於佩服着拱手:“父親智謀深遠,兒佩服無比。再過兩日吾等就可以前往太子府探視,到時候我一定好好勸姝兒行此要事,將此聯姻之事儘快定下。”

“嗯。”

李斯點了點頭,又想到一事,嘆氣道:“還有你那兄長,好幾個月都縮在府中不出來,說是要跟着皇帝修仙,總不出門,這也不是個事情。你去叫他一聲,一起去太子府看看,那也是他的外甥啊。”

第758章 賜子爵第176章 菑縣第716章 近親第434章 燕王落馬第229章 喜報第381章 楚亡第19章 公主第359章 兵進淮陰第670章 項氏抉擇第64章 宋意第714章 火藥第170章 雜牌軍第85章 追擊第265章 劉季娶妻第526章 扶蘇來訪第152章 魏策第777章 老卒第757章 辟穀第520章 六國城第570章 皈依之心第21章 宮殿第646章 胡亥之親第215章 家書第495章 一場博弈第810章 召見第16章 甘羅第108章 戰策第615章 皇帝之慾第22章 鹿鳴第607章 皇帝西巡第789章 大坑第334章 欲效田單第11章 此乃肉也第346章 計毀趙佗第749章 陽謀第581章 烤了酈生第612章 趙佗封侯第464章 田氏兄弟第101章 虎符第616章 拒絕皇帝第158章 魏將第632章 趙佗暴病第538章 月氏使者第335章 右司馬第258章 秦王怒第636章 侯生末路第708章 反對第235章 草木皆兵第452章 古之軍禮第215章 家書第102章 凱旋第110章 齊楚何先第384章 饋書韓信第564章 戰後處置第726章 物理第223章 潁水第474章 重要任務第8章 李信第13章 豎子陰險第522章 新的目標第633章 鳥盡弓藏第210章 對手第640章 朕欲長生第601章 守火待狼第196章 驕心第194章 投壺第201章 尉繚第272章 李斯之怨第193章 魏亡第786章 執戟第558章 胡人得鐙第679章 李兄第192章 樑崩第209章 蒙武第33章 購物第456章 濫竽充數第24章 荊軻刺秦第409章 李斯善意第175章 名利第287章 兵臨楚地第105章 中車府令第814章 賞不逾時第633章 鳥盡弓藏第37章 與子同袍第695章 熊心第385章 幽靈徘徊第622章 請兄歸去第94章 臂膀第375章 越王無友第191章 劉季背主第172章 立威第423章 代王北走第791章 反釣第494章 反對婚事第619章 李由數奇第477章 終結亂世第780章 搏象第720章 還都第760章 羽弟第198章 李戶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