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半渡而擊

第591章 半渡而擊

“秦軍騎兵的數量不多,大概萬人左右。他們這一次是以騎兵快速突入營中,到處製造混亂,使我不能組織部衆反擊。”

“這時候跟在後面的秦軍步卒抵達,對我們進行殺戮,戰鬥就這樣失敗了,從頭到尾,我們都沒有反擊的能力,只能倉皇逃跑。這一切,都要怪馬犁鞮那個賤種!”

伊韓邪聲音低沉,將當時的情況向衆人說了一遍。

除了最後“長了個心眼,提前易裝逃命”的情節帶有演繹成分外,其餘全部屬於真實,故而勾起他的情感,心中的憤怒情緒甚至傳染到其他貴人身上。

“都是馬犁鞮這賤種誤事,還敢誣陷和詆譭右大將,不可饒恕!”

烏鹿虛怒斥出聲。

呼延蔦等貴族也都贊同應和。

頭曼單于眯着眼,他仔細分析過伊韓邪的話,並沒有從中看出問題。

一切邏輯都說得通,更有那幾個被割了耳朵的匈奴人作證,足以證明右大將是沒有問題的。

“對馬犁鞮處以羣馬踐踏之刑。”

頭曼單于定下了處決的刑罰,然後便不再管這事,心思重新放到秦軍身上。

他感到了極大的威脅,秦人撕毀交易協定,夜渡大河,襲擊了右大將,並且還派使者寄信給他。這是要激怒他嗎?

趙佗如今已經進入兩條河水環繞的“套中區域”,秦軍接下來是不是要渡過北河,攻打陰山一帶?

如果秦軍北上,他又該何去何從?

情況和原本計劃的不一樣,頭曼單于憂慮於未來該怎麼辦。

“大單于,秦軍來勢洶洶,我們不如北撤到陰山北面去,將這裡留給他們。冬天即將來臨,秦人不適宜塞外的氣候,他們在草原上絕對待不了多久,寒冬會收拾他們的!”

呼延蔦咬牙切齒,提出了當初頭曼單于所說的,利用寒冬對抗秦軍的策略。

帳中諸多匈奴貴人頓時臉色變換。

像烏鹿虛等早已失去了部族,只留下青壯騎兵的貴人對此不置可否。

但原本放牧於陰山下,在此地佔有廣大草場,有大量牛馬牲畜和許多族人的匈奴貴人立刻站出來,表達了反對意見。

“不行!寒冬來臨,傷害的不僅是秦人,更是我們匈奴人!如果這時候離開,遷徙往更寒冷的北方,我們的牲畜會大量的死亡,族人也會死掉很多,不用秦軍動手,我們自己就先損失了一半。”

“而且你們憑什麼認定秦人扛不住草原的寒冬,你們別忘了,這裡曾經被趙國佔據,趙人還在此處修建高闕要塞,築造長城。一旦我們退去,秦軍佔據這片草原,重修長城,到了那時候,我們還能回來嗎?”

說話的是匈奴右谷蠡王須卜當。

他的部族實力不如王庭和左谷蠡王,在兩方爭鬥時,他保持中立,默不作聲,只關心自己部族的利益。

現在一聽呼延蔦說要不戰而撤,將草原讓給秦人,立刻出聲阻止。

人的選擇,往往以利益來衡量。

像烏鹿虛等人手下只剩青壯騎兵,沒有牲畜和老弱,相當於光腳的人沒有牽掛,怎麼做都行。但他須卜當還有好些族人和牲畜要考慮,自然不可能同意這個計劃。

聽到須卜當開口,其他放牧在陰山下的匈奴貴人羣起響應,反對的呼聲很大。

頭曼單于臉色陰冷。

呼延蔦說的北撤戰術是他當初所想,但卻是此一時彼一時,之前的設想是秦軍退到賀蘭,然後派人來交易的時候他們再突襲秦軍。

那時候如果秦軍想要反擊,又要再從賀蘭跑過來,時間一來一回就已經進入寒冬。

他們匈奴人佔據主動權,一個後撤就能讓秦軍的兇猛攻勢落個空,然後被寒冬侵蝕,最終盡數折損於此。

但現在的情況卻是秦人早有準備,他們藉着偷襲渡河北上,打了匈奴人一個措手不及。

現在還是九月下旬,離真正的寒冬降臨還有一兩個月的時間,如果他們現在退走,秦人佔據草原後,有充足的時間可以準備,結果可能和想象的大不相同。

而且計劃歸計劃,真的要北撤,借用寒冬來拖死秦軍,頭曼單于還是下不了決心。

這陰山草原乃是天賜之地,水草豐茂,氣候宜人,是遊牧民族最理想的牧場,如今一仗不打就將這片土地拱手讓給秦人,他怎麼能夠甘心啊。

更別說右谷蠡王等大批匈奴貴人已經態度堅決的表示反對,頭曼單于數了一下,這些人佔據了匈奴一半的戰鬥力,一旦他選擇北撤,這些人利益受損下,還會不會支持他都是兩說了。

不能給狼羣帶來好處和利益的頭狼,是不會受到認可的。

在各種因素下,頭曼單于將北撤的念頭暫時擯棄,只是如何對付秦軍,又成了一個新的問題,他讓諸部貴人想一想接下來的應對方法。

有人建議利用騎兵優勢先行殲滅秦軍騎兵,然後用類似“放風箏”的戰術殲滅秦軍步兵。

還有人則說秦軍堅甲利刃,難以正面撼動,但秦人長途遠征,補給線拉得很長。

他們可以利用騎兵的機動優勢,避開秦軍鋒芒,繞過秦軍主力,前往他們的後方斷絕秦軍糧道,失去了糧食補給的秦人就會不戰而潰。

種種策略被各部貴人提了出來。

受到頭曼單于邀請,來參加議事的蘇迦莎和牙骨達兩個月氏人,聽着匈奴人提出的各種戰術,相互對視一眼,眼中有些嘲弄,又有些無奈。

嚴格來說,匈奴人提出的這些策略都不錯,和月氏人之前對付秦軍的戰術差不多,畢竟草原之民對付塞內的軍隊,也就那幾種策略。

只是策略雖好,月氏卻用自身的慘敗來證明了秦人的後勤糧道,並不是那麼好斷的。

可怕的車陣和強弓勁弩,足以讓所有認爲秦人糧隊好啃的草原狼崩掉牙齒。

就在衆匈奴貴人各抒己見,提出對付秦軍的方法時。

右大將伊韓邪開口了。

“大單于,我有一條計謀,可以對付秦軍!”

他是匈奴出名的勇武漢子,此刻一開口,音量就很大,頓時壓住了所有人的聲音。

“伊韓邪,你有什麼計謀,說來聽聽。”

烏鹿虛叫道。

因爲右大將和秦人交戰過的緣故,衆人對他多有關注,此刻全都將目光落到了他的身上。

頭曼單于微微點頭,示意伊韓邪開口。

伊韓邪做了個深呼吸,然後沉聲道:“利用北河。”

“秦軍雖然渡過了大河,但往北還有北河之水橫亙於前方,他們想要攻打我們,必定要渡過北河才行。”

“咱們可以先將軍隊隱藏起來,派遣騎兵巡視河岸,發現秦軍渡河的時候,先不要攻擊,等他們渡河渡到一半,一部分人上岸,另一部分人還在渡河的時候,咱們就發動攻勢,一口啃下他們!”

“這時候的秦軍上岸的人數不多,還未來得及列好陣型,必定混亂不堪,咱們一發動進攻,他們就擋不住,不是被我們殲殺,就是被趕進河裡。河中的秦軍和對岸的秦軍來援不及,只能眼睜睜的看着他們的人被我們殺死。”

“這樣的事情,只要多來上幾次,咱們不僅能多殺秦人,還能嚇得他們膽寒,讓那趙佗不敢再做渡河之舉!等到寒冬降臨,他們既打不過我們,又不能承受嚴寒,恐怕就只能灰溜溜的撤回去了。大單于,你覺得怎麼樣?”

伊韓邪一口氣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聽得衆多匈奴貴人瞠目結舌。

他們之前駐紮在大河與秦軍對峙,想的都是嚴守河岸,不準秦人渡河過來,哪裡知道還有這種引誘敵人渡河過來一半人,再發動攻擊的打法,這簡直是打開了一個新世界。

頭曼單于細細思索着。

誘使秦人過河,然後依靠北河的河水將敵人分割成兩半,匈奴大軍趁勢突擊,以多擊少,將已經渡河的秦軍殲滅,怎麼想怎麼贏啊!

多來幾次,他完全就能打破秦人的膽子,讓他們再也不敢覬覦草原。

頭曼單于越想越妙,盯着右大將,問道:“伊韓邪,你是怎麼想出這種主意的?”

伊韓邪還未回答,一旁的呼延蔦便叫道:“我知道了,這就是那些燕人說的半渡而擊對不對!”

“之前那個鞠太傅和老燕王在我們這裡的時候,我聽他們說話,就講什麼等敵人過河過到一半,然後打他們,這就叫半渡而擊,據說是個孫子寫的。右大將,你莫非也是個孫子?”

伊韓邪怔了怔,想到呼延蔦提到的鞠太傅和老燕王。

那兩人一心爲了復國,和匈奴的許多貴族多有交往,還研究過怎麼讓匈奴人南下攻打冠帶之民,曾和他有過幾次交談。

如今受呼延蔦一提醒,伊韓邪也覺得這兩人是個更好的背鍋人選,比他原來的理由自然多了。

他忙點頭道:“左骨都侯說的是,之前我就聽那兩個燕人說過類似的話。後來在大河被秦人偷襲,我逃命回來的路上,想着怎麼才能打敗秦人,就想到他們說的這個半渡而擊上面,如果咱們用這個方法,一定能好好收拾秦人。”

聽到呼延蔦和伊韓邪這麼一說,頭曼單于和諸多匈奴貴人都跟着點頭,想到了曾經投靠他們的鞠太傅和老燕王,對右大將的獻策不再懷疑。

“可惜老燕王和鞠太傅都落到了秦人手中,要是他們還在,我一定不會中秦人的奸計,可惜啊可惜!”

頭曼單于扼腕嘆息,想到了老燕王的好。

呼延蔦也跟着嘆道:“是啊,那老燕王和鞠太傅懂好多事情,只可惜被秦人算計了。”

伊韓邪眼見衆貴人釋然,沒有人懷疑到他的心上,不由鬆了口氣,想到計劃即將成功,有些高興起來。

不過很快,他就感覺到了一道特殊的目光正注視着他。

伊韓邪微微側首,便看到那個月氏貴女蘇迦莎正似笑非笑的盯着他。

伊韓邪莫名打了個寒顫,有一種自己被對方看穿的樣子。

“此事毫無破綻,不可能被看出來的。”

伊韓邪心中自我安慰,對着蘇迦莎擠出一抹笑。

而這時,頭曼單于的目光也望向了蘇迦莎,問道:“貴女手下的月氏勇士曾和秦人交戰,有和秦人戰鬥的經驗,你們覺得用這個半渡而擊的戰術來對付秦人怎麼樣?是否能夠成功,打敗這些秦人?”

蘇迦莎略一思索,便道:“我看這確實是一個好策略,如果大單于用半渡而擊對付秦人,一定能讓他們有來無回!”

見到蘇迦莎認同,以及諸多匈奴貴人紛紛贊成。

頭曼單于再無遲疑,心中一盤算,便生出滿當當的自信來。

“我有匈奴勇士八萬餘騎,以及兩萬月氏騎,兩者加在一起,我就有十萬騎兵!”

“秦人的騎兵不過一萬,步卒就給他算一個七八萬人吧,那也就最多九萬人。”

“十萬對九萬,草原上騎兵打步兵,再加上一個半渡而擊,以多打少。”

“本單于,贏定了!”

《孫子兵法·行軍篇》:客絕水而來,勿迎之於水內,令半濟而擊之,利。

感謝書友151205203629618的打賞,以及各位書友的投票支持,謝謝!

(本章完)

第598章 踏碎秦營第393章 扶蘇覺醒第28章 落戶第527章 北方變故第268章 咸陽之惑第276章 公主贏了第465章 簞食壺漿第113章 楚戚第69章 高漸離第627章 始作俑者第407章 無敵司馬第118章 救世之法第147章 亡命第2章 秦舞陽第497章 諸姬通婚第305章 久仰大名第750章 內鬥第731章 將歿第373章 趙佗渡江第204章 劉季自刎第159章 美男子第95章 趙高第624章 始皇亂政第655章 急不可耐第479章 平一宇內第209章 蒙武第710章 朝鮮第71章 不更第163章 軍令第529章 騎兵至寶第380章 見熊啓第574章 叛秦者死第441章 李信徵遼第708章 反對第77章 散鬱第418章 趙佗已死第298章 李由練兵第367章 城濮兵術第28章 落戶第650章 帝國危機第389章 秦宮賜爵第270章 驚聞大勝第742章 從軍第109章 隗狀 姚賈 尉繚第602章 包抄頭曼第395章 獻面於王第674章 囚禁項籍第125章 劍履上殿第474章 重要任務第201章 尉繚第403章 橫陽君死第173章 勵士第106章 兄妹第149章 張耳第253章 京觀第525章 禍水北引第289章 墨守第257章 公主憂第56章 攻心第73章 迴應第175章 名利第646章 胡亥之親第115章 賦稅第577章 計劃開始第646章 胡亥之親第689章 遷令第696章 外孫第13章 豎子陰險第8章 李信第659章 尋仙夢斷第417章 刺殺趙佗第36章 豈曰無衣第339章 大司命第422章 以強凌弱第261章 泗水大戰第551章 大風弩陣第106章 兄妹第390章 大王愛我第811章 口音第109章 隗狀 姚賈 尉繚第725章 工農第144章 各懷心思第345章 不穀欲降第587章 二襲胡營第733章 噩耗第60章 鄉邑第58章 義兵論第464章 田氏兄弟第830章 名與器第843章 權力第225章 奇兵第669章 皇帝生死第809章 斬首第143章 喇叭戰術第514章 紙的缺陷第338章 兵臨楚都第836章 革弊第316章 四方之謀第578章 狼王上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