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勿吃獨食

“不穀的壽春,被秦軍攻破了?”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楚王負芻發出一聲尖叫,將懷中的兩個美人猛地往地上一推,從榻上蹦了起來。

因爲動作太過劇烈,甚至撕裂了屁股上剛癒合不久的傷口,殷紅的血順着楚王的大腿流下。

但楚王負芻卻絲毫顧不得這樣,他瞪着雙眼,面容猙獰。

“左徒?左徒呢!”

不一會兒,左徒孫常就急匆匆的走入楚王宮殿。

“不穀有雄城一座,精兵數萬,城外的趙佗秦軍不過兩三萬人,他憑什麼能攻破不穀的壽春?”

“這是假消息吧!”

楚王負芻雙眼通紅,死死盯着眼前的左徒,希望得到一個能讓他安心的回答。

他清楚的知道,獨食滅楚功勞,看上去利益極大,卻不是一件好事。

“如此行爲,諸軍將帥誰能心甘?上將軍又將如何看待吾等?”

屆時大軍到了壽春,衆將都知道趙佗本有滅國虜王的能力,卻一直按捺着等待大家來分。

反而是委任那些投降的楚國貴族,來處理壽春城中的種種混亂之事,讓這些投降者去安撫民衆,圍剿反抗者。

“且外郭雖陷,但秦軍畢竟兵少,壽春城中定有忠義之士。只要秦軍在城中施以暴虐,激起楚民反抗,則大王遣將軍率師出宮,以襲秦人,未必不可趁勢將其驅逐出壽春。”

這樣一來,壽春城中無數楚人,全都心中安定下來,沒有了反抗之意。

嘴裡雖然罵着,但這位大王的眼中卻充滿絕望。

看着諸將期盼的目光,感受着他們激動的心情,趙佗只是淡淡笑着。

這就導致那些原本忠心楚國,準備煽動民衆起事驅逐秦軍的楚國義士一下就顯得很尷尬了。

大王總算醒悟了,如此做法方是個合格的君主。

“那趙佗竟如此卑鄙,以謠言惑我楚民,破我城池,真是無恥啊!“

帳中諸將跟着嘆氣。

“不過時機未到,爾等如今只需管理好城中事務,勿讓生亂,便是大功一件。”

“假的!魚腹安能出帛書,定是城中有通秦者僞造,欲惑我楚人之心!”

……

楚軍大舉潰敗,一部分當場向秦軍投降,另一部分不願投降的士卒則在楚將葉柏的收攏下退守楚王宮城。

他知道大王想聽什麼話。

帳中氣氛頓時一凝。

孫常咬咬牙,從頭開始說起:“這幾日城中有謠言流傳,據說有山鬼過壽春,狐鳴言楚亡,更有人從魚腹掏出帛書,上書‘滅楚者佗’一語……”

就連涉間、趙廣、蘇角、鍾離眛、盧綰等人亦是臉露激動。

趙佗緩緩開口,解釋道:“但到此就該收手了,如果我軍在上將軍所率大軍抵達前,就拿下楚宮,擒獲楚王,看似功勳甚大,卻是一軍吃下所有的功勞,此乃獨食也!”

“吾等攻破楚都壽春,控制全城,不僅展現了我軍之能,亦是大功一件,此番功勳加上之前的戰績,諸君拜爵自不會少。”

道理他們也懂,只是滅國大功就在眼前,那巨大的誘惑實在讓人難以忍耐啊。

這些人可都是秦國宿將,背後是各個家族將門啊,屆時趙佗不知會與多少人結下仇怨。

秦軍接下來的舉動,卻出乎這些楚人的意料。

如此言而有信,誰人不服?

面對一個個恨不得儘快覆亡荊楚社稷的楚人貴族,趙佗只是搖了搖頭。

孫常繼續說着:“所以壽春之中民生二心,兵無戰意,再加上秦軍整日在外使人持異器向城頭欺哄,故而當秦軍攻城時,我楚軍無人應戰,城牆雖堅卻被秦軍一舉拿下。還有城中大族豪貴,響應秦人,打開城……”

城外秦軍營帳中,數個身着錦衣高冠的楚國貴人站在帳中,向着主位上的秦國將軍點頭哈腰,滿臉堆笑。

不殺人,不搶劫,甚至都不派軍進入城中。

他很清楚。

趙佗說着,自己都不由搖起頭來。

他之前和蒙氏不睦,又因爲李由的緣故和李斯心生嫌隙。

上將軍王翦,副將楊端和,裨將軍馮無擇、羌瘣……

秦軍何時拿下他的楚王宮,只看那秦將趙佗的心意罷了。

聽到這話,孫常心中暗歎。

秦軍攻破壽春外郭,半日之間便控制了壽春八門,掌握了楚都要害。

看着左徒離去的身影。

“上將軍。”

楚王負芻微微頷首,當今之際,左徒所說確實是唯一的方法。

城中數萬楚人戰戰兢兢,因爲之前的各種神諭謠言流傳,還有秦軍的政策宣傳,讓他們生不出抵抗的心思,個個呆在家中,戰戰兢兢的等待着勝利者的處置。

這般功績,足以震驚天下。

如今若是再因爲滅楚之事,讓衆多秦將對他心生不滿,屆時放眼望去,滿朝皆是敵人,他日後還想不想在秦國混了?

壽春外郭既破,區區一座宮城,又能在秦人手中撐上幾天呢?

孫常一陣安慰,又提議道:“然宮城雖固,糧草雖足,我軍士卒之心卻是不穩。當此之時,大王誠能令宮中王后以下編於士卒之間,分功而作,盡王室所有財貨珍寶散以饗士,則軍心方穩,士卒才能用命啊!”

如今左徒孫常的話,更是將血淋淋的現實擺在了他的面前,在這樣的情況下,楚王負芻只能擡起頭,面對殘酷的未來。

趙佗輕輕一嘆。

小子不懂規矩,只知道吃獨食,連口湯都不給人喝。

“我宮城中尚有多少人!”

“便依左徒之言,發宮中金玉以安軍心,不穀稍後會親自前去撫慰將士。”

到時候還不知道有多少人,會在心中嫉恨和罵他趙佗。

戰爭時期,實行楚人治楚的政策。

楚王負芻打斷孫常的話,他此刻滿臉猙獰。

反而這座城池中,除去少許里閭尚在愛楚人士手裡,正與投降派僵持爭奪外,大部分地區都恢復了平靜和秩序。

楚王負芻咬牙切齒,這時候他倒是清醒過來,一語捅破玄機。

所以與其吃獨食,與衆多將軍結仇,還不如等待大軍到來後,將功勞共分。

只是如今秦軍已經入城,以假話自欺還有用嗎?

壽春外城已經淪陷,他只能坐困王宮了。

日後天下人只要一提到楚國,就會想到滅楚者乃是秦將趙佗這種話。

秦軍讓原本的貴族,去統治原本的平民以及投降的楚軍士卒。

要知道他趙佗之前在甄城大勝已經是出盡了風頭,如今若是再獨佔滅楚大功,不知要得罪多少人。

“是呀將軍,吾等若是拿下楚宮,那就是此番大戰最顯眼的功勞,大王定會重賞將軍,甚至直接讓將軍封侯也說不定啊!”

“十餘位將軍,數十位校尉,數十萬大軍的功勞盡數被我軍獨佔,嘿嘿……”

固守宮城,以期變故。

就連他們這些跟隨參與滅楚之戰的部將,也將感受到無上的榮耀。

張賀、白榮,西乞孤等人一臉期盼的望着趙佗。

滅國虜王!

而且除去榮耀外,大王也一定會對他們賜予最豐厚的獎賞,升一級爵位定是穩穩當當。

楚人,似乎已接受了被秦軍統治的結果。

“將軍,如今壽春已下,吾等爲何不趁勢攻取楚宮?”

“秦軍雖然拿下城門,但其兵少,將軍葉柏收攏兩廣衛士和其餘士卒萬餘人退守宮城。宮城高固,有河流環繞,且糧草頗多,若是堅守,秦軍短時間是拿不下來的。”

滅國虜王的大功看上去很誘人,但後面潛藏的危險之大,讓趙佗光是想想就感覺後背發麻。

“國之將亡,除了忠義之士外,更多的還是這些帶路黨啊。”

他輕聲道:“滅國虜王,確是滔天大功。只是吾等若做此事,又將置上將軍與諸位將軍於何地呢?”

“負芻不識天命,據宮死守,不過是螳臂當車罷了。待到我秦國大軍到臨時,自會將其一舉覆滅,爾等勿要憂心。”

“爾等向秦之心,吾已知之。”

孫常無奈苦笑,搖頭道:“可那些無知的庶人平民卻信以爲真,哪怕是吾等命人禁絕流言也是無用。且那些人將之前大王城頭祭祀,祈求大司命無果的事情聯繫起來,說是神靈已厭棄荊楚。”

“吾鄭氏也願傾盡所能,助將軍滅楚!“

秦人除了掌握城門等關鍵地方外,沒有再向城中派遣一兵一卒。

眼見那些楚人離開,帳中陪着趙佗接見楚人的諸位將吏,立刻就有人忍耐不住。

“將軍英武絕世,吾靳氏願以私兵一千,助將軍攻破楚宮!“

這些滿是“滅楚熱情”的貴族們,只能失望的離去。

投降的楚國貴族,眼見秦軍竟然沒有趁勢進攻楚宮,竟然一個個的表現比秦人還急。

他們不僅無法煽動楚人,反而會被各貴族派出來的兵卒進行圍剿。

他喃喃着:“滅楚者佗。“

他們不停派人前來請求趙將軍儘快攻打楚王宮,願意爲秦軍先驅,攻滅荊楚。

壽春城沒有出現楚王和左徒等人設想的,秦人施虐,楚人奮起反抗的場景。

秦軍果真講信用啊。

只是,太晚了啊。

黑臀叫起來,雙眼發亮道:“攻破楚宮,擒獲楚王,覆滅楚國社稷,這可是驚世大功啊!我軍士卒早已摩拳擦掌,只要將軍下令,都不需要這些楚人幫助,定能一戰拿下楚宮,將那楚王抓出來,狠狠捅他屁股!”

秦軍兵臨城下,連他這個大王都想着祈求神靈相助,那些無知的賤民聽信鬼神之語,想來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趙佗拒絕了他們的提議。

諸將臉上露出尷尬的笑容。

楚王負芻攏在袖中的雙手不停的顫抖着。

在這樣的境況下,城中那高聳巍峨,還插着赤色鳳旗的楚王宮城,就顯得更加突兀了。

趙佗很冷靜。

“白氏願出兵五百,助將軍破楚王宮城,覆荊楚社稷!“

楚王負芻無言。

從孫常的話來看,秦軍輕易拿下壽春城牆,恐怕數萬楚軍有大半都會向秦人投降。

殺死那個稟報軍情的親信後,他就已經從溫柔鄉中驚醒。

楚王負芻又忍不住想起左徒剛纔所說的魚腹帛書之語。

孫常閉上眼,腦海裡想起過來時,看到的那個被楚王衛兵拖下去斬首的王之親信。

這般懂規矩,知道將功勞共享的同僚,誰人不喜?

如此一來,他趙佗既有功勞,又與衆人交好,皆大歡喜,豈不美哉?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啊。”

“而且,這不是結束。”

趙佗低語着,目光望向東方。

第568章 蘇迦莎第668章 力士揮椎擲祖龍第561章 馬踏賀蘭第821章 喝藥第203章 娶妻第299章 這不是歷史第409章 李斯善意第217章 淮陽第810章 召見第54章 升爵第144章 各懷心思第41章 什長第101章 虎符第92章 上架感言第47章 踵軍第800章 說媒第69章 高漸離第321章 睢水罵戰第262章 衝陣奪旗第86章 教導第149章 張耳第302章 齊楚兵勢第510章 趙佗獻紙第99章 忠信之士第539章 虛虛實實第694章 李氏第789章 大坑第169章 戰績第486章 風波將起第429章 又殺一王第141章 小黃第231章 雲中君第98章 李將軍,可比武安君第759章 梅氏第2章 秦舞陽第490章 改變皇帝第513章 不給儒家第702章 秦數第504章 黑龍幣第159章 美男子第354章 宿命之敵第330章 戰後賞罰第281章 章邯之名第276章 公主贏了第636章 侯生末路第488章 舌戰羣儒第46章 北上第71章 不更第656章 齊地八神第391章 齊代何先第743章 南下第490章 改變皇帝第112章 定策第814章 賞不逾時第264章 劉呂聯姻第562章 戰局已定第644章 博浪沙第440章 攘夷之功第144章 各懷心思第490章 改變皇帝第715章 科技第27章 贖罪第438章 吾會出手第252章 符離第809章 斬首第16章 甘羅第163章 軍令第402章 齊使田衝第619章 李由數奇第505章 爲了皇帝第388章 獻捷咸陽第153章 突襲戶牖第298章 李由練兵第205章 楚動第615章 皇帝之慾第127章 範義第672章 叛亂之火第313章 笑那秦將無謀第2章 秦舞陽第22章 鹿鳴第113章 楚戚第582章 巧舌如簧第494章 反對婚事第100章 天兵第521章 百越難徵第470章 舌戰勸降第378章 月圓之夜第447章 佗乃君子第99章 忠信之士第403章 橫陽君死第175章 名利第216章 斧鉞第517章 印刷配紙第791章 反釣第435章 不留活口第321章 睢水罵戰第658章 異獸真身第640章 朕欲長生第482章 帝號紛紛第191章 劉季背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