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懸羊擊鼓

焚舟破釜,一往無前!

此種戰法並非項渠所創,在吳孫子所留兵法中早有記載。

且在實際軍爭中,亦有名將用之。

如昔日秦穆公爲報崤山之敗,遣大將孟明視征伐晉國。

孟明視便濟河焚舟,自斷退路,最終秦軍奮勇直前,大敗晉軍,一雪前恥。

數十年前,秦國武安君白起攻楚,也是採用這種戰法。

秦人孤軍深入楚境,白起下令,一路所過拆除橋樑,燒燬船隻,自斷歸路,以此表示決一死戰的決心。

最終白起率領秦軍,長驅直入,攻拔楚之鄢郢,立下驚世功勳。

如今,楚將項渠率軍過河後,也是命人焚燬船隻,表示楚軍沒有後退之路,唯有擊破前方的秦軍取得勝利方能求生,以此激發士卒的勇銳敢戰之氣。

現實也如項渠所料,在這般戰術激勵下,兩萬楚軍個個熱血上頭,嗷嗷大叫着撲向十里外的秦軍營寨。

他們是來自西北相邑方向的援軍。

“將軍高見!”

駐守在此處的五千秦軍就是他們所面對的第一個敵人,楚軍將其擊破後,便可趁勝進擊,直取竹邑。

景同讚了一聲,項渠所說合情合理。

景同尷尬道:“項將軍,這營寨裡的秦軍數量可能只有數百人左右,在我軍開始渡河發動攻擊的時候,他們就棄營逃走。所以此營……”

“傳下去,就說秦人知我軍渡河,心神皆顫,故而棄營逃走。此乃我楚軍兵威,不戰而迫秦人夜逃也!”

秦軍呢?

斥候不是說附近還有秦軍騎兵巡邏,秦營中還有鼓聲奏響嗎?怎麼如今竟然落入這相邑楚軍的手中。

三萬楚軍沒了退路,只有向前拼死戰鬥。

楚軍士卒一邊在營中生火做飯吃着朝食,一邊頻頻張望河中船隻。

再加上數百騎兵在外圍巡視,擋住楚軍斥候接近,讓楚人無法探明究竟。

“子同?你竟然攻破了秦營?”

項渠眼睛微眯。

只是,當這三萬滿懷戰意的楚國大軍,兵鋒抵達竹邑時。

說到此處,蔡武哈哈大笑起來:“不過那秦將可真是狡猾啊。竟然在營中將羊吊起來,羊蹄之下便是戰鼓,那被吊起來的羊兩隻前蹄亂動,則鼓聲不絕,這招數還差點騙到末將。”

不僅是項渠。

秦軍棄此處空營逃走,證明秦人怕了他們。

把秦軍趕出楚地!

然而當楚軍士卒滿懷怒氣和戰意,抵達十里外的秦軍營寨時,眼前的一幕,卻讓他們所有人都愣住了。

景同點頭道:“然也,按之前的情報,這裡應該有五千人駐守,想來是秦軍夜遁,只留數百人看守營寨,以恐嚇我軍。”

“末將蔡武,見過項將軍,見過景將軍。”

就在這種情況下,秦軍竟然跑了?

狀態層層疊加下,楚軍兵卒的士氣再次變得高昂起來,休憩之後,他們再次鼓起一股勁,沿着睢水向着西邊的竹邑衝去。

片刻後,他笑起來。

“我軍此番與秦人決戰,不勝不休!”

哪知道作爲殺手鐗的項渠,興沖沖的率兵趕到,卻發現這座營寨已經被負責佯攻的景同給拿了下來,這種結果怎不讓他吃驚。

莫非這蔡武是當世名將,五千楚軍大破趙佗兩萬人?

“怎知到了此地,就看到此處的數百秦軍騎兵向北奔逃。秦營卻像是無人守備,末將便大膽揮軍攻下,發現營中果然是空無一人。”

可惡,可恨,可恥!

對項渠來說,這種感覺就像是他鼓足了氣力,對着身前的敵人擊出全力一拳。然而對方一個側身閃避,就讓他這一擊猛拳打在空處,那種感覺實在難受又憋屈。

太憋屈了。

竹邑城外秦營尚在,還有騎兵在營外巡邏,營中甚至還傳來陣陣擊鼓聲,想來是秦軍在訓練出操。

趙佗,就在那竹邑城外的秦營中。

在楚將蔡武的笑聲中,項渠臉色鐵青一片。

他們要在那裡,一鼓作氣,將趙佗麾下的秦軍殲滅於此!

趙佗,你竟然跑了!

項渠嘴裡擠出一句咒罵,心裡的怒火近乎燃燒到了極點。

虛實結合,好一個空營妙計!

竟將他項渠給騙到了。

此戰,楚軍必勝!

旌旗飄揚,三萬赤甲軍隊在睢水沿岸列隊而行,遠遠望去,就如同一條血色巨蛇在河邊蜿蜒爬行,看上去頗爲滲人。

“我知道了,那趙佗倒是謹慎。他聽聞下相出兵進軍彭城後,便派遣了數千人回援。他又怕我軍渡河攻擊,形成以衆擊寡的局面,故而召回此營寨的五千秦軍,與他合兵在一處,避免被我軍各個擊破。”

“秦軍如此動作,想來是那秦將趙佗聽聞我軍準備合圍,畏懼我軍兵威,連夜遁逃。末將正要派人去告知兩位將軍,怎知兩位將軍就已經率軍趕到,嘿嘿。”

“趙佗……豎子。”

秦軍夜遁,懸羊擊鼓,空營相待。

熱血退去,戰意消減後,三萬士卒開始小聲抱怨起來,整個軍心一下子就散掉了。

得來全不費工夫。

沒有預想中的秦軍據營寨而守,也沒有想象中的攻防大戰,甚至就連原本插在這處秦軍營寨上的黑色秦旗都被取了下來。

“趙佗還留了數百人居於此營中,裝作五千兵馬尚在,威嚇我軍不敢渡河,以此拖延時間。趙佗這豎子,果真是個小狐狸。”

景同不由驚問。

如血般的赤旗高高懸掛,宣告着這座營寨早已歸屬了楚軍所有。

這一幕,被項渠注意到。

別說是他們,就連項渠,此刻也感受到了發自內心的疲憊。

項渠和景同滿臉錯愕。

在重新發表了一番演說後,此處聚集的三萬楚軍士氣再次被項渠激勵。

項渠因勢利導,以此振奮軍心。

此處有船,那他大半夜所行的焚舟渡河之舉豈不就是白做了?

項渠眼中閃過一抹猶豫,不過當被他派往竹邑附近探查的斥候回來稟報時,又讓他下定了決心。

“據本地的楚人說,秦人大軍昨夜就啓程北上了,只留數百人在此看守巡視,做出秦軍尚在的虛假景象。”

蔡武的身後,還有近五千楚軍,正在控制竹邑城池和城外的秦軍營寨。

“累死乃公了,大半夜的起來跑了這麼遠,再也跑不動了。”

秦軍,這次跑不掉了!

“把船給我燒了,釜也給我砸了!”

以此觀之,項渠是不是可以不用帶人繞道,直接從此處渡河就可以了呢?

項渠臉色有些發青,他生氣了。

“你說此處營寨的秦軍,只有數百人?”

那兩萬士卒原本含怒而來準備和秦軍大戰一場,結果落了空一仗沒打,讓他們心中還有些鬱悶。

殺死秦人!

撕碎他們!

所以景同這一部在計劃中只是佯攻,專門牽制此處的五千秦軍,從而掩護項渠從下游過河。

兩次沉舟之舉,激勵士卒之心,讓整整三萬楚軍的戰意和士氣達到了頂點,所有楚人都等着和秦軍決一死戰,拼他個你死我活。

一個四十歲左右的絡腮鬍武將,收到稟報後,帶着一羣赤甲楚兵上前恭迎。

赤旗招展,人人面紅如血。

……

等候他們的,卻並非嚴陣以待的秦軍軍陣。

項渠很有魄力,在衆士卒滿是幽怨的眼神中,再次下令將景同渡河過來的船隻盡數焚燒,然後把大家剛吃完飯所用的釜也全都給砸破,徹底斷絕了楚軍的退路。

他項渠,纔是這番作戰計劃裡的殺招啊。

如今秦軍竟然逃了,仗也打不成了,他們這一夜半日的功夫近乎白費。

項渠精心想出來的合圍計劃,各種調度後達成以衆擊寡的局面,就等着大破趙佗率領的秦軍,爲此他不惜連夜冒着寒風,帶兵遠行十里偷渡睢水。

懸羊擊鼓!

項渠大半夜的帶着兩萬人冒着寒風,繞道十里從下游渡河,結果這營寨裡的秦軍根本沒有防守之意,直接來了一個不戰而逃。

“子同,讓士卒生火造飯,暫且休息吧。”

如今聽聞項將軍說秦軍是怕了自己才連夜逃跑,這些士卒們頓時一個個又高興起來,對於此番作戰取得勝利越發有信心。

不過他很快就恢復了平靜,並且注意到景同話中的重要消息。

後方那些原本鼓着氣,滿腦袋戰意的三萬楚軍,眼見秦人竟然不戰而逃,心中那憋了一上午的氣,頓時就像破了個洞一般全都泄了出去。

他擡頭,發現如今已經是到了正午時分,冬日的太陽高掛於天空上。

只要楚軍在此處渡河,就會遭遇秦軍半渡而擊,哪怕景同有一萬人,在數量上是秦軍的兩倍,也很難成功攻拔營寨。

“秦軍跑了,咱們可以休息一會兒了吧。”

在營寨的轅門前,楚軍副將景同正帶着一羣將吏,滿臉無奈的等候着項渠率領的這支奇兵。

“是啊,這跑了一上午,好餓啊。”

景同的話沒有說下去,因爲很尷尬。

“蔡將軍,秦軍呢?”

楚軍士卒半夜爬起來趕路十里,夜渡睢水,然後又一路奔馳,就靠着那口怒氣和戰意支撐,想要狠狠和秦軍拼一架。

項渠驚訝無比。

嘿嘿,打了勝仗自然是好,要是打了敗仗,咱們好歹還有船可以回去。

當然,最讓他們高興的,還是景同將軍率軍渡河攻下此處營寨後,這睢水東岸就停了許多艘船隻。

“我軍當乘勝追擊,破秦大勝就在今朝!”

楚將蔡武回道:“末將接到項將軍傳令,立刻率兵五千從相邑趕來,正要與兩位將軍在此合圍秦軍。”

項渠嘆了一聲,他心裡難受,想找個地方,一個人待一會兒。

要知道此處營寨的秦軍足有五千,他們沿河而守,佔盡了地理優勢。

秦軍兵少,自然不敢再行分兵,而是合兵一處,避免被楚人以衆擊寡,方爲兵家正道。

兩萬楚軍,上到主將項渠,下到普通兵卒,全都攢着一口氣,準備狠狠發泄在那些秦軍身上。

但景同不僅沒有下去傳令,讓士卒休憩吃飯,反而站在原地憋紅着臉,盯着項渠,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項渠皺眉道:“怎麼,糧食不夠?若是糧食不足,便去這竹邑的府庫裡搬運。”

景同訕訕道:“將軍,我軍士卒攜有一日之糧,這一餐所需倒是足夠。只是……”

“做飯的釜,被將軍你下令全砸了。”

第6章 駕車第766章 血祭第157章 衝殺第843章 權力第791章 反釣第476章 四方傳蕩第842章 託孤第665章 刺客行蹤第681章 後怕第285章 王翦伐楚第95章 趙高第536章 皆爲利益第693章 回家第678章 確認第212章 獨立曲第110章 齊楚何先第654章 武功真身第212章 獨立曲第300章 吃力不討好第15章 函谷關第85章 追擊第440章 攘夷之功第383章 劉項潛龍第748章 越人第399章 何以家爲第744章 文脈第628章 趙佗算賬第284章 刺殺齊相第396章 強國強軍第92章 上架感言第248章 路線問題第837章 變法第560章 兵貴神速第543章 兵力對比第697章 考校第159章 美男子第128章 蒙毅第26章 賜爵第44章 金鼓第575章 殺雞儆猴第644章 博浪沙第105章 中車府令第564章 戰後處置第276章 公主贏了第219章 平輿第1章 趙國餘孽第207章 右庶長第668章 力士揮椎擲祖龍第284章 刺殺齊相第576章 漁翁頭曼第420章 張良覺醒第684章 質問第384章 饋書韓信第240章 淮陽反第427章 購買燕王第148章 俘虜第480章 法家治國第728章 戰略第306章 齊之虛實第91章 父子第744章 文脈第810章 召見第208章 李信伐楚第768章 糧食第250章 銍邑第564章 戰後處置第451章 城濮舊地第574章 叛秦者死第261章 泗水大戰第664章 欲錘趙佗第207章 右庶長第509章 朕的金人第447章 佗乃君子第86章 教導第61章 孤竹第333章 項燕釣龜第354章 宿命之敵第34章 入伍第508章 趙佗鑄幣第93章 燕丹第644章 博浪沙第832章 絕症第150章 計功第57章 秦無忌第354章 宿命之敵第145章 戰城南第838章 老無力第583章 秦匈交易第765章 誘蛟第436章 代亡第654章 武功真身第250章 銍邑第542章 三星璀璨第236章 三萬秦軍第292章 滅楚之策第136章 水攻第60章 鄉邑第518章 六月之間第686章 楚漢第315章 酈生使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