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荊軻刺秦

第24章 荊軻刺秦

地圖盡,匕首現!

寒光映亮了三人的眼眸。

荊軻一言不發,伸手直取匕首,只要兵刃在握,他頃刻間就能取下暴君性命,解天下倒懸之危。

但就在那電光火石之間,荊軻的手卻落了空。

有一隻手比他更快。

在圖展開的瞬間,就已將那柄號稱天下利刃的徐夫人匕首握在手中。

“大王,速退!”

“逆賊大膽,竟敢行刺!”

羣臣驚呼,特別是站在殿後的那些臣僚根本沒反應過來,整個場面亂成一團。

在這一片混亂中,那兩個精壯青年一躍而起,如同飛鷹駿馬,直奔王案前的刺客衝去。

“靜!”

秦王的聲音冷若寒冰,又似帶着某種魔力,只是一聲,便讓混亂的場面安靜下來。

就連飛奔來的兩個郎衛勇士,也在秦王揚起的手掌下止步。

珠旈後的雙眸依舊平靜,突兀出現的刺殺沒有引起絲毫波動,似乎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中。

秦王看着案前對峙的兩人,嘴角微微上翹,眼中多了一絲戲謔。

“懼死?”

“不懼。”

“那是爲何?”

荊軻立在原地,目視身側的趙佗。

身着使者服飾的少年正手持匕首,指着他的脖頸。

荊軻若有異動,匕首就會刺入他的要害,血濺王案。

趙佗面容沉靜,他曾在事前思慮過許多。

他想過自己可能會害怕,可能會緊張,亦可能會後悔。

但當事情真正的發生時,他才發現,自己其實很冷靜。

心若磐石,沒有一絲搖顫。

面對荊軻疑問,趙佗堅定的說道:“天下。”

“天下?”

荊軻的眉皺了起來。

帝榻上的秦王亦眯起了眼。

下方的羣臣被秦王所止,不敢異動,只能一邊警惕,一邊聽那少年的話語。

“諸國連年混戰,互相攻伐。四海之間流屍滿河,白骨蔽野,百姓受苦,庶民蒙難,唯有當今秦王方能停止戰亂。亦唯有秦國一統天下,才能結束這殘酷的亂世。”

“是以,爲了天下,秦王不能殺!”

趙佗聲音鏗鏘有力,言語間透露出無比的堅定。

這話語傳入秦王耳中,讓這位一直沉穩自若的王者,第一次露出了驚訝的神色。

荊軻皺眉,道:“荒謬!”

“你之所言,只是欲止干戈。若欲止干戈,那就該如子墨子所言,大不攻小,強不侮弱,衆不賊寡,詐不欺愚,則天下諸國,莫以水火毒藥兵刃以相害。”

“但吾之所聞,只見這秦王暴虐,秦國兇蠻。自惠、武以來,秦國東出殘害天下。奪魏之河西、崤函,佔楚之鄢郢、巫黔,亡二週、並巴蜀。可謂虎狼之心,只欲滅人社稷。”

“時至今日,秦國更破趙亡韓,屯兵易水之側,其滅燕之心天下皆知。此等兇殘之國,暴虐之主,戰爭皆是由其挑起,何來還天下之安定!”

“秦王若真有欲止天下干戈之心,那就該息兵罷戰,還所奪諸侯之地,復所滅韓趙之社稷,從此諸國不相侵,則天下自定!”

荊軻冷冷發聲。

“大膽,逆賊胡言!”

殿中羣臣憤怒大吼,更有人慾上前撲殺荊軻。

“退下。”

秦王眉頭微皺,將那些躁動的羣臣喝退。

他位居帝榻之上,離兩個刺客只有六尺之遙,若是兩人聯手,頃刻間就能越過王案將其刺殺。

但秦王毫無畏懼。

他面色從容,不僅止住欲要上前護衛的臣僚,更挺直脊樑,端正而坐,傾聽趙佗與荊軻兩人的辯駁。

秦王的目光落在案前的少年身上,有了一絲期待。

“若依荊卿所言,似乎天下的戰亂皆是由秦王、秦國所起?”趙佗問道。

“莫非不是?你亦是趙人,當可知道那長平之戰,你趙國被秦人坑殺四十五萬青壯,舉國皆哀,此乃亙古以來未嘗有過之事。就算是以桀之殘暴,紂之歹毒,也未曾做過這等惡事!秦國暴虐,豈不比夏、商更讓人恐懼!”

荊軻厲聲怒斥。

趙佗並不氣惱,既然秦王沒有阻止他們的意思,那他在此正好抒發胸中之意。

“荊卿此言差矣。若戰亂皆由秦而起,那天下若無秦,是否將安定?”

“別的不說,就看那齊國趁燕之內亂,出兵滅燕之事,是否和秦國有關?又看那魏攻河西、齊國滅宋,五國伐齊是否又都由秦國挑起?若是再往前看,桂陵、馬陵之戰,亦是秦國之力乎?”

“天下就算沒有秦國東出,亦會有魏國、齊國,楚國,甚至是那燕國、趙國、韓國來挑起戰爭!”

“荊卿,伱怨秦國滅了韓、趙社稷。那請問周初八百諸侯國,至今尚存者又有幾國?”

“你只看到秦滅韓趙、兼併巴蜀。可曾想起三家分晉,韓滅鄭、趙滅代、魏滅中山、齊國滅宋紀譚鄣、楚國屠盡淮泗諸侯,盡收江漢之地。哪怕是地處偏遠的燕國,佔據的亦是昔日無終、孤竹之土,就連燕國之薊都,也是滅了薊國社稷才奪來。”

“若依荊卿所言,要秦復韓、趙社稷。那被六國所滅的諸侯是否也該盡復!此事燕王、魏王、楚王、齊王是否又能答應?”

面對趙佗的嚴聲質問,荊軻一時間竟被問住,愣在當場,難以回答。

趙佗聲音激烈:“荊卿,你只看到了秦國東出以來造就的殺戮。卻沒看到自周幽王被殺驪山,平、攜雙王對峙以來,天下諸國已經混戰了多久?”

“五百年!五百年啊!”

“五百年間有多少諸侯被滅,有多少百姓、庶民亡佚?”

“無數!無以計數!”

“所以天下必須統一!”

“只有天下定於一,纔會沒有諸侯連年血戰,纔會沒有那白骨蔽於野,千里無雞鳴的場面出現!”

“所以,秦王不能死,他不僅要做秦國的王,更要做天下的王!”

“當今天下,只有秦王才能結束這五百年的亂世,才能帶給萬民真正的安定!”

“太子丹爲一己之私,使荊卿刺秦,是欲將一人之痛苦,施加在萬民之痛苦上。”

“此等行爲,吾不願也!”

趙佗說到動情處,氣血上涌,激情澎湃,鏗鏘有力的聲音在這咸陽宮大殿迴盪。

荊軻震驚的看着他。

殿下羣臣亦皆瞠目結舌,他們萬萬沒想到,一個未及加冠的稚子竟有如此見識,已經遠遠超出了在場之人。

帝榻上的秦王神色動容,目中異彩連連。

這一刻,他的心,動了。

荊軻嘆了一聲,他深深的注視着眼前昂揚激辯的少年,看着這個曾被視作助手的少年。

荊軻曾以爲自己能看透他,掌控他。

事實證明,他錯了。

“你之見識,吾不如矣。”

荊軻閉上眼。

再睜開時,目中盡是決然。

趙佗說的對也好,說的錯也罷。

都與荊軻的選擇無關。

太子丹以上卿相待,千金相報。

他亦將以一諾相還。

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專赴士之危厄。

這就是當世之俠,是他荊軻的信念。

荊軻一躍而起,空手向帝榻後的秦王撲去。

在那短短的一瞬間,荊軻的眼前,似乎出現了一幕幕虛幻的場景。

少年時,習劍讀書。

青年時,遊歷列國。

時至中年,方纔得遇知己。

恍惚間,他又回到了那段最爲快樂的時光。

燕市酣酒,高漸離擊打着築,在那悲亢、激越的曲調中,荊軻放聲高歌。

“漸離、漸離。”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本章完)

第73章 迴應第323章 焚舟破釜第89章 截擊第579章 千里鏡第625章 昭王先例第237章 東向第579章 千里鏡第551章 大風弩陣第677章 自剄第769章 一秦敵十越第57章 秦無忌第96章 秦風第378章 月圓之夜第802章 勸諫第383章 劉項潛龍第305章 久仰大名第246章 現形第567章 俯首乞降第534章 義渠故地第257章 公主憂第334章 欲效田單第492章 入宮相見第177章 名聲第744章 文脈第798章 餘衆第382章 何故發笑第479章 平一宇內第263章 覆軍殺將第694章 李氏第759章 梅氏第62章 宴飲第601章 守火待狼第623章 老父與子第245章 降計第639章 英雄暮年第332章 另立新王第389章 秦宮賜爵第458章 兵者勢也第686章 楚漢第150章 計功第608章 冒頓盡孝第618章 捷報頻傳第672章 叛亂之火第823章 覆滅第194章 投壺第387章 居安思危第666章 鼎於何處第704章 貔貅第519章 項氏謀劃第80章 投石機第223章 潁水第324章 懸羊擊鼓第596章 奇計破秦第218章 上蔡第81章 質疑第297章 足球運動第512章 皇帝警告第230章 橘子第429章 又殺一王第573章 秦宮決策第404章 劍指秦律第204章 劉季自刎第456章 濫竽充數第222章 南向第478章 三王入朝第363章 韓信傾慕第673章 以勢壓人第776章 雨季第520章 六國城第507章 公輸御女第412章 臣薦李信第389章 秦宮賜爵第7章 秦軍大營第383章 劉項潛龍第485章 老匹夫第570章 皈依之心第721章 戰將第337章 越之醜女第376章 販賣楚王第800章 說媒第243章 叫門將軍第726章 物理第305章 久仰大名第292章 滅楚之策第244章 鍾離眛第575章 殺雞儆猴第293章 國力對耗第58章 義兵論第449章 我答應第719章 皇家第591章 半渡而擊第452章 古之軍禮第740章 後手第44章 金鼓第337章 越之醜女第297章 足球運動第233章 解救第598章 踏碎秦營第564章 戰後處置第317章 重走豐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