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下蔡

第226章 下蔡

下蔡。

一座位於淮水之濱的城市。

此城之所以名爲下蔡,是爲了與上蔡、新蔡相對,三者同爲昔日的蔡國國都。

蔡國的都城原本在上蔡,直到蔡國被楚國所滅。數年後楚國內亂,弒君上位的楚平王爲了交好各諸侯國,便讓蔡國重新復國。因爲要依附於楚國的緣故,復立的蔡國就將都城遷到汝水之側,更靠近楚人的地方,其地名爲新蔡。

再到後來吳國伐楚,蔡國在吳楚之間,選擇了吳國,跟着吳軍攻入楚都,一雪前恥。結果吳國來的快,也撤得快,等到楚國光復之後,蔡國懼怕楚人報復,就再次遷都到更東邊的淮水之濱,好接受吳國的支援,這個新的都城便名爲下蔡。

然而事實證明吳人是靠不住的,威震天下的吳國不過一兩代人的時間就衰落了,被更南方的越人滅掉。

楚國則趁機揮師北上,滅亡蔡國以復昔日之仇。

上蔡、新蔡、下蔡。

這三個曾經的蔡國都城,從此之後全都淪爲楚國的城邑,唯有名字尚存,昭示着這片土地上曾有一個名爲“蔡”的國家。

值得一說的是,蔡國滅亡後,一部分蔡國遺民逃到江西,建城曰望蔡。

還有一部分遺民則被楚國遷到南方的崇山峻嶺之間,重新立國,爲楚國開發南方蠻荒之地,那個蔡國又被稱作高蔡。

如今,下蔡城上,烽煙四起,喊殺之聲震於城市上空。

李信站在戰車上,面容冷冽,眺望着沾滿血污的下蔡城牆,以及城牆上那一個個攀上去,又墜落下來的秦卒身影。

主帥的大旗在他身後迎風招展,到了淮水之處,距離壽春只剩一步之遙,他不再用蒙武的旗幟來進行掩飾,直接插上了代表他李信的主帥大旗,以此向楚人宣佈。

秦軍主將李信,已經飲馬淮水!

“將軍,這下蔡城的守卒抵抗頑強,我軍死傷慘重,是否暫停攻城,讓我軍士卒休憩一番。”

裨將軍辛梧走過來,滿臉疲憊和擔憂的說道。

秦軍一路奔襲近兩百里,士卒疲乏,馬匹癱軟,但李信卻不讓人休息,直接下達攻城指令。

在沒有大型攻城器械的情況下,秦卒們扛着臨時打造,簡陋的竹木梯子就衝城牆而去,這樣的戰法導致秦軍傷亡慘重。

畢竟下蔡作爲與壽春隔淮相望的城市,是從北往南,攻打楚都的最後一道關卡城市,防禦還是頗爲頑強的,城中兩千守卒全力防守之下,秦軍一時半會兒難以攻下。

面對辛梧的勸諫,李信面無表情。

半晌後,他纔看着遠方激戰的城牆,輕聲道:“下蔡城早有防備。”

辛梧一愣,接着苦笑起來:“將軍,這很正常。咱們之前攻破胡邑的時候,不少楚人就趁機逃了,這麼多天過去,他們肯定將我軍抵達楚地的消息四處傳播,不要說是這下蔡城,恐怕那壽春城裡的楚王,也早就知道吾等兵臨淮水的消息了。”

這也是當初蒙武、辛梧等人反對李信這策略的原因之一。李信說是要奇襲楚都,但實則他只要率軍攻到楚國腹心,消息就必然會走漏,壽春城裡的楚王肯定會提前知道秦軍來臨消息,並佈置防禦。

對此李信也有自己的理由。只要他車騎奔馳的速度夠快,就能在楚軍回援之前攻到壽春城下,如此就算楚王有防備也無所謂,因爲楚國的大軍都被蒙武吸引在了項城和淮北之地,淮水沿岸空虛,被他長驅直入之下,楚人必然震恐,缺少戰力,足以讓他一戰建功。

什麼城市,什麼阻擋,都將被他率領的奇兵撕碎!

只是,如今站在下蔡城前,李信的心中卻升起了一絲不安的感覺。這是他這些年沙場征戰時,養成的一種軍事直覺。

思索片刻後,李信冷聲道:“各部交替攻城,一部強攻,一部休憩飲食,攻城不得停止,今日天黑之前,一定要將下蔡拿下,不得有誤!”

辛梧無奈的點點頭,正要下去,又被李信叫住。

“辛將軍,我軍後方可有遊騎巡視警戒?”

辛梧回道:“有一百遊騎,外放十里左右。”

“增加到五百騎,再往外放到三十里,若是察覺到任何異動,立刻稟報。”李信聲音很堅決。

“遵令,我這就去安排。”

辛梧愣了下,拱手應諾,轉身離開,去安排攻城和遊騎的事宜。

見辛梧離去,李信心中的不安感不僅沒有減輕,反而越發濃重起來。

雖然到現在爲止,李信這番奇兵突襲算是比較順利,一路直抵下蔡,沒有遇到大規模的楚軍抵抗,彷彿一切都像他在奇策中說的那樣,長驅直入楚地,一路無人可當。

但昔日平輿城外,趙佗的一番話語還是在李信心中留下了一片陰影。

緊接着,來自鉅陽守將昭平的回信更是讓李信越發不安。

事情不對勁!

李信在風中眯着眼,打量着遠處尚在激戰的下蔡城牆,低語着:“不管情況如何。下蔡必須拿下,我需要裡面的糧食。而且,從此渡淮,壽春便無險可守……”

鼓聲隆隆,喊殺震天。

在嚴苛的軍法軍紀下,秦卒們只能拼死向前,用一條條性命去消耗下蔡城頭的箭矢、滾木,去和城牆上的楚軍守卒以命換命。

一屯的秦卒死光,下一屯又咬着牙接着衝上去。

一輪又一輪,終於,這般強悍兇猛的攻勢下,在太陽落山之前,下蔡城頭響起一陣秦軍的歡呼聲,黑色的秦旗,終於插了上去。

城牆被攻下,很快城門就被打開,下蔡全城宣告淪陷。

“下蔡城的守將呢?”

李信走入城中,第一句話就是要見下蔡守將,他有很多話要進行詢問。

“稟將軍,那守將在城破之時,已經自刎了。”

率部攻入城中的辛梧前來稟報,滿臉的無奈。

這話更讓李信一張臉變得鐵青。

楚將有戰敗自殺的傳統,像這種城破之後自殺殉國的情況有很多。

好在,那楚將雖然自殺,但沒有像那胡邑守將一樣,一把火燒掉府庫存糧,如此一來,就暫時緩解了李信軍的後勤問題。

“去搬運庫中糧食,饗宴士卒,讓他們在這下蔡城好好休息。然後立刻蒐集足夠的船隻,派一曲沒有參與攻城的士卒渡過去,搶先佔領要地。等到明日,士卒休憩完畢,再全軍一起渡淮!”

李信一條條下達軍令。

辛梧忙領命下去。

吩咐好一切軍務後,李信帶着短兵從下蔡城中走過,從南門走出。

不一會兒,李信就看到了前方一條十分寬闊的大河。

淮水。

李信昂首挺立,任河邊的風吹拂着他剛毅的臉。

水浪平緩流淌,河面雖有數百米之寬,但以李信的視力,依舊能看到淮水對岸,那一片寬闊之地。

那裡是下蔡楚人渡河的碼頭,平坦寬廣,此刻正有許多受驚的楚人在那裡與李信隔河對視。

“趙佗,如今我已到了淮水之畔,你又在哪裡呢?”

李信低聲自語,他心中有一股火焰在燃燒。

那是被蒙武否定,被趙佗勸諫所激起的不忿的火焰。

他要向蒙武,向趙佗,向所有質疑他的人證明。

他李信,是對的!

他要拿下壽春,擒獲楚王,用輝煌的戰績,向天下人宣告,他李信是真正的舉世名將!

就在李信心潮澎湃之時,身側短兵驚呼一聲,指着對岸道:“將軍,那裡有楚軍!”

李信舉目望去。

果真看到一支身穿赤甲,舉着旗幟的楚軍自南而來,開始驅趕河岸附近的楚人,似乎要在淮河南岸進行佈防。

“是壽春城裡的守軍!”

李信劍眉微挑,楚軍把守淮水南岸,會讓秦軍渡淮更加困難,想要過去,必須要想辦法。

“不知這楚軍的主將是誰,也是個無能之輩。竟然不知半渡而擊,若是我爲楚將,大可先伏在淮南,等秦軍渡河一部分,再發動攻擊,如此便可建下功勞。”

李信喃喃自語,眼中閃過一抹譏諷。

對方急匆匆的跑過來防禦南岸,連半渡而擊都不敢用,一副深怕自己渡過淮水的模樣,這豈不就證明淮水對面的楚人很害怕,他們怕秦軍渡過淮水,故此一刻都不敢懈怠,甚至不敢去賭半渡而擊的機會!

淮南沒有楚國大軍!

李信神色興奮起來,他從對面楚軍的表現看出來了,淮河以南的楚軍力量並不多,否則對方必定不會這麼緊張。

就在李信站在淮河邊的時候。

數十個狼狽的秦軍騎兵,正從北方駕馬奔馳,向下蔡倉皇而來。

半個時辰後。

回到城中的李信,見到了這些全身浴血,臉上寫滿驚恐的秦軍騎士。

“你們是李由的部下?”

“你部在押送糧秣前來的路上,遭遇了楚軍?”

“這支楚軍人數有多少?”

李信瞪着眼睛詢問,剛剛在淮河邊的興奮已經消失不見,他的手在微微發顫。

那騎兵顫聲道:“很多!”

“楚軍非常多,看上去比我軍的總數還多,恐怕有好幾萬人。”

聽到這話,周圍響起一片吸氣聲……

感謝書友藍莓果凍和書友昆臨遠山的打賞,以及各位書友的投票支持,謝謝!

(本章完)

第622章 請兄歸去第454章 司馬殺招第740章 後手第286章 趙佗將軍第64章 宋意第722章 徵越第156章 城下之戰第28章 落戶第392章 君心難測第609章 燒火將軍第202章 白氏女第518章 六月之間第582章 巧舌如簧第811章 口音第837章 變法第166章 陳餘第264章 劉呂聯姻第460章 抄他後路第684章 質問第588章 玩弄大將第377章 無約立約第706章 兵力第53章 燕策第468章 烹了酈生第592章 萬事俱備第454章 司馬殺招第376章 販賣楚王第796章 志向第418章 趙佗已死第543章 兵力對比第32章 黃金第684章 質問第358章 羌瘣類陀第728章 戰略第564章 戰後處置第523章 少府良策第720章 還都第391章 齊代何先第429章 又殺一王第170章 雜牌軍第238章 倉皇之犬第65章 夜襲第559章 貴霜政變第394章 趙佗推磨第388章 獻捷咸陽第339章 大司命第44章 金鼓第700章 勾引第323章 焚舟破釜第175章 名利第127章 範義第224章 釣魚第662章 尋仙不如修仙第840章 相薨第538章 月氏使者第758章 賜子爵第316章 四方之謀第539章 虛虛實實第633章 鳥盡弓藏第250章 銍邑第322章 東楚出兵第264章 劉呂聯姻第483章 秦始皇帝第57章 秦無忌第512章 皇帝警告第696章 外孫第531章 關東大徵召第278章 鍾離歸心第396章 強國強軍第142章 外黃第136章 水攻第795章 二代第656章 齊地八神第182章 寬宏第91章 父子第377章 無約立約第565章 屯田之所第463章 君子之殤第673章 以勢壓人第658章 異獸真身第84章 破城第442章 齊有精銳第57章 秦無忌第71章 不更第92章 上架感言第148章 俘虜第8章 李信第553章 沉沒成本第572章 大興土木第349章 奪爵升爵第201章 尉繚第592章 萬事俱備第35章 袍澤第763章 小目標第310章 東伐無信第503章 臣有一策第59章 督亢第93章 燕丹第732章 喜訊第19章 公主